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术讨论—脉诊的部位和方法.ppt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726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讨论—脉诊的部位和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术讨论—脉诊的部位和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术讨论—脉诊的部位和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术讨论—脉诊的部位和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术讨论—脉诊的部位和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脉诊的部位(bwi)和方法第一页,共十二页。1 脉诊的部分 现在的临床运用“寸口诊脉法”。寸口在病人桡动脉的腕后浅表部分。古人根据经络循行,认为全身脏腑气血的情况都可以从寸口反映出来。因为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肺经起于中焦(zhngjio),寸口可反映胃气的强弱:肺朝百脉,脏腑气血的变化都能通过肺经反映于寸口,且寸口部位固定,诊脉方便,所以诊脉独取寸口。第二页,共十二页。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以脘后高骨(桡骨茎突)处定关部,关前为才寸部,关后为尺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称六脉。其分侯的脏腑分别是:左寸侯手心,关侯肝,尺侯肾:右手寸侯肺,关侯脾,尺侯肾(命门(mn m

2、n))。其在临床上有一定的诊断参考意义。第三页,共十二页。2 切脉的方法 诊脉(zhn mi)时应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和为佳。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与心脏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臂直腕仰掌,腕下垫脉枕,使气血流通。布指时,医生用中指定在关部,食指按寸部,无名指按尺部,三指呈弓形,指头齐平,以指腹接触脉体,三指布指疏密,因根据病人身材和医生手指大小适当调整。第四页,共十二页。切脉时医生常用三种力体察脉象,用较轻的指力切按在寸口脉皮肤上谓之“举”,称为浮取或轻取(qngq):用较重胡指力切按在寸口脉筋骨间谓之“按”,称为沉取或重取:手指用力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谓之“寻”,称为中取。寸,关

3、,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第五页,共十二页。切脉时,应保持环境,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态度认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诊脉时间不应少于一分钟,着重体察脉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显现的部位、通畅的程度、波动的幅度等。小儿(xio r)因寸口脉狭小,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分三部。3岁以下的小儿(xio r),可用望指纹代替切脉。第六页,共十二页。3正常脉象正常脉象又称“平脉”或“常脉”。其基本形象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一息脉来四五至,(相当于60!90次/分),和缓有力,节律均匀,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l ling),并能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

4、不同而有相应变化。第七页,共十二页。古代文献用“有胃、有神、有根”来概括平脉的特点。脉以胃气为本,“有胃”即脉势从容、和缓、流利(lil),表现为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为主要特点;“有神”以应指柔和有力,节律整齐为主要特点;“有根”关系到肾,以尺脉应指有力,沉取不绝为特点。第八页,共十二页。平脉反映了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健旺,阴平阳和,精神安详的生理状态,是健康的标志。脉象与人体(rnt)内外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常脉象可由于人体(rnt)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生理性变化,如年龄、性别、体质、情志、饮食、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均能影响脉象,但只要有胃、有神、有根,均属平脉范围。第九页

5、,共十二页。此外,有的人脉搏不在寸口处,而由尺部斜向手背,称为“斜飞脉”;也有脉象出现于腕部的背侧,称为“反关脉”,均是桡动脉解剖(jipu)位置异常所致,不属病脉。第十页,共十二页。第十一页,共十二页。内容(nirng)总结脉诊的部位和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与心脏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臂直腕仰掌,腕下垫脉枕,使气血流通。布指时,医生用中指定在关部,食指按寸部,无名指按尺部,三指呈弓形(n xn),指头齐平,以指腹接触脉体,三指布指疏密,因根据病人身材和医生手指大小适当调整。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其基本形象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一息脉来四五至,(相当于60第十二页,共十二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