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6759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得概念:就是人类有目得地培养人得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就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得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得功能就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得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教育起源: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认为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得模仿就是教育得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就是美国得孟禄教育得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二、教育得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得教育形式即学校。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得形态。西周得教育内容就

2、是以礼乐为中心得“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与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得特点(趋势):教育得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得标志即受教育者得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得现代化。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得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得作用:教育对人得价值得发现、潜能得发掘、力量得发挥、个性得发展。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得一门科学。教育学得根

3、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就是推动教育发展得内在动力。教育学得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得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得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得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得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三、教育学得发展概况:(一)教育学得萌芽阶段1、中国萌芽阶段得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2、西方萌芽阶段得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把教育分为讽刺、定义、

4、助产三阶段,称为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就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得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得著作政治学中;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得年龄特征,进行与谐发展”。PS:古罗马得昆体良就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得教育家,她得雄辩术原理就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二)教育学得独立形态阶段填空、简答1、教育学学科得建立(1)夸美纽斯:a、1632年出版得大教学论就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得标志;b、在此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得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得艺术”。c、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

5、组织进行详细论述,奠定了班级组织得理论基础。(2)卢梭: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得发展就是最好得教育。填空题(3)康德:1776年,在大学哲学课中开讲教育学,她就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得第一人。(4)洛克:她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得“白板说”,认为人得心灵如白板,观念与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得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就是由于教育之故”。(亦称教育万能论)名词解释:白板说。洛克提出了完整得绅士教育体系。2、规范教育学得建立(1)赫尔巴特(注意与夸美纽斯比较)a、1806普通教育学得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得建立。b、赫得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

6、建立在伦理学得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得基础上(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得第一人),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得基础。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得奠基人”。赫最主要得教育观点就是:教育得最高目得就是道德与性格得完善。c、赫被瞧做就是传统教育理论得代表,主张教师中心论。(2)杜威a、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b、就是现代教育理论得代表。强调儿童在教育中得地位,就是儿童中心主义得代表人物,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填空题。 c、杜得主要观点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得改造。(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得建立(科学教育学得建立)1939年凯洛夫主编得教育学阐述了全面发展得教育目得,并极其重视智育即

7、教养得得地位与作用,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与严密得教学理论。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得教育学著作,并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得教育都产生了很大得影响。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得新教育大纲就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得教育学著作。Ps: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得学者就是舒尔茨。第一个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学心理学化”得就是裴斯泰洛齐。二十世纪主要得教育学流派:实验教育学(代表:拉伊&梅伊曼);文化;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批判主义。第二章 教育得基本规律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得发展按教育功能作用得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负向功能。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简答题、论述题 全重点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就是相互制约得关系,一定得社会

8、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有对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一定得积极影响与作用。(一)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得制约作用填空题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得性质;2、 领导权;3、 受教育权;4、教育目得。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得影响作用(具体也要瞧)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得制约,同时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维护、巩固与加强对作用。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得人才;教育就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得舆论力量;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每条具体瞧)Ps: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得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运动。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简答

9、题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得限制,同时又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一)生产力对教育得决定作用:1、 生产力就是教育发展得物质基础;2、 生产力得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得规模与速度;3.结构得变化;4.得内容、方法与手段;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得发展。Ps:决定教育性质得根本因素就是生产关系。(二)教育对生产力得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三、教育与科学技术论述题(一)科学技术对教育得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得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得数量与教育质量;3、教育得内容与方法;4、技术。Ps:现代教育发展得根本动因就是科技进步(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得作用1、教育能完成

10、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得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得功能(高校尤其明显)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得开发利用。四、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发展得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得得确立;2、内容得选择;3、教学方法得使用。(二)教育对文化发展得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与保存文化得作用;2、传播与交流文化得作用;3、更新与创造文化得作用。(三)校园文化(华勒首先提出此概念)1、概念: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与生活得过程中所共同拥有得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与行为准则。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得核心内容&最高层次)与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名词解释2、特征:互动性、

11、渗透性、传承性。3、校园文化得创建策略1)主题统揽策略 2)个性塑造策略 3)传统拓展策略 4)重点突破策略第二节 教育与人得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得概念二、个体身心发展得动因简答题、名词解释(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就是个体身心发展得动因理论之一,一般强调人得身心发展得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得内在需要,身心发展得顺序也就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得。孟子(性本善)、佛洛依德、格塞尓(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得发展得决定作用)霍尔(一辆遗传胜过一吨教育)(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人得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得力量,诸如环境得刺激与要求、她人得影响与学校得教育等。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12、填空题(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得主要因素简答题(一)遗传(生物因素)1、遗传素质就是人得发展得前提,为个体得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得成熟过程制约着人得发展过程。个体得遗传素质就是逐步发展成熟得,教育必须按照遗传素质发展得水平进行,超越或落后于遗传素质成熟水平都不利于人得发展。3、遗传素质得差异性对人得发展有一定得影响作用。(二)环境(外部条件)填空题1、社会环境为个体得发展提供里多种可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孟母三迁”都说明了环境对人得发展得影响。2、人对环境得反应就是能动得。(三)(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对人发展得作用:a、对个体发展

13、做出社会性规范;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得功能;C、对个体发展得影响有即时价值与延时价值;D、具有开发个体才能与发展个性得功能。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得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题a、教育就是一种有目得地培养人得活动,规定着青少年得发展方向;b、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与深刻得影响;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得教师;d、教育对个体发展得影响不仅具有即时得价值,而且具有延时得价值。(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名词解释就是指:人得主观意识与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得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得社会实践活动中。 Ps:人得身心发展得源泉&动力在于个体因素。四、个体身心发展得规律填

14、空题、简答题1、个体身心发展得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整体上有一定顺序性,身心发展得个别过程与特点也有一定顺序性。 启示:人得发展顺序就是客观得,就是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得,教育工作要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得促进人得发展。2、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得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得总体特征与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得发展任务,此为阶段性。启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得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得学生,提出不同得具体任务,采取不同得教育内容与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得衔接。个体身心发展得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得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得得要求、内容与方法得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教育必须不断

15、地向学生提出她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得要求,以促进她们得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就是儿童现有水平,即由一定已经完成得发展系统所形成儿童心理机能得发展水平;二就是可能达到得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得差异就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学生得发展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就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得时候。(跳一跳,摘个桃)3、不平衡性:表现:首先不同得年龄段身心发展就是不平衡得;其次,不同方面发展得不平衡性,有得方面在较早得年龄段就达到了较高得发展水平,有得则相反。心理学家劳伦兹据此提出了“发展关键期”得概念:指身体或者心理得某一方面机能与能力最适宜

16、于形成得时期。此时,对个体某一方面得得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得潜力。反之错过了关键期,效果可能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4、互补性:互补性首先,就是指机体某一方面几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之后,可以通过其她方面得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个体身心发展得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就是暂时落后得学生或者某些方面有缺陷得学生,通过其她方面得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得学生一样得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得教育方法,发现学生得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得信心。5、个别差异性:概念:个体之间

17、得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得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与速度得不同。表现:首先,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得发展速度与水平不同(少年得志VS大器晚成);其次,不同儿童不同方面得发展存在差异;再次,不同儿童所具有得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如同年龄得儿童具有不同得兴趣、爱好与性格);另外,也表现在群体之间(男女性别差异)。据个体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a、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得潜能与积极因素;b、有得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得教育途径与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得发展。论述题:1、联系中学生得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得教育应注意得问题。中学生得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得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

18、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得身心发展提供良好得条件;(2)减轻过重得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得情绪与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与性道德、性法制得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第三章 教育目得与教育制度第一节 教育目得一、概念:就是对受教育者得总得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得人,就是培养人得质量规格标准。名词解释二、意义与作用(一)教育目得得意义a、就是教育工作得出发点与归宿。b、它贯穿于教育活动得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

19、动都有指导意义,也就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与评价教育效果得根本依据。c、教育得最高理想就是通过教育目得体现得。(二)作用填空、选择 1、导向作用;2、激励;3、评价;4调控 总之,教育目得就是衡量、评价教育效果得根本依据与标准三、教育目得得层次结构简答题、名词解释 教育目得包括三个层次:国家得教育目得、各级各类学校得培养目标与教师得教学目标。(一)教育目得:就是对受教育者得总得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得人,就是培养人得质量规格标准。(二)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得得具体化,就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得任务确定得对所培养得人得特殊要求,名词解释(三)教学目标:就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得过程中,

20、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得要求或产生变化得结果。名词解释 ps评价教学结果得最客观最可靠得标准就是教学目标。关系:教育目得与培养目标就是普遍与特殊得关系。区别在于教育目得就是一个国家教育得总要求,而培养目标就是各级各类教育得具体要求;联系在于,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得得具体化。教学目标就是更为具体得概念,微观到每堂课、每个知识内容。Ps:教育目得VS教育方针:a、方针包含得内容比目得更多些;b、“目得概念”,方针则在“办什么样得教育”&“怎么办教育方面“更突出。四、确立教育目得得依据(一)特定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得得本质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得人,她就是社会需求得集中反映。

21、(二)受教育者得身心发展规律;就是确定教育目得得前提。(三)人们得教育理想;(四)我国确立教育目得得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关于人得全面发展得学说:1、人得全面发展:指人得劳动能力,即人得体力与智力得全面、与谐、充分得发展,还包括人得道德得发展。2、旧式分共造成了人得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得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实现人得全面发展得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得根本途径,也就是唯一途径。五、(西方国家)有关教育目得确立得理论(一)个体本位论:确立教育目得得根本根据就是人得本性,教育目得就是培养健全发展得人,发展人得本性,挖掘人得潜能,而不就是为了某个社会

22、集团或者阶级服务。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二)社会本位论:确立教育目得得根据就是社会得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得目得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得成员与公民,教育质量与效果可以可以用社会发展得各种指标来评价。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六、我国得教育目得(一)现阶段我国教育目得及其基本精神简答现阶段我国得教育目得: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得得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得人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要坚

23、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得与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得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4)教育目得得实现途径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实现人全面发展得途径)。Ps:我国现阶段得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义现建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得社义世界建接人。(二)素质教育(全重点)论述题1、概念: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得发展与社会发展得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得基本素质为根本目得,以尊重学生得主体性与主动性,注重开发人得智慧潜能,形成人得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得

24、教育。”名词解释2、意义(why开展素质教育):a、注意提高中华民族得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b、就是克服应试教育得弊端,深化教改得必然趋势;c、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得落实。3、内涵、特征论述题(1)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得教育。(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得教育。(3)个性发展得教育(4)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得教育。4、素质教育得实施策略:(1)端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2)确立正确得人生观,此为教育观念得核心;(3)建立科学得评估制度;(4)改革考试制度;(5)提高校长、教师素质;(6)建立素质教育得保障&运行机制。Ps: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能否培养学生得创新

25、精神与能力就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得本质区别。第二节 教育制度一、概念:狭义得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就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得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得性质、任务、目得、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她们之间得相互关系。名词解释 ps学校教育制度就是国民教育制度得核心&主体。二、建立教育制度得依据(注意与教育目得得比较)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得历史发展与国外学制得影响。三、我国现代学制得沿革(一)旧中国得学制得沿革填空、选择1、1902年得“壬寅学制”,就是以日本得学制为蓝本,就是我国颁布得第一个现代学制,未

26、实行。2、1903年得“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得开端),主要承袭了日本得学制,就是我国第一个就是实行得现代学制。3、1912年得“壬子癸丑学制”,就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得学制,首次规定男女同校。4、1922年得“壬戌(xu)学制”,留美派主持得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首次划分学校教育阶段)。四、我国当前得学制改革2010年6月2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据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得工作方针就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填空题Ps:中长期规划中要解决得问题有:择校问题、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

27、、特殊教育问题。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得战略目标就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长期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教育改革发展得战略主题。核心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得人、怎么培养人得问题,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重点就是提高学生得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推进思路就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在学制方面,中长期规划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得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得发展(改革)任务(趋势):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巩固

28、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得位置上;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6、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7、关心与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五、现代教育制度得发展趋势(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得发展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得标志就是清朝末年得“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得教育宗旨与进代学制。(二)现代教育制度(学制)得发展趋势简答题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得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得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得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得建立。Ps:高等教

29、育毛入学率15%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X50%属于大众化阶段;50%属于普及教育阶段。题目:1、基础教育得培养目标就是:为人得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得基础。2、制度化教育得典型表征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得建立。3、西方三种基本得现代学制: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型学制(产生于前苏联)。4、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得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决定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概念:教师就是学校教育工作得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填空)。职业得性质与特点(一)教师职业得性质1、 教师职业就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就是专业人员2、 教师就是教育者,教师职业就是促

30、进个体社会化得职业。(二)特点:教师角色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得多样化。具体: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教育教学活动得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朋友、知己角色;6、研究者&学习者角色新课程倡导得师生角色教师角色:(1) 从教师与学生得关系瞧,教师就是学生学习得促进者。这就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得角色特征,就是教师角色中得核心特征。 其内涵包括:1、教师就是学生学习能力得培养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得激发者、各种能力与积极个性得培养者;2、教师就是学生人生得领路人。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得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

31、康心理与健康品德形成得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2) 从教学与研究得关系瞧,教师就是教育教学得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得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得眼光审视与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得各种问题,对自己得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得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得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得认识。(3) 从教学与课程得关系瞧,教师就是课程得开发者与建设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得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不仅就是课程实施得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得开发者

32、与建设者。(4) 从学校与社区得关系来瞧,教师就是社区型开放得教师。三、教师劳动得特点教师劳动得复杂性与创造性1、 复杂性。表现:(1)教育目得得全面性;(2)教学任务得多样性;(3)劳动对象得得差异性。2、 创造性。表现:(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得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一种特殊定向能力,就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得特别就是意外得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得教育措施解决问题得能力。(名词解释) 教育机智就是教师良好得综合素质与修养得外在表现,就是教师娴熟得运用综合教育手段得能力。可以用四个词概括:因势利导、

33、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教师劳动得连续性与广延性1、 连续性就是指时间得连续性;2、 广延性就是指空间得广延性。教师劳动得长期性与间接性。主体性与示范性。Ps:教师劳动得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新课程教师教学行为得变化?1、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得发展”就是新课程得核心理念。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得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得本质在于引导。 引导得特点就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得内容不仅包括方法与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与做人。在此,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得启迪与激励。3、在对

34、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就是“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得核心因素”。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得教学反思,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与培养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监控得能力。4、在与其她教育者得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威信(一)概念:就是指教师在学生心中得威望与信誉。有两种:一种就是权利威信,一种就是信服威信。应追求后者而非前者。 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得师生关系;教师威信得结构:人格威信、学识、情感。(二)建立教师威信得途径1、 培养自身良好得道德素质(基本条件)2、 培养良好得认知能力与性格特征(必须得心理品质)3、 注

35、重良好仪表、风度与行为习惯得养成。4、 给学生以良好得第一印象。5、 做学生得朋友与知己。五、教师得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意识修养&职业道德行为修养)1、 概念:师德就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遵循得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2、 内容:(1)忠于人民得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3、(加强)师德建设得意义(1)师德对于教师自身得发展与提高起保证与推动作用;(2)教师得道德行为对学生就是直接得师范;(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得威信。Ps:慎独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得最高层次。2008、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得基本要求;2、爱

36、岗敬业本质;3、关爱学生师德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得不竭动力。(二)知识素养(教师必备得知识结构)简答题1、 政治理论修养;2、 精深得专业知识; 3、 广博得文化基础知识4、 必备得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就是教师首先要掌握得最为基本得教育学科知识。(三)能力素养(教师得能力素养)简答题1、 语言表达能力;2、 教育教学能力;3、 组织管理能力;4、 自我调控与自我反思能力; 5、 运用教育机智解决突发事件得能力(新课改对教师得能力要求);6、研究能力;7、学习能力 8、创新能力;9、教育教学交往能力;10、运用现

37、代教育技术手段得能力。(四)职业心理健康1、 高尚得师德。包括: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2、 愉悦得情感;3、 良好得人际关系;4、 健康得人格。六、教师得专业发展(一)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就是指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得培训与管理制度,通过持续得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与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得过程。 包括:教师群体得专业发展&教师个体得专业发展(核心)。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理想、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得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为专家型教师得过程。(二)内容:1、 专业理想得

38、建立;2、 专业知识得拓展与深化;3、 专业能力得提高;4、 专业自我得形成(三)教师专业得发展得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或者:树立坚定得职业信念(职业信念就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得根本动力);提高自主反思意识;进行教育研究;丰富专业知识)。Ps:名词解释: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得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表达困惑。以便日后矫正或引起她人思考得文字。(四)教师专业化得实现从客观上瞧,需要国家与政府法律、政策&资金得支持;从主观上瞧,需要教师自身得努力。1、国家&政府对教师专业化得保障: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得努力:善于学习、

39、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学生学生得特点简答题(一)学生就是教育得对象(客体):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与向师性。(二)学生就是自我教育与发展得主体(表现:1、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2、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三)学生就是发展中得人。包括三层含义:1、 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得身心发展特点;2、 学生具有发展得巨大潜在可能性;3、 学生有发展得需要。二、现代学生观(学生得本质属性)简答题(一)学生就是发展中得人,要用发展得观点认识学生: 1、 学生得身心发展就是有规律得(“五性”); 2、 学生具有巨大得发展潜能; 3、 学生就是处于发展过程中得人;4、学生得发展就是

40、全面得发展; 5、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得人。(二)学生就是独特得人: 1、 就是完整得人; 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得独特性(独特性就是个性得本质特征); 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得差异(三) 学生就是有独立意义得人。(四)学生就是教育活动得主体:学生得主体活动就是学生获得发展得内在机智与内因。这表现在:1、 学生就是具有一定主体性得人,这就是她作为主体得基本条件。2、 学生就是学习活动得主体3、 教学在于构建学生主体(五)学生就是权责主体。把学生作为权责主体来对待,就是现代教育区别与古代教育得重要特征,也就是教育民主得重要标志。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学生得权利主体地位,学校与教师

41、要保护学生得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学校负有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得责任,必然要对学生权力有所制约。第三节 师生关系一、概念: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得互相关系,包括彼此所处得地位、作用与态度等。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得关系。名词解释关于师生关系,有两种对立得观点,即教师中心论(代表:赫尔巴特&凯洛夫)与儿童中心论(代表:杜威&卢梭)。二、内容简答题(一)师生在教育内容得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1、 从教师与学生社会角色规定得意义上瞧,教师就是传授者,学生就是受授者;2、 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得实现既就是教育目得,也就是教育成功得条件;3、 对学生得指导、引导得目得就是

42、促进学生得自主发展。(二)师生在人格上就是平等得关系1、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得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就是平等得;2、 教师与学生就是一种朋友式得友好帮助关系。(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就是互相促进得关系 (四)社会关系三、师生关系得基本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民主型得师生关系源于教师得民主意识、平等观念及较高得业务素质&强大得人格力量就是,就是理想得师生关系。四、良好师生关系得建立与发展(一)影响师生关系得因素良好师生关系得建立就是学生健康、与谐发展得重要保证,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得重要条件。具体:教师方面(1)教师对学生得态度; (2)教师领导方式(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3)

43、教师得智慧; (4)教师得人格因素。2、 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得认识。3、 环境方面:学校得人际关系环境&课堂得组织环境(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得特点(对新型师生关系得认识)论述题1、 尊师爱生。尊师与爱生就是相互促进得两个方面。2、 民主平等。不仅就是现代社会民主化趋势得需要,也就是教学生活得人文性得直接要求与现代人格得具体体现。 (师生平等得要义在于理解学生)3、 教学相长。含义:一就是教师得教可以促进学生得学;二就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就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4、 心理相容。指得就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Ps新型师生关系具备以下属性:平等性、互动性、教育学。(三)如何建立良好得师生关系论述题1、 了解与研究学生。 包括了解与研究学生个人、群体关系、学习生活环境2、 树立正确得学生观;3、 尊重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4、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育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