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软体动物门.ppt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4330767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软体动物门.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J软体动物门.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各种蚌、螺、乌贼、章鱼等。经济意义较大。药用:鲍鱼贝壳是中药石决明;乌贼内骨骼是海螵蛸;珍珠药用、装饰。害处:凿船贝危害木船和木质建筑,蜗牛是田园、果树、农作物害虫。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身体柔软,不分节,两侧对称,一般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头部:生有口、触角、眼和其它器官。各类软体动物因生活习性不同,其头部的发达程度也不同。足:着生在身体腹面,头的后方,有丰富的肌肉组织,是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内脏团:也称为躯干,一般在足的背部,是心脏、消化、生殖等内部器官的所在部位。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二、具有贝壳和外套膜1.贝壳大多数软体动物身体的柔软部分外面都有贝壳。贝壳的形态、数目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结构相似,都有三层结构。角质层:最外层,薄而透明,具黑色光泽。主要成分:壳质素,由外套膜边缘内侧分泌而成。随着动物生长,面积逐渐扩大。功能:保护贝壳的中、内层不被碳酸溶解。棱柱层:也称为壳层,为中间的一层,占椐贝壳的大部分。主要成分:棱柱形碳酸钙晶体,由外套膜边缘背面的细胞分泌而成,随着生长面积不断扩大,但其厚度不增加。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珍珠层:也称壳底,在最里层,有珍珠光泽。主要成分:呈水平排列的碳酸钙薄片。由整个外套膜外表面分泌而成。随着生长厚度不断增加。珍珠即在珍珠层内形成。珍珠的形成是外套膜对外来物的反应。珍珠是由珍珠贝和河蚌的外套膜分泌产生的。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2.外套膜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褶皱向下延伸形成的膜性结构,由两层上皮细胞及中间的结缔组织和肌肉纤维组成。外套膜向下包裹了整个内脏团和足部,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器官,其围成的外套腔是水流和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分泌物质形成贝壳外套腔内有呼吸器官鳃,有消化、排泄、生殖器官的开口,具有辅助呼吸作用。三、真体腔极度退化由于结缔组织的侵入,真体腔极度退化,缩小为围心腔、生殖管腔和排泄管腔。除真体腔外,初生体腔同时存在,初生体腔内充满血液,因此称为血窦。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四、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具呼吸器官,水生动物从外套膜内壁皮肤伸展而成的栉腮,进行呼吸功能;陆生种类以外套膜进行呼吸作用。五、具开管式血液循环心室动脉血腔(血窦)静脉心耳心室。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现存软体动物约有13万余种,根椐体制的对称与否、贝壳、鳃及运动器官的特征,分为7个纲:单板纲、无板纲、多板纲、掘足纲、腹足纲、瓣鳃纲和头足纲。其中三纲种类多,经济意义大。一、腹足纲(Gastropoda)数量最多,体螺旋状,一对或二对触角,足位于腹面,适于爬行。淡水的田螺,陆地的蜗牛。具一螺旋形的贝壳头部明显,具眼和触角内脏团旋转,不对称足发达,块状 鳃一个,栉状腹足动物构造豆螺隔扁螺各种腹足动物腹足纲动物红红 螺螺笠 贝马 蹄 螺鲍鱼鲍鱼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二、瓣腮纲(Lamellibranchia)各种贝类、蚌类等具两片瓣状贝壳头部退化足斧状,适于挖掘泥沙具瓣状鳃河蚌 Anodonta1.外部形态躯体侧扁,具左右两爿贝壳,前端稍钝,后端稍尖,背面有韧带相互铰合。韧带富有弹性,能使贝壳左右张开。贝壳的闭合主要靠前、后闭壳肌的控制。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贝壳的前背方,各有一略为隆起的壳顶,在壳的外表面有以壳顶为圆心的同心圆线,即为生长线。贝壳后端有一个不闭合的裂缝,内有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背面的为出水孔,腹面的为入水孔。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2.外套膜外套膜紧贴在贝壳的内面,是左右两侧裹着软体的两片薄膜。在生活状态下,外套膜的缘膜相互紧贴,在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外套腔。外套膜的后缘加厚突出,左右相合形成出水孔和入水孔。在外套腔内,水流从入水孔进入,从后方流向前方,将食物带入口中。水流经过外套腔内的鳃时,营呼吸作用,呼吸水流从鳃出来后经出水孔排出。同时将排泄物带出体外。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3.消化系统由口、唇瓣、食道、胃、肠、肛门和消化腺等组成。河蚌构造河蚌构造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口:位于身体前端,前闭壳肌的下方。唇瓣:二对,呈角形,密生纤毛,有感觉和摄食功能。外触唇:与外套膜相连,在背方形成上唇。内触唇:与内脏团相连,形成下唇。食道:短而宽,下接膨大的胃。胃:有两种特殊结构胃盾、晶杆。胃盾:胃上皮具有一种会脱落的厚皮,用以保护胃的分泌细胞。晶杆:胃的后方有一晶杆囊,能分泌物质形成胶质晶杆。晶杆由粘蛋白组成,吸附有丰富的酶。晶杆囊壁的纤毛摆动能使晶杆旋转,起搅拌和混合食物的作用。在胃酸的作用下晶杆能释放出消化酶对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肝脏:在胃的周围有一对大型肝脏,为消化腺,能分泌消化酶,也能吞噬食物微粒进行细胞内消化。肠:胃后为细长的肠道,盘曲在内脏团中,后端折向背方,形成直肠。直肠进入围心腔,穿过心脏,以肛门开口于出水管旁。特点:肠壁无肌肉,不能蠕动肠道无消化腺,只能吸收已消化的营养物质。河蚌不能主动捕食,依靠水流带入微小的有机颗粒、小形动物和藻类为食物。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4.呼吸系统河蚌以瓣鳃为呼吸器官。鳃是外套膜内侧皮肤的折叠形成的。鳃由内、外两对鳃瓣组成,分列在内脏团的两侧。每一鳃瓣由2片鳃小瓣组成。鳃小瓣之间以瓣间隔相连。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鳃小瓣由许多纵向排列的鳃丝和横向排列的丝间隔连接而成。丝间隔和鳃丝之间的小孔为鳃水孔。2爿鳃小瓣下缘及前后缘是愈合的,背面分开,通鳃上腔。连接鳃小瓣的瓣间隔之间形成鳃水管。水流从入水孔进入外套腔后,经鳃水孔进入鳃水管,向上流入鳃上腔,从出水孔排出体外。因在的隔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水流经过时进行气体交换。5.循环系统河蚌为开管式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窦组成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具一心室,二心房。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6.排泄系统由二部分组成:肾脏:位于围心腔的两侧,分腺体部和管状部。腺体部(肾体):为海绵状组织,黑褐色,以有纤毛的肾口与围心腔相通。肾通过肾口接受围心腔里的排泄物,也能接受从流经肾体的血液中渗出的排泄废物。管状部(膀胱):为薄壁的管状物,位于肾脏背面。管腔内有纤毛。膀胱以肾孔开口于鳃上腔。围心腺(凯佰尔氏腺):位于围心腔前端,为赤褐色分支状腺体。围心腺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排泄物从血管中渗出,聚集在围心腔内,再经肾脏排出体外。7.神经系统分散中心式神经系统,由三对神经节:腹神经节、足神经节和脏神经节组成。神经节之间有神经相连。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8.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但在外形上无区别。雌雄生殖腺都位于内脏团中,呈葡萄串状,形态相似。生殖腺成熟时,卵巢呈淡黄色,精巢呈乳白色。繁殖:成熟卵不排出体外,从雌蚌的鳃上腔进入外鳃腔内。精子从雄蚌出水孔排出,随水流经雌蚌的入水孔进入雌体的外套腔,再到达外鳃瓣的鳃水管内,与卵受精。受精卵即在外鳃腔内继续发育成钩介幼虫。钩介幼虫从母体逸出,遇到鱼类便用足丝钩附在鱼的鳃或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寄生生活后完成幼体发育,变成幼蚌,脱离寄主,落入水中继续发育。瓣腮纲动物瓣腮纲动物扇 贝扇 贝贻 贝贻 贝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三、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鹦鹉螺等。有或无贝壳头部发达,具一对发达的眼睛鳃羽状足特化为腕足和口漏斗,腕足排列在口的周围分二亚纲:有壳亚纲(四鳃亚纲):鹦鹉螺有外壳,螺壳内分隔成许多小室腕足数十个,不具吸盘鳃2对鹦鹉螺,活化石,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无壳亚纲(二鳃亚纲):不具外壳,有的种类有内壳腕足810个,具吸盘鳃1对乌贼构造头足纲动物章 鱼章 鱼章 鱼章 鱼章 鱼鹦 鹉 螺鹦 鹉 螺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主要纲的分类鉴别特征比较 体制贝壳头部足鳃代表动物腹足纲 不对称1个明显块状1对田螺、鲍鱼、宝贝瓣鳃纲 两侧对称2片退化斧状2对珠蚌、扇贝、蛏、牡蛎头足纲 两侧对称发达腕状有壳亚纲1无吸盘 2对鹦鹉螺无壳亚纲无或有吸盘 1对乌贼、章鱼、有内壳长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