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第一节 耳穴耳穴(r xu)压豆法压豆法第一页,共六十六页。一、概述一、概述(i sh)耳穴压豆法是耳穴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贴压在耳部穴位上,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cj)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经过耳穴压豆从而将产生的生物信息输入体内,通过耳与经络的感传联系,疏通气血,平衡阴阳,使脏腑及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协调,提高人体组织相应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之目的。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线放射,这是贴压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机理。第二页,共六十六页。二、联系二、联系(linx)耳与经络的联系
2、:灵枢(ln sh)云:耳为宗脉之所聚,手足三阳经都联系耳部,阴经则通过经别合于阳经与耳廓相通,耳部与全身经络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耳廓与脏腑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对各种内脏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页,共六十六页。三、三、耳廓(r ku)解剖名称第四页,共六十六页。四、耳穴四、耳穴(r xu)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倒置倒置(dozh)胎儿形胎儿形(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第五页,共六十六页。1.与面颊对应的穴位耳垂2.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舟3.与躯干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体部4.与下肢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上、下脚5.与腹
3、腔(fqing)对应的穴位耳甲艇6.与胸腔对应的穴位耳甲腔7.与消化道对应的穴位耳轮脚周围第六页,共六十六页。耳穴(r xu)分布图第七页,共六十六页。特殊(tsh)耳穴神门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主治失眠,多梦,各种痛症,咳嗽,哮喘,眩晕,高血压,过敏性疾病,戒断综合症。皮质下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主治痛症,神经衰弱(shnjngshuiru),高血压病等,主要镇静、止痛、止晕作用。第八页,共六十六页。五、五、适应症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疼(tutng)、神经性疼痛等,有较好的止痛作用;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牙周炎、咽喉炎、胆囊炎、肠炎、面神
4、经炎,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具有良性调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第九页,共六十六页。5、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单纯性肥胖症、绝经期综合征等,有改善(gishn)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6一部分传染病症如对菌痢、疟疾、青年扁平疣等,有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加速疾病的治愈。7各种慢性病症如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有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作用。也能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还可用于戒烟、减肥,国外还用于戒
5、毒等。第十页,共六十六页。1辨证选穴:按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辩证选用相关耳穴,如皮肤病,按“肺主皮毛”的理论,选用肺穴;目赤肿痛者,除选用相应的部位外,可按“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选取肝穴。2.对症选穴:根据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用有关耳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神经衰弱选皮质下等;也可根据中医理论对症选穴,如耳中穴与隔相应,用于治疗膈肌痉挛,又可凉血清热,用于血液病和皮肤病;胃穴用于消化系统病症(bngzhng),又用于脾胃不和所致失眠。六、选穴原则六、选穴原则(yunz)第十一页,共六十六页。3相应部位选穴:根据临床诊断(zhndun)属于某病,选用相应的耳穴,如眼病选眼穴、胃病取胃穴、
6、妇女经带病取内生殖器;4.经验选穴: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选穴要提倡少而精,一般以25个穴位为宜,主穴选23个,配穴12个。第十二页,共六十六页。七、选穴举例七、选穴举例(j l)失眠失眠:神门、肾、枕、心(多梦加胃)落枕落枕:颈、神门、外生殖器肩周炎肩周炎:肩关节、肩、神门、锁骨、肾上腺减肥减肥(jin fi):内生殖器、肾、大肠、三焦、内分泌、腹、饥点痛经痛经:子宫、内分泌、交感、肾晕车预防:枕、内耳、胃、神门第十三页,共六十六页。八、操作八、操作(cozu)1、取材 生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磁珠等,其中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见。用胶
7、布制成0.5cm0.5cm大小方块。亦可用从药店购买的专用于耳穴压豆治疗的耳豆板。2、操作、操作选准穴位处先以75%酒精棉球擦耳廓(r ku)皮肤,再用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夹起中间粘有压物的小方胶布,置于所选之穴区,并将其粘牢压紧。第十四页,共六十六页。贴压完毕,予以按压,直至耳廓发热、胀痛感。按压时注意将拇、食二指分置耳廓内外侧,挟持压物,先作左右圆形移动,找到敏感点后,即采用(ciyng)一压一放式按压法 反复对压,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一般每天患者可自行按压数次,35天更换一次,复诊时可按病情酌情增减或更换穴位。按压刺激强度以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
8、疼痛性病证宜用强刺激法。第十五页,共六十六页。九、注意事项九、注意事项1、在饥饿、吃太饱、酒后、身体虚弱、太累之后、精神极紧张、大出血、不适合贴耳穴;有特定疾病如心脏病、气喘、肝功能异常,注意不可强刺激;妊娠五个月前妇女不宜采用耳穴疗法,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忌用耳穴疗法。2、外耳有炎症或刺激区皮肤有感染、湿疹、溃疡、冻疮、皮损者等,不能采用耳穴疗法。3、用酒精为患者的耳朵进行消毒(xio d),从里到外(用酒精消毒(xio d)时,棉棒不宜太湿润)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第十六页,共六十六页。4、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洗澡洗头时保护好耳部,以延长耳穴贴压时间,当过度疼痛时,会影响
9、睡眠或导致头痛,这时便应取下王不留行子。5、交代患者以自己(zj)能承受的疼痛程度,每天35次,每次12钟,三日后便可取下。6、告知患者,在耳穴贴压期间,局部感到热、麻、胀、痛是正常现象。第十七页,共六十六页。十、优势十、优势(yush)本法不仅能收到耳穴毫针和埋针法同样的疗效(lioxio),而且安全无痛,副作用少,不易引起耳软骨膜炎,适用于老年、儿童及惧痛的患者。第十八页,共六十六页。第二节第二节 皮内针法皮内针法第十九页,共六十六页。皮内针法又称皮内针法又称“埋针法埋针法”。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在腧穴部。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在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通过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位的皮
10、内或皮下,通过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源于本法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素问离合真邪论“静以久留静以久留”,适用于需要持,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续留针的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通过持续微弱地刺激皮部,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通过持续微弱地刺激皮部,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gngnng)(gngnng)。埋针部位多以不妨碍正常的活动处腧穴为主,一般多采用背埋针部位多以不妨碍正常的活动处腧穴为主,一般多采用背俞穴、四肢穴和耳穴等。俞穴、四肢穴和耳穴等。第二十页,共六十六页。一、针具一、针具 皮内针是以不锈钢丝制成的小针。皮内针是以不锈钢丝制成的小针
11、。1.1.麦粒型(颗粒型)麦粒型(颗粒型)一般(ybn)长1cm,针柄形似麦粒,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2.2.图钉型(揿钉型)图钉型(揿钉型)长约02一03cm,针柄呈环形,针身与针柄呈垂直状。第二十一页,共六十六页。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 皮内针、镊子和埋针部皮肤严密(ynm)消毒后,就可进行针刺,麦粒型和图钉型皮内针的针刺方法有所差异。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六页。(一)麦粒(一)麦粒(mi l)型皮内针法:型皮内针法:左手拇指、食指将穴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右手用镊子挟住针柄,针尖对准腧穴将针平刺入穴位的真皮。针刺方向,一般与穴位所在的经脉呈十字交叉。针刺入后,在针柄和相应的皮肤之间,贴一块小
12、胶布,然后再用一块较大的胶布覆盖在针柄上。这样的目的(md)是保护真身固定于真皮内,以防针具移动或脱落。此法适用于多数穴位。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六页。(二)图钉(二)图钉(tdng)型皮内针法型皮内针法以镊子或持针嵌夹住针柄,将针尖(zhn jin)对准选定的穴位垂直刺入,然后以10mm10mm胶布将针柄固定于皮肤上。此外,也可将针柄放在预先剪好的如前大小的胶布上粘住,用镊子捏起胶布的一角,针尖对准穴位直刺并按压固定。此法常用于耳穴和面部穴位。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六页。三三、后续后续(hux)刺激与出针刺激与出针1.后续刺激宜每日按压胶布34次,每次约1min,以患者耐受为度。两次间隔约4 h。2
13、.出针 皮内针可根据病情决定其留针时间,一般为35天,最长可达1周。若天气炎热,留针时间不宜(by)超过2天,平时注意检查以防感染。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六页。四、适应四、适应(shyng)范围范围 本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偏头痛、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支气管哮喘、胃脘痛、胆绞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月经不调、痛经(tngjng)、小儿遗尿等病症。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六页。五、处方五、处方(chfng)示例示例1、高血压病 (1)取耳穴心、肾、皮质下,采取图钉型皮内针 (2)取三阴交、足三里、曲池(q ch)、采取麦粒型皮内针法。2、痛经 (1)取耳穴内
14、生殖器、内分泌、肾,采取图钉型皮内针 (2)取中极、地机、次髎,中极、地机采取麦粒型皮内针,次髎采取图钉型皮内针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六页。六六、注意事项1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且不妨碍肢体运动的穴位。如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因活动时会疼痛。胸腹部因呼吸时会活动,亦不宜埋针。2埋针后,若患者感觉疼痛,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3埋针期间,针处不要着水,以免感染。4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5若发现埋针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对症处理。6溃疡、炎症、不明原因的肿块(zhn kui),禁忌埋针。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六页。第三节第三节 穴位(xuwi)埋线法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六页。概念概念(ginin)
15、穴位埋线疗法(lio f)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从而产生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方法。第三十页,共六十六页。起源起源(qyun)与发展与发展穴位(xuwi)埋线疗法起源于60年代初,埋入的物品为动物组织、钢圈、磁块等,主要利用异物起到对穴位刺激的持续作用,以弥补一般治疗方法刺激的时间短,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点,后延伸为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内,通过这种异体蛋白组织对穴位产生的持久、柔和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应用主要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而产生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疗法,是外治法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第三十一页,
16、共六十六页。埋线作用埋线作用(zuyng)原理原理穴位埋线法是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手段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羊肠线在穴位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shngw)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量和能量通过经络传入体内,以达“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六页。其治疗过程,包含了针具刺激效应及埋线渗血的刺血效应,以及羊肠线在穴位内长久的刺激作用,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调整,甚至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符合内经“深纳而久留,以治顽疾”的思想。羊肠线对机体初为机械刺激,后为生物学和化学刺激,具有速效和续效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chji)而柔和的刺激量。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六页。主要(zhyo)作
17、用协调脏腑,平衡阴阳(yn yn)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六页。传统埋线传统埋线(mi xin)疗法疗法 传统埋线疗法主要有切开埋线法、三角针埋线法、切开结扎埋线法,这三种(sn zhn)埋线法皆要求局部麻醉,使用手术器械,操作比较复杂,且易于感染,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六页。改良改良(giling)埋线疗法埋线疗法注射针头埋线法注射针头埋线法 选用注射器针头进行,由于针体小,操作(cozu)简便,不用局部麻醉,病人容易接受。目前已大量应用于临床。如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中风后遗症、癫痫以及各种痛证等。第三十六
18、页,共六十六页。注射针头埋线注射针头埋线(mi xin)法法1、工具、工具1、消毒用品,镊子(ni zi),一次性换药盘,消毒纱布,7号或8号注射针头;2、“0”号或“0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1cm线段若干,浸泡在75的酒精内备用;3、直径0.4mm、长50mm的毫针(必要时可剪去针尖)做针芯;4、创可贴胶布。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六页。埋线(mi xin)工具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六页。埋线(mi xin)工具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六页。剪好的羊肠线(1cm左右(zuyu))第四十页,共六十六页。2、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根据取穴不同,背部穴位取俯卧位,其他穴位取仰卧位。选取穴位,做好进针(jn zhn
19、)点的标记,常规皮肤消毒。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六页。(2)将针芯退出少许(shox),用止血钳或者镊子将剪好的羊肠线放入七号或者八号注射针头中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六页。注意此时注意此时(c sh)左手持针手势左手持针手势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六页。转换成右手转换成右手(yushu)持针,准备刺入皮肤持针,准备刺入皮肤第四十四页,共六十六页。(3)左手两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的皮肤,)左手两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的皮肤,右手右手(yushu)持穿好线的埋线针(注射针头)快速刺持穿好线的埋线针(注射针头)快速刺入皮肤。入皮肤。第四十五页,共六十六页。(4)将针刺入所需要)将针刺入所需要(xyo)的深度,稍做提
20、插,出现针感后,的深度,稍做提插,出现针感后,推动针芯将肠线留于穴内,再将注射针头连同针灸针一起拔推动针芯将肠线留于穴内,再将注射针头连同针灸针一起拔出,用棉签按压针口。必要时伤口贴上创可贴。出,用棉签按压针口。必要时伤口贴上创可贴。第四十六页,共六十六页。埋线埋线(mi xin)针针近年来,随着接受埋线治疗病人的增多,埋线针作为一种既简便又快捷(kui ji)的专用埋线针具,现已在临床中应用,这将是今后发展的主流。第四十七页,共六十六页。埋线埋线(mi xin)针针第四十八页,共六十六页。适应症适应症1、内科:各种胃炎及肠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病(o xu y bn)、癫痫病、中风后
21、遗症等。2、外科:主要集中在肛肠科,如脱肛、肛裂、痔疮等。3、妇科: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等。4、儿科:小儿麻痹后遗症、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癫痫、小儿遗尿症、长期营养不良等。第四十九页,共六十六页。5、颈肩腰腿痛6、单纯性肥胖7、耳鼻喉科:慢性鼻炎(b yn)、过敏性鼻炎(b yn)、慢性咽炎等。8、皮肤科:荨麻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第五十页,共六十六页。埋线埋线(mi xin)疗法的优点疗法的优点穴位埋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较为经济,无西药的毒副作用,无口服中药繁琐性,相对针刺而言,埋线操作次数少,刺激强度大,疗效持久,具有(jyu)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弥补了一般治疗方法刺激时间短
22、、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合不易巩固的缺点。第五十一页,共六十六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cozu),防止感染。2.埋线应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部位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以防感染。3.要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第五十二页,共六十六页。4.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mi xin),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5%酒精中。6.在一个穴位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第五十三页,共六十六页。7.注意(zh y)术后反应,由于损伤刺激和羊
23、肠线刺激,在15天内,局部可有酸胀感,一般不需处理。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反应,即施术后424h内体温上升,约在3738左右,若无感染,持续12天体温恢复正常。8.若有感染、过敏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若损伤神经,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或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此时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按照神经损伤给予适当处理。第五十四页,共六十六页。肥胖的埋线(mi xin)治疗 一、概述一、概述肥胖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这里(zhl)所指的主要是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由于内分泌或遗传性肥胖以外的原因,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引起脂肪组织的过多。一般用BMI指数评估。第五十五页,共六十六页。体质指数(BMI)=体重
24、(kg)身高(shn o)2(m)成人的BMI数值:过轻:低于18.5正常:18.5-24.99过重:25-28肥胖:28-32非常肥胖,高于32第五十六页,共六十六页。二、单纯性肥胖(fipng)可分为两类体质性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加所致,与25岁前营养过度有关。儿童期,特别是1岁以内肥胖者,多为此种类型。获得性肥胖(外源性)肥胖:是由于25以后(yhu)营养过度,引起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所致。第五十七页,共六十六页。引起肥胖的原因,除了少数由于内分泌失调等造成的肥胖症外,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营养失调所造成。由于摄入食物的热量大于人体活动的需要量,体内脂肪沉积过多而形成。往往表
25、现为易疲劳、耐力(nai l)差、呼吸气短、四肢浮肿或多汗怕热。第五十八页,共六十六页。穴位穴位(xuwi)选择选择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的穴位,以背腰部及腹部穴位最常用。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lio f)相同,根据疾病不同,灵活选择有效穴位配伍,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经气阴阳平衡,共同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五十九页,共六十六页。三、中医(zhngy)辩证分型1.痰湿蕴结型症状:形体(xngt)臃肿肥胖,伴胸脘胀闷、肢体困重、痰多、舌苔白或白腻、脉滑或濡缓。治则:祛痰除湿,理气宽中2、湿热阻滞型症状:形体臃肿肥胖,伴肢体困重倦怠,脘腹痞满甚则呕恶、口苦口干不欲饮,身热不扬,汗出,痰多色黄,小便
26、黄,大便溏,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则:清热利湿,祛浊脂第六十页,共六十六页。3、脾胃实热型症状:形体壮实,肥胖,伴脘腹嘈杂,易饮多食,精力过剩,面色红润光泽或口臭浮酸,牙龈(yyn)肿痛,口渴引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有力。治则:清利脾胃实热4、肝郁气滞型症状:形体肥胖臃肿,伴急躁易怒,多饮多食,口苦咽干或肋胀痛不舒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或小腹胀痛,以经期前后为甚,舌边红苔黄或厚,脉弦或弦细。治则:疏肝解郁,行气导滞第六十一页,共六十六页。5、脾胃气虚型症状:形体臃肿肥胖,伴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淡,饭后饱胀感或四肢浮肿,便溏、泻泄、舌淡苔白脉濡缓。治则:健脾益气,淡
27、渗利湿6、脾肾阳虚型症状:形体臃肿肥胖,以腰腹下肢为甚,伴形体虚弱(xru),神疲乏力,面色光白,形寒肢冷或更泄,下利清谷,腰酸膝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治则:补益脾肾,温阳祛湿第六十二页,共六十六页。常用埋线(mi xin)穴位腹部腹部:中脘(zhn wn)、水分、气海、关元、梁门、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大横、腹结、带脉背部背部:肾俞、脾俞、大肠俞、胃俞上肢上肢:曲池、支沟下肢下肢:血海、梁丘、三阴交、丰隆、殷门、承扶、风市根据辩证的情况选取不同的穴位,30天为一个疗程,同时要配合节食、运动等减肥措施。第六十三页,共六十六页。忌服用(f yn)食品肥胖患者(hunzh)忌吃糖果、巧克力、咖啡、花生米、瓜子仁、奶油、赤砂糖、白糖、猪肥肉、猪油、羊油、牛油、鸡油、糕饼、甜点、各种甜食、蛋黄、甜果汁、碱鱼与白酒等。第六十四页,共六十六页。第六十五页,共六十六页。内容(nirng)总结第一节 耳穴压豆法。2.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舟。3.与躯干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体部。4.与下肢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上、下脚(xi jio)。5.与腹腔对应的穴位耳甲艇。6.与胸腔对应的穴位耳甲腔。7.与消化道对应的穴位耳轮脚周围。忌服用食品第六十六页,共六十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