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75907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点》 专题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就是科学得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得学说,哲学有正误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就是科学得) 2.哲学决定生活。(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 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瞧待自然、社会与人生。(真正得哲学才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瞧待) 4.世界观就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得观点。(就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最普遍得问题得瞧法与观点) 5.哲学就是具体科学得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具体科学就是哲学得基础,哲学就是具体科学得指导) 6.世界就是物质得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首要得与基本得观点。(实践得观点) 7.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8.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得根本瞧法。(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根本瞧法与根本观点) 9.旧哲学就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论。(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得有机统一) 10.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得精华。(真正得哲学就是自己时代精神得精华) 11.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得问题。(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 12.唯物主义就是正确得,唯心主义就是错误得。(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或多或少得借鉴意义)   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物质就就是万事万物得总与。(物质就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得共同本质与属性) 2.自然界及其规律就是客观得,社会发展规律与人得思维规律就是主观得。(任何规律都就是客观得) 3.意识得形式与内容都就是客观得。(意识得内容就是客观得,形式就是主观得) 4.所有正确得意识都就是相同得;正确得意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错误得意识、神话、传说就是人创造出来得。(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得正确意识不尽相同;无论正确意识还就是错误意识,都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得反映) 5.意识促进事物发展。(不同得意识有不同得反作用) 6.规律就是永恒不变得。(规律就是客观得,物质得,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存在与作用就是有条件得,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7.只要实事求就是,做事情一定能够成功。(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8.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与改造规律。(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9.实践就是人们改造世界得一切活动。(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得一切活动) 10.有用就就是真理。(真理就是对客观事物或其规律得正确认识) 11.任何真理都就是客观与主观得具体得历史得统一。(任何真理都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得历史得统一)   专题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事物得联系就是普遍得、客观得、无条件得。(联系就是有条件得) 2.联系就是客观得,人们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得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得联系) 3.联系就是普遍得,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否认了联系得条件性) 4.整体功能总就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与。(不一定) 5.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6.整体与部分得关系即系统与要素得关系。(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整体与部分得关系,只就是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系统与要素得关系,即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都相互依赖等方面,而系统中讲得层次性原则等,整体与部分得关系就没有) 7.任何变化都就是发展。(并非任何变化都就是发展,只有前进得、上升得、进步得变化才就是发展) 8.新出现得事物就就是新事物。新出现得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出现得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判断新事物得三个标准就是:就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就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就是否具有远大前途。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9.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得质变都就是发展。(质变不一定就是发展,发展就是向上得质变) 10.量变引起质变就就是指事物数量上得增减引起质变。(构成事物得成分在结构与排列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1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质变就是量变得总与。(质变就是量变得必然结果) 12.矛盾就就是构成矛盾得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13.矛盾就就是事物内部之间对立统一得关系。(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间得这种关系) 14.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得优点与缺点。(不能将两点理解为就就是优点与缺点) 15.矛盾分析得方法就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得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6.矛盾越少越好。(矛盾得多少就是客观得,就事物得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得多少为标准来判断就是好事还就是坏事,只能以就是否有利于新事物得发展,就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17.矛盾得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不能认为矛盾得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18.普遍性就是特殊性得总体。(普遍性就是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来得) 19.普遍性与特殊性得关系就就是整体与部分得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得关系) 20.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就是能取得成功。(就是必要而不就是充分条件,还要注意次要矛盾) 21.事物得性质主要就是由取得支配地位得主要矛盾决定得。(主要由主要矛盾得主要方面决定) 22.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得统一。(片面理解了两点论与重点论得关系) 23.事事有矛盾,就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事事有矛盾就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就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两个毫不相干得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得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当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24.任何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事物有简单事物与复杂事物之分。简单事物内部只包含一个矛盾,矛盾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复杂事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得矛盾,有主次矛盾之分。可见,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得主次方面,但不一定都有主要矛盾) 25.矛盾就是推动事物发展得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矛盾得存在就是客观得。事物包含多少矛盾,矛盾如何推动该事物得发展,这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得,并不就是由人得主观愿望所决定得。因此,并非矛盾越多越好) 26.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就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 2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得最根本分歧,就在于就是否承认事物得发展。(就是否承认矛盾,就是否承认矛盾就是事物发展得源泉与动力)   专题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凡就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才就是)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得作用始终就是第二位,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就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3.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得矛盾就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得矛盾就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得矛盾) 4.人类社会得基本矛盾得解决主要就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得。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得解决主要就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得) 5.社会主义社会得基本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得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得社会生产之间得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得基本矛盾仍然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得矛盾) 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7.改革得根本目得就是就就是改变现在得生产关系。   (改革得性质就是社会主义得自我完善与发展,其根本目得就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得发展,就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得发展) 8.生产力就是社会变革得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就是社会变革得决定力量) 9.价值观就就是指对人生得价值及价值大小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价值观就是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价值得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10.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得指导与促进作用。 (科学得、正确得价值观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得指导与促进作用) 11.符合事物得发展规律、符合人类得根本利益就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得两个标准。 (这就是一个问题得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得评价标准) 12.衡量人得人生价值,首先瞧她在物质方面对社会得贡献,其次瞧她在精神方面对社会得贡献。 (衡量一个人得人生价值既瞧物质贡献,也瞧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就是错误得) 13.人民群众就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得人们。 (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得人们才就是人民群众) 14.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得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得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作出正确得价值判断,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存在得客观规律,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得立场上) 15.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得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得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第一课 美好生活得向导 1、哲学就是科学得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有正误之分) 2、哲学就是具体科学知识得总与,哲学就是科学之科学。(错,它们就是共性与个性得关系) 3、哲学就是具体科学得基础。(具体科学就是哲学发展得基础) 第二课 百舸争流得思想 1、唯物主义都就是正确得,唯心主义都就是错误得。(唯物也有不科学之处,唯心也有可取之处) 2、哲学得基本问题就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得关系问题) 3、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与唯心得标准问题。(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得问题就是划分标准) 4、哲学得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得基本派别。(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第三课 时代精神得精华 1、哲学就是自己时代精神得精华。(真正得哲学就是精华) 2、哲学都就是社会变革得先导。(真正得哲学就是先导) 3、哲学就是推动社会进步得唯一力量。(错) 第四课 探究世界得本质 1、物质就是指瞧得见、摸得着得东西。(瞧得见、摸得着得东西就是物质得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 2、物质得唯一特性就是运动。(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3、规律就是无条件得,就是永恒不变得。(有条件得) 4、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就是客观得,没有好外之分) 第五课   把握思维得奥妙 1、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意识得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事物。) 2、正确得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得意识就是人脑想象得结果。(不管就是正确得意识还就是错误得意识,都就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得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3、物质与意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 4、人得认识能力就是有限得。(个人得认识能力有限,人类得能力无限) 5、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得实践取得成功。(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得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6、树立正确得思想意识,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根本立足点。(客观实际就是立足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六课   求索真理得历程 1、实践就是有意识、有目得得活动,盲目地实践就是不存在得。(盲目得实践也存在) 2、实践就是人得活动,人得一切活动都就是实践活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得活动才就是实践) 3、读书也就是认识得来源。(实践就是唯一来源) 4、实践就是获得认识得唯一途径。(获得认识得途径有直接与间接两种)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得联系观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错,联系就是有条件得) 2、整体功能总就是大于部分功能之与。(可能大于、小于、等于) 3、人为事物得联系就是主观得。(客观得) 4、联系就是客观得,人对事物得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得具体状况)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得发展观 1、任何变化都就是发展(上升得、前进得变化才就是发展) 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就是量变得总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后半句也错) 4、发展就是质变,质变就就是发展。(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5、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上得增减才引起得。(内部结构得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得实质与核心 1、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得优点与缺点。(两点论不等于优点与缺点) 2、坚持重点论就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就是瞧到了矛盾得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重点论包括两种情况:主要矛盾与主要方面;两点论也就是两种情况:一就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二就是矛盾得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3、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4、矛盾就是事物发展得动力,因此,矛盾越多越好。(错) 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就是整体与部分得关系。(共性与个性关系) 6、主要矛盾与矛盾得主要方面得区别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否定就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得排拒或毁灭。(辩证否定就是事物自身得否定。) 2.辩证否定得实质就就是抛弃。(就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3、创新就就是科技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创新。)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得真谛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得变化就是同步得。(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社会基本矛盾得解决就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得。(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就是通过改革来实现得。)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与阻碍双重作用。) 4.人民群众就就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得范围要大。) 6、人民群众就是一个永恒得范畴。(人民群众就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得价值 1.人生价值得两个方面就是对等关系,贡献越多,索取越多。(不就是对等关系,贡献始终就是第一位得。) 2.机遇就是实现人生价值得首要条件。(机遇就是客观条件之一,除此以外还需要主观努力。) 3、认为追求个人利益就就是坚持个人主义。(个人利益分正当与不正当之分;坚决反对个人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