收藏 分销(赏)

预应力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及有限元分析.pdf

上传人:fu****ne 文档编号:43816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9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及有限元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及有限元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及有限元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及有限元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5 年 第 1 1期 (总 第 3 1 3 期 】 Nu m b e r 1 1 i n 2 0 1 5 ( T o t a l N o 3 1 3 )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实用技术 P RACTI CAL TECHN0L0GY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5 1 1 0 4 0 预应 力混凝土面板堆 石坝技术及有 限元分析 朱万旭 ,常宇飞 ,区锡祥 ,吕娟娟 , 付委 ( 1 广西科技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 柳州 5 4 5 0 0 6 ; 2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 桂林

2、5 4 1 0 0 4; 3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柳州 5 4 5 0 0 5 ) 摘要: 面板作为大坝 的防渗体 , 它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关系到大坝的稳定安全。 因此 , 面板混凝土 的防裂 、 限裂就成为大坝设计 的关键。 防止裂缝的发生, 应从提高混凝土 自身抗裂能力及减小导致裂缝的破坏力人手。 将缓黏结预应力筋铺设在混凝土面板 堆石坝中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 有效 的抑制裂缝的开展。 通过对某地区一水电站大坝的受力性能进行 A N S Y S 有限元分析, 对比 施加预应力前后的大坝应力及变形特点 , 探究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面板坝中运用的合理性。 分析结果表明: 缓黏结预应

3、力筋能 够减缓面板的开裂破坏程度 , 显著地改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工作性能 , 值得在今后的工程中推广。 关键词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预应力 ; 缓黏结筋; A N S Y S有限元分析; 降温法 中图分类号 : T U 5 2 8 0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5 ) 1 1 0 1 5 0 0 3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p r e s t r e s s e d c o n c r e t e f a c e r o c k f i l l d a m a n d f i n i t e e l e

4、me n t a n a l y s i s Z HU Wa n x u , C HANG yu 崩 , OU Xi x i a n g , LO J u a n j u a n , FU We i ( 1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a n d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Gu a n g x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L i u z h o u 5 4 5 0 0 6 , Ch i n a 2

5、 Gu i l i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 u i l i n 5 4 1 0 0 4, C h i n a ; 3 L i u z h o u OV M Ma c h i n e r y Co , L t d , L i u z h o u 5 4 5 0 0 5 , Ch i n a ) Abs t r ac t : Co n c r e t e p a n e l i s u s e d a s t h e i mp e r v i o u s b o dy o f a d a m, wh i c h i n t e

6、 g rit y a n d d u r a b i l i t y h a v e a b i g e f f e c t o n s a f e t y a n d s t a bi l i t y Th e r e f o r e, i t i s c rit i c a l t o a vo i d a n d l i mi t t h e c r a c k s b y i mp r o vi n g t h e c r a c k r e s i s t a n c e a b i l i t y o f c o nc r e t e a n d r e d u c i n g t

7、he t e ns i l e s t r e s s Th e p r es tre s s i n g r e t a r db o n d e d s t r a n d s l a i d i n t h e c o n c r e t e p a n e l c a n i mp r o v e t h e s t i f f n e s s o f t h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n h i bi t the c o n d u c t o f c r a c ks Th e d a m i n a h y

8、d r o p o we r s t a tio n i s a n a l y z e d b y ANS YS t o c o mp a r e s tre s s a n d d e f o r m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s o f the da m b e f o r e a n d a fte r p r es tre s s i n g a n d s tu d y t h e r a ti o n a l i t y o f p r e s t r e s s t e c h n o l o g y Th e r e s ul t

9、s s h o w th a t p r es t r e s s i ng r e t a r d b o n d e d s tra n d c a n d e c r e a s e t h e d a ma g e of t he p a n e l a n d i mpr o v e t he wo r k i ng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c o n c r e t e f a c e r o c k f i l l d a m I n s h o r t , t hi s p r es t r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10、y s h o u l d b e p r o mo t e d i n f u t u r e p r o j e c t s K e y wo r d s : c o n c r e t e f a c e r o c k f i l l d a m( C F R D) ; p r es t r e s s ; r e t a r db o n d e d s tr a n d ; fi n i t e e l e m e n t A N A L Y S I S ; f a l l i n g t e m p e r a t u r e m e t h o d O 引 言 2 0 1 2年

11、 8 月 , 新疆斯木塔斯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 这 是世界首次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 , 标 志着 中国水利建设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 时至今 E t ,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 桥梁工程等方面发展 已非常成熟 。 建筑楼板 、 桥梁梁体中的预应力钢筋能够有 效 的抑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 , 同时大大地节省钢 材用量 , 减小结构 自重并增加梁体长度 。 然而 , 在斯木塔斯 水 电站建成之前 , 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例采用预应力技 术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先例。 究其原 因, 不外乎 以下 几点 : 相对于建筑 、 公路 、 桥梁 工程 等 , 水利工程建设 难度 更大 , 要

12、求的技术水平更高 ; 预应力施工需要专业性人员 , 施工时间长 , 耗费资金大 ; 2 0 0 0年 以前 , 我 国 1 0 0 12 1 以上的 超高大坝数量较少 , 普通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 坝完全 可以 满足使用要求 。 近年来,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许多地区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一O 卜0 6 1 50 电力供应越来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 普通 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厚度小 , 暴露面积大 , 受 温度 、 湿度 影 响大。 特别是气温骤变和混凝土干缩引起拉应力超 过混 凝 土 自身的抗拉强度或极 限拉应 变而使面板产生裂缝 , 对 长 面板则更为不

13、利 J 。 因此其发展受到 了诸 多的限制。 为了缓解用 电压力 , 我国的水电站 大坝坝体 已经 向着更 高 更大的方 向发展 。 新疆斯木塔斯水 电站的建成为我们开辟 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 预应力技术将是今后水利大坝建设的 新趋势 。 1 预应力技 术在 混凝 土面板堆石坝 中的应用 适用于水工建筑物 的预应 力钢筋为高强度低 松弛预 应力钢筋 。 这种钢筋 经钢经 绞线绞捻 而成 , 且 要在 3 5 0 4 0 0的高温环境下热处理。 经过热处理后 的钢绞线强度 大大提高 , 结构伸直性 良好且更加 紧密 , 即使 被切断后仍 能保持不松散。 另外 , 这种钢绞 线能够有效地降低预应

14、力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等性能都不断优化 , 绝 干密度 也不断增大 , 不过其价格较高 , 并且发泡混凝 土的密度也 不宜过低 , 混凝土的绝干密度为 8 4 0 k g m 时的稳 泡剂加 入量为 1 8 g , 抗压强度为 4 0 MP a , 吸水率为 6 8 , 性能参 数满足 国家标准 , 因此确定适宜的稳泡剂加入量为 1 8 g 。 3 结 论 以过碳 酸钠为发泡剂 , 制备 干混发泡混凝 土, 获得 了 适宜的干混发泡混凝土组分配合 比: 水 泥质量 为 2 0 0 0 g , 砂子质量 为 3 5 0 g , 粉 煤灰 质量 为 5 0 0 g , 生 石灰 质 量为 2

15、 5 0 g , 过碳酸钠 质量 为 1 2 0 g , 复合稳 泡剂 ( m 可 在 分 散 胶 粉: m 刚 酸 钙= 1 : 1 ) 加入量为 1 8 g , 在此条件下 , 发泡混凝 土的 绝干密度为 8 4 0 k g m , 抗 压 强度 为 4 0 MP a , 吸水 率 为 8 3 参考文献 : 1 丁益, 任启芳, 闻超 发泡混凝土研制进展 J 混凝土, 2 0 1 1 ( 1 O ) : 1 3 1 5 , 1 9 2 王武祥 , 张磊蕾 , 廖礼平 , 等 发泡混凝土密实砌块 的抗压强度 研究 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 2 0 1 3 ( 3 ) : 4 3 4 8 3

16、朱晓东 , 钱惠生, 钱红宇 , 等 粉煤灰火山渣泡沫混凝土砌块 的 研制 J 砖瓦 , 2 0 1 0 ( 5 ) : 4 3 4 5 4 J O N E S M R, C A R T H Y A M P r e l i mi n a r y v i e w s o n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o f f o a me d c o n c r e t e a s a s t r u c t u r a l ma t e ri a l J 1 Ma g a z i n e o f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2 0 0 5 5 7

17、 ( 1 ) : 2 l 一 3 1 5 N A MB I A R E K K , R AMA MU R T H Y K Mo d e l s f o r s e n g t h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foa m c o n c r e t e J 1 Ma t e ri a l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 2 0 0 8 ( 4 1 ) : 上接第 1 5 2页 ( 3 ) 此次 A N S Y S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水电站大坝的 施加情况具有一定 的偏差。 原 因在于 : “ 分割法” 是将 体进 行分割后产生的线作为预应力筋 , 此法假

18、设预应力筋与混 凝 土之间黏结 良好 , 忽 略了二 者之间的相对滑 动; 堆 石体 结构成分 复杂 , 无 法 准确 预测 c o m b i n e 1 4单元 的弹簧 系 数 , 只能依据经验近似取值 ; 相 对于 自重 、 静水压 力 , 坝体 受到的地震荷载 、 土压力 、 冰压力等数值 很小 , 为简化计算 过程已忽略不计 。 3 结 论 ( 1 ) A NS Y S有限元分 析和工 程实例 ( 新疆斯 木塔斯 水电站大坝 ) 分别从理论 和实 际出发 , 共 同验证 了加入 预 应力筋能够优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工作性能。 ( 2 ) 预应力面板堆石坝技术是将高强度低松弛的缓黏 结

19、筋布设在混凝 土面板堆石坝中, 事先人为地在钢筋混凝 土中引入 内部应力 , 有利于减轻结构 自重 , 抑制裂缝发展 。 特别适用 于水工 大坝这类对裂缝有较高要求的结构 。 预应 力技术使结构受力更加均匀 。 ( 3 ) 缓黏结筋的核心是缓黏结剂 , 目前 我国缓 黏结剂 的固化期可分为 3 0 、 6 0 、 9 0 d三种 。具体施工过程要根据 具体情况取用 。 ( 4 ) 根据等强度换算 原则 , 预应力钢筋 的需 用量大约 为整个大坝面板配筋的 2 0 。 1 S 6 2 4 7 2 5 4 6 石岩 , 师恩强, 辛德胜 , 等 发泡混凝土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新型建筑材料,

20、2 0 1 2 ( 5 ) : 6 6 6 8 1- 7 王银生, 曹素改 , 张志国, 等 粉煤灰、 矿渣生产泡沫混凝土的 研制 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 0 1 I ( 6 ) : 3 9 4 1 8 肖力光, 张士停 , 刘刚 泡沫混凝土泡孔微观结构的研究 J 吉 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2 0 1 3 , 3 0 ( 6 ) : 1 4 9 梁磊, 李晓, 牛晚扬, 等 双氧水发泡体系对无机聚合物发泡混 凝土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J - I 混凝土 , 2 0 1 4 , 1 : 4 9 5 2 , 5 5 1 0 宋伟 , 徐雪丽 高收率高稳定性过碳酸钠的制备 J 无机盐工 业 , 2

21、 0 1 4 , 4 6 ( 3 ) : 5 0 5 3 1 1 戴民, 张鹤译 氯氧镁水泥泡沫混凝土的优化试验 J 混凝土, 2 0 1 3 ( 3 ) : 1 3 41 3 6 , 1 4 0 1 2 高波, 粉煤灰发泡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D 西安: 西 安理工大学, 2 0 0 4 : 1 0 1 2 1 3 刘俊华, 张霞, 刘凤利 建筑垃圾再生混合砂砂浆性能试验研 究F J 混凝土 , 2 0 1 4 ( 3 ) : 1 3 1 1 3 4 , 1 4 0 1 4 - H A N E H A R A S , T O MO S A WA F , K O B A Y A K A

22、WA M, e t a 1 E f f e c t s o f wa t e r p o wd e r r a t i o n, mi x i n g r a t i o o f fl y a s h, a n d c u r i n g t e mp e r a 。 t u r e o n p o z z o l a n i c r e a c ti o n o f fl y a s h i n c e m e n t p a s t e J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2 0 0 1 , 3 1 ( 8 ) : 3

23、 1 3 9 1 5 WA N G H, C H E N W Z, T A N X J , e t a 1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n e w t y p e of foa m c o n c e a an d i t s a pp l i c a t i o n o n s t a b i l i t y a na l ys i s o f l a r g e s p a n s o f t r o c k t u n n e l J J o u ma l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24、 h n o l o g y , 2 0 1 2 , 9 ( 1 9 ) : 3 3 0 5 3 3 1 0 第一作者: 赵冰( 1 9 7 6一) , 男,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 建筑材料。 联 系地址: 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 8 O号( 4 7 3 0 0 4 ) 联系电话: 1 3 3 3 3 6 0 8 9 8 9 参 考文献 : 1 郦能惠, 杨泽艳 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技术进步 J 岩士 工程学报 , 2 0 1 2 , 3 4 ( 8 ) : 1 3 6 1 1 3 6 8 2 蒋国澄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回顾与展望 c 中国大坝技术 发展水平与工程实例 E 京 : 中国水利水电

25、出版社 , 2 0 0 7 : 1 2 8 1 3 5 3 WO N M S , K I M Y S A c a s e s t u d y o n t h e p o s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 e f o r ma t i o n o f c o n c r e t e f a c e r o c k f i l l d a m J C a n a d i a n G e o t e c h n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0 8, 4 5 ( 6 ): 8 4 58 5 2 4 X U B, Z O U D, L I U H B

26、 T h r e e d i me n s i o n a l s i m u l a ti o n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Zi p i n g p u c o n c r e t e f a c e r o c k fil l da m b a s e d o n a g e n e r a l i z e d p l a s t i c i t y mo d e l J C o m p u t e r s a n d Ge o t e c h n i c s , 2 01 2, 4 4: 1 43

27、1 5 4 5 李佩勋 缓黏结预应力综合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J 工业建筑, 2 0 0 8 , 3 8 ( 1 1 ) : 1 5 6 张建玲 , 宋玉普 , 王志刚 缓黏结预应力筋的试验研究 J 施工 技术 , 2 0 0 7 , 3 6 ( 3 ) : 2 1 2 3 7 何本国, 陈天宇, 王洋 A N S Y S土木工程应用实例 M 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 0 0 5 : 8 4 8 6 第一作者 联 系地 址 联 系 电话 朱万旭 ( 1 9 7 2一) , 男 , 教授级 高级工程师 , 研究生导 师, 从事预应力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 广西K il q l市东环大道 2 6 8 号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 工程学院( 5 4 5 0 0 6 ) 1 8 8 0 7 7 2 25 8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