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十一章-利尿药和脱水药.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649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一章-利尿药和脱水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十一章-利尿药和脱水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一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一.单项选择题 1.有高血钾的水肿病人应禁用下列哪种利尿药( ) A.氢氯噻嗪 B. 呋塞米 C.利尿酸 D.螺内酯 E.布美他尼 2.最易引起低血钾作用的药物是( ) A.氢氯噻嗪 B.苄氟噻嗪 C.螺内酯 D.氨苯喋啶 E. 呋塞米 3.强效利尿药的作用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 C.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 D.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 E.远曲小管 4.呋塞米不良反应不包括( ) A.低血钠 B.胃肠道反应 C.耳毒性 D.低血容量 E.高血钙 5.利尿作用与体内醛固酮水平相关的药物是( ) A.安体舒通 B.氨苯喋啶 C.氨氯吡眯 D.氢氯噻嗪 E.乙酰唑胺 6.利尿药氢氯噻嗪降低血压的初期机制可能是( ) A.降低血管对缩血管剂的反应性 B.增加血管对扩血管剂的反应性 C.降低动脉壁细胞的Na+含量 D.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 E.以上都对 7. 呋塞米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 A.急性肺水肿 B.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 C.严重水肿 D.慢性心功能不全 E.青光眼 8.肝性水肿宜选用( ) A.螺内酯 B.利尿酸 C.甘露醇 D.速尿 E.氢氯噻嗪 9.轻中度心性水肿病人宜用( ) A.氨苯喋啶 B.利尿酸 C.速尿 D.氢氯噻嗪 E.甘露醇 10.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宜用( ) A.氨苯蝶啶 B.氢氯噻嗪 C.螺内酯 D.速尿 E.氨苯喋啶 二.多项选择题 1. 呋塞米可抑制下列部位的Cl-、Na+的重吸收( ) A.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 B.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 C.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远曲小管 D.近曲小管 E.远曲小管 2.氢氯噻嗪临床应用包括( ) A.消除水肿 B.降低血压 C.治疗心衰 D.抗尿崩症 E.抗心律失常 3. 呋塞米和氢氯噻嗪共有的作用是( ) A.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B.抑制髓袢升支Cl-重吸收 C.促电解质K+、Na+、Cl-排泄 D.引起听力减退 E.引起高血钾 4. 呋塞米临床不良反应包括( ) A.低血容量 B.低血钠 C.胃肠出血 D.永久性耳聋 E.抑制尿酸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而诱发痛风 5.甘露醇的适应症是( ) A.脑水肿 B.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C.青光眼 D.心性水肿 E.心衰 6.速尿的临床应用包括( ) A.心、肝、肾性水肿 B.急性肺水肿、脑水肿 C.粘液性水肿 D.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E.促进毒物排泄 7.具有留钾作用的药物是( ) A.氢氯噻嗪 B.利尿酸 C.螺内酯 D.氨苯喋啶 E. 呋塞米 三.判断题 1.螺内酯(安体舒通)可直接抑制远曲小管Na+一K+交换,使血钾升高( ) 2.红霉素可增强呋塞米的耳毒性作用( ) 3.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氢氯噻嗪( ) 4.为了提高利尿效果,可将螺内酯与氨苯喋啶合用。( ) 5.长期应用氢氯噻嗪可引起低血钾、低血钠、低血糖、高尿酸血症( ) 6.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及活动性颅内出血者禁用甘露醇( ) 7.螺内酯可用于肝性水肿伴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患者( ) 8.对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出现水肿可用呋噻米(速尿)( ) 四.填空题 1.留钾利尿药有 、 ,其中 仅 当体内有 存在对才发挥作用,对切除肾上腺的动物无利尿作用。 2呋塞米利尿作用机制是 ,安体舒通作用 机制是 。 3.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有 、 和 。 4.速尿通过抑制 对Cl-的主动再吸收,从而抑制 的 被动再吸收,产生利尿作用。 5.速尿、氢氯噻嗪和安体舒通的主要作用部位分别是 和 、 ,保钾利尿药有 。 6.临床常用的强效利尿药有 ,中效类有 ,弱效类有 。 五.问答题 1.根据利尿药的效应力大小,可分为几类?举例说明每类的作用部位及机制。 2.为什么影响髓袢升支粗段的利尿药作用最强?而影响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的利尿药作用不强? 3.简述速尿用于急性肺水肿的药理学基础。 4呋塞米和氢氯噻嗪引起低血钾的机理是什么? 5.试述保钾利尿药在消除水肿治疗中的地位。 药理学习题集答案 第二十一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一、单项选择题 1、D2、E 3、B4、E5、A6、D7、E 8、A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 3、AC 4、ABCDE 5、ABC 6、ABDE 7、CD 三、判断题 1、Ⅹ 2、Ⅹ 3、√ 4、Ⅹ 5、Ⅹ 6、√ 7、√ 8、√ 四、填空题 1、螺内酯;氨苯喋啶;螺内酯;醛固酮 2、抑制髓袢升支Cl-、Na+重吸收;抑制远曲小管、集合管Na+-K+交换 3、利尿作用:降压作用;抗利尿作用 4、髓袢升支皮质部;Na+ 5、髓袢升支(髓质部和皮质部);远曲小管近端;:远曲小管及集合管 6、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 五、问答题 1、 分类 代表药 作用机制 高效 呋塞米 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髓质部Na+、Cl-重吸收 中效 氢氯噻嗪 远曲小管近端Cl—、Na+重吸收 低效 螺内酯 抑制远曲小管、集合管Na+、Cl—交换 2、利尿药的作用强度大小决定于其抑制肾脏不同部位Na+重吸收程度的高低 (1)髓袢升支髓质部和皮质部对肾小球滤过的Na+重吸收比例占20~25%,髓袢升支皮质部占10%,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比例仅为2~5% (2)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Na+重吸收后,破坏了肾脏的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而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重吸收后,则产生弱的利尿作用。 3、速尿用于急性肺水肿的药理学基础是: (l)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左心后负荷。 (2)通过强大的利尿作用,降低血容量及细胞外液,使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充盈压降低(前负荷减轻)。 4、速尿及氢氯噻嗪引起低血钾的原因是: (l)分别使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髓质部及近曲小管近端Na+重吸收,导致远曲小管、集合管K+-Na交换增加。 (2)大量Na+水丢失而继发醛固酮分泌增加,使K+-Na+交换进一步增加。 5、因有排钠留钾作用,主要与失钾利尿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种重度水肿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的水肿(如肝硬化、顽固性心性或肾性水肿),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加疗效,防止低血钾。 内容总结 (1)Na+ 5、髓袢升支(髓质部和皮质部) (2)3、速尿用于急性肺水肿的药理学基础是: (l)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左心后负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