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物大学物 理理 实实 验验测量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中中国国地地质质大大学学长长城城学学院院大学实验物理大学实验物理 测量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 第一节第一节 物理实验的意义、任务和内容物理实验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一、物理实验的意义与任务一、物理实验的意义与任务一、物理实验的意义与任务一、物理实验的意义与任务 1.意义:意义:物理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基础,也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加强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基础,也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时代特征要求,又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时代特征要求,又是提高
2、物理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2.任务:任务:(1)学习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一些典型的)学习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一些典型的实验方法及其物理思想,并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方法及其物理思想,并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2)正确掌握常用物理实验仪器、仪表的使用、调整及操作方法。)正确掌握常用物理实验仪器、仪表的使用、调整及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处理数据、分析结)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处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能力。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能力。(4)培养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态度、工作作
3、风、钻研精神、坚强意志、良好品质和工作作风、钻研精神、坚强意志、良好品质和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实验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实验物理学 物理学发展的同时,实验综合了科学技术的成就,发展形成了自物理学发展的同时,实验综合了科学技术的成就,发展形成了自物理学发展的同时,实验综合了科学技术的成就,发展形成了自物理学发展的同时,实验综合了科学技术的成就,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科学体系,成为系统性较强的独立学科身的科学体系,成为系统性较强的独立学科身的科学体系,成为系统性较强的独立学科身的科学体系,成为系统性较强的独立学科实验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实验手段实验手段(仪器、设备仪器、设备)
4、的发展的发展。从对现象的观测、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控制以及资料分析、结从对现象的观测、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控制以及资料分析、结果归纳等一系列方法,在前人积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果归纳等一系列方法,在前人积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成较完整的系统。成较完整的系统。综合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成就,形成了实验的数据处理、误差综合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成就,形成了实验的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的严格理论体系。分析的严格理论体系。综合利用了多学科和多种专业技术的交叉,形成了实验物理学的综合利用了多学科和多种专业技术的交叉,形成了实验物理学的独立科学技术体系并日益得到发展和完善。独立科学技术体系并日益得
5、到发展和完善。二、实验物理学的形成及其内容二、实验物理学的形成及其内容二、实验物理学的形成及其内容二、实验物理学的形成及其内容一、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数据测量的学习,使学一、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数据测量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通过实验加深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二、使学生学会常用的实验仪器的调整及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使学生学会常用的实验仪器的调整及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三、通过实验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三、通
6、过实验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误差分析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实验误差分析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四、通过一些设计性实验,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四、通过一些设计性实验,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实验能力进行再创造的创新能力。的实验能力进行再创造的创新能力。五、培养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五、培养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作作风。第二节第二节 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第三节第三节 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要求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要求学生实验前的准备学生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实
7、验报告遵守实验规则遵守实验规则 学生实验前的准备学生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 以实验目的为中心,掌握实验原理以实验目的为中心,掌握实验原理(包括测量公式包括测量公式);熟悉实验操作;熟悉实验操作要点、数据处理及其分析方法等。要点、数据处理及其分析方法等。设计性实验,还要根据实验要求查阅有关资料。设计性实验,还要根据实验要求查阅有关资料。设计性实验,还要根据实验要求查阅有关资料。设计性实验,还要根据实验要求查阅有关资料。实验中所使用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实验中所使用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实
8、验中所使用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实验中所使用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要求要求要求要求进入实验室实验前,在预习的基础上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进入实验室实验前,在预习的基础上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进入实验室实验前,在预习的基础上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进入实验室实验前,在预习的基础上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告告告 实实 验验 操操 作作1.1.遵守实验室规则;遵守实验室规则;遵守实验室规则;遵守实验室规则;2.2.结合仪器实物,按着教材和仪器说明书熟悉并掌握各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结合仪器实物,按着教材和仪器说明书熟悉并掌握各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结合仪器实物,按着教材和仪器说明书熟悉并掌
9、握各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结合仪器实物,按着教材和仪器说明书熟悉并掌握各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3.理顺实验操作程序,对整个实验操作程序必须做到心中条理清晰;理顺实验操作程序,对整个实验操作程序必须做到心中条理清晰;理顺实验操作程序,对整个实验操作程序必须做到心中条理清晰;理顺实验操作程序,对整个实验操作程序必须做到心中条理清晰;4.4.仪器的安装和调整:仪器的安装与连接要便于实验中的实验操作者调试仪器的安装和调整:仪器的安装与连接要便于实验中的实验操作者调试仪器的安装和调整:仪器的安装与连接要便于实验中的实验操作者调试仪器的安装和调整:仪器的安装与连接要便于实验中的实验操作者调试操作及数据观测
10、。仪器摆放合理,进行测量前必须将仪器调整到正常工作操作及数据观测。仪器摆放合理,进行测量前必须将仪器调整到正常工作操作及数据观测。仪器摆放合理,进行测量前必须将仪器调整到正常工作操作及数据观测。仪器摆放合理,进行测量前必须将仪器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如仪器的调零、水平调整等;状态,如仪器的调零、水平调整等;状态,如仪器的调零、水平调整等;状态,如仪器的调零、水平调整等;5.5.遵循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遵循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遵循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遵循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6.6.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要集中精力,细心操作,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数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要集中精力,细心操作,对观察到的现
11、象和测得数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要集中精力,细心操作,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数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要集中精力,细心操作,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数据要及时进行判断,判断它们是否正常与合理;据要及时进行判断,判断它们是否正常与合理;据要及时进行判断,判断它们是否正常与合理;据要及时进行判断,判断它们是否正常与合理;7.7.出现故障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不可自行盲目处理;出现故障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不可自行盲目处理;出现故障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不可自行盲目处理;出现故障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不可自行盲目处理;8.8.实验仪器整理。实验仪器整理。实验仪器整理。实验仪器整理。撰撰 写写 实实 验验
12、 报报 告告撰写实验报告的目的撰写实验报告的目的撰写实验报告的目的撰写实验报告的目的 培养学生以书面形式总结工作和科学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以书面形式总结工作和科学实验结果的能力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实验验名名称称、实实验验目目的的、实实验验原原理理、实实验验步步骤骤、原原始始数数据据记记录录、实实验验数数据据处处理理、实验结论以及实验的时间、地点、实验合作者等。实验结论以及实验的时间、地点、实验合作者等。注明实验日期和具体时间,地点,天气、温度、气压和同组者。注明实验日期和具体时间,地点,天气、温度、气压和同组者。实验题目实验题目
13、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即在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即在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用自己的语言简短扼要地阐述实验原理,表示出实验原理图、电路图用自己的语言简短扼要地阐述实验原理,表示出实验原理图、电路图 ,写出实验,写出实验所用的主要公式所用的主要公式 ,说明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以及公式适用条件,说明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以及公式适用条件(或实验必或实验必要条件要条件)。实验仪器:实验仪器:主要要写清仪器型号、规格、编号和性能指标主要要写清仪器型号、规格、编号和性能指标 实验内容或实验步骤实验内容或实验步骤 实验记录。实验记录。数据处理与计算数据处理与计算 实验讨论及作业实验讨论及
14、作业 实实 验验 室室 规规 则则1.1.在课程表规定时间内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在课程表规定时间内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实验时间若要变动,须经实验室同意。实验时间若要变动,须经实验室同意。2.2.实验前进行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实验前进行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3.3.进入实验室后,应将预习报告放在桌上由教师检查,并回答教进入实验室后,应将预习报告放在桌上由教师检查,并回答教师的提问,经过教师检查认为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实验。师的提问,经过教师检查认为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实验。4.4.实验时应携带必要的物品,如文具、计算器和草稿纸等。对于实验时应携带必要的物品,如文
15、具、计算器和草稿纸等。对于需要作图的实验应事先准备毫米方格纸和铅笔。需要作图的实验应事先准备毫米方格纸和铅笔。5.5.进入实验室后,首先根据实验卡片或仪器清单核对自己使用的进入实验室后,首先根据实验卡片或仪器清单核对自己使用的仪器是否缺少或损坏。若发现有问题,应向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仪器是否缺少或损坏。若发现有问题,应向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提出。未列入清单的仪器,另向管理员借用,实验完毕后归还。提出。未列入清单的仪器,另向管理员借用,实验完毕后归还。6 6.实验前应细心观察仪器构造,操作应谨慎细心,严格遵守各种仪器仪实验前应细心观察仪器构造,操作应谨慎细心,严格遵守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规则及注意事项
16、。尤其是电学实验,线路接好后先经教师或实表的操作规则及注意事项。尤其是电学实验,线路接好后先经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经许可后才可接通电路,以免发生意外。验室工作人员检查,经许可后才可接通电路,以免发生意外。7.7.实验完毕前应将实验数据交给教师检查,实验合格者教师予以签字通实验完毕前应将实验数据交给教师检查,实验合格者教师予以签字通过。余下时间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计算与做作业题,待下课后方可离开。过。余下时间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计算与做作业题,待下课后方可离开。实验不合格或请假缺课的学生,由指导教师登记,通知在规定时间内补实验不合格或请假缺课的学生,由指导教师登记,通知在规定时间内补做。做。8
17、.实验时应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实验完毕应将仪器、桌椅恢复实验时应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实验完毕应将仪器、桌椅恢复原状,放置整齐。原状,放置整齐。9.如有仪器损坏应及时报告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并填写损坏单,注如有仪器损坏应及时报告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并填写损坏单,注明损坏原因。赔偿办法根据学校规定处理。明损坏原因。赔偿办法根据学校规定处理。成绩评定原则成绩评定原则 物理实验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实验设计、操作,论文”成绩综合评定,各占80和20。“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察学生”预习报告、出勤、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四方面。”实验设计、操作,论文实验设计、操作,论文”成绩成绩包括学生根据所
18、学知识自己设计、制作、操作实验或设备,或者对实验内容的理论研究,以论文形式完成。测量与误差测量与误差 测量就是借助一定的仪器或量具,通过一定的实验测量就是借助一定的仪器或量具,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将待测量与一个选作单位的同类量进行比,其倍数方法将待测量与一个选作单位的同类量进行比,其倍数即为该待测量的测量值即为该待测量的测量值。测量组成测量组成测量组成测量组成测量值测量值单位单位一、概念一、概念测量要素测量要素测量要素测量要素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实验操作者实验操作者二、分类二、分类直接测量直接测量 直直接接将将待待测测物物理理量量与与选选定定的的同同类类物物理理量量的
19、的标标准准单单位位相相比比较较得得到到测测量量值值。比比如如用用游游标标卡卡尺尺测测量量某某一一圆圆柱柱体体的的外外径径;用用秒秒表表测量时间等。测量时间等。间接测量间接测量 利利用用直直接接测测量量的的量量与与被被测测量量之之间间的的已已知知函函数数关关系系,求求得得该该被被测测物物理理量量。例例如如,通通过过测测量量流流过过某某一一电电阻阻的的电电流流和和其其两两端端的的电电压压而而求求得得的的电电阻阻值值即即为为间间接接测测量量量量,而而电电流流和和电电压压为为直直接接测测量量。量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关系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关系 对对某某一一物物理理量量进进行行测测量量时时,采采用用
20、一一种种方方法法时时,可可能能为为直直接接测测量量量量,而而采采用用另另一一种种方方法法是是由由可可谓谓间间接接测测量量量量。当当时时用用万万用用表表测测量量电电阻阻时时得得到到的的测测量量值值就就为为直直接接测测量量值值,而而非非间间接接测测量量值值了。了。1.1.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等精度测量:等精度测量:等精度测量:等精度测量:2.2.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 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一组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测量值
21、测量值 称作等精度测量。称作等精度测量。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条件:指同一时间地点、同一人、相同的测量仪器和指同一时间地点、同一人、相同的测量仪器和 测量环境等条件。测量环境等条件。非等精度测量:非等精度测量:非等精度测量:非等精度测量:在不同测量的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的在不同测量的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的测量值的精确程度不能认为是相同的,称作非等精度测量。测量值的精确程度不能认为是相同的,称作非等精度测量。三、误差及其分类三、误差及其分类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误差误差,即即 误差误差 测量值真值测
22、量值真值 测量误差又称测量误差又称绝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无法知晓?(一)(一)根据误差的表示方式,误差分为:根据误差的表示方式,误差分为:1 1、绝对误差:绝对误差:2 2、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把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叫把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叫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即,即三、误差及其分类三、误差及其分类(二)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误差的性质分为:(二)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误差的性质分为:1.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2.2.随机误差(偶然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3.3.过失误差(粗差,异常值)过失误差(粗差,异常值)1.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1)(1)(1)(1)定义:定义:定义:定义:在同一条件下,
23、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绝对值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绝对值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绝对值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2)(2)(2)(2)性质性质性质性质:带有系统性和方向性带有系统性和方向性带有系统性和方向性带有系统性和方向性 (3)(3)(3)(3)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测量仪器方面的因素。测量仪器方面的
24、因素。测量仪器方面的因素。测量仪器方面的因素。测量方法方面的因素:测量方法方面的因素:测量方法方面的因素:测量方法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测量人员方面的因素测量人员方面的因素测量人员方面的因素测量人员方面的因素。(4)(4)系统误差服从的规律系统误差服从的规律不变的系统误差不变的系统误差: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固定不变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固定不变 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误差值随某些因素作线性变化的误差值随某些因素作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周期性变化的系统误差周期性变化的系统误差:测量值随某些因素按周期性变测量值随某些因素按周期性变
25、化的误差,称为周期性变化化的误差,称为周期性变化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误差是按确定的且复杂规律误差是按确定的且复杂规律变化变化 (5)(5)系统误差的发现系统误差的发现 在测量过程中形成系统误差的因素是复杂的,目前还没有能够适在测量过程中形成系统误差的因素是复杂的,目前还没有能够适用于发现各种系统误差的普遍方法,只有根据具体测量过程和测量仪用于发现各种系统误差的普遍方法,只有根据具体测量过程和测量仪器进行全面的仔细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合理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加以器进行全面的仔细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合理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加以校验,才能最终确定有无系统误差。常用方法有:校验,才能
26、最终确定有无系统误差。常用方法有:实验对比法:实验对比法:主要适用于发现固定系统误差,其基本思想是改变产生系统误差的条件,主要适用于发现固定系统误差,其基本思想是改变产生系统误差的条件,进行不同条件的测量。进行不同条件的测量。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主要进行定性分析来判断是否有系统误差。如分析仪器所要求的工作条件主要进行定性分析来判断是否有系统误差。如分析仪器所要求的工作条件是否满足,实验依据的理论公式所要求的条件在测量过程中是否满足,如果是否满足,实验依据的理论公式所要求的条件在测量过程中是否满足,如果这些要求没有满足,则实验必有系统误差。这些要求没有满足,则实验必有系统误差。数据分析法:数
27、据分析法:主要进行定量分析来判断是否有系统误差。一般可采用残余误差观察法、主要进行定量分析来判断是否有系统误差。一般可采用残余误差观察法、残余误差校验法、不同公式计算标准差比较法、计算数据比较法、检验法、残余误差校验法、不同公式计算标准差比较法、计算数据比较法、检验法、秩和检验法等方法。秩和检验法等方法。(6)(6)系统误差的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减小和消除 由于测量方法、测量对象、测量环境及测量人员不尽相同,因而没有一由于测量方法、测量对象、测量环境及测量人员不尽相同,因而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来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下面介绍几种减小和消除系统个普遍适用的方法来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下面介绍几种减
28、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和途径误差的方法和途径。这是消除系统误差最根本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这是消除系统误差最根本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仔细分析,发现产生系统误差的各种因素。认真仔细分析,发现产生系统误差的各种因素。从产生系统误差的从产生系统误差的根源根源上消除上消除 措施:措施:采用近似性较好又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论公式,尽可能满足理论公式采用近似性较好又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论公式,尽可能满足理论公式所要求的实验条件;选用能满足测量误差所要求的实验仪器装置,严格所要求的实验条件;选用能满足测量误差所要求的实验仪器装置,严格保证仪器设备所要求的测量条件;采用多人合作,
29、重复实验的方法。保证仪器设备所要求的测量条件;采用多人合作,重复实验的方法。引入修正项消除系统误差引入修正项消除系统误差 采用能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进行测量采用能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进行测量 对于某种固定的或有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交换法、抵消法、对于某种固定的或有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交换法、抵消法、补偿法、对称测量法、半周期偶数次测量法等特殊方法进行清除。补偿法、对称测量法、半周期偶数次测量法等特殊方法进行清除。2.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1)(1)(1)(1)定义:定义:定义:定义:由由由由于感官灵敏度和仪器精密程度的限于感官灵敏度和仪器精密程度的限于感官灵敏度和仪器精密程度的限于
30、感官灵敏度和仪器精密程度的限制,周围环境的干扰以及伴随测量而来的不可预料制,周围环境的干扰以及伴随测量而来的不可预料制,周围环境的干扰以及伴随测量而来的不可预料制,周围环境的干扰以及伴随测量而来的不可预料的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的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的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的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2)(2)(2)(2)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大小无定值,一切都是随机发生的,因大小无定值,一切都是随机发生的,因大小无定值,一切都是随机发生的,因大小无定值,一切都是随机发生的,因而把它叫做随机误差而把它叫做随机误差而把它叫做随机误差而把它叫做随机误差(亦称作偶然误差亦称
31、作偶然误差亦称作偶然误差亦称作偶然误差)。(3)(3)(3)(3)规律:规律:规律:规律:多次测量时,随机误差服从多次测量时,随机误差服从多次测量时,随机误差服从多次测量时,随机误差服从以下统计规以下统计规以下统计规以下统计规律。律。律。律。对称性。对称性。测量值与真值相比,大于或小于某量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测量值与真值相比,大于或小于某量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界性。有界性。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抵偿性。抵偿性。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小。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小。单峰性。单峰性
32、。测量值与真值相差越小,在测量中出现的可能性越大;测量值与真值相差越小,在测量中出现的可能性越大;测量值与真值相差越大,则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如图测量值与真值相差越大,则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如图1 1所示,当误差所示,当误差呈现正态分布、矩形分布和三角分布时,随机误差具有单峰性。呈现正态分布、矩形分布和三角分布时,随机误差具有单峰性。3.3.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关系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关系 上面分别单独讨论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即在不考虑随机误差的情况下上面分别单独讨论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即在不考虑随机误差的情况下研究系统误差,和在不考虑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研究随机误差。然而在实际情况研究系统误差,
33、和在不考虑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研究随机误差。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对于任何一次实验,既存在着系统误差又存在着随机误差,只存在一种误下,对于任何一次实验,既存在着系统误差又存在着随机误差,只存在一种误差的实验是不存在的。当然在有些实验中,以系统误差为主,有些实验中以随差的实验是不存在的。当然在有些实验中,以系统误差为主,有些实验中以随机误差为主。机误差为主。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具有恒定性或规律性,随机误差的特点是随机性,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具有恒定性或规律性,随机误差的特点是随机性,就其特点而言,似乎这两类误差是可绝然分开的,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比如就其特点而言,似乎这两类误差是可绝然分开的,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
34、。比如分析用刻度不均匀的米尺测量长度时带来的误差。对于米尺上某一确定位置的分析用刻度不均匀的米尺测量长度时带来的误差。对于米尺上某一确定位置的刻度值与真值间的误差,不论测量多少次都不会改变,显然这个误差是系统误刻度值与真值间的误差,不论测量多少次都不会改变,显然这个误差是系统误差;但对于米尺各处来讲,每个确定位置的刻度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的大小和差;但对于米尺各处来讲,每个确定位置的刻度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确定的,具有随机性,显然是随机误差。再比如某实验人员在读数方向都是不确定的,具有随机性,显然是随机误差。再比如某实验人员在读数时总是习惯偏向一方,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而另一实
35、验人员在读数时没有时总是习惯偏向一方,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而另一实验人员在读数时没有偏向一边的习惯,而是有时偏左,有时偏右,产生的误差无疑是随机误差。系偏向一边的习惯,而是有时偏左,有时偏右,产生的误差无疑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这种关系反映出这种分类方式的缺陷,实验不确定度(见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这种关系反映出这种分类方式的缺陷,实验不确定度(见第四节)就可以克服这种缺陷。第四节)就可以克服这种缺陷。4.4.过失误差过失误差 在测量中还可能出现错误,如读数错误、记录错在测量中还可能出现错误,如读数错误、记录错误、操作错误、计算错误等,由此产生的误差称作误、操作错误、计算错误等,由此产
36、生的误差称作过过过过失误差失误差失误差失误差。这种错误已不属于正常的测量工作范畴,实。这种错误已不属于正常的测量工作范畴,实验中应当尽量避免。克服错误的方法,除端正工作态验中应当尽量避免。克服错误的方法,除端正工作态度、保证操作方法无误外,可用与另一次测量结果相度、保证操作方法无误外,可用与另一次测量结果相比较的办法发现并纠正。含有过失误差的测量值往往比较的办法发现并纠正。含有过失误差的测量值往往较大地偏离正常测量值,称作坏值,应当在数据分析较大地偏离正常测量值,称作坏值,应当在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给予剔除。处理过程中给予剔除。5.5.误差的几个相关概念误差的几个相关概念 (1 1 1 1)精密
37、度)精密度)精密度)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的结果相互接近(或离散)的程度,精密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的结果相互接近(或离散)的程度,精密度的高低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即精密度越高,数据越接近,随机误差度的高低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即精密度越高,数据越接近,随机误差越小;反之随机误差就越大。越小;反之随机误差就越大。(2 2 2 2)正确度)正确度)正确度)正确度 正确度是指测量值或实验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它的高低反映系正确度是指测量值或实验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它的高低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即正确度越高,测量值越接近真值,系统误差就越小;统误差的大小。即正确度越高,测量值越接近真值,系统误
38、差就越小;反之,系统误差就越大。反之,系统误差就越大。(3 3 3 3)准确度)准确度)准确度)准确度 准确度(又称精确度)是精密度准确度(又称精确度)是精密度和正确度的综合反映。当随机误差小和正确度的综合反映。当随机误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准确度等于正确到可以忽略不计时,准确度等于正确度;当系统误差小到可以忽略或得到度;当系统误差小到可以忽略或得到修正消除时,准确度等于精密度。两修正消除时,准确度等于精密度。两者都高,准确度就高;两者之一低或者都高,准确度就高;两者之一低或都低,则准确度低。都低,则准确度低。四、误差的表示形式四、误差的表示形式误差的表示误差的表示误差的表示误差的表示:绝对误
39、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绝对误差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表示测量结果表示测量结果 与真值与真值 间的相差范围,正负号间的相差范围,正负号“”表示测量结果表示测量结果 可能比可能比 大或者比大或者比 小。由测量结果及其绝对误小。由测量结果及其绝对误差可以看出,真值所在的可能范围为差可以看出,真值所在的可能范围为 ,或简写为,或简写为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相对误差:表示绝对误差在所测物理量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表示绝对误差在所测物理量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测量结果表示:测量结果表示:测量结果表示:测量结果表示:(单位单位)第二节 直接测量结果误差的估算方法一、
40、单次直接测量的误差估计在一般情况下,可用仪器一、单次直接测量的误差估计在一般情况下,可用仪器误差误差仪仪 (仪器出厂时的检定仪器出厂时的检定)作为绝对误差。作为绝对误差。1.1.对于连续读数仪表,误差取最小分度值的一半;对于连续读数仪表,误差取最小分度值的一半;2.对于有游标的量具和非连续读数的仪表,误差对于有游标的量具和非连续读数的仪表,误差仪仪取最小分度值;取最小分度值;3.对于某些仪器,其不确定度限值对于某些仪器,其不确定度限值仪仪需要计算需要计算:(a)指针式电表的)指针式电表的等于量程与等级的乘积等于量程与等级的乘积(b)电阻箱的)电阻箱的等于示值乘以等级再加上零值电阻等于示值乘以等
41、级再加上零值电阻(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等于各砝码不确定度之和等于各砝码不确定度之和二、多次测量平均值二、多次测量平均值 等精度测量:等精度测量:是指测量条件完全相同的多次测量。相同的条件是是指测量条件完全相同的多次测量。相同的条件是指相同的观测者、相同的仪器、相同的测量环境等等。指相同的观测者、相同的仪器、相同的测量环境等等。假设对某一物理量进行了假设对某一物理量进行了次等精度测量,其测量次等精度测量,其测量 值分别为值分别为,则,则的算术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 因真值不可知,故将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得值因真值不可知,故将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得值的最佳估计值。的最
42、佳估计值。设每一次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为设每一次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为在普通物理实验中,通常采用算术平均误差作为绝对误差范围在普通物理实验中,通常采用算术平均误差作为绝对误差范围 它表示对物理量它表示对物理量 做任意一次测量,测量误差出现在做任意一次测量,测量误差出现在 到到之间的概率为之间的概率为5858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三、测量列的标准误差和标准偏差三、测量列的标准误差和标准偏差 当测量次数当测量次数 无限多时,各测量值无限多时,各测量值 的误差的误差 平方平均值的平方根,称作平方平均值的平方根,称作标准误差标准误差标准误差标准误差,用用 表示,即表示,即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标准偏
43、差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的物理意义标准偏差的物理意义 多次测量的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那么任意一次测量,测量多次测量的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那么任意一次测量,测量值误差落在值误差落在 到到 之间的可能性为之间的可能性为68.368.3,或者说,对某,或者说,对某一次测量结果,真值在区间一次测量结果,真值在区间 内到内到 的概率为的概率为68.368.3。Ox68.3%95.4%99.7%99.7%极限极限误差误差四、平均值的标准误差四、平均值的标准误差经理论推导测量值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经理论推导测量值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为: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是 次测量中任一次测量值标准误
44、差的次测量中任一次测量值标准误差的 倍。倍。其物理意义是,在多次测量的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对多其物理意义是,在多次测量的随机误差遵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对多次测量结果,真值在区间次测量结果,真值在区间 内的概率为内的概率为68.368.3。例:例:用电位差计测量某一电阻的端电压用电位差计测量某一电阻的端电压6 6次,测量数据列入次,测量数据列入下表,试表达测量结果。下表,试表达测量结果。次数次数 1 12 23 34 45 56 6(电压电压)15.52615.52615.52915.52915.53015.53015.52815.52815.52715.52715.52815.528
45、解:其算术平均值为解:其算术平均值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为:第三节第三节 间接测量误差的估算方法间接测量误差的估算方法误差传递:误差传递:误差传递:误差传递:直接测量所得的结果都是有误差的,显然由直接测量值直接测量所得的结果都是有误差的,显然由直接测量值经过运算而得到的间接测量值也有误差。由直接测量值的误差估算经过运算而得到的间接测量值也有误差。由直接测量值的误差估算间接测量误差的方法叫做误差传递。间接测量误差的方法叫做误差传递。设:设:将上式求全微分,得将上式求全微分,得标准误差的传递公式标准误差的传递公式若各直接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分别为标准误差若各直接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分别为标
46、准误差 则间接测量值的误差估算需要用误差的方根合成,即则间接测量值的误差估算需要用误差的方根合成,即绝对误差绝对误差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相对误差 例例2 2 某一长度,某一长度,其中,其中,;试计算其结果及误差。试计算其结果及误差。解:解:例例3 3:用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某圆柱体不同部位的直径用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某圆柱体不同部位的直径 和不同部位的高和不同部位的高 各各8 8次,得到下列数据,表示出结果。次,得到下列数据,表示出结果。(次数次数)1 12 23 34 45 56 67 78 8平均值平均值(直直径径)1.64991.64991.65911.65911.64
47、761.64761.65861.65861.64791.64791.64821.64821.64921.64921.64891.64891.64871.6487(高高)2.00042.00041.99931.99932.00002.00002.00102.00102.00102.00102.00152.00151.99951.99951.99901.99902.00022.0002解:各测量值偏差的绝对值分别为解:各测量值偏差的绝对值分别为同理可以求出同理可以求出 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标准误差标准误差标准误差标准误差测量结果为:测量结果为:第四节第四节 测
48、量不确定度及测量结果的表示测量不确定度及测量结果的表示一、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一、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一、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一、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即使采用了正确的测量方法,由于测量仪器和测量者的问题,即使采用了正确的测量方法,由于测量仪器和测量者的问题,测量结果仍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它必然有不确定的成分。实际上,测量结果仍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它必然有不确定的成分。实际上,这种不确定的程度是可以用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公认的方法来表这种不确定的程度是可以用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公认的方法来表征,这就是征,这就是“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评定,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不确的评定,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不确定
49、度愈小,表示测量结果愈可靠。定度愈小,表示测量结果愈可靠。不确定度必须正确评价。评价得过大,在实验中会怀疑结果的不确定度必须正确评价。评价得过大,在实验中会怀疑结果的正确性而不能果断地作出判断,在生产中会因测量结果不能满足要正确性而不能果断地作出判断,在生产中会因测量结果不能满足要求而需再投资,造成浪费;评价得过小,在实验中可能得出错误的求而需再投资,造成浪费;评价得过小,在实验中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在生产中则产品质量不能保证,造成危害。结论;在生产中则产品质量不能保证,造成危害。二、不确定度的分类和估算方法二、不确定度的分类和估算方法二、不确定度的分类和估算方法二、不确定度的分类和估算方法
50、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具有分散性的一个参数,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具有分散性的一个参数,它是被测量的真值在某一量值范围内的一个评定。它是被测量的真值在某一量值范围内的一个评定。不确定度根据其性质和估算方法不同,可分为不确定度根据其性质和估算方法不同,可分为A A类类不确不确定度和定度和B B类类不确定度。不确定度。A A类类不确定度是被测量列能用统计不确定度是被测量列能用统计方法估算出来的不确定度分量,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即方法估算出来的不确定度分量,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即为为 ;B B类类不确定度则是不能用统计方法估算的所有不不确定度则是不能用统计方法估算的所有不确定度分量,用确定度分量,用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