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附录 A 危险源评价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危险源
危险程度
事故可能性
危险等级
极
其危险
高
度危险
显
著危险
一
般危险
不可能
有可能
可能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参加评价人员: 评价日期:
附录 B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风险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风险等级划分表
序号
分部分项工
程
危险源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1
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 5m(含 5m)的
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 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 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 3m(含 3m)或虽未
超过 3m 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除一级、二级以外的
-------
2
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 3m(含 3m)的基坑
(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
3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
爬模、飞模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 8m 及以上;搭设跨度 18m 及以上, 施工总荷载 15kN/m2 及以上; 集中线
荷载 20kN/m2 及以上。
(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
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 5m 及以上;搭设跨度 10m 及以上; 施工总荷载 10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
载 15kN/m2 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
混凝土模板支
撑工程:搭设高度
3m 及以上;搭设跨度 6m 及以上;施工 总 荷 载 6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
除一级、二级、三级以外的
序号
分部分项工
程
危险源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
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 700Kg 以上。
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
土模板支撑工程。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载 5kN/m2 及以上;
4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
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0kN 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起重量 300kN 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 200m 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KN 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 件 起 吊 重 量 在
10kN 以下的起重吊装工程。
-------
5
脚手架工程
(一)搭设高度 50m 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提升高度 150m 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架体高度 20m 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一)搭设高度 24m 及以上的落地
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四)吊篮脚手架工程。
(五)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六)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搭 设 高 度 24 以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
6
拆除、爆破工程
(一)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二)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
(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三)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一)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
(二)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其他
-------
序号
分部分项工
程
危险源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四)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
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范围的拆除工程。
7
其它
(一)施工高度 50m 及以上的建
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跨度大于 36m 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 60m 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开挖深度超过 16m 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四)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一)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人工挖扩孔桩工程。
(四)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
(五)预应力工程。
(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部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
附录 C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附表 C.1 安全管理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 能
导 致的事故
判别
依据
(I-I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风险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1
安全生产责任制
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企业每年年初建立
健全本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生产责任制制经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
3、按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签字人员进行考核;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未经责任人签字确认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3
未制定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企业每年年初建立
健全本年度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并组织各工种进行培训教育。
3、教育后进行考核。
4
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企业对每个项目部
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
2、开工前进行安全员配备到岗情况检查;
5
工程项目部承包合同中未明确安全生产考核指标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企业在工程开工前
先与项目部签订安全生产考核指标。
2、工程开工前企业安
全部门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并进行交底;
6
未制定安全资金保障制度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企业年初制定企业
安全资金保障制度。
2、对项目部进行安全教育;
3、工程开工前企业安全部门检查落实项目部安全资金保障制度;
7
未编制安全资金使用计划及实施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项目部编制;
2、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开工前检查落实项目部安全资金编制使用计划情况。
8
未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伤亡控制、安全达标、 文明施工)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项目开工前,与项目经
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合同
9
未进行安全责任目标分解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开工前企业安全管
理部门对该项目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开工前企业安全部门落实项目安全责任目标分解情况。
10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中未制定安全措施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施工前应编制专项
施工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批,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1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2
未按规定对专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3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未经审批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4
安全措施、专项方案无针对性或缺少设计计算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5
未按方案组织实施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6
安全技术交底
未采取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前应编制安全技术交底书,并对班组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2、作业前班组长应组织班前安全教育。
3、作业时项目部安全员应进行巡查。
17
交底未做到分部分项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8
交底内容针对性不强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9
交底内容不全面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20
安全检查
未建立安全检查(定期、季节性)制度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企业负责编制企业安全检查制度。
2、项目部执行企业编制的安全检查制度。
3、企业安全部门定期巡检并留检查记录,企业安全机构考核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检查记录。
21
未留有定期、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22
事故隐患的整改未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23
对重大事故隐患改通知书所列项目未按期整改和复查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4、事故隐患未整改的
处罚相关责任人。
24
安全教育
未建立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企业负责编制企业
安全教育制度。
2、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项目部安全教育制度落实情况。
3、企业安全部门定期施工现场工人教育档案。
25
新入场工人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考核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26
未明确具体安全教育内容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27
变换工种时未进行安全教育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28
应急救援
未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企业编制综合应急
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2、项目部编制现场处置预案并进行演练。
3、企业安全部门定期对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组织、救援器材、演练情况进行检查。
29
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人员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30
未配置应急救援器材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31
未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32
分包单位安全管理
分包单位资质、资格、分包手续不全或失效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招标分包单位。
2、签订分包合同前审核分包单位资料齐全后再签订。并要求分包单位提供一套加盖公章的手续资料。
33
未签定安全生产协议书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34
分包合同、安全协议书,签字盖章手续不全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3、分包合同与安全生
产协议书同时签订,并存档。
4、企业安全部门定期巡检分包单位安全员配备及到岗情况。
35
分包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组织、配备安全员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36
持证上岗
一人未经培训从事特种作业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特殊工种必须经培
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证书安排专人管理, 有效期三个月前组织复审。
3、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无证不允许上岗, 安全部及项目部安全员定期巡检。
4、制度处罚措施。
37
一人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未延期复核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38
一人未持操作证上岗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39
生产安全事故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未按规定报告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开工前要求项目办理工伤保险。
2、制定企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40
生产安全事故未按规定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制定防
范措施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41
未办理工伤保险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42
安全标志
主要施工区域、危险部位、设施未按规定悬挂安全 标志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开工前绘制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
2、企业统一制定安全标志。
3、安全部负责检查安全标志设置情况。
43
未绘制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44
未按部位和现场设施的改变调整安全标志设置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附表 C.2 文明施工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 能
导 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
(I-I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
价
风险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1
现场防火
未制定消防措施、制度或未配备灭火器材
管理缺陷
各种伤害
1、企业制定消防制度
2、项目部制定消防措施。
3、企业安全部定期检查。
4、项目部安全员进行巡查。
5、安全教育。
2
现场临时设施的材质和选址不符合环保、消防要求
管理缺陷
火灾
3
易燃材料随意码放、灭火器材布局、配置不合理或
灭火器材失效
管理缺陷
火灾
4
未设置消防水源(高层建筑)或不能满足消防要求
管理缺陷
火灾
5
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或无动火监护人员
管理缺陷
火灾
6
未制定消防措施、制度或未配备灭火器材
管理缺陷
火灾
7
生活设施
食堂与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距离较近
管理缺陷
其他伤害
1、开工前绘制施工现
场布置总平面图。合理布置食堂、厕所及有毒有害场所。
2、开工前办理卫生许可证及炊事人员健康证。
3、企业安全部、项目部安全员应进行巡查。
8
食堂未办理卫生许可证或未办理炊事人员健康证
管理缺陷
中毒
9
食堂使用的燃气罐未单独设置存放间或存放间通风条件不好
管理缺陷
爆炸、火灾
附表 C.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 能
导 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
(I-I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
价
风险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1
施工方案
架体搭设未编制施工方案或搭设高度超过 24m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管理缺陷
坍塌
1、架体搭设前由项目
技术负责人编制架体搭设施工方案,超过
24m 架体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架体搭设高度超过 50m 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2、专项方案实施前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并开展班前教育。
3、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2
架体搭设高度超过 24m,未进行设计计算或未按规定审核、审批
管理缺陷
坍塌
3
架体搭设高度超过 50m,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或未按专家论证意见组织实施
管理缺陷
坍塌
4
施工方案不完整或不能指导施工作业
管理缺陷
坍塌
5
立杆基础
立杆基础不平、不实、不符合方案设计要求
管理缺陷
坍塌
1、立杆基础实施前根据方案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并对班组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2、立杆基础作业前班组长组织班前安全教育。施工完毕后班组自检。
6
立杆底部底座、垫板或垫板的规格不符合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
7
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违章作业
坍塌
8
扫地杆的设置和固定不符合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 塌 物体打击
4、立杆基础作业时项
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6、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
9
未设置排水措施
违章作业
坍塌
10
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不符合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 塌 高处坠落
1、架体与结构拉结实
施前根据方案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并对班组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2、架体作业前班组长组织班前安全教育。施工完毕后班组自检。 4、作业时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6、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
11
连墙件距主节点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 塌 高处坠落
12
架体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未按规定设置连墙件或未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违章作业
坍 塌 高处坠落
13
搭设高度超过 24m 的双排脚手架,未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
违章作业
坍 塌 高处坠落
14
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不符合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 塌 高处坠落
15
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间距超过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
1、剪刀撑实施前根据方案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并对班组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2、剪刀撑作业前班组长组织班前安全教育。施工完毕后班组自检。4、剪刀撑作业时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16
未按规定设置纵向剪刀撑或横向斜撑
违章作业
坍塌
17
剪刀撑未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或角度不符合要
求
违章作业
坍塌
18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或剪刀撑斜杆与架体杆件固定
不符合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
19
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间距超过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
20
未按规定设置纵向剪刀撑或横向斜撑
违章作业
坍塌
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对剪刀撑施工进行巡查。 6、剪刀撑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
21
剪刀撑未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或角度不符合要
求
违章作业
坍塌
22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或剪刀撑斜杆与架体杆件固定
不符合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
23
脚手板与
防护栏杆
脚手板未满铺或铺设不牢、不稳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1、脚手板实施前编制
安全技术交底,并对班组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2、脚手板作业前班组长组织班前安全教育。施工完毕后班组自检。
4、脚手板规格和材料实施进场前验收。脚手板作业时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6、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
24
脚手板规格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25
探头板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26
架体外侧未设置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或网间不严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27
作业层未在高度 1.2m 和 0.6m 处设置上、中两道防
护栏杆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
28
作业层未设置高度不小于 180mm 的挡脚板
违章作业
物体打击
29
交底与验 收
架体搭设前未进行交底或交底未留有记录
管理缺陷
坍塌
高处坠落
1、架体搭设前前编制
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专人管理,企业安全部定期巡查安全资料。
2、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3、项目部施工完毕后进行自检。
4、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
30
架体分段搭设分段使用未办理分段验收
管理缺陷
坍塌
31
架体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
管理缺陷
坍塌
32
未记录量化的验收内容
管理缺陷
其他伤害
33
横向水平杆 设 置
未在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
违章作业
坍塌
1、横、纵向水平杆设置按照方案及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2、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对横、纵向水平杆设置进行巡查。
3、搭设完毕进行验收。
34
未按脚手板铺设的需要增加设置横向水平杆
违章作业
坍塌
35
横向水平杆未固定
违章作业
坍塌
物体打击
36
单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插入墙内小于 18cm
违章作业
坍塌
37
杆件搭接
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小于 1m 或固定不符合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
38
立杆除顶层顶步外采用搭接
违章作业
坍塌
39
架体防护
作业层未用安全平网双层兜底,且以下每隔 10m
未
用安全平网封闭
违章作业
坍 塌 物体打击
1、施工完毕后班组自检。
2、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3、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4、监理单位检查。
40
作业层与建筑物之间未进行封闭
管理缺陷
坍 塌 物体打击
41
脚手架材 质
钢管直径、壁厚、材质不符合要求
管理缺陷
坍塌
1、材料外观验收合格
后方可进场。
2 进场后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使用。
42
钢管弯曲、变形、锈蚀严重
管理缺陷
坍塌
43
扣件未进行复试或技术性能不符合标准
管理缺陷
坍塌
44
通道
设置人员上下专用通道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
1、 根据通过审核的方案设置。设置完毕验收通过后使用。
2、 安全教育。
3、 安全交底。
4、 使用过程项目部安全员监督检查。
45
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
附表 C.4 悬挑式脚手架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 能
导 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
(I-I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
价
风险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1
施工方案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未进行设计计算
管理缺陷
坍塌
1、架体搭设前由项目
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计算,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架体搭设高度超过
20m 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2
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核、审批或架体搭设高度超过
20m 未按规定组织进行专家论证
管理缺陷
坍塌
3
悬挑钢梁
钢梁截面高度未按设计确定或载面高度小于
160mm
违章作业
坍塌
1、悬挑钢梁施工前根据专项方案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并对班组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2、作业前班组长组织班前安全教育。施工完毕后班组自检。
4、作业时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4
钢梁固定段长度小于悬挑段长度的 1.25 倍
违章作业
坍塌
5
钢梁外端未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拉结
违章作业
坍 塌 物体打击
6
钢梁与建筑结构锚固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
7
钢梁间距未按悬挑架体立杆纵距设置
违章作业
坍塌
8
架体稳定
立杆底部与钢梁连接处未设置可靠固定措施
违章作业
坍塌
1、架体施工前根据专项方案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并对班组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9
承插式立杆接长未采取螺栓或销钉固定
违章作业
坍 塌 物体打击
10
未在架体外侧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违章作业
坍塌
2、作业前班组长组织
班前安全教育。施工完毕后班组自检。
4、作业时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11
未按规定在架体内侧设置横向斜撑
违章作业
坍塌
12
架体未按规定与建筑结构拉结
违章作业
坍 塌 物体打击
13
脚手板
脚手板规格、材质不符合要求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1、材料外观验收合格
后方可进场。
2、进场后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使用。
3、企业安全部抽查。
4、项目部安全员全数检查。
14
脚手板未满铺或铺设不严、不牢、不稳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15
探头板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16
荷 载
架体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规定
管理缺陷
坍塌
1、企业安全部巡查。
2、项目部安全员检查。
3、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17
施工荷载堆放不均匀
违章作业
坍塌
18
交底与验 收
架体搭设前未进行交底或交底未留有记录
管理缺陷
坍塌
1、架体搭设前前编制
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专人管理,企业安全部定期巡查。
2、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3、项目部自检。
4、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
19
架体分段搭设分段使用,未办理分段验收
管理缺陷
坍塌
20
架体搭设完毕未保留验收资料或未记录量化的验收内容
管理缺陷
坍塌
21
杆件间距
立杆间距超过规范要求,或立杆底部未固定在钢梁 上
违章作业
坍塌
1、架体搭设前前编制
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专人管理,企业安全部定期巡查。
2、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3、项目部自检。
4、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
22
纵向水平杆步距超过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
23
未在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
违章作业
坍塌
24
架体防护
作业层外侧未在高度 1.2m 和 0.6m 处设置上、中两
道防护栏杆
违章作业
坍塌
高处坠落
1、搭设完毕项目部自检。
2、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3、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4、监理单位检查。
25
作业层未设置高度不小于 180mm 的挡脚板
违章作业
坍塌
物体打击
26
架体外侧未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或网间不严
违章作业
坍塌
27
层间防护
作业层未用安全平网双层兜底,且以下每隔 10m
未用安全平网封闭
违章作业
坍塌
物体打击
28
架体底层未进行封闭或封闭不严
违章作业
坍塌
物体打击
29
脚手架材 质
型钢、钢管、构配件规格及材质不符合规范要求
管理缺陷
坍塌
1、材料外观验收合格
后方可进场。
2、进场后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使用。
1、 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过程检查。
4、对工人进行交底, 发现不合格材质可报告安全员,更换合格构配件。
30
型钢、钢管弯曲、变形、锈蚀严重
管理缺陷
坍塌
附表 C.5 门式钢管脚手架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 能
导 致的事故
判别依据
(I-IV)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
价
风险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1
施工方案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未进行设计计算
管理缺陷
坍塌
1、架体搭设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架体搭设高度超过 50m 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2、专项方案实施前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并开展班前教育。
3、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2
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审核、审批或架体搭设高度 超过 50m 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管理缺陷
坍塌
3
架体基础
架体基础不平、不实、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管理缺陷
坍塌
1、架体基础实施前根据方案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并对班组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2、架体基础作业前班组长组织班前安全教育。施工完毕后班组自检。
4
架体底部未设垫板或垫板底部的规格不符合要求
管理缺陷
坍塌
5
架体底部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
违章作业
坍塌
6
架体底部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
违章作业
坍塌
4、架体基础作业时项
目部相关负责人应进行巡查。
5、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巡查。
6、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
7
未设置排水措施
违章作业
坍塌
8
架体稳定
未按规定间距与结构拉结
违章作业
坍塌
1、 项目部安全员根
据技术负责人交底记录及施工方案进行检查。
2、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
9
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
违章作业
坍塌
10
未按规范要求高度做整体加固
违章作业
坍塌
11
架体立杆垂直偏差超过规定
违章作业
坍塌
12
杆件锁件
未按说明书规定组装,或漏装杆件、锁件
违章作业
坍塌
1、架体组装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进行班前教育。
3、项目部安全员检查。并组织验收。
4、公司安全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