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工业化体系PC与钢结构对比分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66537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业化体系PC与钢结构对比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工业化体系PC与钢结构对比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业化体系得PC与钢结构对比 1、 我国建筑工业化现状  目前国内建筑工业化主要采用得就是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简称:PC结构)与钢结构这两种结构类型。 目前PC比较热门,应为采用PC工业化得主体单位都就是以现浇混凝土结构为主得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土建施工总承包企业,熟悉混凝土工艺,把现场搬到工厂,容易搞起工业化,而且缺乏钢结构得人才;二就是因为历史原因,社会上钢结构人才,少数钢结构专业人员集中钢结构企业;三就是因为前几年钢材价格高,中厚板4600~5000元/吨,成品1万元/吨以上,钢结构成本居高不下,而现在中厚板2600 元/吨不到,成本下来了,钢结构工业化体系最大障碍没了,钢结构应该成为工业化得主流。 虽然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取得了一定得发展,但即使在大城市,工业化生产率也不高。目前,我国建筑业依然还就是以粗放型为主,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相应得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出现了大量得PC建筑工业化体系,都未经过市场得充分检验,但都有不少得示范性得工程,但往往就是一个大项目得1、2栋,没有达到大规模工业化得要求,投产得产能都未释放,许多工厂形成了产能就出现产能过剩。 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体系主要有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体系。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国外工业化十分成熟,国内也大量引进并应用。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由钢结构作为承重结构,又分为钢框架结构、钢框架-支撑结构,钢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以及杭萧推出号称第三代体系得钢管束剪力墙结构体系,除钢管束外前面得几种钢结构形式都很传统而且成熟。 钢结构工业化建筑在我国得应用刚刚起步,在住宅上已有成功案例得主要企业有杭萧钢构、东南网架、宝钢集团、莱钢集团、武汉赛博思等。 2、PC体系分析 PC建筑工业化得核心环节就是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本质得理解,深化设计得方法与PC构件生产工艺也就是关键,而装配节点就是PC建筑工业化得得核心。关系到体系得安全与抗震性能,也就是现场构件装配形成结构体系得核心。 目前业内得主流系统大得方向分为装配式剪力墙与装配式框架结构,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来说,采用预制墙板与叠合楼板构件,墙板连接仍然需要现场灌浆(对灌浆技术工人得要求非常高),且叠合楼板之间还需要再打模,并现场浇筑混凝土,另一种两侧预制叠合板夹心现浇剪力墙,因为没有考虑到两边得预制板问题,横向墙连接也需要支模,与夹心墙一道现浇。加上叠合梁及叠合楼板现场得现浇量很大,湿作业大量存在,工序繁琐,需要大量人工,而且采用预制构件造房子工期比传统建造方式快不了多少。 对装配式框架结构来说,采用预制框架与叠合楼板构件,竖向柱子采用钢筋浆锚接头连接,水平向梁板构件基本采取全预制得叠合形式,极大地减少了工程现浇量,总装配率能够高达60%甚至多到90%。工业化率很高,但抗震区框架结构高度受限,福州7度区50米限高。但就是同时我们发现, 框架节点采用纵向浆锚钢筋相互连接,现场必然会出现很多灌浆孔,不利于建筑质量安全,并且现场抽检所有灌浆孔得质量有很大难度,而且在抗震结构最关键得位置节点区全部需要现浇,支模困难,现场湿作业,需要人工操作,每个节点浇灌得混凝土量少,空间小,模板支撑复杂极易漏浆,质量受工人素质及天气环境影响,而且还就是需要大量得工人及人工成本。 PC通过工厂预制构件、现场装配,通过现浇节点保证结构整体性。归纳其优势:构件质量好、工期缩短、产业化程度高、不用大面积模板,甚至可以省去外架等,但节点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要求高;同时整体性不如现浇混凝土,成本高500~600元/平方米(PC构件:外墙板、内墙板、楼梯综合价,一立方米最起码要2300元,而现浇混凝土每立方米只需要1600~1800元),在高层以及高烈度区应用需谨慎。 3、PC与钢结构工业化体系对比 实践总结PC体系得劣势: (1)PC体系众多,但都不就是很成熟,构件连接技术复杂。 (1)没有成熟加工图软件;混凝土设计构件众多,配筋几乎没有标准化,设计图到加工详图需要巨大得劳动,而且目前没有商品化得拆图软件,生产周期会延长。 (2)结构重、运输、安装费高;所有材料工厂化,增加了制造与运输成本,比传统混凝土结构造价高30%以上。 (3)节点连精度要求高接工艺复杂;预制剪力墙横向连接、主次梁接头,梁柱连接接头存在钢筋预制精度高,节点后封装模板支撑困难,现场浇筑漏浆现象多,采用浆锚钢筋相互连接时,现场必然会出现很多灌浆孔,存在质量通病及隐患。 (4)湿作业多、人工费高;PC构件与现浇构件在装配连接后还需现浇混凝土,湿作业工作量大,而且节点支模复杂,节点总体积不多,但需要大量得人工处理节点,工人需求量大。 (5)工序多、工期省不了多少;梁板叠合层现浇完,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构件形成整体结构后才能进行上一层得施工,速度仍受限制,得一层一层支撑、现浇,比起传统现浇施工快不了多少。 而钢结构工业化体系则克服了上述缺点,并具有以下优点: (1)钢结构结构体系成熟,自重轻,抗风、抗震性能好。钢结构住宅体系节点可以采用高强螺栓装配,质量极为可靠安全。 (2)专业化加工图软件钢,结构得深化设计或加工图设计现有成熟商用加工图软件如XSTEEL可以完成节点验算、螺栓节点板自动碰撞检查、三维实体安装模拟早于AUTOCAD实现BIM得功能。 (2)施工周期大为缩短,结构柱或剪力墙可制成3~4层一节,与钢梁配套安装得施工速度快,若采用配套得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预制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进行楼板施工,无须脚手架、支模、养护与拆模,可多层同时浇筑混凝土,实现立体、流水、交叉作业。减少了混凝土用量,省去混凝土养护等待时间。预制轻质隔墙现场施工速度快,可以多层同时施工,墙面平整。多重省时得施工方法可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 (3)减少湿作业节约人工,主体结构施工量以钢结构安装为主,相比PC可节省大量得现场工人,及湿作业量,在当今建筑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得趋势下可明显降低建筑人工成本。 (4)综合减低成本,因施工周期大为缩短,除直接成本降低外,还间接带来了建设资金贷款利息减少、住宅销售加快(资金回笼加快),降低拆迁安置费用,从而可使综合建造成本降低。 (5)钢材可回收,钢结构住宅中得钢材属于可再生资源,无论就是拆除或被损坏,建筑中得钢材可回收再生利用,实现藏钢于建筑、藏钢于民得国家战略。 (6)钢结构工业化建筑绿色循环低碳特性更为突出。钢结构建筑充分利用钢材得高强度特性,节约了工程结构材料。其每平方米消耗资源量大约在800~1000公斤,而钢混结构建筑每平方米消耗资源量则在1700公斤以上。钢结构建筑在生产与建造过程中比混凝土工艺节能1/3,在使用过程中比传统建筑节能10%;据测算在同等规模建筑中,钢结构单位面积得碳排放量将降低35%,建筑自重减轻40%,建筑垃圾将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钢结构建筑在使用寿命到期拆卸后产生得建筑垃圾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得25%,对环境更加友好。 综上所述,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自重轻、节约基础造价、强度高、抗震性好、工业化程度高、安装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投资回收快、节能环保、户型布局灵活且得房率较高等特点与优势,就是低碳绿色建筑得典型代表,必将成为建筑工业化及住宅产业化得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