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号与系统电子教案
信号与系统
教 案
(10信工)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1章 绪论
1.1信号与系统
1.2 信号的描述、分类及典型信号示例
1.3 信号的运算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运算,并对本课程中经常遇到的典型信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
⑴掌握信号、系统的概念;
⑵熟悉常用信号并了解其基本特征;
⑶熟练掌握信号运算的基本方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典型信号的基本特征及函数表达式。
难点:
信号的平移、反褶和尺度变换的运算。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有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课后习题:1-10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1章 绪论
1.4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
1.5 信号的分解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及推导过程,并初步讲解这两种信号的性质和应用;使学生了解信号分解的各类及信号分解的目的。
教学要求:
⑴掌握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的定义及性质;
⑵掌握信号分解的各类及方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及性质信号分解的各类及方法,。
难点:
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及性质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课后习题:1-14,1-18(a),(b)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1章 绪论
1.6系统模型及分类
1.7 线性时不变系统
*习题讲解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系统模型及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条件,建立系统模型及数学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
⑴掌握系统模型及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⑵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和条件;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系统模型及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条件。
难点: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和条件。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课后习题:1-19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2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
2.2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2.3 起始点的跳变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起始点跳变量的分析计算
教学要求:
⑴掌握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
⑵掌握起始点跳变量的分析计算方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起始点跳变量的分析计算。
难点:
微分方程的时域解法,起始点跳变量计算方法——时域分析法和冲激函数匹配法。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2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
2.4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2.5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分析计算,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⑴掌握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分析计算;
⑵掌握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分析计算,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
难点: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分析计算。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课后习题:2-6(2),2-11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2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
2.6卷积
2.5卷积的性质
*习题讲解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卷积运算的定义及其性质,利用算子符号求系统的微分方程。
教学要求:
⑴掌握卷积运算的定义及其性质;
⑵利用算子符号求系统的微分方程;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卷积运算的定义及其性质,利用算子符号求系统的微分方程。
难点:
卷积运算积分上下限的确定,算子符号运算的规则。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课后习题:2-11,2-14(2),2-20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3章 傅里叶变换
3.2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
3.3 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教学要求:
⑴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的方法及进行傅里叶级数分析的条件;
⑵利用傅里叶级数分析的方法对典型信号进行傅里叶级数分析;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难点: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的方法及进行傅里叶级数分析的条件。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3章 傅里叶变换
3.4 傅里叶变换
3.5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变换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及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变换,弄清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的区别。
教学要求:
⑴掌握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及方法;
⑵利用傅里叶变换方法求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时叶变换;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及方法,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难点: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3章 傅里叶变换
3.6 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3.7傅里变换的基本性质
课时
4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及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
⑴牢记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⑵熟练掌握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及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难点: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3章 傅里叶变换
3.8 卷积定理
3.9 周期信号的傅里变换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卷积定理及周期信号的傅里变换。
教学要求:
⑴熟练掌握卷积定理用法;
⑵熟练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变换;
(3)区分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变换;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卷积定理及周期信号的傅里变换。
难点: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3章 傅里叶变换
3.10 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11 抽样定理
*习题讲解
课时
6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抽样定理。
教学要求:
⑴熟练掌握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⑵熟练掌握抽样定理;
(3)区分抽样信号与非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抽样定理。
难点:
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4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4.2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
4.3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课时
4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性质,拉普拉斯逆变换。
教学要求:
⑴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方法,收敛域的确定;
⑵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3) 熟练掌握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方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拉普拉斯变换的计算,收敛域的确定,基本性质,拉普拉斯逆变换。
难点:
收敛域的确定,基本性质。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4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4.4 拉普拉斯逆变换
4.5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s域元件模型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的方法,建立系统函数。
教学要求:
⑴熟练掌握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的方法;
⑵熟练求系统的系统函数;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的方法,建立系统函数。
难点:
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的方法。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4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4.6系统函数
4.7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
4.8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频域特性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用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频域特性。
教学要求:
掌握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对时、频域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频域特性和进行二阶系统的s平面分析。
难点:
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频域特性和进行二阶系统的s平面分析。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4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4.10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
4.11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用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及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要求:
掌握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及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条件。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及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难点:
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及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4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4.12双边拉氏变换
4.13拉氏变换与傅氏变换之间的关系
*习题解答
课时
6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双边拉氏变换的方法,拉氏变换与傅氏变换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区分双边拉氏变换与单边拉氏变换,拉氏变换与傅氏变换之间的关系。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双边拉氏变换与单边拉氏变换的区别,拉氏变换与傅氏变换之间的关系。
难点:
拉氏变换与傅氏变换之间的关系。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7.2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7.3 离散时间序列系统的数学模型
7.4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离散时间信号及离散时间系统数学模型的特点,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教学要求:
(1) 区分连续时间信号、连续时间系统数学模型和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系统数学模型的异同;
(2) 掌握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离散时间信号及离散时间系统数学模型的特点,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难点: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7.5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
7.6 卷积
* 习题解答
课时
4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和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及求法,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卷积运算。
教学要求:
(1) 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和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及求法;
(2) 掌握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和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及求法,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卷积运算。
难点: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和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及求法,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卷积运算。。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8.2 z变换的定义、典型序列的z变换
8.3 z变换的收敛域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和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及求法,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卷积运算。
教学要求:
(1) 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和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及求法;
(2) 掌握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和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及求法,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卷积运算。
难点: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和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及求法,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卷积运算。。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8.4 逆z变换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逆z变换的常用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逆z变换的常用方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逆z变换的常用方法:部分分式分解法,留数法
难点:
部分分式分解法,留数法。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8.5 z变换的基本性质
8.6 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z变换的基本性质,了解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教学要求:
掌握z变换的基本性质。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z变换的基本性。
难点:
时移和频移特性,z域微分,初值和终值定理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8.7 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8.8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8.9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 习题解答
课时
4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如何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如何求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了解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教学要求:
(1) 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2) 求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3) 了解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如何求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难点:
逆z变换的常用方法,z变换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九章离散傅里叶变换
9.2 傅里叶变换的离散性与周期性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时域与频域离散性与周期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要求:
掌握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时域与频域离散性与周期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时域与频域离散性与周期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难点:
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时域与频域离散性与周期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九章离散傅里叶变换
9.3 从离散傅里叶级数到离散傅里叶变换
9.4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离散傅里叶级数如何过渡到离散傅里叶变换,二者之间的区别,适用条件,并与连续傅里叶变换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教学要求:
(1) 掌握离散傅里叶级数如何过渡到离散傅里叶变换,二者之间的区别,适用条件;
(2) 掌握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离散傅里叶级数如何过渡到离散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难点:
离散傅里叶级数如何过渡到离散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教案专用页
内容
标题
第九章离散傅里叶变换
9.6 快速傅里叶变换
* 总复习
课时
4课时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学目的:
讲授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原理,方法步骤。
教学要求:
(1) 掌握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原理,方法步骤;
(2) 掌握蝶形运算图的画法;
重
点
难
点
及
其
处
理
重点: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原理,方法步骤。
难点:
蝶形运算图的画法。
处理:
理论讲解配以实例和及课堂练习。
教
学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
参
考
文
献
1. 郑君里,《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版社,2005年5月
2. 管致中,《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4年1月
课
外
作
业
及
要
求
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