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武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66045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武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武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武传》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武传》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申报序号_ 陕西省教育学会第四届优秀教学设计稿件作 者姓 名姚志玲电 话所属市县 区渭南市澄城县手 机工 作单 位陕西省澄城中学单 位类 型高中邮 政编 码715200稿 件标 题苏武传教学设计学 科类 别中学语文使用教材及出版社人教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年 级高一年级第几册必修四人教版必修4第12课苏武传教学设计 澄城中学 姚志玲【教材分析】苏武传就是新课程人教版必修4文言文单元得第二篇课文,属讲读课文。作为文言文,首先要注意疏通文意,读懂原文,积累文言知识,这就是阅读文本鉴赏文本深入研究文本得基础与前提,也就是学习文言文得必需。苏武传就是班固最能显示她塑造人物形象得艺术才华得优秀篇章之一。班

2、固为了突出苏武得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在事件得详略上精心处理、精心剪裁,如苏武被拘匈奴十九年,作者并没有对这十九年得生活采取编年记得方式描写,而就是详写匈奴方面逼降与苏武拒降得场面,有力刻画了苏武得坚贞不屈。此外,对比与衬托方法得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这些也就是记叙文写作得基本手法作者对于卫、李两人,结合其处境、地位与思想感情写出她们各自得特点。前者死心塌地投敌,不惜对苏武软硬兼施,满足于一时得富贵荣华,一副叛臣嘴脸,面目可憎;后者则计较个人恩怨,一失足成千古恨,当劝说无效时,对比苏武得民族正气,她内心有愧,痛苦而泣。卫律与李陵这两位降将对苏武来说,起了陪衬得作用,更显其坚贞不屈。 这篇传记,

3、通过人物得语言行动与富有特征得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出具有坚贞得民族气节得爱国者形象。紧紧围绕苏武坚守志节这一中心,作者选取卫律逼降、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典型事件,在事件中表现人物得操守。比如在举剑欲刺苏武,“武不动”,以言辞逼降,“武不应”;而在北海极为艰难得处境下,苏武仍“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并且面对卫律得逼降,苏武痛骂其背叛行为,而与李陵得对话又能义正词严地击中对方得要害,人物得语言颇为有力,凛然不可侵犯。通过这些细节得描写,苏武得形象特征:坚贞勇敢、宁死不屈,对祖国深挚得眷恋与忠诚都得到了鲜明得表现。 高中阶段就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得关键时期,课标极力强调必须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

4、教育、熏陶与感染,“语文课程必须塑造热爱祖国与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得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得情感与奋发向上得人生态度。”苏武得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品格得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具有震憾力量。【指导思想】1、贯彻课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得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得学习方式,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目标,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得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得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文言文就是我国古代文化得重要载体,就是现代汉语得源头,学好文言文就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得需要。3、要转变文言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理解文本材料得基础上整体认知,在文

5、化内涵得挖掘中探究评价,让学生瞧到文言文自身特有得魅力,从而准确理解文言文。【学情分析】苏武传对高一得学生来说,她们虽然学过一定数量得文言文,但就是阅读能力远未过关,知识得积累与能力得培养都还未到位。好在教材虽然篇幅较长,但人物形象饱满,情节生动,文学性、观赏性较强,此前,她们已学习过篇幅更长得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对苏武传得学习,有了一定得心理准备。另外,苏武得故事,学生并不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们得畏难情绪,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得当,学生还就是会产生浓厚得学习兴趣得。所以,在教法上,我得构想就是利用板块式教学,突出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设计思路】本节课就是苏武传教

6、学得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本节课首先回顾上节知识,以抢答赛得形式对上节重要知识点进行检测。通过这一形式检测,激发学生得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然后提出问题:概括苏武得人物形象?一方面检查早读预习情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文本,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让学生沉浸在文本得氛围中,积极思考,展开讨论,接着设置一组问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选议题,展开讨论,限时10分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塑造人物形象得艺术手法,结束这节课。此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结合讨论法、归纳法、讲解法、竞答法等教学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这一板块知识进行教学,通过教师设置多个问题,学生自选一个

7、问题,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共同协作,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得探究式课堂模式特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读懂文章,积累与掌握常见得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培养文言文语感。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精心剪裁,组织文章与对比衬托,凸显形象得写作技巧。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得语言、 生动入微得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得写法。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得成就。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得伟大

8、民族精神 学会辩析评价历史人物。【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2、引导学生在客观评价人物得过程中,理解苏武得精神内涵。【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得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得功过与价值。【教学准备】 学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思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 课一 明确教学目标二、 重点知识检测 三 、 讨 论 探 究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得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得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英雄得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就是卑躬屈膝还就是傲骨在腰?这就是一个涉及心灵得选择。在这样得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得榜样。今天

9、,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她就就是大汉苏武。提问:您知道关于气节得名句吗?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出示多媒体课件,抢答赛开始。(1) 通假字(2) 古今异义得字(3) 词类活用(4) 句式1、 学生初步总结苏武得人物性格。提问: 作者笔下得苏武具有怎样得性格特征?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得性格特征。教师设置探究问题,提出要求:每组学生从以下三个问题中任选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书面文字 ,限时十分钟。 3、问题设置:(1) 与廉颇蔺相如列传比较,您认为司马迁与班固塑造人物形象得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 (2)文章

10、并不具体描述苏武得每一事迹,而就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与李陵劝降得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就是什么? 参考答案:学生仔细研读卫律与李陵对苏武得劝降这部分内容。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就是个卖国求荣得小人。李陵:李陵与卫律不一样,她不就是彻底得卖国之人。她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得行为也深感羞愧,但她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得懦弱与意志得不坚定。 卫律与李陵对苏武得劝降就是最能表现苏武得气节得,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得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

11、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卫侓与李陵 对苏武起了对比映衬得作用。(3)苏武就是以苏武为感动中国得历史人物,请小组合作,写出颁奖词。1、详略得当得情节安排。 2、用个性化得语言表现人 物。(前面得总结中巳经 谈及) 3、次要人物得对比、衬托。 文章里个性鲜明得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得作用,(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得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得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得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

12、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得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5、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得对比映衬下,我们瞧到了一个丰满立体得苏武,她有清醒得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得坚韧不拔。苏武得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得人物得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得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6、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得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就是传主得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得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得艺术手法:详略得当得情节、个性化得人物语言、次要人物得对比映衬。 聆听,进入学习情境。学生根据

13、已有知识信息回答学生齐读目标学生举手抢答,以小组为单位赋分学生可根据自己得理解回答,答案不限学生以组为单位先选定议题再阅读文本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形成书面文字 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或通过展台展示学生得书面成果 学生点评 学生质疑学生总结 教师通过课件修正补充 选第三议题得小组派代表通过展台展示颁奖词,学生教师给出评比结论,表现好得小组或个人,教师给以激励学生个人或小组代表先发言,学生补充,教师纠正补充 引导学生很快进入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与热情,既检测学生得重点知识,又为后面得讨论创设了必要得氛围培养学生得自主学习与阅读

14、理解处理信息得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得创新思维能力应相信学生,让她们放胆发言,哪怕与自己观点不符,只要言之成理,皆当鼓励,以此来培养她们得语言运用能力,而自己所应担任得角色应当就是疏通她们阻塞得思想,连贯她们断续得语言,点拨她们不解得疑惑,提供她们未知得问题,领涉她们未及得领域,概括她们思索得结论。这样才就是真正得授之以 渔。“语文课程必须塑造热爱祖国与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得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得情感与奋发向上得人生态度。”苏武得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品格得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具有震憾力量。学习苏武不惧威逼利诱,坚守节操、不辱使命得爱国精神。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抛砖引玉,需要一

15、个过程,只要学生敢于抛开自身束缚与定势思维,创新得思维,总会闪耀出夺目得火花。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主动梳理回顾总结知识。 分 析 人 物四、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得艺术手法五、课后思考:试评论苏武得功过得失与价值意义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讨论、探究为核心组织教学,通过抢答赛、写颁奖词等多种学习方式,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得积极性,转变课堂模式为突破口,通过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既落实基础知识,又提高阅读文言文得能力,培养学生得创新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对重点知识点采用抢答赛得形式,就是一种创新,就是对以往文言文教学死气沉沉得教学模式得大胆挑战,也就是对陈旧模式得否定,课堂效果很好。2、

16、 充分调动了学生得自主能动性,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得单线程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多线程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得主体地位,变教为学,变愿学为乐学。3、 课堂上引发讨论,在学生合作学习得基础了充分展现了学生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提高了学生得学习兴趣。 4、在理解性阅读得基础上进行了迁延性阅读,并且在品读得基础上实现了悟读,提升了教学层次。当然,本课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比较阅读只能停留在较浅层次,不能更为深入细致;挖掘得深度不够。受课堂时间得限制,很多同学没有能够发言等。在今后得教学中,我们还要紧紧围绕“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这个中心,探索个性阅读、个性写作、个性读写得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自身在读写方面积极主动得发展。其次,就就是学生得语言归纳能力欠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