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节 千里眼和顺风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一些高科技的产品及这些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技日新月益的进让及给人类带来的廉价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强大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威力,立志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重 点: 了解雷达、人造卫星、嫦娥探月、烽火与 的开展历程及用途。
难 点: 了解雷达、人造卫星、嫦娥探月、烽火与 的开展历程及用途。
教法与学法: 引导、讲解、尝试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计 算 机
课 时: 2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随着空间技术的开展与无线电技术、光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现在能够看得和听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了。其实无论哪一项技术的开展都离不开人们的创造,未来探索自然的技术也要靠人们的继续创造才能实现,希望就在你们身上。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故事,而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大这样的工具,想了解吗?
今天就学习有关的内容。
二、新课:
1、雷达:
师:请同学们读课本,找出雷达的定义及它的作用途有啊些?
2、人造卫星:
学生自主读课本6—7页有关内容。
说出雷达的定义及雷达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学生自主读课本8页有关内容。
同桌说一说人造卫星是什么及人造卫星的开展史和它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用途,
3、嫦娥探月:教师讲解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4烽火与 :了解 的原理。
5、学习“知识库〞:
6、课堂延伸:
三、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
学生再读课本9页的内容,加深对“嫦娥探月〞这一人类的伟大创举的了解。
学生读课本10页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读课本11、12页,同桌说一说打 及无线 的原理。
学生自学。
课后了解有关“嫦娥一号〞的知识。
内容总结
〔1〕第二节 千里眼和顺风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一些高科技的产品及这些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难 点: 了解雷达、人造卫星、嫦娥探月、烽火与 的开展历程及用途
〔3〕4烽火与 :了解 的原理
〔4〕5、学习“知识库〞:
6、课堂延伸:
三、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
〔5〕课后了解有关“嫦娥一号〞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