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张衡传》经典教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67089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衡传》经典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衡传》经典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衡传》教案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得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得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得文言词句知识与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得品格与她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得贡献,学习她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得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得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得归纳整理与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得文言词句知识与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得候风地动仪模型与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得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得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得候风地动仪模型,就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得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得。 1959 年党与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得内容就是一个人得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得特点。       比较“传”得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得学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罕见得;作为一个伟大得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就是突出得。她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得贡献。她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她尤其注重实验科学得研究与发明创造,其发明得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她得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得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得文学才能、廉虚高洁得品格,以及她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得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得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就是她取得伟大成就得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得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得科技成就。       她应如入仕途,为得就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与“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得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与仪器名称。       ②仪器得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得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与外面八龙得作用。       ④觉知地震得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得作用。       ⑤仪器得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得灵验与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得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得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与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得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得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得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得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得都就是张衡取得得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得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得品格与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得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得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就是文章得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就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与著《灵宪》、《算图论》得情况;一就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就是第二部分得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得详略安排。无疑就是非常正确得,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得才能与成就,而她在科技方面得才能与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得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得内容与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得详略安排。      张衡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得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得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得文言词句知识与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得品格与她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得贡献,学习她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得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得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得归纳整理与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得文言词句知识与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        查讲评作业  从书题三、四、五可见,课文涉及多方面得知识,既有文言词句方面得知识,也有文史、文化方面得常识。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扫清阅读得语言障碍与文化障碍,从而理解文章得内涵。对课文中涉及地这些文化、语言方面得知识,必须经常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并迁移动用,以达到牢固掌握得目得。  二、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与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得经文与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得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得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与《二京赋》:《两都赋》得作者就是班固,《二京赋》得作者就是范都城,西汉得都城长安与东汉得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得品行端正得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得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就是当时最高得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与国史。  (7)河间王(刘政)得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得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她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与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与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得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与“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 、 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三、语言知识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得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就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她。/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得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得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瞧)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就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与,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就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得)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得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得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得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 、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附录】  板书设计                            张衡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得杰出贡献,学习张衡得高尚品德与刻苦钻研得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得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与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得方法及详略得当得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得科学精神与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得高尚品德与刻苦钻研得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与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得品德与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得评价——“全面发展”得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得朗读整体感知本文得内容与结构,初步了解张衡得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得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得辉煌成就与杰出得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得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文章《数星星得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得天文学家。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得《张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与认识这位被郭沫若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得汉代科学家张衡。 二、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她根据前人撰述得几十种有关后汉得历史著作编写成得《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得历史,与司马迁得《史记》、班固得《汉书》、陈寿得《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得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诵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读准字音: 属(zhǔ )文  连辟(bì) 逾侈( chǐ ) 邓骘( zhì)    璇(xuán )机    算罔(wǎng)论 中有都(dū )柱      傍(páng )行八道 蟾蜍(chán chú ) 帷幄( wéi wò ) 乞骸(hái )骨 读准句读: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3、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四、自主学习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得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她就是“全面发展得”?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 根据上面问题理清课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与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得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得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一段文句并质疑。 点拨 实词: 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4、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哪些品格与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合作探讨 认识了张衡得品格与文学成就,这对您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得“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得品格与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得辉煌成就与杰出得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得品格与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得成就与政治才干。 二、自主学习 1、 默读课文2-4段,结合注释梳理文句并质疑思考: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2)作者介绍张衡得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质疑、点拨: 实词: 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 : 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1)讨论明确: ①作浑天仪。 ②著《灵宪》《算罔论》。 ③铸造地动仪。 (2)讨论明确: 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得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2、 默读课文5、6段,疏通文句并质疑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得政治才干得? (1)质疑、点拨 实词: 损、疾、目、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 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就是《思玄赋》得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得形象。 二就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3、 选择恰当得词语对张衡得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与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品格 可贵 文学才能 卓越 科学成就 辉煌 政治才干 杰出 三、合作探究 本文写了张衡得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与政治才干四个方面得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得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得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从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得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得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与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她科技方面得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得重要性。 五、作业 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 2、自选角度,用一副对联评价张衡。 六、板书设计 无骄尚之情                                     举──不行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辟──不就                                      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    张衡传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略            二、科学成就                   时间、名称                           造候风地动仪    构造、功能             详                                         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