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3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a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b环境和教育因素: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c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心里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动力。4学习准备是指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
2、和特点。5关键期:心理学中指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6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本我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的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以动态的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7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口唇期(01)、肛门期(13)、性器期(36)、潜伏期(611)、生殖期(11或1320)8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信任和不信任(01)、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自动自发对退缩内疚(36)、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612)、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有爱亲
3、密对孤独疏离(825)、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2560)、完善无憾对悲观绝望(60死亡)9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积累过程,而是一个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过程,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b运算即操作(opuatiou)皮亚杰用以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c运算是指心理运算,即能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10影响儿童认知发展认知的因素:成熟、联系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11发展的阶段特点:a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开始分化、思维开始萌芽b前运算阶段(27岁):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c具体
4、运算阶段(711岁): 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整体性d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期): 儿童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进行抽象思维、系统思维。12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现有的发展水平:是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能的发展水平:是经过教师的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第二章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指向范围越大,集中性就越差;注意的指向范围越小,集中性就越好。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选择功能是注意的首要功
5、能,注意的其他功能都是在它的前提下发生作用的)、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3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4注意的种类:a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b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c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5感知的含义: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开端。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的种类:根据信息的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
6、觉和肤觉)和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和机体觉)。知觉的种类: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6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能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指在许多知觉对象中,根据当前需要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以产生清晰的知觉。知觉的理解性: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们总是借助于已有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对象的意义做出解释,并用词把它表示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7中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引导学生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准备;指导学生制
7、定观察计划;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时要勤于思考;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8记忆的含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延续,因此,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记忆是人的经验积累和心理的发展的重要前提。9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的内容来划分,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记忆的理解性,可将记忆分为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根据记忆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可将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0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头脑中仍能
8、保持瞬间映像的记忆,信息储存时间极短,但信息量极大;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一分钟之内的记忆。保持时间最长不超过1分钟;容量一般为72组块;长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一分钟以上的记忆。甚至终身;记忆容量极大。11记忆是指记和忆的完整过程,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保持是信息的储存过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12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错误的回忆或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遗忘就是记忆信息提取不出来或者提取错误。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类。1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实验的方法对遗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
9、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曲线图,该曲线图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内遗忘很快,以后逐步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就几乎不再遗忘,也就是说,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15遗忘的原因:衰退理论、干扰理论、动机性遗忘理论、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16干扰理论:遗忘是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17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指一个人在识记事物时的速度方面的特征;记忆的持久性指识记的内容在记忆系统中保持时间长短方面
10、的特征;记忆的准确性指再认和回忆原来识记的材料正确与否方面的特征;记忆的准备性指能及时地从大脑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能力。18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它是曾经感知的事物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简称表象。记忆表象基本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第三章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 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属于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2思维的特征: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间接性是通过其他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外界事物。3思维的类型:按思维过程的凭借物
11、或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按指向划分(集中思维、分散思维);按创新性划分(常规性思维、创新性思维)4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又称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或抽象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5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6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7问题: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难以直接解决或应对的事物或情境。包含三个基本成分: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l 8问题解决: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9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
1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0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知觉特点、知识经验、定式、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l 动机、情绪和个性因素11定式:是指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原型启发:是指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12关于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研究:专家和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在解决问题方式上的差异13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14想象是人对头
13、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5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分为再造、创造想象和幻想。16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1.丰富学生的表象和言语 2.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3.激发学生的灵感 4.教给学生开放想象力的方法第四章1、情绪与情感的定义: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它们由三种成分构成:第一,主观体验;第二,生理唤醒;第三,在情绪产生时,人们还会出现一些外部反应。2、情绪的两极性主要表现:(1)从快感度方面来说,又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也有否定的、不愉快的情绪,这与个体的
14、需要是否满足有直接的关系,如快乐和悲伤、热爱和憎恨等。(2)从紧张度来看,情绪有紧张和轻松之分。(3)从强度来说,人的任何情绪在强度上都有着由弱到强的变化等级。如害怕有担心、惧怕、惊骇、恐怖等不同的强度(4)从激动水平来说,情绪有激动和平静之分。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具有生理性,情感则具有社会性。(2)就社会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4、情绪情感的功能(选择): (1).信号功能:指情绪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传递信息的效能,并使情绪获得了社会多样的功能(2).感染功能:指个体的情绪感具有
15、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效能 (3.)动机功能:情绪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有促进和阻碍的功能。5、情绪的外部表现 (1).面部表情( 2.)体态表情 (3.)言语表情6、情绪情感分类:1、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2、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指人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1)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2.)心境 :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的、微弱而平静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3.)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7、情感的种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8、情商之情绪智力也称情绪感情感商数9、中小学
16、生情绪智力的培养:(1)、学会自我觉知情绪 (2)、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3)、学会自我情绪激励 (4)、移情能力的培养 (5)、学会处理人际关系10、如何学会自我调控情绪:自我调控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这种能力建立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控力就是使学生获得调动、指挥自己的情绪,使之服从于总体目标的能力。调控的核心是保持平衡而不是压制情绪,实质是理智战胜情绪。由于气质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绪形态与模式,在愤怒之时,乱发脾气会影响人际关系;不发脾气,长期压抑又伤害自己的身心。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哪一种情绪形态,都存在一个控制与开发的问题。下面有集中调控情绪的方法,数颜色法、记情绪
17、日记法、暗示调节法、运动缓解法、注意力调控发。1、个性的概念:个性心理的简称,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个性特征: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社会制约性3、个性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三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4、气质的概念: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的独特色彩,即日常所说的“脾气、秉性”。5、气质的心理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
18、应的敏捷性、行为的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向性6、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兴奋型 - 高级神经活动强、不平稳。(2)多血质-活泼型 - 强、平稳、灵活。(3)黏液质-安静型 - 强、平稳、不灵活。(4)抑郁质-抑制型 - 弱。7、中小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案例分析)胆汁质学生的培养、多血质学生的培养、粘液质学生的培养、抑郁质学生的培养8、性格的概念: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9、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9、能力概念: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10、性格类型:(1)
19、心里机能优势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特提出,根据理智、情感、意志所站的又是不同,分为理智型、情感型、意志型(2)内外倾理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提出内倾型和外倾型(3)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人知觉方式的不同提出,分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类型11、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液体能力与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12、能力、知识、技能三者间的关系:三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首先,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强,就越有利与能力的发展。其次,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1
20、3、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智力)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特殊能力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如:画家的色彩辨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能力、音乐表象能力,节奏感能力等。14、液体能力与晶体能力:液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而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禀赋。如知觉,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晶体能力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他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液体能力随生理生长曲线而变化,在14岁左右时达到顶峰,以后逐渐下降;而晶体能力不仅能够继
21、续保持,而且还会有所增长,衰退也缓慢,可能到60岁才逐渐衰退。15、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认知因素、强化、榜样。1、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到德意志、道德行为2、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1)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论,关于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2-5岁);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阶段(5-10岁);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10-11岁后)(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学说。三水平:前习俗水平(0-9岁);习俗水平(9-15岁);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3、影响到的发展的因素:家庭(家庭气氛、结构、教育、父母榜样)、同伴、教师态度(民主型)
22、、大众传媒、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第八章学习:广义的学习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主要指人类的学习。学习的分类:依据学习内容分:冯忠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 的学习。 依据学习结果分:美 加涅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依据学习目标分:美 布鲁姆 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依据学习方式:美 奥苏泊尔 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按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的关系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关系。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桑代克是联结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研究猫。学习的三条规律:
23、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研究狗,学习的规律:a.获得和消退律 b.泛化与分化律。 例: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研究白鼠,基本规律是:强化。强化:一种增强某以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作用。强化的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强化与惩罚的区别:强化的结果是使行为反应的频率增加,惩罚的结果是使行为反应的频率减少。普雷马克原理:通过降低渴望的活动与与高渴望的活动联系起来,以促进低渴望活动的出现。又称祖母规则,例:吃完蔬菜才能出去玩。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谓的观察学习即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的替代性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顿悟说
24、: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来实现的。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a.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b.学习是对完型的认知过程,形成认知地图。SR转变SOR,O是有机体内部变化。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机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结构。a.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b.分为获得、评价、转化三个过程;c.教学的目的是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d.提倡发现学习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发现学习步骤:a.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b.使学生感受这种问题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激发探究欲望;c.提供问题的多种假设可能,开拓学生的思路;d.协助学
25、生搜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材料,丰富知识经验;e.审查相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f.分析思维证实结论,解决问题。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奥苏泊尔提出“先行组织者”,即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引导性材料。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第九章知识的类型:按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下位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也叫类属学习,分为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名词
26、)知识的直观类型: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知识的保持(怎样培养学生记忆); 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间隔复习4.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5.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6.适当过度学习知识应用的过程:审题 联想 类化 解答完善化和自动化是技能形成的标志(选择)技能是通过有意联系而形成的(选择)技能的种类动作技能:个体借助来骨骼肌肉的运动实现的完善化自动化的肢体活动方式。连续程度分: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分:精细型动作技能和粗放型动作技能动作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分:开放性动作技能和封闭性动作技能动作是否操纵工具:徒手型动作技能和器械型动作技能智力技能:个体通过学习和
27、练习而形成的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方式。内容和概括化程度分:一般智力技能和特殊智力技能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比较特点:1.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智力技能表现为对事物直接行动中实际动作方式,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观或外部肌肉,具有客观性;而智力技能表现在智力活动中的智力动作方式,其活动对象是内在的观念,具有主观性。2.就活动的进行来说,动作技能是肌肉运动实现的,可以凭借肉眼来观察到,具有外显性;而智力技能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大脑默默地完成,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具有内隐性。3.就活动的结构来说,动作技能是序列动作的连续,每个动作步骤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和简
28、缩,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而智力技能不想动作技能那样必须将每一个动作实际作出,而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甚至察觉不到其操作的过程,具有简缩性。动作形成的阶段: 1.动作定向2.动作模仿3.动作整合4.动作熟练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训:1.准确的讲解与示范2.必要而恰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智力形成的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的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中小学生智力技能的培训: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创设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形成定向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4.提供练习的机会,促进智力技能的形成十一章学习动机
29、: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活动。学习动机的种类: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4.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5.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好人附属内驱力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 P215(图)表明: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自我效能感:指人们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二)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培养学习动机(三)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四)利用学习结
30、果的反馈作用(五)教师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六)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七)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第十二章学习迁移是对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的分类:1.正迁移和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一般前已与具体歉意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5.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学习迁移理论中的早期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官能心理学) 相同要素说(桑代克) 经验类话说(贾德) 关系转换说 (苛勒) 学习定式说(哈洛)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两种学习的相似程度2.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3.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4.学习者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掌握程度5.学习
31、者的学习定式利用学习迁移的规律促进学生学习迁移: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2.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3.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4.合理安排教学程度5.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6.充分利用学习定式的积极影响第十章1、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即学习策略。2、学习策略的特征:(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3、迈克卡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如重复、抄写、做笔记、画线等(2)精加工策略,如想象、类比、做笔记、记忆术等(3)组织策略,如列提纲、画概念图等。 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2)监视策略,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3)调节策略,如调整阅读速度、重复阅读、复查等。 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如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2)学习管理环境策略,如寻找固定、安静的地方放等(3)努力管理策略,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强化等。(4)社会资源利用策略,如寻求教师或伙伴帮助、与小组一起学习、获得个别指导等。4、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