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术讨论—二级医院评审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6785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讨论—二级医院评审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术讨论—二级医院评审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术讨论—二级医院评审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术讨论—二级医院评审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术讨论—二级医院评审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级医院评审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1、 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院内感染。2、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医院感染管理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管理网络组成。3、 医院感染暴发定义、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定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期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期内发生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病例;或者3例以上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

2、的感染病例现象。4、 医院感染的报告时限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应在确诊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生暴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报告。5、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与安全指标有多少?(1) 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发生率8,(2) 医院感染漏报率20,(3)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4) 消毒、灭菌合格率100;(5) 医务人员手卫生已从性60;(6) 医院感染现患率10;(7)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30%。(8) 住院患者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50%。(9) 住院患者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80%。(10) 医院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70%。6、手

3、卫生指什么?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7、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代替洗手。8、洗手或手消毒指征直接接触每个病人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转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物品、无菌物品之前选择洗手或选用速干手消毒液;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应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9、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1)

4、 先洗手、后消毒。2)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10、什么是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有否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11、 标准预防的集体措施:1) 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洗手。2) 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该戴手套和具有防渗透功能的口罩、防护眼镜。3) 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穿戴具有防渗漏的隔离衣或

5、围裙。4)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带双层手套。5)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在防渗漏,耐刺的利器盒。13、 职业暴露处理程序: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捏住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酒精或含碘消毒液进行消毒,如75的酒精、0.5的碘伏,并抱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局部处理后报告院感科按流程处理。14、 隔离种类和标志:接触隔离蓝色标志(蓝底黑字),空气隔离黄色标志(黄底黑字)、飞沫隔离粉色标志(

6、粉底黑字)。15、 保护性隔离措施的概念?为了预防高度易感患者受到来自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各种条件致病菌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16、 口罩的分类棉纱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分三层、外层为蓝色阻水层、中层为过滤层、近口鼻的内层用于吸湿为白色层)、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17、 戴手套应注意的事项:1) 一副手套只用于一个病人的一个部位的操作,接触下一个病人之前必须更换手套。2) 操作完成,脱去手套后必须洗手。换新手套前也要按照规定洗手。3) 接触污染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后,应及时脱掉手套并洗手,以免发生交叉感染。4) 戴手套操作中,如有发现手套被刺破或有破损,应及时

7、更换。18、 消毒灭菌原则及用后器械物品的处理程序:1)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2) 用后器械和物品的处理程序:应先去污,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灭或菌;其中感染症患者用过的医疗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在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19、 无菌物品有效期一般为多少天?棉布包皮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医用一次性纸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个月;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

8、物品、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3个月。20、 治疗车清洁区、污染区如何划分?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21、 医疗废物分类有哪些?如何运送、交接?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5类。医疗废物应做好科内交接,由科室护士交接与科室的保洁员,保洁员负责运送至暂存点,与暂存点的工作人员交接,暂存点岗位人员交于有资质的焚烧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登记交接联单。22、 承装的医疗废物不得超过包装袋或容器的多少?在科室内存放的时间为多少?不得超过容器的3/4;在科室内保存的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23、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中应履行的职责是什么?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

9、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 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报报告;如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5) 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内容总结(1)二级医院评审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2)标准预防的集体措施: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3)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穿戴具有防渗漏的隔离衣或围裙(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在防渗漏,耐刺的利器盒(5)局部处理后报告院感科按流程处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