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档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要想学好这门科目,需要勤于总结课本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此概念是历史范畴,而非永恒范畴。) 2、货币和商品比较,货币出现得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 (3)商品货币商品 4、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货币的本质
2、: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 (1)含义: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两种基本职能: A 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B 流通手段现实中的货币 8、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9、纸币发行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次数 纸币是国家规定的货币符号,如果滥发纸币,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纸币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所需的货币量,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10、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
3、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11、信用工具分类: (1)信用卡: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的特点: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A分类: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 B共同点:不准流通转让。 12、外汇 (1)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
4、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 13、人民币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考点:1、纸币发行是不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2、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如何应对?今年我国上调人民币币值,如何看待?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等,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
5、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3、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个人企业要想更多赢利应该怎么做? 赚钱:个别劳动时间短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赔钱:个别劳动时间长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途径: (1)加强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2
6、)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本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 6、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A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上下波动示意图:(如右图) 7、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一般来讲: 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 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调节生产。(图形略)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互为替代
7、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如:火车飞机 空调风扇 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 汽车汽油 考点:企业生产者怎样在价格战中获胜?怎样使你的商品在市场中有竞争力?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 (1)收入是消费是前提和基础。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比较快;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
8、奢侈品。 活学活用:请说出几种促销手段 提示: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保养情况等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选择。 2、分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个过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较高的人,在可支配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短期内仍然会力图保持已经达到的较高的消费水平,而不会立即削减消费支出。 3、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不同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服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三种。 (3)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分为生产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4、食品支出、发展资料支出、享受性资料支出哪一
9、项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占比重越小,证明该家庭消费水平越高? 答: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相关材料分析题型: 济南市统计局发布信息:私家车和商品房成为省城居民2004年增势最强的主要消费品。到现在,全市私家汽车总量已达11.2万辆,按济南城乡居民统算,每百户居民拥有量已达6.5辆。而个人住房购买量也比上年增长了55.8%。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材料体现的经济知识。 分析:材料表明汽车和住房消费已成为市民除食品消费外的最大的消费类别,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
10、占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所以由材料可知济南的社会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 5、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受外部因素影响(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心理引发的消费: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6、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其核心是可持续性发展。)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考点:
11、结合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际,思考在消费中我们如何做到节约?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A消费的实现是生产行为的完成标志 B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12、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改革是强国之路 内容:A 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B 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误区:把改革误认为要改变社会主义性质。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
13、经济制度的基础。 (2)组成部分:公有制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A 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1)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都比较大; (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7、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 (2)树立竞争择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8、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A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 休息、休假的权
14、利; D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E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F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为义务为前提的。 (3)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4)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1、储蓄存款: (1)含义: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主要机构包括:各商业银
15、行、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2、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3、存款储蓄分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包括: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具体形式 4、我国的商业银行 (1)含义:商业银行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办理结算三种 A 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按照贷款用途,可划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银行本着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等原则,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然而评估
16、的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B 其他还有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业务。 5、股票: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东公司的所有权。 (2)生命力所在:流通性。 注意:不允许向公司要求返还其出资。 特点:高收益高风险 6、债券: 含义: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组成: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组成 种类: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又称企业债券) 三种债券依次流通性渐弱、利率渐高、风险渐大。 7、保险: (1)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
17、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 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类别: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3)订立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考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
18、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意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6、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考点二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坚持效率优先: 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19、,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因为分配是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但分配又仅作用于生产。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伞兵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国情决定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此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2、兼顾
20、社会公平: (1)公平含义:公平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
21、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率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 兼顾公平,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如何体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3)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地区和
22、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 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得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考点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收入与支出 2、财政
23、收入 3、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是其主要因素。 4、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6、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不外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存在节余;支大于收,出现赤字;收支相等。 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得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7、财政的作用: (1)集中力量办大事 (2)人民生活有保障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