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术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处理要点.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631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处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术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处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术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处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处理要点临床表现轻度: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病症; 中度: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多汗、烦躁、逐渐昏迷; 重度: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肢体僵硬或瘫软、心肌损害或心律失常 并发病症重那么有恶心、呕吐、胸部紧迫感,继之昏睡、昏迷、呼吸急促、血压下降,以至死亡。1 鉴别诊断鉴别须与脑血管意外、脑炎、糖尿病、尿毒症等疾病作鉴别。 诊断根据病史及病症可以确诊。一氧化碳检 查法: 血液呈樱桃红色; 取血一滴加至一杯水中呈微红色正常人为黄色; 取血数滴加水10ml,加10%氢氧化钠数滴,呈粉红色正常人的血呈绿色。 开始有头晕、头

2、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和全身不适,病症逐渐加重那么有恶心、呕吐、胸部紧迫感,继之昏睡、昏迷、呼吸急促、血压下降,以至死亡。病症轻重与碳氧血红蛋白多少有关。血中含10%20%碳氧血红蛋白时发生头胀、头痛、恶心;到达30%50%时那么出现无力、呕吐、晕眩、精神错乱、震颤,甚至虚脱;至50%60%那么出现昏迷和惊厥;至70%80%那么呼吸中枢麻痹,心跳停止。由于碳氧血红蛋白呈红色,所以患者无青紫,皮肤及唇色呈樱桃红色。 救护措施现场急救1、立即翻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作出心脏体外

3、按摩。 3、立即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为太阳、列缺、人中、少商、十宣、合谷、涌泉、足三里等。轻、中度中毒者,针刺后可以逐渐苏醒。 4、立即给氧,有条件应立即转医院高压氧舱室作高压氧治疗,尤适用于中、重型煤气中毒患者,不仅可使病者苏醒,还可使后遗症减少。 5、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毫升,加维生素C5001000毫克。轻、中型病人可连用2天,每天12次,不仅能补充能量,而且有脱水之功,早期应用可预防或减轻脑水肿。 6、昏迷者按昏迷病人的处理进行。 治疗方法迁移病儿到空气畅通场所,但必须保持温暖,防止着冷,不可赤身露体。轻症患者离开有毒场所即可慢慢恢复。 供氧非常重要,因为吸入氧浓度越高,血内一氧

4、化碳别离越多,排出越快。研究说明,血中一氧化碳减半时间,在室内需200分钟,吸纯氧时需40分钟。故应用高压氧舱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将病人放入22.5个大气压的高压氧舱内,经3060分钟,血内碳氧血红蛋白可降至0,并可不发生心脏损害。 中毒后36小时再用高压氧舱治疗,那么收效不大。及早进高压氧舱,可以减少神经、精神后遗症和降低病死率。高压氧还可引起血管收缩,减轻组织水肿,对防治肺水肿有利。如有条件亦可用氧和二氧化碳混合物(氧约93%,二氧化碳约7%),二氧化碳为刺激呼吸的重要因素,故不管早晚期都宜在输氧时供应一些二氧化碳。一般没有供二氧化碳条件和高压氧舱处,对呼吸困难的病例,在应用人工呼吸和给氧的时候,可间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此外,强心剂、呼吸兴奋剂、输液、输血、治疗休克、脑水肿及抗感染等均十分重要。人工冬眠降温疗法也有一定效果。 急性中毒后24小时,病人可呈现脑水肿,2448小时达顶峰,并可持续多日,故应及时应用脱水剂如甘露醇与高渗葡萄糖等交替静脉滴注,同时并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内容总结1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处理要点临床表现轻度: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病症2开始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和全身不适,病症逐渐加重那么有恶心、呕吐、胸部紧迫感,继之昏睡、昏迷、呼吸急促、血压下降,以至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