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33408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31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第一章 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人类学的产生1、人类学的含义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人类学,英语Anthropology,源于希腊文二字Anthropos(人)和Logia(研究),意思是人的科学研究。2、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近代才形成的。但有关人类学的知识资料则发源很早。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人类学资料源远流长,极为丰富。我国的学者、航海家、旅行家很早就把眼光投射到中国以外的世界。世界各国从古代到近代所积累的丰富的人类学资料,反映了各个时期人们对不同人类集团的观察和认识,这些认识又启发着人们去思索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社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等问题。西方所谓

2、“地理大发现”时代就是指对殖民地的拓殖。人类学作为独立学科在19世纪中叶遂告形成。有些人类学家认为从科学史上看,人们最先研究的是距离人类最远,对人类行为所起的决定作用最小的现象。所以物理科学形成得较早,以后是生物科学,再后是社会科学。二、人类学的发展1、在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本学科的不同名称,如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作为学科的名称,最早使用的是民族学,后来才用人类学。1901年把人类学分为体质和文化两个部分。2、明确了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概念和这两个名称的使用之后,便可以集中讨论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三个名称。(06人类学概

3、论简答1:简述人类学的学术框架体系)1)在欧洲大陆,民族学是指研究人类族体的社会和文化的科学。三者大体上说是相同的。2)美国文化人类学研究范围扩大到包括民族学、考古学和语言学。3)社会人类学是英国采用的学科命名,着重研究社会组织为其特点。4)都是互通的,它们的研究对象、方法、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大体一致。它们都是研究人类群体的社会文化及其发展规律,都强调实地调查、直接观察的方法,进行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3、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某一领域的现象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做出解释

4、,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人类学上所说的文化,经典性的定义(08年硕论述题:试述人类学中“文化”这一定义的流变。):“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现代许多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从社会获得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是群体(社会)所赖以起作用的规则。4、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不同的具体研究任务,其共同点都是为当时各该国家的政治和社会需要服务,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在社会主义中国,人类学者、民族学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5、方法去进行研究,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加强对人的研究以适应未来的变化,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改造人本身,人类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第二章 进化论在人类学中的地位一、把人类学创建者的桂冠授予进化学派则更为恰当。18世纪先进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提出社会革新的主张,汇为启蒙运动思潮。在这一基础上产生了19世纪的文化和社会进化思想,并与人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1、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Charles Montesquieu)在代表作法的精神(1748)中,论述了影响人类、人类道德、人类管理机构、习俗和法律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2、19世纪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这时自然科学取得了伟大的进步

6、,进化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概括。3、英国的伟大科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07硕人类学概论名解),提出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进化发展而来。1)但进入人类历史领域,他的论据就显得不足,他不了解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自觉能动性以及这种能动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没有完全回答人在自然界的位置问题。2)这一问题是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过程中的作用,深刻地揭示了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后才解决的。4、进化思想在19世纪上半叶在各个知识领域所取得

7、的辉煌胜利,也不能不渗透到研究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学科中来。英国人类学家马瑞特在人类学(1912)一书中,说明人类学作为独立学科产生,最初是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的,进化学派是人类学的第一个学派,与人类学同时诞生。5、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是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与孔德同是社会学的开创者。他的哲学也是实证主义,不可知论,认为事物的本质不可能被认识。他发表过一些重要的社会进化观点,认为“社会进化不是直线而是曲折分化向前发展的。”社会进化过程中包含着矛盾,但认为进化基本上是平稳的、逐步的、自动的,他强调进化只有量的渐变,因而强烈地谴责革命,主张改良,要人们等待社会长期自然进化。二、18

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进步思想,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生物进化学说、十八九世纪的社会进化观等,都是19世纪人类学进化学派的文化、社会进化思想产生的基础。这时已积累了不少由探险家、商人、传教士提供的关于非西方的原始民族的资料,但它们不是全面系统的,未能勾画出这些民族的社会面貌。1、法国传教士拉菲托(Joseph Francois Lafitau)的著作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1724)2、进入19世纪上半叶,研究人类体质和民族学的专门著作陆续问世。3、18世纪和19世纪前半期,一些学科开始使用比较法。生物学家以现存有机体作比较解释化石。语言学家用比较法说明希腊语、拉丁语、哥特语、克尔特语

9、和梵文都有共同来源。4、由于民族志资料的积累,在研究方法上比较法的确立,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史前考古的愈来愈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可以通过研究现代的土著居民认识人类远古的生活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学的文化、社会进化论得以创立。这种新的文化观,与18世纪风靡一时的认为人类本性本质不变的文化观相对立。对非西方世界、土著民族的原始文化给予新的解释。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有提及。三、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泰勒和摩尔根。(一)没有进行过实地调查的进化学派代表人物1、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是德国医生、旅行家。 代表作历史上的人(1860)巴斯蒂安在理论上

10、提出了三个概念,由于这些概念为大多数进化学派学者所采用,他因此曾被认为是人类学的创立者。第一是人类心理一致说,;第二是“民族概念”,每个民族“自身会发展一定的思想”;第三是“地理区域”概念,每个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分布区域,反映了地方色彩。民族思想是巴斯蒂安的主要理论焦点。2、巴霍芬(Johann Jacob Bachofen)是瑞士法学家。对原始人类的法律和宗教特别感兴趣,主要根据罗马法和希腊古代文献,研究原始社会家庭史的问题。代表作为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1861)。提出论点:其一,人类最初存在毫无限制的性关系,他不恰当地称之为“杂婚”;其二,在这种两

11、性关系条件下,无法确知父亲,只能按母系计算世系;其三,母亲作为惟一能确认的亲长,享有高度的尊敬和威望;其四,由于男性要将财产传给子女,母系制才又父系制所代替,代之而起的是一夫一妻制。巴霍芬的这些推断与当时流行的父系家族是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的家庭形式的传统说法相悖,也和基督教教义相违背。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巴霍芬的家庭史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认为家庭史的研究以巴霍芬母权论的发表为开端。又指出,巴霍芬的“杂婚”用词不当,实为群婚,但他的原意却是指杂交。巴霍芬的重要发现 被他的宗教幻想弄得神秘化,他的神秘主义使他未能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论点,但这并不能贬低他作为一个开辟新途径的研究者的

12、功绩,因为他所提出的论点,在1861年是一个完全的革命。在英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学者、人类学家发表了一批重要的著作,用进化的观点研究社会文化现象,提出了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类学和进化学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麦克伦南(John Ferguson Mclennan),英国法学家、人类学家,1865年发表主要著作原始婚姻关于婚礼中抢劫仪式的起源的研究。他在主要方面承认社会进化麦克伦南对婚姻制度的进化特别感兴趣,提出原始时代存在着外婚制部落(集团内禁止通婚)和内婚制部落(集团内部可以通婚),由于原始时代部落之间常战争,因此前一种集团只有用抢劫的办法才能取到妻子,顾发生抢婚。外婚制和抢婚均来

13、源于杀女婴习俗的广泛流行。麦克伦南关于外婚制部落、内婚制部落、外婚制和抢婚的来源等问题上的解释是错误的,恩格斯仍然客观地评价他,指出他有两大功绩:一是他指出了外婚制的到处流行及其重大意义;二是他认定母权(系)制先于父权(系)制。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揭示了氏族的根本规则是内部不得通婚,这是氏族的本质。因此,就氏族来说,都必须实行外婚制即氏族外婚;而就部落来说,部落内的不同氏族之间可以通婚,所以又是内婚制,即部落内婚。用氏族外婚、部落内婚就澄清了麦克伦南的外婚制“部落”与内婚制“部落”所造成的混乱。5、拉伯克(Sir John Lubbock)是英国政治家、博物学家、人类学家,主要著作

14、有史前时代(1865)、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形态蒙昧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1870)。麦克伦南认为抢婚起源于外婚制,拉伯克则相信外婚制起源于抢劫婚。他提出宗教发展的几个阶段拉伯克详细地讲述了偶像崇拜及与之相关的祖先崇拜6、梅恩 (Sir Henry James Sumner Maine)是英国法学家主要著作为古代法(1861)和古代法制史讲演系(1875),用进化观点阐述法律的发展。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批评了梅恩的父权说,梅恩否定从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制,对许多问题作了错误的说明。 上述几个代表人物都没有进行过实地调查,他们的著作都是根据古代历史文献、神话传说和旅行家们提供的民族志资料。在

15、研究方法上,主要以现存的原始民族和历史上古代民族的文化现象相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现象相比较,寻找相似性和同一性,从而说明某种文化现象的发展进化。在理论上主要是巴斯蒂安提出的人类心理一致说,认为由于人类有共同心理,因而对相似的情境会有相似的反映,导致共同文化的产生。(二)泰勒1、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是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被称为人类学之父。代表作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的发展的研究(1865)和其名著原始文化(1871),方法论上,更有影响的著作是1889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制度的发展的调查方法;应用于婚姻和继嗣原则。2、泰勒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及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16、(1)泰勒给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泰勒的“文化科学”被认为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它在运用丰富的民族志资料进行跨文化的比较中奠定了文化研究的基础。(2)指出文化是进化的。1)发现某些文化的重复性,某些文化要素成为某一阶段的标准。2)文化是进化的。他主张研究事物的连贯性,研究文化应了解其发展史,具体地把人类文化的进步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阶段。3)泰勒特别感兴趣的是宗教的起源和进化,认为宗教起源于对神灵的信仰。他提出了万物有灵论(Animism),甚至认为“万物有灵

17、”实际上是野蛮人和文明民族的宗教哲学基础。新的材料证明万物有灵不是最早的宗教观念,但泰勒在说明宗教起源问题上前进了一大步。(3)在方法论方面对人类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他用方法论来证明文化进化的存在。1)泰勒成功运用和发展了比较法。利用民族志资料,进行跨文化研究。2)泰勒阐述了残存法。“残存指的是一类过程、习俗、见解等,习惯势力使它们进入了与其所源出的社会状态全然不同的新的社会状态,它们因而成为新文化状态所源出的旧文化状态的物证和实例。”研究残存有助于探索历史发展的过程3)泰勒引入了统计学方法研究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他用相关文化要素比较的方法,说明几种文化要素的关系,称之

18、为“粘合”或“相关”(adhesion)。某一种习俗的“相关”,说明哪些民族有同样的习俗,有哪些其他习俗与它相伴随,或与它相排斥。举例:其一,回避习俗与婚后居住方式相关;其二,亲子连名制;其三,产翁俗;其四,妻兄弟婚;其五,社会分工与婚后居住方式和母系制社会和父系制社会相关;其六,抢婚与外婚制相关,可分三种:第一种是敌意的,在战争中掳掠女人为妻;第二种是处于和平状态下有通婚关系的部落间的抢婚;第三种是作为正式仪式的抢婚。(3)泰勒也表达了人类文化的同一性和文化的进化源于人类心理一致的思想。文化心理一致说是文化进化论的立论基础。(三)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

19、)也被誉为人类学学科的创建者,进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1851年发表易洛魁联盟 是世界上关于印第安人的第一部科学著作,至今还是人类学的经典代表作、民族志的典范。2、摩尔根早就注意到,易洛魁人的亲属制度同他们实际的家庭关系相矛盾,比如对父亲及其兄弟们都称父亲,母亲及其姊妹们都称母亲等。1865年完成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系统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推断出人类从杂交状态经过群婚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形式,又通过对偶婚阶段才达到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他的论断完全违背先前的历史学家主张的,家庭始终是社会的细胞、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理论。3、摩尔根起初倾向于生物界物种不变的观点,在对原始社

20、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之后,他完全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进一步研究人类社会的进化。4、摩尔根在1877年出版了他毕生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5、摩尔根的文化、社会进化思想及其贡献(1)社会进化理论1)古代社会从四个方面讲社会进化第一是发明和发展人的基本需要是食物,生存技术居首要地位。他认为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四个方面即发明和发现、政治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财产制度中,生存技术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他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估价,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是政治观念的发展蒙昧和野蛮时代的社会组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进入文明时代的政

21、治社会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可称之为国家。第三是家族观念的发展人类最古存在杂交状态,由此产生五种顺序相承的婚姻家庭形态。血缘家庭、群婚家庭、对偶家庭、父权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第四是财产观念的发展他论述了财产怎样从公有制变为私有制2)摩尔根的最后一本著作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1881)是古代社会的续篇3)摩尔根的人类学著作结构严谨,先后成套,成为一个整体,用十分翔实的资料表达了文化、社会进化的思想。他不像欧洲的同行那样,局限于论述某一方面如婚姻、宗教、法律的进化,而是全面地讲社会的进化。把社会的进步与生活生产的发展相联系4)为了说明进化有共同途径摩尔根强调人类同源,不同种族没有智力上的差异是

22、正确的;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在主要方面做出了唯物主义的结论。他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不彻底的,把世界各民族进化的共同途径归因于人类心理一致、智力相同,这种看法使摩尔根在阐述原始社会的发展时缺乏经济的论证。因此,恩格斯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把经济方面的论证全部重新改写,着重说明了原始社会氏族制度产生、发展、繁荣和瓦解的经济条件。(2)氏族制度研究1)摩尔根以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揭示了氏族组织包括氏族、胞族、部族和部落联盟这一系列的有机结构,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的团体,它是原始社会的细胞。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原始社会依靠氏族组织的各层机构进行管理。2)用大量的

23、事实资料证明父系制氏族是从母系制氏族发展起来的。恩格斯高度评价摩尔根的这一贡献。在原始历史的研究方面开辟了新时代。母权制氏族成了整个这门科学所围着旋转的轴心;自此人们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研究和研究什么,及该如何去整理结果。(3)亲属制度研究1)亲属制度与婚姻法则相联系,亲属制度基于婚姻,这是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有三种亲属制度顺序相承,马来亚式亲属制说明血缘家庭的存在,土兰尼亚式亲属制度与普那路亚或群婚家庭相适应,雅利安式亲属制则是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物。有两种亲属关系(2008年硕名词解释:亲属关系)。一种由血缘产生,称血亲;一种由婚姻关系产生,称姻亲。摩尔根将亲属制分为类别式和说

24、明式两大类,类别式指各旁系都纳入直系之中,说明式把旁系和直系分开。揭示规律:家族表现为一种能动的要素,亲属制却是被动的。2)摩尔根是对亲属制度进行科学研究的首创者。我们认为摩尔根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但还须补充说明亲属称谓同时也反映亲属间的行为态度,他忽视了对亲属间的日常行为模式的研究。由亲属制度研究开始的家庭史研究是摩尔根的重要贡献。6、对摩尔根的评价(1)美国人类学家保罗博安南评价,即使摩尔根的一些材料和观点被新发现的事实所推翻,但他所建立的研究系统和基本观点是正确的。(2)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摩尔根的著作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摩尔根讲社会进化从人类发明发现的智力发展到政治观念、家庭观念和财产观念的

25、发展,这是他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表现,马克思的摘要改造了这一结构,使它从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家庭形式的变化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这不是编排技术的简单改变,而是充分表达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恩格斯实现了马克思的遗愿,撰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3)恩格斯对摩尔根高度评价摩尔根重新发现了四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摩尔根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在主要特点上发现和恢复了我们成文历史的这种史前基础。摩尔根不仅写了原始社会的发展,并且“还对现代社会提出了直接的共产主义的要求”。(

26、四)其他进化学派代表人物1、 列瓦列夫斯基(M.M.Kowalevski),俄国民族学家、法学家。2、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英国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撰写了巨著金枝:巫术和宗教的研究,但弗雷泽在书中把人类原始社会的文化现象完全归结为人类纯理性活动的产物,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割裂开来。3、马瑞特(Robert Ranulph Marett),英国人类学家,原始宗教专家。他把心理学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4、哈登(Alfred Cort Haddon),英国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一。创建了系谱学的使用5、韦斯特马克(Edward Alexander W

27、estermarck),芬兰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主要论点是:婚姻是生物学范畴;婚姻起源于家庭,而不是家庭起源于婚姻;没有证据表明母权比父权更为原始;杂交和群婚没有根据;最原始的人类普遍存在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家庭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单位。恩格斯曾批评韦斯特马克的观点,韦斯特马克是受考茨基的观点影响的。6、布里福特(Robert Stephen Briffault),英国人类学家。(五)人类学进化学派的贡献1、使人类学得以诞生,创立了研究全人类的科学。在文化人类学方面,一是进化学派作为人类学的创建者首先开创了对文化的科学研究,确立了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二是由进化学派率先采用的田野调查、直接观察、比

28、较研究、残存法等,成为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三是在理论上以进化的思想研究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认为人类同源,本质一致,有共同心理,因此产生同样的文化,社会发展有共同途径,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摩尔根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有一定规律的认识有所接近,承认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对人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对所处时代起了积极作用。2、进化学派人类学以它作为经验科学提供的研究成果和对文化、社会的进化观,给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以积极的、重要的影响。进化学派作为实证资料的贡献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为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提供了生动的具体的事例;二是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人类历史

29、上存在原始社会,家庭、私有制、阶级、国家等都不是人类自古就有,都是其起源和发展过程。进化学派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提供了充分的、具体的事实依据,补充和证实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对人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用生物学规律来解释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四、反对进化论的观点(一)20世纪上半叶的几十年间,除了法国社会学派以外,人类学各个学派都参加反对进化论的运动。摩尔根的某些材料和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批评意见中有不少是正确的。如认为进化论学派实证材料不够;不分时间和空间;有些说法过于绝对;对文化横向联系不够重

30、视。由于摩尔根的一些重要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相符合,因而至今还受到激烈的责难。(二)批评者的意见,这里主要提出三点:1、最主要的反对意见认为,人类历史不受任何规律的支配,文化和社会的进化有顺序、可以划分阶段的说法是不能被接受的。2、关于单线进化。摩尔根关于人类社会普遍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迈步,从简单到复杂通过共同途径进化思想,被批评者称为单线进化。这种分类根据的是客观事实,以生存技术为标志,说明社会的进化,不能说是主观臆测。这些标志是否完全恰当,有些批评意见则是正确的。3、关于氏族制度理论。批评意见集中为两点:一是认为氏族制度不是普遍存在;二是反对母系氏族制先于父系氏族制的论断。五、进化学派的学说

31、传入我国,首先是社会学学说。社会进化的理论对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界有较大的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性质的研究。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些研究成果为政府制定社会改革的方针政策提供了事实依据,以确定不同民族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同方针。各民族历史发展证明,人类历史有共同的发展规律,发展形式上有多样性。2、关于母系制以及母系向父系过渡的研究。目前我国大陆存在着的母系制社会,一是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的纳西族(摩梭人),一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区自称为“拉祜西”(黄拉祜)的拉祜族。3、关于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农村公社发展的研究。马克

32、思对不同形式的原始公社特别是作为演进序列最后阶段的农村公社有深刻的论述,“农村公社既然是原生的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所以它同时也是向次生的形态过渡的阶段,即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研究成果显示了各民族中不同程度地保存的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和农村公社,以及在狩猎、畜牧和农业民族中各种原始公社的不同角色。这些研究从微观上同时也在宏观方面展现了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迈进、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进程。4、关于家长奴隶制的研究我国人类学、民族学者用我国一些民族的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和历史文献,有力地阐明了家长奴隶制在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的家庭公社中产生,在农村公社中继续存在,而后进一步发展

33、为阶级社会的奴隶制。第三章 文化移动和传播 P57一、传播论学派(一)背景1、19世纪早期的进化论派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缺乏佐证材料,有先验论之嫌。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帝国主义者是不愿意继续进步的,也不允许殖民地国家独立地进步,即把资本主义文化传播或移动到殖民地国家。传播学派恰好成为反进化论的先锋。以上是重要时代背景。(二)以传播的理论来解释文化,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的原始文化一书于1871年发表以来,便广为人类学家所用。有的欧洲人类学家论证说,全部文化开始于一个或多个特殊区域,然后向全世界传播,这种认为所有文化有一个共同起源的观念,通称为传播主义

34、。(三)传播学派在德语国家最为盛行。传播学派一般被称为德澳传播学派,在德语国家分成三支,一支以弗罗贝纽斯为首,一支以格累布奈尔为首,一支以施米特为首。其理论核心:认为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文化采借多于发明,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区域)相交的结果;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传播学派便从传播角度重构了人类文化史。二、拉策尔(F.Ratzel,18441904)1、拉策尔原是地理学家,后转而从事民族学研究。他据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成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1)著作之一人类地理学(1882-1891)一书,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

35、发展进程。(2)拉策尔认为,不考虑运动性这一本质问题的人类学研究,都将是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东西。(3)拉策尔试图描绘出一幅人类及其文化的地面分布图1)拉策尔特别重视物质文化,认为它保持的时间长;2)认为研究文化的地理分布对于研究各族历史有特殊的价值。3)如果在分隔很远的两地域中,有一致或相似的文化特质,则两地文化必定存在着历史上的同根关系或某种联系。(4)我们认为拉策尔的上述理论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如单凭文化特制的相似来确定其历史上的同根关系,证据似嫌不足。2、拉策尔认真地研究了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内部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其文化形成的影响。(1)他认为文化特质只有一个起源,其他支流都是由传播而

36、来;认为文化形成的相似,决不是由于相同的心理为基础而独立发生的,更不是因为利用质料的方法相同或目的相同所致,从而与进化论相左。(2)拉策尔还认为各族间的联系,都能导致各种文化现象的转移。拉策尔把文化研究与地理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他根据历史的和地理的事实材料,用实证的方法开创了文化传播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进化论是将人类学资料纳入时间序列,而传播论则是将人类学资料纳入空间序列。进化论着重纵向联系;传播论着重横向联系,其实两者各有长短。三、弗罗贝纽斯(Leo-Frobenius,18731938)1、把传播论引向极端。比如弗罗贝纽斯,他是德国传播学派(或称文化圈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他的老师拉策尔的

37、理论和实证法论证“西部非洲文化圈”的存在。弗罗贝纽斯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圈”概念,并考察各文化间相同元素的数量,即量的标准,以确定是否来自同源。2、他发现拉策尔所说的同根关系,不仅能运用于个别文化元素,而且能运用到整个文化上,整个“文化圈”都可以迁移和传播。3、弗罗贝纽斯正确地指出了非洲许多特有的物质文化对象,并坚持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而不是外部相同点,对人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他的另一些观点是与人类学科范畴不相符合的,比如他把文化看作是不依赖于人的独立的机体。4、进一步发展了他荒谬的文化观,比如他认为文化既然是活生生的机体,就应该有性的区别。于是,他在非洲划出了“特卢斯埃塞俄比亚父系文化”和

38、“赫顿哈米母系文化”,“特卢斯”意为从大地向上生长,“赫顿”则是深深扎根于大地之中的意思。后来,他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取代“赫顿哈米文化”和“特卢斯埃塞俄比亚文化”。5、他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观点只能说明他学术态度的不严肃,他的形而上学的、神秘的、浪漫主义的观念本身是反科学的。但他第一次广泛和系统地提出了绘制文化地图的方法,进行了对非洲物质文化对象的研究,这些都是他对文化人类学的重要贡献。四、弗格累布奈尔(F.Graebner,18771934)弗格累布奈尔是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助理。1、他用系统法和实证法进行文化圈理论的研究,认为人类文化是一次产生的,历史没有任何重复性,因而也没有任何规律

39、性。1904年,在柏林召开的人类学、民族学、史前学学会的会议上,他发表演讲,这次会上,文化圈的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思想而被正式确认。2、格累布奈尔认为物质文化形式以及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某些现象都属文化元素(文化特质)。他把各“文化圈”内的每一种文化现象一一标示在地图上,发现有的“文化圈”彼此有部分重叠,而形成“文化层”,从中可推算出各文化层出现的时间顺序和文化现象的转移道路。3、格累布奈尔又把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划分为八大“文化圈”,每一“文化圈”均由一系列文化特质(元素)组成。4、格累布奈尔又在他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仿效历史学,为民族学创立了一种系统的方法论。由于格累布奈尔把民族学看作历史学家的

40、一个领域,所以他总是强调要细微地研究资料,鉴别和评价资料,要在把握了每一事实的情况下,寻找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索它们的历史变迁关系。(1)西方人类学家认为,这种实证方法恰与古典进化论者的概括式的一般理论方法,形成鲜明对照,因而成为反对古典进化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论。(2)格累布奈尔的方法论,其真正的含义是要把人类形形色色的文化归结为单个的、一次产生的现象。人类及其文化只能是一地一次发明,以后经过扩散、传播至各地。没有任何重复的发明,也没有任何规律性,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5、格累布奈尔的同学安克曼,他只反对进化论所假定的“单一”的发展程序。他始终没有把某些文化元素与某一文化圈相联系。6、格累

41、布奈尔学说曾风行一时,原因:(1)提供了反对进化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2)被“文化圈方法”那种似是而非的“严整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所迷惑。7、如果说弗罗贝纽斯的“文化圈”还是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来的话,那么,格累布奈尔的“图腾文化圈”、“两极文化圈”和其他一系列文化圈则完全是坐在书斋中臆造出来的,是一些互不联系的事物的随意凑合。按照格累布奈尔绘制的各个“文化圈”地图互相对照,则可发现在同一个区域内分布着不同文化圈的各种文化现象,而同一文化圈的各个文化元素(或称文化特质、文化因子)却又分散在彼此相距遥远的地方。8、格累布奈尔的文化圈理论,另一个主要观点是,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是

42、毫无变化的,人类的发明创造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它不符合历史事实,所以是反科学的。五、威廉施米特(W.Schmidt,1868-1954)1、在格累布奈尔的影响下,形成了德奥文化传播论学派,或称维也纳民族学派,也称文化历史学派,以天主教神甫威廉施米特为领袖。以施米特为首的这个学派,虽然著作丰富并颇具科学的外貌,但其实质是要使民族学、人类学为宗教服务,成为“神学的仆从”。2、施米特在研究东南亚、大洋州和澳洲的语言和宗教时,也得出了文化圈和文化层的概念,他进一步发展了格累布奈尔的方法论标准。施米特把格累布奈尔的“文化圈”理论作为他立论的基础,并用瑞典生物学家科尔曼的俾格米理论加以补充。科尔曼认为,一切

43、动物物种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的,认为当代身材矮小的俾格米人是古代形式。施米特在他的矮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一书中认为,矮人为研究人类进化史上所能达到的最古阶段。施米特又按照“文化圈”的顺序来划分人类发展阶段,他将之分成原始的(primitive)、初期的(primary)和二期的(secondary)三个阶段。3、施米特的主要目的是企图证明具有“原始神教”痕迹的各族是特别古老的。施米特还认为:“由原始人这种至上神概念,我们才能了解最早的人类向前奋斗的能力。”换言之,即人类的进步依靠对“至上神”的信仰。4、比较(1)格雷布奈尔的“文化圈”方法,仅仅在于确定各种文化元素属于这个或那个“文化圈”,确定

44、各个“文化圈”在一定地区出现的时间(年代)顺序,而不是比较各种文化的发展水平。在施米特的理论中,问题的重心转到了确定“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历史年代上。(2)格累布奈尔的文化圈标准和文化圈顺序标准纯粹是地理标准;而施米特的文化圈公式则是建立在有关文化圈及其地理移动的纯粹传播主义观念基础上的,后来又成为文化演变阶段的世界历史性公式,然而这些阶段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施米特的主观估计。5、施米特接受“文化圈”方法有着他的实用主义目的,他是想凭借这种所谓“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来证明最古的人类具有圣经传统和基督教信条所赋予的上帝造的、初民的一切优点。它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六、英国传播主义者威廉里弗斯(W

45、.H.R.Rivers,1864-1922) P701、1914年出版了美拉尼西亚社会史,他感到进化论方法仅仅根据心理和地理因素是无法解释不同文化的类似性的,因而转向传播论及文化史的研究。该书第一卷还是用进化论观点写的,第二卷就采用史学方法和传播论观点。2、但是,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里弗斯沿袭了传播主义者的模式,把大洋州各族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臆造的“卡威族”、“枸酱族”、“两合族”等族之间任意分配,因此,他所描述的大洋州移民史不能不使人怀疑究竟有多大的可信性。3、里弗斯认为格累布奈尔对文化传播过程的理解是机械的、简单的。因为社会结构一类文化远比物质文化更深地渗透于人的生活,要把握社会结构的变化

46、,以进化论方法较为适宜。因此,里弗斯认为自己的新方法是旧进化主义和格累布奈尔传播主义的折衷。七、“泛埃及主义者”:埃利奥特史密斯(G.Elliot-Smith,18711937)和威廉詹姆斯佩里(W.J.Perry,?1949)1、在英国出现了“极端传播主义”或称“泛埃及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有史密斯和佩里。2、史密斯认为一切彼此联系的文化现象,是某个时候在埃及(部分在其邻国)诞生的;大约自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时,开始从埃及向一切国家传播。(1)史密斯称之为“太阳文明”,或“太阳石”文化,由崇拜太阳和建筑史前巨石等文化特征而得名。(2)但史密斯这种空想的传播主义,受到了严厉的批评。3、佩里主要

47、著作有印度尼西亚的史前巨石文化(1918)、太阳之子(1923)等。在这些著作中,他把“泛埃及主义”理论推进到了荒谬的顶点。他认为古代埃及文化传遍到世界各地,是因为这种文化的代表到各地寻找贵金属和其他珍宝,从而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各地。(1)这些文化随着远离埃及中心的程度而逐渐贫乏。(2)但他们重新提出了新旧大陆高级文化中某些显著的共同点和类似现象。八、从上述传播主义者的理论中可见,传播主义者始终未能解释文化特质的最初起源。1、他们仅仅力图把全部人类历史归结为文化联系、冲突、借用和转移的现象,认为文化是一次产生的。(1)共同的本质缺陷是把文化现象与其创造者分割开来,没有看到作为创造者的人的作用及其社会的作用。最后各自走向主观唯心主义的道路。(2)他们也没有继续深入研究,诸如解决各族间具体文化的联系问题,以及交往的作用,对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而这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是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重要的研究课题,更是与传播有关的问题。2、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不论假借还是独立发明都需要有相应的生产力水平才能产生。人民群众的活动归根到底对于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人才是文化的主人,是文化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对于批判传播主义是有力的武器。3、但应该肯定,传播主义者也合理地提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