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第八章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大纲要求
(一)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1.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
2.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易发生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现象的常见剂型
(二)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1.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所含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2.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害虫、包装容器、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LeSjOyl。cgDa7Ac。8L8YSqj。
(三)中药贮藏
1.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
( 1)《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各名词术语的规定
( 2)中药贮藏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2.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不同特性饮片的贮藏要求
3.中成药的贮藏要求:不同剂型中成药的贮藏要求
(四)中药养护
1.传统养护技术:
清洁、除湿、密封(密闭)
低温、高温养护法,对抗贮存法
2.现代养护技术:
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
气调、射线辐射杀虫灭菌、
包装防霉、气幕防潮、
蒸气加热、气体灭菌、
挥发油熏蒸防霉养护技术
第一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1.虫蛀: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
北沙参、薏苡仁、柴胡、大黄、鸡内金
2.霉变:含有糖类、黏液质、淀粉、蛋白质及油类的饮片较易霉变,如牛膝、天冬、马齿苋、菊花、蕲蛇、五味子、人参、独活、紫菀等。此外中药鲜药因含水量较多,也容易发生霉变。 njoAwX5。IU0oM8s。fecKsD7。
3.泛油:
①含挥发油:当归、苍术;
②含脂肪油:柏子仁、桃仁、杏仁;
③含糖: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
4.变色:
①由浅变深: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
②由深变浅:黄芪、黄柏;
③由鲜艳变暗淡: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
5.气味散失:肉桂、沉香、豆蔻、砂仁。
6.风化:胆矾、硼砂、芒硝。(表中还有白矾、绿矾)
7.潮解:青盐、咸秋石、芒硝。
8.粘连: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等。
9.腐烂:鲜类药。
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最常见的变质现象有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等。
1.虫蛀:蜜丸、水丸、散剂、茶曲剂等。
2.霉变:蜜丸、膏滋、片剂等。
3.酸败: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等。
4.挥发:芳香水剂、酊剂等。
5.沉淀:例如药酒、口服液、注射液等。
第二节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1.水分
2.淀粉虫蛀、霉变
3.黏液质发霉、生虫
4.油脂
5.挥发油
6.色素
二、环境因素
1.温度
2.湿度
3.日光
4.空气
5.霉菌
6.害虫
7.包装容器
8.贮存时间
第三节中药贮藏
(一)中国药典凡例术语规定
《中国药典》“凡例”中,对中药[贮藏]项下的各名词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贮藏]项下的规定,系对药品贮藏与保管的基本要求,除矿物药应置干燥洁净处不作
具体规定外,一般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如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系指常温)
1.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2.密闭:容器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3.密封:容器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4.熔封或严封:容器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
5.阴凉处:不超过 20℃;
6.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 20℃;
7.冷处: 2~10℃;
8.常温: 10~30℃。
(二)中药贮藏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中关于中药贮藏环境的要求:
1.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 2vXJdVW。EhrCYqr。od22HEW。
2.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 35%?75%。
3.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
4.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
二、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1.应密闭贮存的:
种子类: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密闭贮藏于缸、罐中。
酒炙:如当归、常山、大黄等,应贮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贮存。
醋制:如芫花、大戟、香附、甘遂等,置阴凉处贮存。
盐炙: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置通风干燥处贮存。
蜜炙:如甘草、款冬花、枇杷叶等,通常密闭贮于缸、罐内,置通风、干燥、凉爽处贮存。
2.通风干燥处:
含淀粉多的:泽泻、山药、葛根;
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
3.阴凉干燥处:含挥发油类:薄荷、当归、川芎、荆芥;
4.凉爽处:矿物类:硼砂、芒硝等密封。
5.少数贵重饮片
人参、西洋参、麝香、熊胆、西红花、冬虫夏草等,分开贮藏,专人管理,并注意防虫、防霉,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 gdLuw1J。65SXzdj。Oq5HiOS。
麝香瓶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
牛黄宜瓶装,在霉季时放入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
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泛油、变色,在霉季也应放入石灰箱内贮存等。
6.毒性中药: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设专人负责管理,切不可与一般饮片混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7.易燃的硫黄、火硝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贮存在安全地点。在夏天,应防止自燃。防止药材自燃的方法主要是药材应干燥,空气要流通,堆垛层间不能太高。 9v1tPFi。RzF2XOS。0ccyP3I。
三、中成药剂型与贮藏要求
1.应密闭贮存:散剂、胶剂、膏药、软膏、鼻用制剂、栓剂、凝胶剂;
2.应密封贮存:丸剂、片剂、煎膏剂、合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注射剂、酒剂、露剂;
3.温度低于 30℃的剂型:胶囊剂、栓剂;
4.遮光:软膏剂、注射剂、酊剂、流浸膏与浸膏剂、凝胶剂、眼用制剂。
第四节中药养护
1.传统养护技术( 6 个)
清洁养护法:清洁卫生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除湿养护法
密封(密闭)养护法:是贮藏的基本方法
低温养护法: 2~10℃,具有防霉、防虫、防变色、防走油,主要用于贵重药材保存,如
哈蟆油、银耳、人参、菊花、陈皮、山药、枸杞子(<-4℃可使害虫致死)。
对抗同贮法:
蛤蚧---花椒、吴茱萸、荜澄茄;
蕲蛇、白花蛇---花椒、大蒜(动物类主要是用花椒、大蒜对抗);
土鳖虫---大蒜;
丹皮---山药、泽泻;
人参---细辛;
冰片---灯心草;
硼砂---绿豆;
藏红花---冬虫夏草。
采用与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密封同贮,如山苍子油、花椒、樟脑、大蒜、白酒等,有时也
可达到良好的防蛀、防霉效果。均可喷洒少量 95%药用乙醇或 50°左右的白酒密封养护,也可达到良好防蛀、防霉效果。 m5Ew68p。dAaCCF8。Vsl26Wg。
动物、昆虫类饮片,如乌梢蛇、地龙、蛤蚧等;
油脂类中药及炮制品,如柏子仁、桃仁、枣仁等;
含糖类饮片,如枸杞子、龙眼肉、黄芪、大枣等;
贵重饮片,如冬虫夏草、鹿茸等;
含挥发油类饮片,如当归、川芎、瓜萎等;
高温养护法:高于 40℃害虫停止发育,高于 50℃,害虫将在短时间死亡。含挥发油的饮片烘烤温度不宜超过 60℃ xv8IVhp。JzbPeAT。w18Q5ih。
2.现代养护技术( 8 个)
干燥养护技术
气调养护技术:低氧高二氧化碳
60Co-γ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
包装防霉养护法
气幕防潮养护技术
蒸气加热养护技术 150 度, 2~4 秒
气体灭菌养护技术环氧乙烷
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
例题:
1.容易泛油的是( )
A 苦参
B 当归
C 厚朴
D 板蓝根
E 何首乌
答案: B
2. 饮片的含水量是( )
A 5%-10%
B 5%-13%
C 7%-10%
D 7%-13%
E 10%-13%
答案: C
[3-4] A 大蒜 B 冰片 C 黑豆 D 花椒 E 荜澄茄
3.宜于蛤蚧对抗贮存的是
4.宜于土鳖虫对抗贮存的是
答案: DA
[5-6] A 天冬 B 黄柏 C 香薷 D 栀子 E 党参
5.易失去气味的饮片是 C
6.易生虫的饮片是 E
答案: CE
7.贮存中易发生酸败的剂型有()
A.蜜丸
B.合剂
C.酒剂
D.水丸
E.糖浆剂
答案: BC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