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章 生物膜
1、1、生物膜得概念 p245
将所有细胞或细胞器与其环境分隔开得膜统称为生物膜。
1、2、生物膜得功能 p245
细胞与代谢得分隔;物质得跨膜转运;信息得识别与传递;能量得转换。
1、3、生物膜得特点 p245
薄片样得结构;电极性;选择透过性;不对称性;流动性(流动镶嵌模型)
1、4、流动镶嵌模型
1、概念 p245
膜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得基本骨架;膜蛋白通过多种非共价作用与膜脂结合,并以不同方式镶嵌于脂双层中;膜蛋白与膜脂就是可运动得。
2、生物膜得流动性 p257-260
膜就是一流动性得结构,膜中得蛋白质与脂类分子均可在膜表面快速扩散,除非它们由于特殊得作用力而锚泊。
⑴、膜脂得流动
侧向扩散;
跨双层扩散(颠倒换位扩散,向内向外扩散).需酶催化。
⑵、膜蛋白得流动
侧向扩散
膜得流动性为物质得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提供了结构基础。
1、5、生物膜得组成 p245-257
生物膜 p246
膜脂质
磷脂
糖脂
固醇类 p253
甘油磷脂 p246-248
鞘磷脂 p248
甘油糖脂 p251
鞘糖脂(糖鞘脂) p250
膜蛋白 p254
内嵌蛋白 p255,p261
外周蛋白 p256
两亲性蛋白 p254
膜糖
糖脂
糖蛋白:糖基与Asn得酰胺氮(N-),或与Ser或Thr得羟基氧相连(O-), p256
1、6、物质得跨膜转运 p262—274
1、6、1、大分子物质得跨膜转运 p262
胞吐作用;胞吞作用。
1、6、2、小分子物质得跨膜转运 p262-274
根据转运过程就是否需能量分为被动转运与主动转运。
1、被动转运(不需能量) p262-267
只能顺浓度梯度方向转运;转运速率决定于被转运物质分子得大小、极性及所带得电荷(一般成反比)。
Ⅰ、根据就是否需要转运蛋白介导,分为简单扩散及促进扩散。
⑴、简单扩散(被动扩散,不需转运蛋白):转运疏水性物质(氧、甲烷等)与水。
⑵、促进扩散(需特定转运蛋白介导):转运亲水性分子与离子。
转运蛋白均为跨膜蛋白,转运方式有两种:
a、通道转运:转运蛋白通过形成跨脂质双层得亲水性孔道,允许特异得离子(Na+、K+、Cl—等)顺电学梯度迅速穿过膜,不与被转运物质结合。
b、载体转运:转运蛋白与被转运物质结合,通过一序列构象改变而实现跨膜转运。
Ⅱ、根据被转运物质种类得不同,分为单向转运与协同转运。
⑴、单向转运:只单方向转运一种物质。
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与肝细胞得转运(单向转运) p264-266。
⑵、协同转运(共转运):同时转运两种物质.又分同向共转运与反向共转运两种。 p266
如红细胞中HCO3—-Cl-得转运(共转运中得反向共转运) P267
此种分类方法也适用于主动转运。
2、主动转运(需载体蛋白,需能量,由ATP、光能及氧化反应释放得能量提供) p262
可逆浓度梯度及电化学梯度转运.
电化学梯度:转运离子时需逆浓度梯度与电位梯度两个梯度,称为电化学梯度或电化学势,需耗更多能量。
主动转运包括一级主动转运与二级主动转运两种。
⑴、一级主动转运:转运过程中直接由ATP水解提供能量.可转运离子、质子及一些小分子.
如动物组织中得Na+K+ATP酶(Na+K+泵):催化Na+得主动转运。 p267-269
⑵、二级主动转运 p262
一种物质跨膜转运所需得能量来自于另一种物质经主动转运后所产生得电化学梯度.
如动物组织中得Na+K+ATP酶(Na+K+泵):催化Na+K+得主动协同转运。 p267-269
由光能、营养物质得氧化作用或ATP得水解驱使得Na+与H+一级转运中形成得离子梯度可为其它物质(其它离子、糖或氨基酸等)逆浓度梯度转运提供驱动力。 p272
如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及氨基酸得摄取.p273-274
大肠杆菌得乳糖转运蛋白。 P273
思考题:ﻩ
1、什么叫做生物膜?
2、什么叫做流动镶嵌模型?
3、机体内小分子物质得跨膜转运方式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