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过程中遭遇障碍物的处理.pdf

上传人:kel****01 文档编号:43676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过程中遭遇障碍物的处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过程中遭遇障碍物的处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过程中遭遇障碍物的处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0 9年 6月 第 6卷第 2期 深圳 土 木与建 筑 V O L 6 N O 2 I U N 2 0 0 9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过程 中遭遇障碍物的处理 龙治平 ( 深圳 市建筑 设计研 究总院有 限公司) 【 摘要l本文介绍 了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常遭遇的障碍物,并阐述 了常见障碍物的处理方法。 【 关键词l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障碍物 处理方法 1 R I J 吾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 P H C管桩 , 由于具 有承载力高,造价低 ,施工快,工期短,工业化生 产,成桩质量可靠等优 点,在民用建筑 的基础施工 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成为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 由于

2、P H C管桩为挤土桩 , 无论是静压还是锤击 施工,在穿越密实砂层,大块孤石等障碍物时,仍 困难重重 。现通过笔者所亲身参与的一些工程 ,浅 析 P H C管桩施工过程中遭遇障碍物的处理方法 。 2工程 实例一 工程概况 :深圳某 口岸之出境货物检查大楼, 东西长1 9 2 m, 南北宽3 4 m, 地上 2 层f 高度8 8 m) , 框架结构。 地质概况: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 粘性素填土,层厚1 3 3 5 m, 平均2 4 5 m: 含块石粘性素填土 ,含 2 5 4 5 的块( 碎1 石 , 块石直径一般在2 0 4 0 c m, 层厚2 4 0 3 8 0 m, 平均3 0 5 m

3、; 填石,成分以块石为主 ,含 1 0 3 0 的块 石 , 块石粒径一般在3 0 5 0 c m。 层厚1 2 0 2 5 0 m, 平均1 4 3 m; 填砂,层厚0 。 4 0 4 O O m,平均2 2 0 m。标准 龙冶平,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工程师 地址:深圳市福 田区振华路 8号设计 大厦 1 1 2 3室 , 5 1 8 0 3 1 电话:1 3 7 2 5 5 8 0 2 8 1 贯入试验 1 7次,锤击数 9 2 2击 ,平均 1 S击; 淤泥质粉质粘土 ,层厚0 3 O 4 2 0 m,平均 2 7 5仇 : 杂色粘土, 层厚0 5 0 1 1 5

4、0 m, 平均6 1 O m; 有机质粉质粘土 ,层 厚1 9 0 2 3 0 m,平均 2 1 5 m ; 粗砂,层厚1 7 0 7 7 0 m,平均4 8 0 m。标准 贯入试验 1 9 6次,锤击数 1 4 3 6击 ,平均 2 4击 ; 砂( 砾) 质粉质粘土,层厚1 5 0 6 5 0 m,平均 4 0 5 m。标准贯入试验 8 4次,锤击数 9 2 9击,平 均 2 1击; 1全风化中粗粒花 岗岩, 地层呈坚硬状态 , 层厚1 0 O 2 0 0 m, 平均1 4 5 m。 标准贯入试验共 1 0 9 次,实测锤击数 3 0 4 9击 ,平均 4 O击; 2强风化中粗粒花岗岩,合金

5、钻进容易,层 厚 3 6 0 1 3 0 0 m, 平均8 3 5 m。 标准贯入试验共 2 1 2 。 分析 :根据地质情况 ,以 1全风化中粗粒花 岗岩为持力层,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在节省造价的 原则下,优先考虑 P H C管桩 。 1层 以上的土层 在标准贯入试验下的平均锤击数均小于 2 5击,因 为工程在填海区,远离市区,可采用锤击施工。但 由于,土层局部存在较大直径的块石,P H C管 桩施工中遇到大块孤石的概率相当大,基于, 土层埋藏较浅,故可预先进行物探,确定大块孤石 的范围,在该范围内采用如下的施工措施 :1 ) 用钻 t t , t 亏, 亏 , t 日 , t e, t e

6、, 亏 , , t 日 t , ,t e, t e, 斜蝌 e, t e, 柳 t e , t e, 聊柳 e e 梆t e, 柳 e 惭t e 御科t e 惭栅柳御 e t e 惭柳 s a p 2 0 0 0整体建模 ,计算后抽取内力进行验算。由 二次受力影响不可忽略,特别是后期弯矩与 图 6的验算结果可知,部分荷载点落在原钢筋混凝 初始弯矩同向的受力方式; 土柱的洋葱头外,而且这些点主要是地震组合效应。 粘 钢柱截面验算时宜将二阶效应列入荷载 粘钢加固后,可将这些荷载点包括在 内,表 明承载 效应; 力大于荷载效应 ,正截面压弯承载力通过验算 。 粘钢柱双偏压验算可采用投射 N M包络线

7、的 4结 语 办法,形成抗力的N - M M包络面。 通过该工程钢筋混凝土柱的加 固设计,可初步 参考又献: 得到以下的分析结果: G B 5 。 3 - 0 0 , 混凝 土结 构加 固设 计 规范【 】 截面边缘应变达到材料的极 限拉压应变时, 【 】 G B 5 。 。 。 - o o , 混凝 土结 构设 计规 范 s 柱截面承载力接近粘钢柱的极 限状态; 【 。 】 G 。 。 n_ 。 。 , 建筑 抗震 设计 规范 0 0 。 修 订版 I S 】 一 3 5 2 0 0 9年 6月 第 6卷 第 2期 深圳土 木与建 筑 VO L 6 NO 2 f UN2 0 0 9 孔 冲孔

8、形成 9 0 0 mm直径的孔。2 ) 清理孔 口里的障 碍物 ( 大卵石,海堤内的硬物等 )后,采用合适的 回填砂回填孔 口。3 ) 回填孔 口完成后,再进行 P H C 管桩的施工。 设计要点:由于采用锤击施工,且须穿越碎石 层, 故采用壁厚较厚, 桩径较大的 P H C A B 6 0 0 ( 1 3 0 ) ,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 2 0 0 KN,以 1全风化中粗 粒花岗岩为持力层,参考桩长为4 0 m。 施工要点:由于 P H C管桩须穿越碎石层, 故需 采用合适的桩头,施工中采用圆锥型桩头。施工中 遇到大块孤石时,为确保钻孔 冲孔的可靠度,保 证现场 P H C管桩施工质量 ,

9、 施工单位于动工前需给 设计人员提交钻孔 冲孔的详细工序及设备资料 , 另成孔后各孔的回填工序必须分阶段同期进行。 总结:该工程已于 2 0 0 7年主体封顶, ,设计总 桩数 2 6 8根,实际冲孔数为 2 2个,实际施工总桩 数为 2 7 1根,其中 3根为补桩 ,补桩率约为 1 , 相对于冲 钻孔桩,缩短了工期,节约了造价 3工程实例二 工程概况: 广东惠州某商住楼, 此为改造工程, 原设计为东西长2 3 。 4 8 3 m, 南北宽2 6 5 - 8 1 m, 形状为 L型,地上 1 3层f 高度4 5 m) , 地下一层 ( 深 度一 4 2 m) ,桩基础于 2 0 0 1年施工完

10、毕 ,桩基为 P H C A 5 0 0 ( 1 0 0 ) ,总桩数为 5 3 3根。由于甲方对该 工程进行调整,于 2 0 0 4年委托重新设计,要求建 筑物外轮廓不变, 地上增加到 1 4层, ( 高度4 9 7 7 m) , 地下一层 ( 深度- 3 6 m) ,墙柱位置局部调整。 地质概况: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 素填土,层厚1 8 6 6 m; 淤泥质土,层厚0 8 - 2 。 6 m; 1 淤泥,层厚7 8 -1 0 6 m; 粉砂 , 层厚1 1 2 7 m, 标准贯入试验 3次, 平均锤击数 3 0 7击; 粉质粉土,层厚1 8 4 1 m; 残积粉土层,层厚5 7 8 2 m

11、; 强风化沉火山角砾岩 ,该层未揭穿,最大揭 露厚度6 5 m。 分析: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原有的 P H C管桩。调整后的方案,层数增加一层,墙柱位 置局部调整,经计算,需新增 1 3 0根桩,承台均为 异型承台。新桩施工前,须重新对 旧桩进行试桩, 确定原管桩的质量。 设计要点:为保证工程的延续性,采用原设计 的方案,以强风化沉火山角砾岩为持力层 ,选用 P H C A S 0 0 00 0 )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 6 5 0 KN, 参考桩长为2 0 m。墙柱位置局部调整后,部分旧桩 已废置,基础底板浇筑前,须对废置的旧桩进行处 3 6 理, 保证其桩顶脱离地下室底板 。 另

12、由于粉砂层, 平均锤击数 3 0 7击 , 静压施工,难以穿透,工程位 于新开发区,故可采用重锤低锤击施工。 施工要点:从废置的旧桩中取 4根进行竖向极 限承载力试验,并对有用的旧桩进行反射波试验, 检验 旧桩桩身的结构完整性。新桩施工采用 6 2吨 的 6 2 #柴油锤,冲程为2 0 m。最后灌入度控制在 桩号 最终加载量 N) 最终沉降量( ram) 实际桩长m 1 # 4 0 0 0 1 4 2 5 2 4 5 4 2 # 4 0 0 0 1 2 S S 2 7 1 1 3 # 4 0 0 0 1 8 6 4 2 7 7 4 总结:该工程己与 2 0 0 6年主体封顶,最终设 计总桩数

13、5 6 4根 , 其中旧桩 4 3 4根, 新桩 1 3 0根 , 废置的旧桩 9 9根。旧桩利用率约 8 1 ,新桩约增 加 2 5 。在满足建筑功能调整 的前提下,有效控制 了基础造价的增幅。 4工程 实例三 工程概况: 山东济宁某工程 , 东西长2 6 5 m,南 北宽l 1 2 m, 地上九层 ( 高度4 1 4 m) , 地下一层 ( 深 度一6 4 m) ,框剪结构。 地质概况: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 粉质粘土,层厚0 8 2 6 m,平均1 。 7 7 m; 粉土,层厚0 3 0 2 2 0 m,平均1 1 5 m; 1 粉细砂, 本层原位标准贯入试验 6 次,实 测 锤 击 数

14、8 0 -1 2 0 击 ,平 均 1 1 3 击 ,层 厚 0 3 0 1 3 0 m,平均0 7 2 m。该土层在场地范围内仅 局部分布; 粘土,层厚0 5 0 - 2 0 0 m,平均1 1 7 ml 粉质粘土,层厚0 7 0 - 2 5 0 m,平均1 4 5 mI 粉质粘土,层厚0 5 0 - 2 9 0 m,平均1 4 1 m。 中细砂,本层原位标准贯入试验 2 4次,实 测 锤击 数 2 0 0 3 4 0 击 ,平均 2 6 2 击 。层 厚 0 5 0 4 9 0 m,平均2 4 8 m。 粉土,层厚0 6 0 4 3 0 m,平均2 4 4 m。 粉质粘土,层厚1 。 1

15、0 9 6 0 m,平均6 4 0 m。 1中细砂 ,本层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共 4次, 实测锤击数 2 6 - 3 7击 ,平均 3 2 5击 。 2 中细砂, 本层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共 1 1 次, 实 测 锤 击 数 2 6 -4 3 击 ,平 均 3 2 5 击 。层 厚 0 S O 4 2 0 m,平均2 6 1 m。该土层在场地范围内仅 局部分布。 粘土,平均厚度为9 0 m。 中粗砂,本层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共 2 6次, 实测锤击数 3 6 5 4击 , 平均 4 3 1击。 该层未揭穿, 最大揭露厚度6 5 m。 分析:根据地质情况,以中粗砂基础形式为 2 0 0 9年 6月 第 6卷

16、 第 2期 深圳 土 木与建 筑 V 0 L 6 N0 2 I UN2 0 O 9 冲孔桩成桩后检测桩底存在溶洞的处理方法 张正新 ( 深圳市广厦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 摘要l 冲孔桩桩基检测抽芯时, 在桩底规 定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发现有溶洞存在 , 即判 定该桩为不合格桩, 必须进行工程处理 ,本文介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的几种处理方法,供 同行参考。 I 关键词l冲孔桩 抽 芯 桩底溶洞 处理方法 0 0 1 月 I J 吾 溶岩地区的许多工程采用冲孔灌注桩 ,当桩 基施工完成后, 验收除小应变外还要作抽芯检测。 通过抽芯检测能对桩身混凝土的质量 、 抗压强度、 桩底沉渣厚度及桩下规定深度范围内

17、基岩 的完整 性及有无溶洞存在 ,做出质量评定。一旦发现有 溶洞存在时,视该桩为不合格 ,必须进行处理 , 方可验收。 究竟怎样正确处理这类不合格桩,本文根据 具体工程的情况提供几种处理方法, 供同行参考。 首先,如桩底放置在微风化基岩上 ,在桩下 3倍桩径深度范围内是完整基岩, 并没有溶洞, 3 倍桩径深度 以下 ,有溶洞可以不管,因为 3倍桩 张正新,男,深圳市广厦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地址: 深圳市龙岗银威路鹏达花园飘彩居 1 0 8 号,5 1 8 1 1 6 电话 :0 7 5 5 8 4 8 8 4 3 5 0 ,1 3 6 0 0 1 7 1 7 3 6 径厚的顶板,按起拱

18、考虑 ,可承担很大压力。因 此有关规范规定了这一条。 如在 3倍桩径深度范围内发现有溶洞存在, 该桩就定为不合格桩 ,必须进行处理,本文结合 一 些工程实例,总结了几种不 同的处理方法。 2注浆加固法 所谓注浆加固,即是说将桩下溶洞采用高压 注浆,将溶洞充填注满,使其能承受桩底传来之 压力,满足桩安全使用的要求 。 首先通过补勘查 明溶洞的大小及范围,确定 注浆方案 。对直径较小的溶洞 ,可直接在桩内注 浆 。当溶洞较大时,应在桩周施工较大直径灌浆 孔,灌入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后再进行高压注 浆加固。 3考虑承台效应法 t e 褂 t e 獬 秭协 柑铆铆 锄绀绀 幡 恸 c aM , 协褂c

19、 a M , 獬协御柑 协 绀绀褂 惭绀 协 桩基础 ,在经济性 的前提下,P H C管桩无疑是首 选,但能否穿透中细砂,一 1中细砂及 2中 细砂就成为关键,按 以往经验 ,对于平均锤击为 3 0击以上的砂层,静压基本无法施工 ,因为该工 程处于新开发区,所以可 以采用锤击的形式,最 终确定的施工方案为重锤低击, 选用合适的桩尖。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 设计要点 :因为采用重锤施工,故采用壁厚 较厚的 P H C A B 5 0 0( 1 2 5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为2 0 0 0 K N,以 中粗砂层为持力层,参考桩长 为2 5 m。 施工要点:采用 6 2吨的 6 2 #柴油锤,冲程

20、 为2 5 m。最后灌入度控制在3 0 mm l O 击范围内。 采用开口型钢桩尖。凡桩间距1 2 S in或承台下 桩数多于 6根时,均应采用跳打的方式施工。 结论: 本工程总桩数 2 0 4 0根 , 施工前进行了 试桩,试桩数为 3根 。单桩竖 向抗压承载力极限 值为4 0 0 0 K N。试桩结果统计如下: 3根试桩之 Q S 曲线变化平缓, 无拐点出现; s l 曲线尾枝未出现明显弯曲,终级荷载下该 试 桩未破坏 ,根据 建筑基桩检 测技术规范 G J 1 0 6 -2 0 0 3 、I 2 5 6 2 0 0 3第 4 4 2条规定,该 试桩竖 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4 0 0 0

21、KN, 满足设计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 0 0 0 KN的要求。 5结语: 综上所述:P H C管桩施工遭遇埋藏较浅的大 块孤石时,可进行物探确定孤石的范 围,通过钻 L I 冲孔等手段清理障碍物,并采用合适的砂土回 填孔 口可保证管桩J I I ) F U 施工。新旧 P H C管桩遭遇 时, 在确保 旧桩质量可靠的前提下, 可通过补桩 , 设置异型承台的措施来解决。P H C管桩要穿越连 续多层密实砂层,需采用重锤低击 的施工方法 , 并选用合适的桩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本文通过笔者设计的工程浅析高强预应力混 凝土管桩在施工过程 中遭遇障碍物的成功处理个 案,供 同行参考 。 参考文献: 1 J G I 9 4 2 0 0 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s 】 _ 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