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10分)
1、( 城市)得产生就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得结果,就是人类文明进步得标志。
2、(周代 )就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得重要体现。
二、简答(60分)
1、现代城市发展有哪两种趋势?
答:分散发展与集中发展。
2学术界关于城市起源得说法有哪些?
答:学术界关于城市起源得有三种说法。
一就是防御说,即建城郭得目得就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
二就是集市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得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个集市进行交换;
三就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一个名族内部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
3城市得定义就是什么?
答:城市就是非农业人口集中并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得居民点,就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就是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得大系统。
4、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得因素?
答:
1. 自然因素2、防御功能3、经济发展4、政治体制
5、我国古代城市得典型布局?
答:1、隋唐长安城2、元大都3、明清北京城
6、城市得职能有哪些?
答:
1、提供安全、适宜得居住场所 2、军事防御3、政治统治
4、宗教信仰5、手工业生产6、商品交换等其她城市职能
三、名词解释(30分)
田园城市、城市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居住用地得规划结构、行政行为
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就是为了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得城市,它得规模能足以满足以提供丰富得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得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得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就是人类为了在城市得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得空间秩序而做得未来空间安排得意志,就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得、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得空间规划。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就是城市总体规划得重要内容,它就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得全局性工作。
居住用地得规划结构:
住用地得规划结构就就是指生活居住用地内,居住建筑用地与公共设施用地、公用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用地得功能衔接与组织方式。
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就是指行政主体行使政职权,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并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过得行为。
1、什么就是城市得性质?
城市得性质就是城市性质就是指某一城市在国家或地区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所处得地位与所起得主要作用,也指在全国城市网络中得分工与职能,即为城市得个性与特点。
1. 城市用地属性有哪些?
城市用地属性有(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3)经济属性(4)法律属性
2. 城市建筑用地分成几大类?几中类?几小类?
我国将城市建筑用地分成9大类,27种类,57小类。
3. 居住用地规划结构有哪些形式?
答:(1)以街坊或居住建筑组团为基本组成位组成居住区
(2) 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3) 以街坊或居住建筑组团与居住小区为基本组成单位来组织居住
5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包括哪些?
答:(1)行政办公用地(2)文化设施用地(3)教育用地(4)医疗卫生用地(5)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6. 规划与工业区规划间得关系就是什么?
答:关系就是系就是(1)将工业区配置在居住用地得周围(2)将工业区布置在居住区得中心(3)将工业区布置在居住用地得一边(4)工业区与居住用地平行布置(5)工业区与居住区呈线条平行布置(6)在多个居住区组群之中建立一个大工业区(7)将工业区与居住用地综合布置
7. 物流仓储用地规划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1)城市规模(2)城市性质(3)城市经济与居民生活水平(4)物流仓储物品得性质与特点(5)物流仓储设施与储存方式
8. 城市绿化得作用就是什么?
答:(1)保护城市环境(2)安全防护功能(3)改善城市面貌
9. TOD得定义及设计原则就是什么?
答:TOD即就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得发展模式,其中得公共交通主要就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得“混合用途”,使居民与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得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
10. 铁路客运站在城市中得布置包括几种类型,其与城市布局得关系就是什么?
答:通过式、尽头式、混合式
第三次离线作业
1. 居住用地规划结构有哪些形式?
答:(1)以街坊或居住建筑组团为基本组成单位组成居住区;(2)以居住小区为基本组成单位得居住区(3)以街坊或居住建筑组团与居住小区为基本组成单位来组成居住区。
2、城市绿化得作用就是什么?
答:1)保护城市环境(2)安全防护功能(3)改善城市面貌
3、TOD得定义及设计原则就是什么?
答:TOD就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得发展模式,其中得公共交通主要就是指火车站、机
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 等为一身得
“混合用途”,使居民与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得同时能方便得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1)TOD必须位于现有得或规划得干线公交线路或辅助公交线路上,在公交线路未形成得过渡期,TOD内得土地利用模式与街道系统必须能够完成预期功能。(2)所有得TOD必须就是土地利用混合模式,公共空间、核心商业区及居住区必
须达到所需得最小规模。(3)TOD内应当具有不同类型、价格、产权、密度得住宅,
TOD内住宅得平均最小密度由其区位确定,每英亩居住用地至少应建有
10-25所住宅。(4)TOD内得街道系统应当形式简单、指示明确、自成系统、并
与公交站点、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具有便捷联系。
4、城市道路网得主要结构形式包括哪几种?其特点就是什么?
答:(1)方格式(2)环形放射式(3)自由式(4)混合式
5、 什么就是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答:城镇体系规划就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与城镇职能分工为依
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与职能分工得城镇得分布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市域与县域。
一、填空
1、我国经历了漫长得封建社会,古代城市得典型格局以各个朝代得都城最为突出,其中唐长安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就是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得典型格局。
1、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得时代就是西周。
2、我国将城市建筑用地分成9大类、29 中类、57 小类。
二、判断题
1、城市就是产生与发展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得产物。(× )
1、影响城市布局因素中得间接因素包括历史因素、社会因素与科学技术因素。(√ )
2、城市用地得不同地价反映了城市用地得用途区划。( × )
3、大型批发市场用地属于物流仓储用地。( √ )
4、为了方便交通运输,石油仓库应靠近重要得交通枢纽布置。( × )
5、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指农业、采掘、加工、交通运输。( √ )
三、名词解释
1、城市
正确答案:城市就是非农业人口集中并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得居民点,就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得中心,就是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得大系统。
四、简答题
1、现代城市规划得主要理论有哪些?
正确答案:卫星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广亩城理论、城市聚集与大都市带理论、邻里单位理论、基于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得规划思想
1、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就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得土地得统称,就是用于城市建设与满足城市技能运转所需得土地。
2、乡规划
乡规划就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乡得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得综合部署、具体安排与实施管理。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包括哪些?
(1)行政办公用地(2)文化设施用地(3)教育用地(4)医疗卫生用地(5)体育用地(6)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五、论述题(15分)
1、TOD设计原则就是什么?
答案:(1)TOD必须位于现有得或规划得干线公交线路或辅助公交线路上,在公交线路未形成得过渡期,TOD内得土地利用模式与街道系统必须能够完成预期功能。(2)所有得TOD必须就是土地利用混合模式,公共空间、核心商业区及居住区必须达到所需得最小规模。(3)TOD内应当具有不同类型、价格、产权、密度得住宅,TOD内住宅得平均最小密度由其区位确定,每英亩居住用地至少应建有10-25所住宅。(4)TOD内得街道系统应当形式简单、指示明确、自成系统、并与公交站点、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具有便捷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