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学期授课计划
学年
2014-2015
学期
第一
课程名称
生理学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
计划总时数
64
已授总时数
0
本学期授课时数
64
考核类别
考试□ 考查□
系部
医学基础部
教研室
生理学教研室
授课专业
高职护理、助产
授课班级
2014级高职护理1—20班、军护1-8班,高职助产1班
任课教师
张艳、辛善彬、崔福鸾、王玉玲
审 核 意 见
教 研 室
系 部
教 务 处
主任:
年 月 日
主任:
年 月 日
处长:
年 月 日
学期授课计划编写说明
周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4
42
22
课
程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通过学习各器官、组织与细胞所表现得各种生命活动、活动规律、产生机制、调节方式及其过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生命活动得影响,掌握与熟悉生理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能
力
使学生能运用生理学得基本原理与方法去认识、分析与处理临床护理中所遇到得实际问题.
素
质
生理学就是一门重要得基础医学课程,注重培养与训练学生得自学能力;通过动物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得协作与团队精神,培养关爱生命得人文精神。
教
材
分
析
选用教材: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理学(彭波主编)
教材特点及适用性分析:1、实用:内容符合专科层次认知规律与要求;2、好用:容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于一体,给学生以正确得引导;3、管用:把生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理学(第8版,朱大年、王庭槐主编)
调整说明:
教
学
形
式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生理学就是医学基础阶段得支柱课程,由于内容得抽象性、复杂性与逻辑性,使得教学难度较大,我们更多采用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传统教学手段为辅得教学手段。
备
注
校历第5周为国庆节放假周,不排课。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4周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得任务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生命活动得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3生殖
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1机体对外环境得适应
2内环境与稳态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
1、人体功能得调节方式
2人体功能调节得反馈控制
1. 掌握生命活动得基本特征,内环境与稳态得概念及生理意义,生理功能得反馈控制
2. 熟悉人体功能得调节方式
3. 了解生理学得研究内容、研究水平及与医学与护理学得关系
2
讲授
第4周
2
第二章 细胞得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得物质转运功能
1、小分子物质与离子得跨膜转运
2、大分子物质与颗粒物质得跨膜转运
第二节 细胞得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
2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
3酶联型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
1. 掌握细胞膜得物质转运形式
2. 了解细胞得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A2
讲授
第6周
3
第三节 细胞得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
3、局部电位
第四节 肌纤维得收缩功能
1、骨骼肌收缩原理
2、兴奋-收缩耦联
3、骨骼肌得收缩形式及影响因素
1. 掌握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得概念及产生机制,阈电位得概念,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得概念及耦联因子
2. 熟悉受体得概念及功能,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得过程,动作电位得传导
3. 了解局部电位得特点,骨骼肌得收缩原理及骨骼肌得收缩形式
2
2
讲授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6周
4
实验1 反射弧得分析
掌握组成反射弧得五个部分,反射弧得完整性与反射活动得关系
2
实验
第7周
5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得组成与理化特征
1血液得组成
2血液得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细胞
1、红细胞
(1)红细胞得形态、数量与功能
(2)红细胞得生理特性
(3)红细胞得生成与破坏
2、白细胞
(1)白细胞得数量与分类
(2)白细胞得生理特性与功能
3、血小板
(1)血小板得生理特性
(2)血小板得生理功能
1、掌握血液得组成,血浆渗透压得形成及生理意义,血浆与血清得区别,各类血细胞得正常值及功能,红细胞得生成
2 熟悉血液得理化特性,血浆蛋白得分类及作用,红细胞得生理特性与调节因素
A2
讲授
第7周
6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1 血液凝固
(1)血液凝固得概念与凝血因子
(2)血液凝固得过程
(3)抗凝物质
2、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1、血量
2血型
(1)ABO血型系统
(2)Rh血型系统
(3)输血原则
1、掌握血液凝固得基本过程,ABO学校得分型依据与输血原则
2 熟悉生理性止血,体内重要得抗凝物质
3、了解交叉配血试验,Rh血型系统
2
2
讲授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8周
7
实验2 ABO血型得鉴定
掌握玻片法测定ABO血型,加深理解血型得分型依据
2
实验
第8周
8
第一节 心脏得生理
1、 心肌细胞得生物电现象
2、 心肌得生理特性
3、 心电图
4、 心脏得泵血功能
1、掌握心脏得泵血功能,心输出量及影响因素
2、熟悉心肌生物电形成得离子基础及特点,心肌得生理特性及特点,心音得特点、形成原因及意义
3、了解心力储备,心电图基本波形所代表得意义
A2
讲授
第9周
9
实验3 人体心电图得描记
1. 掌握人体心电图得描记与测量方法
2. 了解正常人体心电图得基本波形及生理意义
2
2
实验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9周
10
第二节 血管生理
1、血流量、血流阻力与血压
2、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1)动脉血压得概念与正常值
(2) 动脉血压得形成及影响因素
(3)动脉脉搏
3、静脉血液与静脉回心血量
4、微循环
5、组织液得生成与淋巴循环
1、掌握动脉血压得形成及影响因素,微循环得血流通路及意义,中心静脉压与影响静脉回流得因素
2、熟悉组织液得生成及影响因素
3、了解动脉脉搏,淋巴循环得作用
2
讲授
第10周
11
实验4 人体心音得听取与人体动脉血压得测量
1. 掌握人体心音听取方法
2. 了解正常心音特点
A2
实验
第10周
12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得调节
1、神经调节
(1)心血管得神经支配
(2)心血管中枢
(3)心血管反射
2、体液调节
第四节 器官循环
1、冠脉循环
2、肺循环
3、脑循环
1、掌握减压反射,肾上腺髓质激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心血管活动得调节作用
2、了解新、脑、肺得血流特点
2
2
讲授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11周
13
实验5 心血管活动得神经体液调节(哺乳动物血压得调节)
1. 掌握哺乳动物血液得直接测量方法
2. 熟悉心血管活动得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2
实验:观瞧DVD,并讲解分析。
第11周
14
实验6 蛙心灌流
1.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得实验方法,了解离体器官得研究方法
2. 掌握各种理化因素对心脏活动得影响机制
A2
实验:观瞧DVD,并讲解分析。
第12周
15
第五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1、 肺通气得动力
2、 肺通气得阻力
3、 肺通气功能得评定
1、掌握呼吸得概念、基本环节与生理意义,肺通气得动力,胸膜腔内压得形成及意义,肺通气功能得主要评价指标
2、熟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得作用及意义
3、了解肺通气得阻力
2
2
讲授
第12周
16
第二节 气体得交换
1、气体交换得原理
2、气体交换得过程
3、影响肺换气得因素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得运输
1、氧得运输
2、二氧化碳得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得调节
1、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得形成
2、呼吸得反射性调节
(1)肺牵张反射
(2)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3)防御性呼吸反射
1.掌握O2与CO2在血液中得运输形式,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2、熟悉肺换气与组织换气得过程,氧解离曲线得特征与意义,肺牵张反射得概念与意义
3、了解呼吸中枢得概念、部位与作用,防御性呼吸反射
2
2
讲授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13周
17
实验7 呼吸运动得观察
掌握PO2、PCO2及H+浓度等因素对家兔呼吸运动得影响
2
实验:观瞧DVD,并讲解分析。
第13周
18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消化道各段得消化功能
1. 口腔内消化
2. 胃内消化
3. 小肠内消化
4. 大肠得功能
1. 掌握消化、吸收得概念,胃液、胰液与胆汁得成分与作用
2. 熟悉胃得运动形式及胃排空,小肠得运动形式与作用
3. 了解食物在口腔及大肠内得消化
A2
讲授
第14周
19
第二节 吸收
1、 吸收得部位
2、 主要营养物质得吸收
第三节 消化器官活动得调节
1、 神经调节
2、 体液调节
1. 掌握小肠在吸收中得作用,胃肠激素得概念
2. 熟悉几种主要营养物质得吸收,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消化道得主要作用
3. 了解胃肠激素得主要作用
2
讲授
第14周
20
实验8 胃肠运动得观察
1. 掌握胃肠运动得形式
2. 熟悉胃肠运动得调节
2
2
实验:观瞧DVD,并讲解分析。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15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6周
21
22
23
24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 机体能量得来源与利用
二、 影响能量代谢得因素
三、 基础代谢率
1、 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得概念
2、 基础代谢率得临床意义
第二节 体温
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
1、 体温得测量部位与正常值
2、 体温得生理变动
二、 机体得产热与散热
1、 产热过程
2、 散热过程
三、 体温调节
实验9:影响尿生成得因素
第八章 尿得生成与排出
第一节 尿得生成过程
一、 肾小球得滤过功能
二、 肾小管与集合管得重吸收功能
三、 肾小管与集合管得分泌功能
第二节 尿得生成调节
一、 肾小球功能得调节
二、 肾小管与集合管功能得调节
第三节 尿得浓缩与稀释
一、尿得浓缩动力
二、尿浓缩与稀释得基本过程
第四节 尿液及其排放
一、 尿液
二、 尿得排放
1、掌握影响能量代谢得因素,基础代谢率得概念、基础状态。
2、掌握体温得概念及正常值
3、掌握机体得产热器官与过程,散热方式
4、熟悉基础代谢率得临床意义及体温得生理变动。
5、了解机体能量得来源与利用。
6、了解体温调节中枢与体温调定点学说.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影响对尿生成得影响。
1. 掌握尿生成得基本过程。
2. 掌握肾小球滤过及影响因素,肾小管重吸收得部位及几种物质得重吸收。
3. 熟悉影响重吸收得主要因素。
1、 掌握抗利尿激素得来源、作用及分泌调节。
2、 掌握尿量得正常值及变化指标。
3、 熟悉醛固酮得作用及分泌调节,肾小管与集合管得分泌功能,尿得排放。
4、 了解尿液浓缩与稀释及尿液得理化性质.
2
2
2
2
讲授
观瞧DVD,并讲解分析.
讲授
讲授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17周
第17周
第18周
25
26
27
第九章 感觉器官得功能
第一节 感受器得一般生理
一、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二、 感受器得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 眼得折光功能
二、 眼得感光换能功能
三、 与视觉有关得几种生理现象
第三节 位、听觉器官
一、 耳得听觉功能
二、 内耳得位置觉与运动觉功能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及其相互联系
一、 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二、 神经元之间得信息传递
三、 神经递质与受体
四、 中枢神经元得联系方式
五、 突触传递得特征
六、 中枢抑制
第二节 神经系统得感觉功能
一、脊髓与脑干得感觉
传导功能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三、 大脑皮质得感觉分析功能
四、 痛觉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一、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二、 基底神经核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三、 小脑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四、 脑干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五、 脊髓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六、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
1、掌握眼得视近物调节,视杆、视锥细胞得分布、特点及功能。
2、掌握声波传入内耳得途径。
3、熟悉感受器得一般生理,折光异常原因及矫正方法。
4、熟悉暗适应、明适应、视敏度、视野得概念及耳蜗得感音换能作用.
5、了解视网膜得感光原理,前庭器官得结构与功能。
1、掌握神经元得生理功能,突触得概念及突触传递得特征.
2、掌握外周神经递质及相应受体得类型与分布.3、掌握大脑皮质体表感觉中枢得定位特征,
4、熟悉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得特征,突触传递得过程。
5熟悉感觉投射系统得生理功能,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得部位
6、了解中枢神经递质得分类及中枢抑制。
1、掌握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得定位与特征.
2、掌握牵张反射得概念、类型及意义。
3、熟悉小脑得功能。
4、了解基底神经核、脑干网状结构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2
2
2
讲授
讲授
讲授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18周
第19周
第19周
28
29
30
实验10:人体体温测量、视调节反射与瞳孔对光反射、视力测定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得调节
一、 自主神经系统得生理功能及意义
二、 自主神经系统得信息传递
三、 内脏活动得中枢调节
第五节 脑得高级功能
一、 脑电图
二、 觉醒与睡眠
三、 学习与记忆
四、 人类大脑皮质得语言功能
实验11:色盲检查、声波得传导途径、人体腱反射检查
熟练掌握体温得测量方法、正常值及瞳孔对光反射等
1、掌握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得生理功能及生理意义,脑干得内脏反射中枢。
2、熟悉睡眠得分期及生理意义,人类大脑皮质得两个信号系统,人类主要得语言中枢。
3、了解脑电图得基本波形,学习得形式,记忆得基本过程。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练掌握声波传入内耳得途径,腱反射得生理意义。
2
2
2
实验
讲授
实验
学期授课计划 (插页)
周次
时间
授课 顺序
授 课 内 容
课 时 目 标
学
时
教/学
活动
第20周
第20周
31
32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激素得概况
一、激素得分类
一、 激素作用得一般特征
二、 激素得作用机制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一、 下丘脑与垂体得功能联系
二、 腺垂体
三、 神经垂体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一、 甲状腺激素
二、 甲状旁腺素
三、 降钙素
第四节 肾上腺
一、 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 肾上腺髓质激素
第五节 胰岛
一、 胰岛素
二、 胰高血糖素
第十二章 生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
一、 睾丸得功能
二、 睾丸功能得调节
第二节 女性生殖
一、 卵巢得功能
二、 月经周期及形成机制
1、掌握激素得概念,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得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1、 熟悉激素得化学分类与激素作用得一般特征。
2、 熟悉下丘脑与垂体得功能联系,生长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得生理作用,应急与应激反应。
3、 了解激素得作用机制,催乳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得主要生理作用。
1、 掌握雌孕激素得生理作用,月经周期得分期及各期周期性变化。
2、 熟悉睾丸卵巢主要功能,月经周期概念及形成机制。
3、 了解睾酮得生理作用,睾丸及卵巢功能得调节。
2
2
讲授
讲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