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32505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主讲人:赵耀宏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教授 第一讲 今天开始我的第二节思政课。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2围绕这个题目今天在这里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第二个问题,讲一下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三个问题,讲一下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那么下面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那么我们在理解延安精神的时候,我以为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延安精神,要准确的把握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就是中国共产党转败为胜,扭转乾坤,创造辉煌,成就伟业的重要的历史时期。 那么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究竟创造了什么样的辉煌,成就了什么样的伟业。而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辉煌业绩,与延安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先看第一个方面,延安13年我们党推进了一项伟大革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28年的风雨历程。那么在28年中间,延安时期占了几乎一半的时间,延安时期是从1935年的10月19日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算起,到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渡过黄河前往华北为止。在这将近13年时间内,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推动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转变。第一次历史性转变,是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那么通过这次转变,使得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实现二度合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那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凝聚下,中华民族用了八年时间,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一百多年以来,反对外来侵略者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由衰败到强盛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那么第二次转变,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化,推动实现了由民族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通过这次转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用小米加步枪,用了不到四年时间,打败了国民党的及其军队的飞机加大炮,得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所以13年,毫无疑义在中共的历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我们中国共产党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毫无疑义,它为延安精神的培育形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我们所讲的延安精神,第一 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实践中培育出来的精神风貌。 那么第二就是竖起了一面光辉旗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这面光辉旗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章程里。这个毛泽东思想是在延安时期全面展开并且走向成熟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收录了毛泽东的著作是159篇,其中在延安13年撰写的文章,多达112篇,占到了70%以上,而毛泽东文集,一共出版了八卷,收录毛泽东的著作是802篇,那么其中在延安13年写作的多达385篇。还有毛泽东军事文集,一共出版六卷,收录毛泽东的著作是1628篇,其中在延安13年是撰写的多达938篇,那么从这个数字中间,就可以看的很清楚,正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在昏暗的油灯下,我们党的领袖们进行艰辛的理论创造,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毛泽东曾经讲,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列主义,那么毛泽东思想与延安精神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说我们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思维,它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而延安精神则是带有强烈的实践性特色的精神风采,可以说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延安精神才得以生成。延安精神我们认为,它实际上是把毛泽东思想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展示出来的一种精神风采,这个延安精神虽然不能同毛泽东思想等同,但是毛泽东思想中间所蕴含的活的灵魂,以及毛泽东思想中所折射出来的毛泽东个人的精神气质,则是同延安精神相通的。这是第二。     那么第三就是形成了一个成熟的领导集体,这就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领导集体,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领导和组织基础。而我们大家知道,我们党的第一代成熟的领导集体是在延安时期得以形成的,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改组领导集体的时候,毛泽东被推选为政治局常委,进入了党的核心领导层,1938年,在延安桥儿沟召开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被推选为,这个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得以在组织程序上确立,为什么呢?因为1938年8月份,王稼祥从苏联回来,带回来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那么这个指示和意见明确讲,中共要团结在毛泽东周围解决统一领导问题。那么王稼祥回到延安以后,政治局开会,政治局开完会之后,1938年9月29至11月6号,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就是王稼祥同志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那么与会的领导都纷纷表态赞同国际的指示和意见,拥护毛泽东成为我们党的领袖,所以我们讲,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得以在组织程序上确立。大家注意,遵义会议我们讲的是毛泽东领导地位在党内得以确立,而六届六中全会是领袖地位得以在组织程序上确立。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当时六届六中全会虽然共产国际有了指示了,说毛泽东是领袖了,但是当时总书记还是张闻天。到了1943年3月,政治局在延安开会,那么在这次会议上,改组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被推选为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那么到此,毛泽东在我们党内的领袖地位得以最终确立,而张闻天总书记的职务到此结束,那么到了1945年七大召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重组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最终得以形成,而这个领导集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77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其中正式委员44人,候补委员33人,平均年龄44.4岁,这年龄最大的是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68岁,年龄最小的就是习仲勋同志,当年只有32岁,当选中央候补委员。那么第二个层次是13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第三个层次是五人组成的书记处,这五个人是核心成员,当年毛泽东是52岁,朱老总59岁,周恩来刘少奇同志是47岁,任弼时同志年龄只有41岁。他们五个人平均年龄是49.2岁,还是一个年富力强的领导集体,而这个领导集体,是久经考验的一代重组的领导集体,那么这五个人几乎都是共产党创立时期就投身革命的,就投身革命的。那么这个领导集体它的形成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概括起来讲,就是说我们的党就是在这个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由一个革命党成为一个执政党,并且奠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 那么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我们的民族就是在这个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得以独立的,对于我们的人民来说,就是在这个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革命成功,人民成为这个国家主人,这是一代打江山的领导集体,那么这一代领导集体与延安精神是什么关系呢?我以为这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为延安精神的培育形成提供了坚实的领导基础,延安精神事实上就是中共领袖对共产党人理想人格的倡导。这个当年延安时期没有提出延安精神这个概念,但是延安时期有着延安精神的原生态,延安精神的所有原生态都与毛泽东不遗余力的倡导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是第三。   第四,实施了一项伟大的工程,这就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使党从狭小的圈子走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大党。所以在延安13年,我们实现了一个建设大党的历史任务,那毛泽东在1939年10月4日,撰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里边,把党的建设豪迈的称之为伟大的工程。那我们就是按照建设伟大的工程的思路,推进党的建设,使我们这个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得以完全巩固,完成了一个建设大党的历史任务。 这个我这里说一组数字,大家就清楚了,1937年初,我们的党员人数是四万名左右,那么到了1945年七大召开的时候,我们的党员人数就达到了121万人。可以说在延安时期,我们党是获得了前所未有波澜壮阔的大发展,那么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是什么关系呢?概括起来讲,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为延安精神的培育形成提供了组织保障,而我们所讲的延安精神正是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形成的精神风采,是党的建设成效的展示。当年党的建设成功不成功,给我们留下了一套好的作风,留下了延安精神,这就是检验当年党建成效的一个,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延安精神事实上它是我们当年党的建设成效的一个展示,这是第四。 那么第五,积累了一套执政为民的成功经验,这就是党在陕甘宁边区掌握局部政权,领导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使陕甘宁边区成为新中国的模型和中共治党理政的实验区。这个陕甘宁边区政府,是由过去的苏维埃政府这个转过来的,边区政府是1937年的9月成立的,那么在陕甘宁边区,我们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期间,我们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领导边区人民进行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使当时中国最落后最愚昧的地方,成为最革命最民主最先进的地方。应该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是创造了一个奇迹,那毛泽东曾经讲陕甘宁边区是我们党治党理政的实验区,它是新中国的模型,就是我们党的治党理政的一切主张,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实验,实验成功了,然推广到其他根据地。 我们领导革命成功以后,执掌全国政权,许多经验都直接来源于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时期的积累。那么我们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局部执政历史与延安精神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说我们所讲的延安精神它的发祥地就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它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延安精神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培育之后,然后这种精神我们又发扬在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使之成为那个时代我们党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我们党领导下的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共同的精神风采,共同的精神风貌,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的结论是,延安13年辉煌历史,培育了延安精神,而延安精神反过来又推动了13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重大胜利,所以他们二者之间,就是这样一种互动关系。 那么延安精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在理解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的时候,应该如何去把握 我觉得我们至少要搞清楚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和理解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第一个方面,就是延安精神是彻底的革命精神,我们讲内涵是我内部质的规律性,这就是延安精神质的规律性。那我们为什么要讲它是彻底的革命精神呢?依据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延安精神它是蕴含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思维模式政治理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生机与活力的一个精神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精神体系。第二,延安精神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实实在在的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行动科学。它同一切封建的迷信是不同的。它是行动科学,行动科学。它的价值指向是为人民服务。那么第三,延安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政治组织上的全面成熟相伴而生的,比以往革命精神更富有理性的多维度展开和升华。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讲它是彻底的革命精神的基本依据。那么2006年的1月,胡锦涛同志在陕西延安考察工作时曾经讲,说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三个集中体现就是对延安精神,精神实质的深刻揭示,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理解延安精神的时候,它的科学内涵的时候,要把握的第一点。 第二点,延安精神是升华了的民族精神,这是理解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的时候,不可或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么为什么我们讲,延安精神是升华了的民族精神,我的依据主要是两条。第一条,延安精神它是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精神财富。它在吸收消化民族精神优秀内核的基础上,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及远大理想紧密相连,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那么我们的延安精神呢?它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主要干什么,要打日本,所以爱国主义毫无疑义是延安精神题中应有之义。 所以它跟民族精神是相通的,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继承弘扬和升华。它是以民族精神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延安精神才有了穿透时空的魅力和价值。那么第二,延安精神它是在抗日救国的革命斗争中,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面下,孕育和生成的,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族情感的凝结和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体现,也是广大根据地人民群众,在外敌入侵下,民族意识的新崛起。所以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我以为理解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它是一种升华了的民族精神。 我们大家看看,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我们把它概括为这五个方面,就是反抗侵略,热爱和平的爱国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反抗强暴创造历史的造反精神,不怕牺牲献身正义的道德品质,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所以延安精神正是继承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优秀内核,在延安时期,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同时,又升华了民族精神,那么我们再看看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个抗战精神就是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舍身忘死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八年抗战时期形成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那我们所讲的延安精神形成了一个同一个历史时期,所以因此我以为延安精神跟抗战精神也有着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紧密联系。所以这是我觉得在理解它科学内涵的时候,要把握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它是升华了的民族精神。 第三,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时代精神,这个任何一种精神,它的形成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我们要理解延安精神,也必须把延安精神放在它所处的历史时代中去认识。就是说要找准延安精神所培育形成的时空环境和它的历史坐标。那延安精神形成于什么时期,形成于我们党领导争取民族独立的人民解放斗争,这样的历史时代下,那么在这个历史时代中间,我们党始终重视培育精神财富,我们培育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我们培育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又培育形成了延安精神。 那么中共中央离开陕北之后到了西柏坡,我们又培育形成了西柏坡精神。可以说构成了这样一个完整的精神链条。那么在这个精神链条中间,井冈山精神由于它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的开篇与源头,那么延安精神由于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成熟相伴而生,因而我们认为,延安精神更富有理性,它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集大成,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直接实践来源,那么西柏坡精神,则是对延安精神和以往我们党培育的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继承与弘扬。那么这是第三。 第四,延安精神是整体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形象的群体精神,那我认为这也是理解把握延安精神的时候,必须要看到的一个方面。这个延安精神它不仅仅是共产党领袖的精神风采,它也不仅仅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我们的党军队和人民展示的风采,它还包括了我们党领导的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军队和人民在那个时代展示的精神风采,它是共产党这个群体精神风采的一种展示。我认为这是理解延安精神的时候,我们不能否认的。不能否认的。     我们要看到延安精神它是党的领袖,党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和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根据地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概括,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还是陕甘宁边区和党领导的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是属于人民自己的,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和法宝,我们不否认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是延安精神形成的主体区域,但由于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共精神风貌的总体反映,因而也不能把其他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风采排除在外,上面这四个方面,我认为是我们理解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的时候,必须要把握的四个层面。     那么当年在延安时期我们党没有提出延安精神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是1970年,这个周恩来同志在北京这个同部分知青在延安的一些领导,召开座谈会的时候讲,要继承发扬延安革命精神,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继承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在延安时期没有提出延安精神这个概念,但是延安时期有延安精神的原生态,大家看我这里列的这八种精神,都是当年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倡导培育形成的精神,它包括抗大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沿线同志们的精神,张思德精神,延安劳模精神,党的七大精神,那么这其中抗大精神,是延安精神初步形成的标志,而延安整风精神和南泥湾精神,则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标志。党的七大精神则是延安精神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那么从这些延安精神的原生态中间,我们也可以看出,延安精神是那个时代我们党我们党领导的军队和人民精神风采的总体展示,大家看,抗大,抗大精神就不仅仅局限于延安,抗大总校办了八期,它办了12个分校,有两个分校下边还办分校。抗大的办学遍布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所以它实际上你不能理解仅是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神。     还有延安整风,那是我们全党,全党整风,是我们党当时整顿党的作风的一个全局性的一个战略部署,所以它不仅仅是延安,延安搞整风,我们各个根据地,我们全党都在搞整风,还有南泥湾精神,当年开荒大生产运动,不仅仅是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也不仅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搞大生产运动,我们的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不同程度的都组织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战胜我们当时面临的困难。 你包括党的七大精神,它也是整体性的,是全局性的,所以从延安精神的原生态里边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际上延安精神它是那个时代,我们党精神风采的总概括总展示总体现,它有这样的特点 那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说,延安精神具有四大显著特征,这四大显著特征是什么呢?就是延安精神所具有的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和人民性, 那么基于对延安精神四大显著特征的理解与把握,我这里试图给延安精神做一个概念上的界定,我认为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倡导培育形成的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与彰显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有机结合,既体现无产阶级的政党性质宗旨,又富有广泛人民性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这种精神它作为一种道德情操,精神风貌,是贯穿于我们党的理论与思想中的精神气质,是内化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的灵魂。这就是我对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的一个基本的解读,这也是我在这里要跟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讲 那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问题,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那么关于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现在最权威的概括,是2002年江泽民同志的概括,他在陕西西安参加会议的时候,把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概括了这四个方面,那么这四个方面的概括,也是吸收了学术界主流观点之后做出的概括,这是目前最权威的概括, 但是实际上延安精神的内容到底怎么去理解,怎么去把握,目前学界也还是有许多不同的观点,那么现在大体上是这样,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认为江泽民同志的概括还不够全面,在理解延安精神内容上面还应当拓展,那么拓展在哪里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延安时期的民主精神,这应当作为延安精神的内容应该单列,延安时期我们推进民主政治搞的,搞的非常成功,正是民主政治使我们赢得了民心,奠定了我们后来它同国民党专制,才形成了强烈的比照,在我们后来同国民党的博弈过程中间,是我们赢得了民心,所以有学者认为,民主政治,民主精神应该作为延安精神中的内容单列。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延安时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亮点,延安整风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全党上下上至领袖下至一般干部战士,都能够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效武器,那么拿起这个武器,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坚持,很好的坚持真理去修正错误,这样就使得我们,使得我们党能够避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少犯错误。所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一个亮点,延安整风成功,毛泽东曾经讲,最根本原因就是能够有效的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所以有学者就认为,这也应当成为延安精神的一项内容单列。我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在他们的《论延安精神》这部专著里边,内容上已经拓展了,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已经单列了。那我认为这也是对延安精神研究的一个深化,这是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就是有学者认为,是江泽民同志本身的概括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个商榷在哪里呢?就是思想路线是精神吗?那有学者认为,思想路线它不是精神,如果要从精神层面来解读,应该是在正确的思想路线下,所形成的求真务实精神,那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精神吗?有学者认为它不是精神,它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果要放在精神层面来理解,那应该是当时我们党和各级干部身上所展示出的那种为人民的公仆精神,公仆精神。所以这是也是学界的一些不同的观点, 那么这些问题到底怎么来理解,怎么来把握,延安精神的直接培育者毛泽东,当年因为他没有提出延安精神这个概念,因而他也没讲延安精神到底应该概括哪些内容,但是毛泽东讲过井冈山精神,他在1965年重上井冈山的时候,曾经同陪同他的张平化,汪东兴谈了井冈山精神,这个毛泽东问他们两位,说你们说说井冈山精神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他们两个有一个脱口而出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毛泽东说是的,这是一条,另外还有两条你们说说看。他们一个又回答说,那就是支部建在连上,毛泽东说对的,这是一条,另外还有一条毛泽东自己说出来了,这就是成立士兵委员会,而且毛泽东还感慨了,现在一般的来说,前两条我们做的还差不多,第三条我们是丢的差不多了,毛泽东认为这三条内容,意义一样的重大,一样的重要。     所以大家看,你看毛泽东把井冈山精神概括成什么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士兵委员会,那么从毛泽东的概括中间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名堂呢?我以为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他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作风层面了,它已经上升到了制度和体制层面来理解井冈山精神了,那大家知道,支部建在连上,这是我们的一个领导体制啊,这个领导体制非常非常重要,它使我们党的力量,一下子扎到最基层了,所以基层对于党来凝聚大家的力量,你过去有个说法,危急时刻,你看我们党,往往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同志们跟我上,而国民党呢,到了危急时刻,往往官员躲在后面了,弟兄们给我冲。一个跟我上,一个给我冲,你看天壤之别,我们胜了。 所以支部建在连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制度,那么成立士兵委员会,它是民主制度,就是士兵自己管理自己的事物是一个民主的制度。所以说明毛泽东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他没有仅仅局限在作风层面,那么由此我们再看看到底应当如何理解把握延安精神,那我认为,江泽民同志的概括,它是站在了更高层面来看延安精神,站在了我们党的所有思想路线的高度,站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的宗旨观这样的高度来看延安精神,自然有他的道理,所以我讲延安精神主要内容是按照江泽民同志的概括来讲的。 那下面我们先看第一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那么这一条,在延安精神内容体系的逻辑结构里边,它属于理想信念层面,属于理想信念层面,那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什么,我们通常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公开竖起的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我们还讲,它是一座灯塔,总路线是灯塔,引领我们前进,旗帜就是方向就是灯塔。这是我们通常都是这样理解的。那么我以为在理解政治方向这个问题上,理解理想信念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把它落到实处,不能将其空泛化虚无化,要落到实处,不能认为政治是空的,理想信念都是空的,一定要把它落到实处。   大家看毛泽东当年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间就曾经指出,如果看不起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的或多或少的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 所以毛泽东这段话讲的非常明白,我们共产党人要有远大理想,但同时我们必须要把远大理想转化到当前我们所从事的历史,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我们从事的历史任务上来,要把它落到实处,只有落到实处才是有价值的,所以毛泽东这一段话讲的就非常清楚了。 我们再看看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一文中间也指出,我们共产党员要有最伟大的理想,最伟大的奋斗目标,同时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的实际工作,这是我们洪宣的特点。如果只有伟大而高尚的理想,而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切实的实际工作,那就不是一个好共产党员,那只能是空想家空谈家和学究。刘少奇紧接着讲是相反,如果只有实际工作,没有伟大而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那也不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而是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只有把伟大而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切实的实际工作实事求是的精神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所以我们的革命导师领袖实际上把这个问题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们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远大的理想,但是我们把我们的政治方向和理想必须要落到实处,落到实处。     那么当年在延安时期,我们把我们的政治方向和理想落到实处,落在什么地方了?我以为就是落实到了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间了,落实到了打日本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任务上,那么围绕这样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当年在延安时期我以为主要是成功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性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使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解决了一个打日本的问题。 所以当年一大批进步青年到延安去,成为他们心灵的呼唤和强烈的愿望。那么为什么他们要到延安?为什么他们向往延安崇敬延安?因为延安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站在了民族利益的最前沿。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什么?就是站在了民族利益最前沿高高举起抗日救国这面大旗。 一批上海知识分子,在来延安之前,曾经宣誓,打断骨头还有筋,割掉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去,大家看,他们就是,可见延安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多么的重要,浙江省上虞县,有一个小女孩,叫(付声),年仅19岁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辗转千余公里来到了延安,(姊妹)三个最后都在抗大上学,一时间在延安传为佳话,传为佳话。你包括当年还有许多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的亲属子弟都奔赴到延安来了,都在,都在延安都在抗大上学,那延安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政治吸引力,政治号召力,政治凝聚力呢?就是因为延安有正确方向,延安站在了民族利益的最前沿。 所以陈毅同志,在七大的时候,做了一首诗叫《七大感怀》。他说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可以说陈毅同志的这首诗,就是当年中国共产党延安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生动的写照,生动的写照。那么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在由民族解决战争到人民解决战争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敢不敢能不能,通过人们战争打出一个新中国的问题,这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的国家面临着到何处去的问题,那么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提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我们反对内战,主张和平民主团结。但是国民党蒋介石消灭共产党是他始终都没变的主张,所以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发动了内战,内战发动的时候,当时的形势是这样,国民党有部队430万,其中正规军200万,基本上都是美机械化装备,共产党当时只有部队是127万,其中野战部队是61万人,那么双方之间的兵力的对比是3比4,3.4比1,兵力悬殊,兵力悬殊,国民党掌控的全国的土地面积的76%,共产党仅掌握全国土地面积的24%。而且我们所掌握的24%,都是一些贫穷落后的地方,几乎没有近代中国工业。所以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时候,曾经讲,要用三个月至六个月解决中国问题,国民党的参谋总长陈诚曾经讲,三个月也许五个月就够了,就可以把共产党给灭掉,所以当时可谓形势严峻。我们党又一次处到了危机关头了。 那么在这样的危机关头,我们到底敢不敢以革命战争对付反革命战争。我们到底能不能通过人民战争打出一个新中国,最后夺取革命的成功,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党来回答。 所以毛泽东大家看,这张图片,就是1946年的8月份,这个斯特朗到延安访问我们党的领导人,这是毛泽东跟斯特朗谈话的地方,毛泽东在跟斯特朗谈话的过程中间,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这个著名的论断。斯特朗认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论断,而毛泽东在谈话中间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中间地带的革命的理论。这个理论太重要了,因为当时许多人讲,国民党要消灭共产党,共产党不敢应对,就缴枪吧,如果你要是应对了,就可能引发这个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又有原子弹等等。那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革命理论,他什么意思了?他就说,美苏两极,他们争霸,他们不可能直接开战,他们中间还要经过大量中间地带的国家和地区,是吧,他们之间争霸,并不(否认)广大中间地带的国家,进行他们的民族民主革命。这就为我们应对国民党要发动的内战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所以这个理论后来到70年代是最终发展成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这是毛泽东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思想,战略思想。同时我们当时确定了我们党的一系列方针,比如说在政治上,我们就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鼓励)反动派的政治方针,我们在军事上,确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方针。这个我们在经济上,确立了厉行节约做持久打算,你看做持久打算这样的经济方针,那么由于我们有一整套正确的方针政策,那么最终我们用了不到四年时间,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的飞机大炮,夺得了全国政权。所以最后我们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所以我认为政治方向就是通过打日本,使我们得到抗战的胜利,通过人民解放战争来应对国民党发动战争,通过人民解放战争最后取得革命的成功。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延安时期我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但是在理解政治方向的时候,还必须要看到,人是一个关键,因此我认为第三个层面,就是说在延安时期,我们成功解决了培养和造就什么人,这个确保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不动摇的观点来提,因为政治方向是要人坚持的,所以培养人就成为其中的一个关键了,那当年在延安时期,我们党把培养造就干部,作为战斗的任务来推进, 我们创办了30余所干部院校。我们同时又开展干部的在职教育,形成了一个干部在职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这样一个培训造就德才兼备堪当重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大格局。当年的延安展现出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呢?当年的延安是延安到处是学校,延安遍地是歌声,开学典礼不断(54:51)歌声不绝。吃小米饭搞资本论,就是呈现出这样一种感人的景象,那么在干部教育中间,我们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是解决一个培养造就什么人的问题。     当年抗大学员曾经问毛泽东,我们到抗大学习,到底要学什么,那毛泽东就回答学员的,学员的问题呢,说你们来抗大学什么呢,你们首先要学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有多个,你们要学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什么呢?毛泽东说,就是打日本,怎样打日本,和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要打倒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你看毛泽东在这里的政治方向的解读,非常实,实实在在的,没有一句空话,没有一句空话。而且同时他勉励学员,一定要随时做到,准备做到三个牺牲,就是要坚定这个正确,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随时准备牺牲升官,牺牲发财,甚至于牺牲生命,牺牲生命。所以毛泽东对政治方向的解答,你看就是打日本怎样打,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要打倒的正确政治方向。所以我们党当年,把延安打造成培养人,改造人,锻炼人,提高人的神奇的革命大熔炉。我们党的一大批干部,就是在这样的革命的大熔炉里面,得到了锻炼,改造提高。成为一个坚定的忠诚的革命战士。 所以当年我们说延安是培养人,改造人锻炼人提高人的神奇的地方,我们党的一大批干部在延安培养了以后,然后我们把他派到各个岗位上去,派到敌后去,大家想一想,这四五十万干部派到敌后去,派到各个岗位上去,一个人开创出一个局面来,四五十万干部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所以从(57:28)上看,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创造辉煌成就伟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造就了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堪当重任,具有理想信念,和能力本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是实际上是决定胜局的举措。所以这是关于延安精神第一条内容,我就做这样一个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