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术讨论—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6944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讨论—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术讨论—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术讨论—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术讨论—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术讨论—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 国务院2021年2月26日印发了?中医药开展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0年?,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那么,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中国特色全科医师应兼通中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凯国务院2021年2月26日印发了?中医药开展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0年?,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那么,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制度的核心是政府秉承“中西医并重的根本原那么,把“中西医结合的指导思想贯穿到医药卫生的各项工作中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坚

2、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医疗实践中显示出巨大优越性。2022年7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鼓励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效劳水平;2021年11月,?关于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效劳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出将“中医药特色治疗纳入签约效劳内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提供群众欢送的中医药效劳。从我国基层特别是一些遥远、山区和缺医少药地区的长期医药卫生实践看,实行中西医“并重和“结合,已被证明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应该具备西医药和中医药或

3、民族医两种医学体系的知识结构,能为老百姓提供根本的中医适宜技术和诊疗效劳。全科医生有点名不符实然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现行的全科医师教育、培训和基层医疗工作中,“中西医并重的原那么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主要表现在:1.培养模式不相适应。目前各类医学教育西医、中医都将全科课程作为医学教育的一局部,但是相当一局部学校将其作为选修课,仅有局部院校将其作为必修课。在西医院校医学教育中,教育内容根本是西医课程体系,5年本科医学教育中仅有6080学时的一门中医课程,显然难以到达了解和掌握中医根本理论、中药、针灸推拿等根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毕业后3年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中仅安排两周的中医科室实训,也只能是蜻蜓

4、点水。这种模式所培养的西医全科医生,中医根本知识和技能薄弱,难以提供辨证施治和养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等医疗健康效劳;在从事全科医生岗位工作时不能满足老百姓需要,也无法承当国务院即将发布的有关全科医生签约效劳内容规定的根本任务。2.执业岗位设定不相适应。目前,国家已全面实行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制度,其中把全科医师分为“全科医师和“中医全科医师两类。影响所及,一些地区在基层全科医师岗位设置时,照搬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早在2022年下发的?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将全科医学岗位划入17个临床类别医师执业专业范围,使得中医全科医师其执业岗位只能限于医院的中医科而不能进入全科医学科工

5、作。随之而来,在进行万人全科医师需求数的统计时,中医全科医师也被排除在外。即便在基层医疗机构,也往往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全科医师数量不达标,进入全科岗位的西医全科人员不能满足基层百姓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和慢病干预的需求;而另一方面能够在基层为百姓效劳的中医全科人员又不能进入全科岗位。实际上,目前中医全科的住院医师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了中医各科知识、中医适宜技术、养生保健等,同时还包括了西医全科的全部相关知识。以上海市中医全科医师培训为例,局部科目如传染病等与西医全科完全并轨,有效地保证了中医全科医师能够完全胜任基层全科医生医疗效劳的所有工作。但是,在其全科住院医师规培结束时,依然定性为“中医

6、全科,其执业范围和职业生涯开展受到很大限制,对全科医师的培养和全科医学效劳的开展十分不利。推行全科医学少不了中医针对上述情况,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建立全科医师培养制度和即将出台的全科医生签约效劳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强化全科医学培养力度。医学院校应将全科医学内容作为医学生培养的必修科目,并显著增加其学时和教学内容,使每位医学院校学生都必须掌握全科医学的根本知识。完善全科医学教育内容设置。加强全科医学的课程建设,逐步实现西医院校和中医院校统一的全科医学教育,建立包括西医和中医教学内容的统一课程体。改良全科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全科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不再划分中医和西医,西医院校和中医院

7、校毕业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都应纳入统一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案、培训要求。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应该按照基层全科医生效劳内容和范围的要求,全面开展西医、中医的临床培训,成为一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改善全科医师的执业环境。完成全科医师标准化培训的全科医师,不再区分中、西医类别,全部按照全科医学执业注册;设立全科医师岗位的医疗机构,也应将这些人员全部安排在全科医学岗位。在确定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比例时,所有获得全科医师标准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全科医生包括中医、西医全部纳入统计口径。别让“中西医并重停留在纸面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胡 刚方针政策落实不尽如人意“中西医并重作为我国卫生

8、工作的方针之一,是由我国健康卫生事业的开展历史、中医药的特点、现实国情决定的。然而,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医疗教学研究机构对于中医药工作的指示,特别是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对于中医药的理论根底、实际奉献、科学价值、推广意义认识模糊,认为中医药在当代只不过是补充医学、替代医学,导致开展中医药两头政府和民众热、中间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中西医并重衰落为一个“听上去很美的概念。二是政策不配套。中医药与西医药在实践中并没有被摆到平等地位,存在以经济效益为指挥棒的短视行为,在宏观政策、经费投入、评价体系等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发挥鼓励、导向及扶

9、持作用。三是制度不落实。近年来国家层面有关中医药立法、规划、文件、讲话等频出组合拳,开展中医药的利好消息不可谓不多,但在制度的推进落实上差强人意,有些好的方案、措施仍停留在纸面上,有关政府部门的执行力、督查督办的力度严重缺乏。制度须有“刚性而非“面子工程1.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必须保持制度刚性。“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并重不可等量齐观,前者主要是方法论,后者表达价值观。“中西医并重不是拉拉扯扯做个盆景,美其名曰“重视、“结合、“并重了,甚至也不是比例多一点或少一点,其根本是要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的严肃性。笔者建议对已经出台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对于落实不力的各级部门及有关

10、单位进行追责。2.从大卫生、大健康事业开展中落实“中西医并重。现有的大局部中医药开展规划、制度及规定等是就中医药论中医药,没有比拟,就很容易演化为“体内循环,单方面看是“强化了,总体上看却可能是“弱化了。这些政策很少从建设健康中国方略中、从卫生事业大格局出发去谋划,看不出在布局、投入、政策上是否真的“并重。建议卫生事业主管部门统筹中西医开展,要进行一体化谋划,要可量化、可比拟、可考核。3.振兴中医药要抓住教育这个根本。目前,在开展中医药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特别是业务主管部门存在比拟严重的重中医医疗、轻中医教育倾向,条块分割、政策不能打通,落实医教协同存在壁垒。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全国

11、性、地方性中医药工作会议必须要有中医药教育机构参加,出台政策要广泛征求意见;二是在经费投入、工程安排等方面要专门切块扶持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保证开展中医药事业的源头活水;三是评价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遵循中医药学科建设规律,不能只重“世界一流、“国际标准,无视“中国特色、“学科特点,用统一、单一标准评价所有大学和学科貌似公平,实那么不公。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假设转载须获得授权。内容总结1两会委员如何看待和解读“中西医并重呢2在确定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比例时,所有获得全科医师标准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全科医生包括中医、西医全部纳入统计口径3制度须有“刚性而非“面子工程1.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必须保持制度刚性4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全国性、地方性中医药工作会议必须要有中医药教育机构参加,出台政策要广泛征求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