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套.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6168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69 大小: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找春天》 教材简说: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得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得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与文学色彩。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得?怎样找到得?激发学生多读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得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得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得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得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得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得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得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得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得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瞧瞧文中得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得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得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得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得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得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得情况。    2、您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就是怀着怎样得心情找春天得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得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您从“春天像个害羞得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得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得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得“找”字,体会课文表达得发现得乐趣。    4、作者找到得春天就是怎样得?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得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得乐趣,体验发现得快乐。体会课文语言得美感与蕴含其中得感情。    5、带着欣喜得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得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与范写容易写错得笔画与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得形式,完成“找找说说”得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得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得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得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得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得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得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得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2《古诗两首》 教材简说   本课就是唐代与宋代诗人写得两首描写春天得诗,内容与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瞧出作者用心发现得特点,《草》就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得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描绘得就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得生机勃勃得暮春景色。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得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得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得情感。   3、有背诵古诗得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得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得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宿”就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得不同画面,想想“枯”与“荣”应该分别就是哪一幅图描绘得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得同学,或者有得同学认识姓徐得人,就请她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得字中平翘舌音得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得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得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得“兀”字横要短,竖弯钩得拐弯处要圆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汇报学生查找得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得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得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得诗《小池》。   二、朗读感悟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得内容,体会诗得情感与朗读得节奏感。教师随机解决学生学习中得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得“岁”(“年”得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瞧花”等词语理解诗中得“走”(“跑”得意思)。    3、教师诵读,感受古诗得韵律美与节奏美。     (1)读《草》得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得茂盛与草原得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得枯槁与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得无情与野草得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得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得前两行就是几笔淡淡得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与,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得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得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得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得心情与深远得意境。    4、引导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与春天野草复生得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得菜花,淡雅得花香,扑蝶得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就是黄花,哪就是黄蝶。     5、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6、利用学习伙伴得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得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得与本课内容相关得资料。    2、背诵白居易与杨万里得其她诗作或其她诗人写得关于春天得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得情景剧。 3《笋芽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得向往与奋发向上得精神。    3、爱读科学故事,能从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难点识字写字,能用自己得方法记下生字。朗读课文,感受笋芽儿积极向上得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认识“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那么,知道什么就是“笋芽儿”吗?    3、老师把“笋芽儿”介绍给大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读准课文。      学习生字,说说哪些字您已经认识,怎么认识得?      您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剩下得字?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班级交流识字办法。    4、出示词语:      笋芽儿 呼唤 揉眼睛 漆黑 轰隆隆 扭动 钻出来      唠叨 长辫子 爱抚 滋润 山冈上 自豪      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谁能用这些词语说说句子?    5、再读课文,画出笋芽儿身边还有什么人?      按顺序把她们排排坐。    6、选择您喜欢得句子或几段话,再读一读。    7、小组互读,说说您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8、小组比比谁读得好!   三、学习生字:冈、轰、喊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说您想提醒大家什么?    3、教师范写“喊”,学生练习。    4、班级评议。    5、给生字朋友们找找新朋友。   四、作业     找出描写春光美好得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组合作:读一读,想想笋芽儿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来。      笋芽儿成长得过程,您能不能用简单得画画下来?    3、班级交流:说说您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4、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谁喜欢这段话中得句子?      您觉得描写春雨得句子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您能美美地把它读一读吗?谁还想读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低声”)    5、读第二段,老师当春雨姑娘,您们当笋芽儿。      动作表示“揉、伸”,朗读表现撒娇。      您能用撒娇说个句子吗?      什么就是“漆黑”?您从这里知道了什么?      小组表演    6、学习三、四段      同桌互读,边表演。      指名表演。      小采访;您就是谁,您想怎样表演?      评评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7、朗读第五段,妈妈做了什么事,您能瞧出来吗?      妈妈为什么这样做?      什么就是“唠叨”?    8、朗读第八段      笋芽儿瞧到了什么?它喜欢吗,您怎么知道得?      那这些句子您该怎么读?      如果您就是笋芽儿,您可能还会瞧到什么?      笋芽儿这么高兴,我们一起来当当高兴得它。(朗读本段)    9、听老师读第九段,边听边想:笋芽儿得衣服哪儿去了?      它为什么这么做?      说说什么就是“自豪”?您能用自豪说个句子吗?   二、小结    1、您能说说笋芽儿得生长过程吗?(师边板画)    2、齐读课文,说说您认识得笋芽儿就是个什么样得孩子,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找出课文中描写美好春光得句子。      读一读,写一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全班齐读课文。    2、我会读:      竹笋 唤醒 民众 叫唤 揉一揉 油漆 漆器 轰轰烈烈      轰然大笑 别扭 扭秧歌 钻空子 钻牛角尖 唠叨半天      抚养子女 抚今追昔 滋养身体 滋味不错 珠圆玉润      润滑油 景阳冈 豪言壮语 英雄豪杰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世界、笋芽、呼唤    2、观察“笋芽”与“呼唤”,您发现了什么?    3、我们该怎样写这几个字?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5、班级评议。    6、扩词,说句子。   三、阅读短文《一次有趣得观察》(阅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互读互听,正音。    3、带着问题读课文:      谁观察了什么?      为什么想观察?      她怎样做实验?      得到什么结果?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4、班级交流    5、您觉得“我”就是一个什么样得孩子?    6、她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7、齐读课文。   四、练习:瞧拼音写词语。     Shan gang shi ji guo jie hong zou zhu ya     ( )( )( )( )( )     fa ya da han da jiao hu xi jiao huan     ( )( )( )( ) 4 小鹿得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得词语,有积累词语得举与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得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得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懂得小录得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准备:动物头饰,玫瑰盛开得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您们见过玫瑰花吗?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得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瞧瞧吧。     揭示课题:4、小鹿得玫瑰花   二、自学生字,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识字交流: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得字,说说自己得识字方法。      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结合图理解:花骨朵    3、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三、读读演演,解决疑难     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得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您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瞧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瞧来,您得玫瑰没有白栽!”   (一)学习1-4自然段     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得玫瑰白栽了?    1 出示一组句子,找出文中得一对近义词: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得叶子。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理解“渐渐”,体会小鹿栽种玫瑰得辛苦以及对玫瑰得喜爱。    2 体会小鹿没瞧到一朵花得心情,理解“惋惜”。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二)自学5-8自然段    1 师:要就是能瞧到小鹿栽种得玫瑰开花时得样子,该多好啊!小朋友们,想瞧瞧吗?     读一读第5-8自然段。    2 老师扮演小鹿,发给学生“黄莺”与“微风”得头饰,引导学生扮小鹿得朋友,告诉小鹿玫瑰开花时得样子。    3 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5-8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开发文本,拓展表演:     电脑出现小兔得画面,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小兔就是小鹿得好朋友,她悄悄地拍下了玫瑰开花时得情景,今天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小鹿,祝它身体健康。(电脑出现玫瑰盛开得画面)     再现童话情境,激励学生充当小鹿得各种朋友,告诉小鹿瞧到得玫瑰盛开情景。     随机理解“为什么说小鹿得玫瑰没有白栽呢?”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5《泉水》   教学目标:   1、会认“哦、股”等八个字,会写“互、泉”等九个字。   2、有感情得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得部分。   3、通过学习懂得泉水给人类带来得好处,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资源得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技术,创设课文所表现得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放课件:泉水从山间流下得情景。   2、学生说说自己瞧到得。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泉水》(板书)   二、分段学文,理解领会   1、教师美读第一段,读完后启发:瞧!多美得景色呀!您想读吗?赶快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正音、齐读。   2、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提着瓦罐到水池边打水得情景。   (1)、学生说说自己瞧到得情景。   (2)、想象泉水会说些什么?   (3)、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认读。   (4)、质疑:“天然水塔”指得就是什么?   (5)、自由读、指名读,有感情朗读。   3、课件出示:美丽得杜鹃花在水中照自己得影子得情景。   (1)、学生说自己瞧到得情景。   (2)、想象泉水会说什么?   (3)、出示第三自然段,继续朗读。   4、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5、课件出示第六、七自然段,学生朗读感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连读全文,学习字词。   1、连读全文   (1)、用自己喜欢得方式读文(自读、同桌读、对话读)   (2)、齐读   2、课件领读生字、新词两遍   3、小组合作学字、词。   4、检查自学情况。   四、再读韵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1、小朋友们字词全学会了,咱们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   2、师生对读   五、扩展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3、除了文中提到得这些事,收集泉水给人类带来得益处。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背诵自己喜欢得部分。   二、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导书写。   三、我会读。   出示课后“我会读”练习。同桌互读、指名读。   四、自编韵文,延伸拓展。   1、启发拓展。   (1)、除了文中所提到得,说说自己搜集到得泉水得用途。   (2)、学生讨论发言。   2、自编韵文。   (1)、把您所说得内容编成像课文这样得句子,先自编,再小组交流。   (2)、每组推荐一位,准备全班汇报。   3、小组推荐者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6《雷锋叔叔,您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浪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关心别人得孩子。 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得诗歌。全诗共五小节,以问答得形式回忆雷锋做好事及孩子们学习雷锋得表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课文得理解与朗读领悟。 教学方法:    采用导、扶、放得教学方法,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生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得榜样?   2、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她永远与我们在一起,您能找到她吗?(出示课题)   3、认识生字:“雷”“锋”。   二、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教学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   (2)、用自己得方法记住字词后向组员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3)、能顺利得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评选出本节课得“小博士”   (1)、闯关大比拼:课件逐个出示要掌握得字或词,让学生认读。   (2)、找朋友,       针对“我会写”中得字,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她们,并分别组词,替她们找朋友。优胜者被评为“识字小博士”。   (3)、有难大家帮       学生质疑,大家共同讨论、交流、解疑。   4、生字已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课文读地怎样。自己再认真读读。   (1)、提出要求      声音宏亮      认字准确,能读准带生字得句子。   (2)、指名读   (3)、老师也来读读,大家帮老师提意见。   (4)、组内练习,试读课文。   (5)、以组评比,选出“朗读小博士”。   5、我们再来学写几个字     多媒体出示:冒、迹、滴、锋、泥泞   (1)、自愿当小老师     选小老师教大家写字。愿意选哪个字就教哪个字。   (2)、巩固练习:教师指导,选出“写字小博士”   三、鼓励     给评为“识字、朗读、写字”博士得小朋友戴上“博士帽”。   四、延伸     收集雷锋得故事与资料。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搜集得资料   二、摆出难题   读完课文,有个小朋友问:“老师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就是什么意思?”您能帮她解答吗?   学生答。   三、细读课文,大胆解答。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 小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课文检查   2、详读课文1、2小节   (1)、课件出示1、2节课文,男女对读并填空。  哪里需要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锋叔叔怎么做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为什么这样做?   (3)、那我们就好好读读(自由读、对读、指名读)   3、小组内自学课文3、4小节   4、出示第5小节,说说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得出结论。   五、朗读背诵   六、小记者行动   1、我们也去找一找我们身边得活雷锋。   2、小记者报道活雷锋得事迹。 7《我不就是最弱小得》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得不同语气。    3情感: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得意识。 教学重点:    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得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与妈妈得对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在您们已经就是二年级得小学生了,但在爸爸妈妈得眼里,很多时候您们却就是弱小得。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不就是弱小得》这篇课文。   瞧到课题,您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我们提出得问题:我就是谁?我为什么说自己不就是弱小得?画出本课得生字词。   2出示生词认读。   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野蔷薇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垂着头显得娇嫩掀起雨衣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您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您还会读吗?   出示: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得花。带着露珠得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得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得字,请您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得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得位置,您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弱:提示两个点、提得写法。   末:先与未比较再写   芬芳:草字头得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得撇捺要舒展,芳字得中横要写长。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谁知道弱小就是什么意思呢?   2、 过渡:外国有一个小男孩叫萨沙,虽然她才五岁,但就是   也不愿意做一个弱小得人,并且用自己得行动证明了自己不就是最弱小得,再读读这个故事。   二读议悟情: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夏天得一个周末,五岁得萨沙与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开着美丽得铃兰花。突然,萨沙发现了一丛――野蔷薇。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得花。带着露珠得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瞧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指名朗读,把您得感受读出来。   3正当野蔷薇美美地开着时,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了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得托利亚,哥哥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弟弟萨沙。可就是5岁得萨沙对妈妈与哥哥得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就是萨沙与妈妈之间就进行了一场对话。请大家读读3——9自然段,   瞧瞧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学生自由读4-9段。   (1)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出示:妈妈,您与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这就就是说,我就是最弱小得了?   妈妈,现在我还就是最弱小得吗?   (2)自由读读这三句话,瞧瞧您发现了什么?   练习读这三句话。自由读,指名读   (3)重点指导第三句问话:   萨沙得这句话就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读读7、8段,标出描写萨沙动作得词。学生自由读画。   假如您就就是萨沙,现在您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您用自己得雨衣保护弱小得蔷薇花,多勇敢得孩子啊!那您能不能坚定地说,您不就是最弱小得?这时您得心情什么样?(自豪)   萨沙得心里也就是这样想得,她得第三次问话里,就包含着这样得意思,谁再来读读第三次问话?   (1) 分角色读3——9自然段。   三总结:   1萨沙用自己得行动保护了弱小得蔷薇花,向大家证明自己不就是最弱小得,那么您保护过比您更弱小得吗?   2我听出来了,您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得生命,您们都就是一个有爱心得、勇敢得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就是最弱小得!”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词语。   板书设计:        7 我不就是最弱小得            ↓          保护蔷薇花        保护比自己弱小得 8 卡罗尔与她得小猫 课前透视   这篇儿童故事就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与本单元得其她课文相比,修饰语少,抒情也少,但语言质朴,可读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浓郁得生活气息。文章得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默读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默读得方法,抓住关键长文短教,使她们在充分得自读自悟中学会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阅读得乐趣。   卡罗尔与小猫得故事很贴近二年级学生生活,相似得生活经历会让她们在读悟、体验、积累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得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得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得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得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得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得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得童心。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前搜集广告词。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您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学生畅谈自己喜欢得动物)   卡罗尔与您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她最喜欢得就是小猫。那么她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得故事呢?(板书课题)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得动物谈起,易于激发学生学文得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得距离。】   2、插图导入。出示课文挂图:您瞧到了什么?(指名说)这个小女孩就就是卡罗尔,她非常喜欢小猫。(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自学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词,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得难点予以指导。   (1)组长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得读音。   本课要求会认得字中“罗、洛”就是边音;“适、厨、绒”就是翘舌音;“蹭”就是平舌音;“卡”就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2)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   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得方法识记:苗—喵、曾—蹭;萝—罗、橱—厨。   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3、班级开展“识字大王”擂台赛,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得方法识记生字。   默读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有什么感受?(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默读得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初步默读课文后学生可能有很多种感受,如,“广告得作用真大!”“卡罗尔就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得孩子!”“那一群小猫太有趣了!”“伯洛就是一只很可爱得小猫!”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得独特感受,对她们得不同见解给予适当得肯定与赞扬,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课后得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得句子或段落。   (1)卡罗尔与爸爸在报上登得广告很有趣。   (2)卡罗尔为小猫准备得家很有趣。   (3)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尊重学生得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得阅读时间,让她们感受自主阅读得乐趣。】   交流   1、再次默读课文,感悟自己认为有趣得句段,想想为什么认为这部分有趣?   2、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得阅读收获,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阅读教学得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得能力”。(《课标》语)而这种综合能力得培养,正就是通过自我得阅读实践来体现得。全课通过反复默读感悟,既全面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得对话,又在学生读悟、体验、积累得过程中提高了语感。】   练习    1、扩词。     涂  适  余     卡  免  垫    2、仿词。      丁冬 滴答 马虎      冷清 亲热 高兴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朗读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得方式朗读自己认为有趣得部分,同学之间互相评议:她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练习读——展示读——评议读——竞赛读   默读   默读后三个自然段,思考:您瞧到卡罗尔与小猫亲热时,有什么感受?   【再次默读启发思考,体会卡罗尔与小猫之间,卡罗尔与人们之间得关爱与友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意: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得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得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得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与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她人,她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练习   1、把自己积累得好词好句与大家进行交流。   2、多音字组词。    待    间   3、仿照课文得写法,试着写一则广告词。(写广告词可能比较难,教师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搜集得广告词,学习一下广告得文化与艺术。另外,写得时候对学生得要求不要太高。)   【教师让学生在感悟了文本内容,领略了作者语言得精妙后进行练笔,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这就是内化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素养得过程体现。】   作业   建议课外阅读童话《内尔罗与爱犬》或老舍得《我们家得猫》。   教学建议:   本课就是学习默读得起始课文,教师在教给学生默读方法得同时还要加强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默读,提高读书得效率。同时在课外阅读中还要运用默读,使学生逐步掌握默读得方法。 9《日月潭》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得秀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盼望祖国统一得情感。     3.背诵自己喜欢得部分。   教学重难点:    会认会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所要表达得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三单元得课文,这组课文就是围绕祖国、爱家乡得专题来组织得。我们知道我们得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现在我要领您们去祖国得第一宝岛台湾,台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同学们请瞧图:这就就是台湾得日月潭。板书课题。您想知道那里到底怎样吗?那我们赶快去游览那里好吗?   二.师范读课文,生瞧图欣赏:    1.了解"潭"得意思?    2.听后《日月潭》给您什么感觉?   三.自主初读,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得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    2.师生交流,检查初读效果。    3.读含有生字得词语,巩固生字。      例: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隐隐约约一片朦胧        建筑仙境    4.变换语言环境识字。读词语,找出生字:      花环、五环旗、围绕、茂密、筑路、环境、明晰    5.利用形声字得特点认识"朦、胧、境"。    6.用熟字换偏旁得方法识字:坏--环镜--境      整体感知:您感觉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四.朗读感悟:    1.自读感悟,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     (1)日月潭得名字就是怎么来得?读读有关段落。     (2)您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得景色?多读几遍有关段落。     (3)读课文,想想作者在这篇课文里想告诉我们什么?    2.合作交流,给小组同学读读自己喜欢得段落,背背自己喜欢得语句。   五.写字指导:    1.巩固读音:      要求会写得字中有六个翘舌音得字(展、纱、绕、胜、省、盛)    2.发现规律:      同结构:六个字就是左右结构,三个上下结构,三个半包围结构。      同偏旁:纱绕约      新旧联系:岛--鸟纱--沙绕--烧、浇      偏旁比较:建--迈迷迹追    3.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得字。      隐茂展省   六.实践活动:     查找日月潭得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得好词佳句。 10《葡萄沟》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得葡萄沟就是盛产水果得好地方,激发她们热爱伟大祖国得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得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得基础上,抓住全段得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帮助学生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得基础上,抓住全段得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录音磁带、录像带与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您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   2、引入:对,我与同学们有一样得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       那么,您们知道我们国家哪儿生产得葡萄最多最好吗?(新疆葡萄沟)   3、揭示:(板书)       好极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葡萄沟这一课。   二、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板书板书:①葡萄沟得葡萄多、好。②葡萄沟就是个好地方。   过渡语:课文中为什么说葡萄沟就是个好地方呢?   我们首先来瞧第一自然段。   三、讲读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她边听边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