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混凝土的裂缝分析与控制案例.pdf

上传人:ho****t 文档编号:43594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的裂缝分析与控制案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混凝土的裂缝分析与控制案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2 江苏建筑 2 0 1 4年第 5期( 总第 1 6 4期 ) 混凝土的裂缝分析与控制案例 徐明 ( 江 苏省 宏源 电 力建设监 理 有 限公 司 。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4 ) 【 摘 要】 文章通过一地下构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表面裂缝的实例, 从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 /, ~ x - 、 养护 及温度控制等方面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 因进 行 了全面的综合分析 。 并提 出 了相应 的预 防控制措施。 [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裂缝; 水化热; 原因分析; 措施 [ 中图分类号] T U 3 7 5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1 0 0 5 — 6 2 7 0 ( 2 0 1 4 ) 0 5 — 0 0 4 2 — 0 3 Cr a c k Ana l y s i s a nd Co n t r o l o f M a s s Co nc r e t e Co n s t r uc t i o n XU Mi n g ( J i a n g s u Ho n g y u a n P o w e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u p e r v i s i o n C o . , L t d , N a n j i n g J i a n g s u 2 1 0 0 2 4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b a s e d o n a n e x a mp l e o f a p o s t — — c a s t i n g s u r f a c e c r a c k o f a n u n d e r g r o u n d s t r u c t u r e o f ma s s c o n c r e t e ,p u t s f o r w a r d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r e a s o n s f o r c o n c r e t e c r a c k s i n t e r ms o f d e s i g n , p r o p o ~i o n o f c o n c r e t e ,r a w ma t e r i a l s ,c o n s t ruc t i o n , ma i n t e n a n c e 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1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me a s u r e s a r e a l s o i nt r o d u c e d . Ke y wo r d s : ma s s c o n c r e t e ; c r a c k ; h y d r a t i o n h e a t ; r e a s o n a n a l y s i s ; me a s u r e s 在 电力工程 以及化工 、 钢铁等 大中型建设项 目中 . 许多 建筑物基础 、 大型设备基础 、 现浇的连续墙式结构 、 地 下构筑 物等都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而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 中. 经常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 烈变化 . 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 在混凝 土结构中 。 出现不 同 程度 、 不同形式 的裂缝 . 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 而且结构物的裂 缝也是不可避免 的. 但如何控 制工程结 构裂缝 . 尽量避免 出 现贯 穿性及纵深裂缝 . 防止有 害裂缝 . 则是建筑工程 中的技 术难题 . 特别是对 比较重要的建构筑物将显得尤为重要_ lJ 。 在 某电站工程建设 中, 承包商精心组织 , 精心施工 , 质量控制严 格 . 但在冷却水泵房挡流墙区域施 工后 还是 出现裂缝 . 经 过 观测 . 虽然都为表面裂缝 , 但我们还是组织承包商 、 业主 、 试 验室等部 门对裂缝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 . 并采取了相应 的控制措施 . 以期有效控制混凝 土裂缝的产生 。 1 施 工概 况 该项 目为国外设计 . 冷却水泵房大部分属于地下结构 . 挡流墙位于基础底板上 .是泵房两进 水 口之间的钢筋混凝 土墙 .平面 尺寸 为 2 0 . 8 0 mx l 1 . 5 3 m.高 6 . 7 4 m,标 高为 一 1 4 . 7 m~8 . 0 0 m.混 凝土 强度 等级 为 B 3 0 ( 相 当于 中 国 C 3 0 ) . 抗渗等级为 WI O . 要求采用抗硫 酸盐水 泥。 承包商根据工程特点以及施工能力 . 将此区域分为 3层 施工. 高度分别为 2 .4 4m, 2 .4 4i n 及 1 . 8 6in。 施工采用大模板 . 高度为 2 . 4 4 m。第 1 层混凝土标 高为一 1 4 .7 4 m ~ 1 2 . 3 0 m. 体 积为 4 8 9 m 3 。 在区域的中部及边缘部位埋设 2 组 测温点 . 每 组分 别在上部 、 中部 、 下部 3个 不 同高度 处设 3个 测点 , 另 外 , 在 混凝 土表 面、 侧面保温层 内、 保 温层外 各设 1 个测点 。 整个测温采用 I C S 一 0 l 循 回测温仪 本区域混凝土 5月份施 工 , 混凝 土 由搅拌站 统一生产供应 , 并采 用 2台泵 车泵送 , 混凝 土人模 温度最高为 2 4 . 6 ~ C.混凝土浇 筑采 用斜面分层 法浇筑 混凝土终凝后 , 表 面覆 盖 2层草帘 、 1 层 塑料 薄膜 , 侧面挂 1 层草帘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混 凝土浇筑后 , 即进 行测温 , 从测温 记录观 察 , 混凝 土 核心最高温度 7 5 ℃. 混凝土 内外温度未超过 2 5 ℃( 理论计算 核心温度 6 7 .5 .降温递度前 1 4 d控制在 3 ~ C / d以内 . 1 4 d 后控 制在 1 . 5 ℃/ d以内 ) 。实测降温速度见表 1 。 2 裂缝情况 在掀 开混 凝土表面养护层及侧面模板拆除后 .发 现表 面与侧面产生裂缝 .表面有 3条分布 比较均匀 的通 长横向 裂缝 . 端部 1 条 6 in长的纵向裂缝 . 侧面 出现相应 于横 向裂 缝位置的竖 向裂缝。裂缝的宽度 、 深度如表 2所示 . 其中 1 # 及 2 #为表面纵 向裂缝 , 3 .f } 、 4 # 、 5 撑、 6 # 、 7 # 、 8 #为 表面横 向裂 缝 , 9 # 、 1 0 # 、 1 1 #为侧面 裂缝 。通过分析 , 考虑该结构所处环 境 . 保 护层 厚度 满足设计要求 . 钢筋混凝土裂缝 宽度未超过 0 . 4 m m.确定 该区域裂缝为表面裂缝 .侧面裂缝做封 闭处 【 收稿日~1 2 0 1 4 . 0 4 . 2 8 【 作者简介】 徐 明 , ! g ( 1 9 6 7 一 ) , 江 苏 省 宏 源 电 力 建 设 监 理 有 限 公 司 高 级 工 程 师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江苏建筑 2 0 1 4年第 5期 ( 总第 1 6 4期 )4 3 理 . 表面裂缝凿 V形槽后 与上层混凝土一起浇筑处理。 3 裂缝原 因分析及控 制措 施 混凝 土裂缝在 施工中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 .而大体 积混凝 土更容易产生裂缝 . 混凝土结构所 出现 的裂缝 , 有 的 破坏结构的整体性 . 影 响结构 的承载能力 : 有 的虽对结构无 多大影 响 , 但会 引起钢筋锈 蚀 . 降低结构物 的耐久性 . 或发 生渗漏 。 影 响建 筑物正常使 用 : 另外 , 裂缝 的存 在影响建筑 物的外观 . 给使用者不安全 的感觉嘲 。 混凝 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 . 有材料 自身的因素 . 也有 外部环境作用的因素 而裂缝产生大部分直接原 因主要是 温度收缩 . 这是 内因 . 而内因是 由施工多环节 的外 因而 引起 的 . 针对本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出现 的裂缝 . 结合项 目具体情 况 . 将从设计 、 配合比及原材料 、 施工 、 养护及温控等方 面进 行综合分析 3 . 1 设计方面 3 . 1 . 1原因分析 人们一般将裂缝归结为施工阶段混凝土 的裂缝 .这是 按裂缝出现的时段来定义 的.并不意味着裂缝的责任全 由 施工方来承担 . 恰恰相反 . 设计一方关于混凝土强度等 级的 确定 、 构造 配筋 的多寡 、 温度收缩和温度应力分析 以及 连接 缝f 包括 申缩缝 、 控制缝等1 的位置等等都应根据大体积 混凝 土的特性在设计 中给出翻 该 工程 由国外设计 的 . 设计 的方 式 内容特别是构造要求都与 国内有所差别 地下结构 大体 积混凝土 的最佳 构造配筋率为 O . 5 %. 因为合理 的配筋 可提 高结构的抗裂性 . 但设计 中该 区域 构造配筋较少 . 只有外侧 及表面为 击1 6 @2 0 0 m mx 2 0 0 m m的双向配筋 。施工 图中设 计保护 层为 8 0 m m.实 际施工 中部 分位 置达到 9 0 m m左 右 .导致表面及侧面形成较厚素混凝土层 ,受到温度 应力 后 . 容 易产 生裂缝 。而挡 流墙 位于基础底板 上 , 受 到约 束较 大 . 温度应力也很难 消散 。 3 . 1 . 2 控制措施 由于部分设计 已无法修改 .中方 已与外方设计 代表就 中外规范差别进行 了商讨 .由设计后援 院对外方设 计图纸 进行审查 . 并制定了施工构造要求 . 尽量使设计 图纸在施工 中满足 中国规范要求 由于在无法更改设计 的情况下 .在施工 分区表面较薄 弱 钢筋 较少 的 部位 加设 1 2 @ 2 O 0 mm~ 2 0 0 mm双 向 温度 筋 。并且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 , 在裂缝 敏感部位 , 根据需要 可在外侧加设钢筋 网片 一 般 结构设计规 范主要解 决的是结 构 的安 全问题 . 规 范 的规定是结构安全 的下 限. 而不是给出优化的设 计值。因 此 . 设计工作要解决 的问题是 . 在满足规 范安 全要求的前提 下解决适用性 问题 3 . 2 配合 比及原材料方 面 3 . 2 . 1 原 因分析 该项 目 B 3 O WI O配合 比设计 见表 3 .其 中小碎石 粒径 为 5 m m~ 2 0 m m.大碎石粒 径为 1 6 m m~ 3 1 . 5 m m,水泥为 5 2 5 #抗硫 酸盐水 泥。 经统计 。 5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平均 值 为 4 9 . 0 8 MP a .而 国外标准 的 B 3 0混凝 土平均 强度应达 到 3 8 . 5 6 MP a ( 中 国标 准 C 3 0统计强度值 达到 3 8 . 9 6 M P a ) , 实 际强度大大超 过标 准统计强 度值 。我国的规范 中规定 大 体 积混凝土 在保证混凝 土强度及坍落 度要求 的前提 下 . 应 提 高掺 合料及 骨料的含量 , 以降低单方混凝 土的水泥用量。 所 以可以认 为 . 该大体积混凝土配合 比中骨料 含量偏 少 . 水 泥强度等级偏 高 . 用量偏大 . 导致水化 热必然增 加 , 这是裂 缝产生 的重要原 因之一 原材料 主要从水 泥和粗细骨料上分析 。 本工程中通过质保评审选定 了两种优质厂家的抗硫酸盐 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冷却水泵房施工中选用 5 2 I 5 抗硫酸 盐水泥。 为了满足该项 目土建工程混凝土性能要求 , 业主在供 货技术条件中要求抗硫酸盐水泥 2 8 d强度达到 6 0 MP a ( 标准 为 5 2 . 5 MP a ) 。 这也就可能 相应提高 了水泥细度 , 细度大必 然 带来 较大的收缩 . 较高 的强度 同时也会增加水化热 。 施 工 中采用 的粗 细骨料 主要来 源于 现场 就地机 制加 工 . 砂石 中石粉含量较多 。因在其它类似工 程中也有使用 , 所 以要 求砂 石含泥量 ( 包括石粉量 ) 不超 过 6 %。 尽 管这些石 屑粒径较小 .但这部分石屑的 内比表面积远大于粉煤 灰的 内 比表面积 . 虽对混凝土强度无影 响 , 但掺合料 内比表 面积 越大 . 混凝 土的干缩也就越大 。 3 . 2 . 2控制 措施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江苏建筑 2 0 1 4年第 5期 ( 总第 1 6 4期 ) 由于工程的特点 , 在配合 比设计上 . 采用 了较 大的安全 系数 。但也意识到 .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 , 应考 虑大体积混 凝土抗裂问题 目前试 验室及承包商等部 门正在进 行国外 与 中国规范在配合 比设计 、混凝 土强度试 验方 法及 强度检 验评定标准等方面的 比较 . 以分 区段调整配合 比. 减少大体 积混凝土 中水泥用量 . 满 足现场大体积混凝 土施工 的需要 通过对现场 2种水泥进行 比较 .普通硅酸盐水泥 的各 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和矿物质组成均能达到抗硫酸盐水泥 的技术指标. 而且水泥水化热源值较低f 普通硅酸盐水泥 7 d 水化 热原值平均为 2 2 9 ~/ k g . 抗硫酸盐水泥 的 7 d水化热源 值平均为 2 64~ / k g ) .而大体积混凝土中应尽量选用低水化 热水 泥 . 7 d水化热源值不宜大于 2 5 0 ~/ k g 。 所以后续 施工 大 体积混凝 土 中已用 较低 的 5 2 .5普通硅 酸盐水 泥代 替抗 硫 酸盐水泥 . 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 。 严格控 制大体积混凝 土 施工 用的粗细骨料 含泥量 . 必要时用水冲洗 , 保证砂石 中含 泥量 满足规范要求 。 对于大体 积混凝 土, 建议施工时要 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 单位体积用水量 .在满足施 工条件下,减小拌 合物的坍落 度 . 以减小或 防止干缩裂缝和塑性裂缝 的产生 ; 对于大体积 混凝土应选用低热水泥 。 采用分层浇筑 . 尽 量减 少温度裂缝 的发生 : 使用混凝土 引气减水剂 , 这样 可以改善混凝 土的和 易性 .减少用水量 .并通过引入气 泡来 提高混凝 土的抗裂 性 , 从 而减少裂缝 的发生 ; 在混凝 土中掺入超细矿粉能有效 地 降低 水化热 . 减少混凝 土收缩 。 提高混凝 土耐久性 , 增强 混凝土 的后期强度 . 防止 裂缝 的出现 . 超细矿粉的种类有风 选粉煤灰 、 磨细粉煤 灰 、 磨细水淬高炉炉渣 、 硅铁 厂的硅灰 、 磨细沸石粉 、 磨 细石英粉 等 , 都是 由工业废粉和天然砂石加 工而成 . 从 而做 到了变废 为宝 。 3 . 3 施 工 方 面 3 . 3 . 1原 因分析 施工方根据经验 .将此 区域按大模板的高度分 为 3 层 施 工。但从实 际情况分析 ,平 面尺寸应该不算大 ,但高度 2 . 4 4 m偏大。 混凝土核心温度较高 . 而表 面散 热系数相对较 小 . 水化热消散也就较慢 。 而混凝土水化 变形 的差 异出现的 自约束和温度影响非常相 似, 当内部收缩大 夕 部收缩小时, 则内部出现压应力, 外部出现拉应力, 反之亦然 。 为满足泵送 要求 。 混凝土水灰 比 、 坍落 度较大 , 且 骨料 比较细 . 又不是 连续级配 。 施工 中又采用大模板 , 因此 在振 捣过程 中 , 混凝 土流动性较 大 。 粗 骨料 容易下沉 , 而水及 细 骨料留置于侧面及上表面 .使 侧面及上 表面混凝 土强度 比 较薄弱 , 而且混凝 土保护层 又较大 , 钢筋少 , 这部分混 凝土 受到温度应力 . 更易产生表面裂缝 由于受设备选型的影响 , 施工方施工未用布料机 . 而是 采用管道泵送混凝土 . 出料 口用 软管连接 . 浇筑时采用斜面 分层逐 步推进法.也就不容易控制混凝土上下层 之间 的水 化热散发. 3 I 3 . 2 控制措施 对 于大体积混凝土分块 , 理论 上没 有明确的界限( 规范 上 只要 求分隔缝不超过 3 0 m) . 因为分块越多 。 形成的施工 缝也就越多 , 对混凝 土抗 渗 、 抗震不利 , 给施工也带来 困难。 承包商对此重新进行了分区 . 平面尺寸不变 。 只沿高度方 向 分为 1 . 7 m、 1 . 7 m 、 1 . 7 m及 1 . 64 m。在其它项 目中 。 原则上 规定大体积混凝 土分块尺寸长宽不宜大 于 2 0 m. 高度不宜 大于 1 . 8 m。 施工 方在进 行混凝 土振 捣过 程 中要严 格按 照规 范进 行 , 不能欠 振 , 也不能过振 , 出现泌水现象 时 , 要及时 清除表 面积水 混凝 土浇筑后 4 h ~ 6 h内可能在表 面上 出现 塑性 裂缝 , 可采用二次压光或二次浇灌 层处 理 , 表面混凝 土终 凝 前用铁滚压实并打毛 . 使 表面混凝 土密实 . 就不易 出现收缩 裂缝 。在设备方面 , 其他 区域 已考 虑采 用布料机 , 在继续 采 用管道泵送混凝土 的区域 .要求加强混凝土振捣顺序 和振 捣工 艺 在混凝 土拌制 时建议 加 入适 量钢纤 维或 聚丙 烯纤 维 等 。 形成纤维混凝土 , 可以明显提 高混凝 土的抗 裂性 在配 制混凝土时加入适 量减缩剂 .可 以显 著减小混 凝士的早期 自收缩和干燥 收缩 变形 , 从而大大减少混凝土裂缝的 出现 。 3 . 4 养护及 温度控 制方 面 3 -4 . 1 原因分析 施工方在混凝土 浇筑 完后 . 及时进行 了养护 . 能够满足 保温要求 , 但表 面定期洒水润湿措施不力 . 侧面模板也一直 未拆 . 养护水无法进入侧 面混凝土 . 使混凝土表面容易产生 干缩裂缝 在温度 控制 方面 .一般 认 为混凝 土 内外 温差不 超过 2 5 ℃。 保温就达 到要求 , 但忽 略 了散热 , 在 实际情 况 中必须 根据测 温记 录 . 在保 证温差不超 过 2 5 和 降温速度的条件 下 . 定 期加减混 凝土表面的覆 盖物 . 才能使混凝土 内部 的水 化热及早散发 3 .4 . 2 控制措施 混凝 土浇筑完后 , 立 即进行 覆盖养护 , 在保 温 的同时 , 应做好混凝 土表 面的湿润 . 混凝土终凝后 . 将外模脱 开一缝 隙 , 以便养护水进入 , 浇水量 以表 面完全湿润 为宜 。 施工技术人员应经常检查测温记 录 .保 温养 护措施应 能满足混凝 土浇筑块体 的里外 温差 和降温速度 的温控指标 要 求 .同时也要根据混凝 土表 面温度与环境温度 的差值及 降温速度来 控制覆盖 物的厚度 4 结语 以上只是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 最直观 的原 因 进行了分析 .可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多种综合 因素 的结 果 。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 、 不 同条件 . 在 施工前 、 施工 中和施工后 , 采取相 应的预控措施 。 妥善处理 温差的变化 。 正确合理地减少 或消除温度变化 引起 的应力 . 把混凝土裂缝开展控制到最小程度 . 或者不出现裂缝 参考文献 ⋯ 1王铁梦. 建筑物 的裂缝控 制『 M1 . 上 海: 上海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 1 9 9 3 . 『 2 】 陈肇元 , 崔京浩 , 朱金铨 , 安明 吉 占 , 俞哲夫. 钢筋混凝土裂 缝机理与控制措施U 】 . 工程力学, 2 0 0 6 , 2 3 ( $ 1 ) . f 3 1张心斌 , S i mo n Ch e n , 程 大业 , 张 忠. 大体积 混凝 土 裂缝 控 制Ⅱ ] . 工业建筑, 2 0 1 0 , 4 0 ( 1 )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