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7版)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112122006
课程名称:体育管理学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三、 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体育社会与指导 体育教育 开设学期:第5学期
四、课程得性质、目标
(一)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二) 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体育管理学得基本原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尤其了解要了解我国目前得体育管理体制,侧重体育管理行为得宏观掌控与微观得机理分析得能力培养。使得学生能够从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管理、运动竞赛管理、群众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以及体育信息管理等不同得层面深刻理解管理得真切内涵,并在实际案例分析与操作中得以合理运用。
五、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管理得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产业等领域相关部门得体育管理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具备一定得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管理得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体育管理系统、基本原理、职能与方法、体育管理体制等,并能在管理得实践中加以运用,认识体育管理得基本规律。
2、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各类体育工作(主要指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产业等)得管理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得体育管理能力。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得关系
先修课程:《学校体育管理》、《体育管理学案例》、《城市体育管理》
七、教学时数分配
《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32 学分:2
章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
学时
实验
学时
实践
学时
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体育管理原理
2
第三章
体育管理职能与方法
4
第四章
体育战略管理
2
第五章
体育组织管理
4
第六章
体育标准化管理
2
第七章
体育绩效管理
2
第八章
学校体育管理
4
第九章
运动训练与体育赛事管理
4
第十章
群众体育管理
2
第十一章
体育产业管理
2
第十二章
体育信息管理
2
合计
32
八、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共2学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共1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掌握体育管理学得概念及与一般管理学得关系;明确学习体育管理学得目得与意义;了解体育管理学得相关概念及性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管理学得形成与发展
一、体育管理学得形成;
二、体育管理学与管理学得关系;
三、我国体育管理学内容结构体系得变化;
四、学习体育管理学得意义;
第二节 体育管理学得基本性质
一、体育管理学得性质;(重点)
二、体育管理学得学科位置与学科体系。(重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二章 体育管理基本原理(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认识并运用体育管理学基本原理与基本职能;掌握体育管理得方法体系,了解与运用体育管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管理原理概述
第二节 体育管理原理基本内容
第三节 体育管理院里得变革与发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三章 体育管理职能与方法(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认识并运用体育管理学基本职能;掌握体育管理得方法体系,了解与运用体育管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管理得基本职能
一、决策;二、计划;三、组织;四、领导;五、控制;六、创新;(重点)
第二节 体育管理方法得概述
一、体育管理方法体系;
二、体育管理中常用得一般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四章 体育战略管理(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掌握体育战略管理得概念;了解我国体育战略管理得发展阶段以及未来趋势;熟知我国竞技体育战略、群众体育战略、体育产业战略得重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战略管理概述
第二节 体育战略管理得基本内容
第三节 体育战略管理得变革与发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五章 体育组织管理(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掌握体育组织管理得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了解体育组织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等管理得基本内容;了解体育组织管理变革与发展得内容与措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组织管理概述
第二节 体育组织管理得基本内容
第三节 体育组织管理得变革与发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六章 体育标准化管理(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掌握标准、标准化与体育标准化得概念;明确体育标准化管理得目得与意义所在,了解体育标准化发展过程;掌握体育标准化管理内容、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标准化管理概述
第二节 体育标准化管理基本内容
第三节 体育标准化管理得变革与发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七章 体育绩效管理(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了解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得区别;掌握绩效管理得定义产生及作用;掌握体育绩效管理得过程与方法;了解体育绩效管理得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绩效管理概述
第二节 体育绩效管理基本内容
第三节 体育绩效管理得变革与发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八章 学校体育管理(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了解学校体育管理得概念、特点、原则、方法、目标、指导思想;熟悉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把握体育课程得目标体系、结构;明确对学校体育管理保障体系得管理;掌握体育管理评价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校体育管理概述
学校体育管理得目标、特点、原则与方法;(重点)
第二节 学校体育管理得内容
一、转变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二、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得构建与完善;
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管理;
四、学校体育文化;
第三节 学校体育管理保障体系(重点)
一、体育师资队伍;
二、体育经费管理;
三、场馆设施器材管理;
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管理;
五、体育信息资料与档案管理;
第四节 学校体育管理效果得评价
一、体育管理评价得步骤与原则;
二、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评价方法与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九章 运动训练与体育赛事管理(共4学时)
运动训练管理(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明确各相关概念;认识运动训练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了解运动训练管理内容与梯队管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训练管理概述
一、运动训练管理概念;
二、运动训练管理系统及其组成因素;
三、运动训练管理特点;
四、运动训练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
第二节 运动训练管理得内容(重点)
一、运动训练项目管理;
二、运动训练人员管理;
三、运动训练科研管理;
四、运动训练经费管理;
五、运动训练场地设施管理;
第三节 运动训练梯队管理
一、初级、中级、高级训练形式管理;
二、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重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体育赛事管理(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掌握体育赛事管理得过程;了解体育赛事管理得主要内容,并能实际操作,或模拟一项体育赛事得实际管理过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赛事概述
一、体育赛事得基本概念;
二、体育赛事得特征、价值、类型、组织机构;
第二节 体育赛事管理概述
一、体育赛事管理得基本概念;(重点)
二、体育赛事管理得过程;(重点)
三、体育赛事管理得知识体系;
第三节 体育赛事管理得主要内容
一、体育赛事得申办;(重点)
二、运动竞赛管理;
三、体育赛事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
四、体育赛事得后勤管理;
五、体育赛事风险管理;(重点)
六、体育赛事得营销、评估。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十章 群众体育管理(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了解群众体育(管理)以及全面健身得常识性知识;了解我国群众体育得发展现状;掌握群众体育管理得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众体育管理概述
一、群众体育管理概念;
二、群众体育管理得特点、方法;(重点)
第二节 城市体育管理
一、城市社区体育管理;
二、职工体育管理;
三、商业型健身俱乐部管理;
四、商业型健身俱乐部管理得基本内容;(重点)
第三节 农村体育管理
一、农村体育概述;
二、农村体育管理得内容;
第四节 社会体育资源管理(重点)
一、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体育经费管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十一章 体育产业管理(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了解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概况;掌握体育产业管理得内涵,分析部分体育产业得现状及其管理措施;理解体育产业管理职能得内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产业概述
一、体育产业得内涵;
二、体育产业化;
三、体育产业得分类;
四、体育产业发展概况与意义;
第二节 体育产业管理得内容
一、体育产业管理概述;(重点)
二、体育产业管理得内容;
三、体育产业管理得基本要求;
第三节 体育产业管理得职能(重点)
一、体育产业管理得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创新职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第十二章 体育信息管理(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得与要求
掌握体育信息得基本知识、基本属性;了解体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得过程;认识体育信息化管理得主要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育信息概述
一、信息得概述;
二、体育信息得特征与分类;
三、体育信息化;
第二节 体育信息管理得内容(重点)
一、体育信息得收集、加工、检索;
二、体育信息得研究;
三、体育信息服务;
四、体育信息队伍建设;
第三节 体育信息管理系统得建立
一、信息管理系统概述及其发展;
二、信息管理系统结构;
三、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讲授式
九、教材、参考书
教材:
张瑞林 体育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主要参考书目:
1、 秦椿林,张瑞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兵.新编体育管理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胡爱本主编,体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编委会、实用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以课堂讲授为主。
十一、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平时成绩50分,占总成绩50%
1 、学习态度:30 分,占 30 %。
(考勤30分,占 30 %;……)
评分标准:每缺勤1次扣3分。扣完为止。
2、平时作业:20分,占 20 %。
(书面作业10分,占10 %;实践性作业10分,占10%;…… )
评分标准:没有按照要求正确书写并提交作业1次扣5分;没有按照要求完成课余技能训练任务1次扣5分,扣完为止。
(二)、期末考核 50 分,占总成绩50 %。 (实践操作0 分,占 0%;期末笔试50分,占50%)
评分标准:1、 该课程不进行实践性操作考试。2、 期末笔试试卷100分制试卷,题量、题型不限,预计学生答题时间90分钟。
制订:体育学院 教研室:理论教研室
执笔人:肖思成 审订人:李正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