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项选择题1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C)。A勇于尝试,不怕失败B培养优良学风C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D培养自信心。2创新学习是一种以(C)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A奇思异想B瞬间顿悟C求真务实D求新求变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A)的优良学风。A求实B一丝不苟C勤奋D敢为人先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必须做到(A)A勤奋B严谨C求实D创新52006年3月4日,(A)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
2、别是广大青少年坚持做到“八荣八耻”。A胡锦涛B江泽民C温家宝D李长春6学习和实践(D)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中华民族传统美德C科学发展观D社会主义荣辱观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D)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A社会主义荣辱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科学发展观D马克思主义8“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文章是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写的悼词,这个普通战士是(B)。A雷锋B张思德C王杰D白求恩9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
3、其独也”。这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要注重(C)。A学习科学理论B理论联系实际C知行统一D多思考深理解10(A)是人才素质的灵魂。A德B智C体D美11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A知识渊博B品质高尚C德才兼备D知行统一12尽快(C),是大学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A开展大学生活B了解大学精神C适应大学新生活D开始专业学习13培养优良的学风应该在严谨、求实、勤奋和(A)上下功夫。A创新B务实C进取D全面14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B),建设精神文明,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A掌握丰富知识B陶冶品德情操C确立人生目标D培养竞争能力15学习和践
4、行(D)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中华民族传统美德C科学发展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6胡锦铸同志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间是(C)A2002年10月7日B2007年10月15日C2006年3月4日D2004年9月12日1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C)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要求A共产党员B大学生C每个公民D先进分子1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D)教育。A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B道德观C法制观D以上三点都是19当今时代,(B)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A国际地位B科技文化C自然资源D民主政治20“思想道
5、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与(C)于一体的课程。A趣味性B思辨性C实践性D真理性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 单项选择题1(D)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A信念B信仰C兴趣D理想2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A)。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3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D)。A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B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4从本质上讲,
6、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B)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A思想发展B社会实践C科学研究D哲学思维5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A)。A信仰B理想C志向D意志6(C)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政策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7(D)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A毛泽东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D马克思主义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D)。A理想否定现实B现
7、实否定理想C理想与现实无关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9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B)是其中的核心。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D道德理想10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强调说明的是(D)。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D科学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1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B)。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则的伟大复兴C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
8、放D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12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是(C)。A理想的生命力表现在对现实的肯定和接受B理想是对现实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D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13“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C)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B牢固确立科学信念C勇于实践,艰苦奋斗D大胆想象美好未来14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D)。A在社会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B用个人理想改造社会理想C在个人理想中实现社会理想D使个人理
9、想服从社会理想1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A)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A理想信念教育B民族精神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16空想一般是(C)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象B现时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D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现实可能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17理想区别于幻想、空想的特点是(D)A理想是对幻想和空想的改进B崇高的理想常为学识渊博的人所具有,二空想和幻想则源于无知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18
10、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C)。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19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可见,崇高理想是(D)A人们主观意志的自然体现B不需客观根据的主观想象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20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
11、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A)。A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B评判事物的标准C对真理的追求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2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D)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22人的理想确立的关键时期是(D)。A中年B童年C老年D青年23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B)信念。A基本的B坚定的C彻底的D一贯的24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D)。A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中介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
12、融合和统一25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A)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A正确认识B错误认识C根本认识D系统了解26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树立的远大理想是(A)A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2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A)A人生的指路明灯B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C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D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28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A理想就是现实B理想
13、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29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D)A生活理想的表现B社会理想的表现C道德理想的表现D职业理想的表现30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B)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
14、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C)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B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32中国传统儒家设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近代资产阶级追求“民族、民权、民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共产党人和广大劳动人民向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对未来的设计、追求、向往,都属于人生理想中的(A)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33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15、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4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B)A科学理论B社会实践C主观愿望D真诚信仰35下列著作不能说明作者身处逆境而有作为的有(D)。A周易B离骚C史记D论语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是(C)的关系。A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B个人与民族之间的关系;C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A)A依存关系B隶属关系C敌对关系D合作关系3(D)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道德关系的道
16、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A爱国情感B爱国行为C爱国思想D爱国主义4“八荣八耻”中,鲜明反映爱国主义的是(D)。A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B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C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D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5“禾苗离土即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体现的是(B)。A祖国对国土的依赖关系B人民对故土家园的依赖关系C国土对祖国的依赖关系D故土家园对人民的依赖关系6(B)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A祖国的大好河山B灿烂的文化传统C自己的骨肉同胞D深厚的道德渊源。7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
17、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的,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的表彰的爱国科学家是(A)。A钱学森B邓稼先C梁守磐D金先仲。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著名爱国人士(B)的诗句。A陆游B林则徐C范仲淹D戚继光。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出自(D)A孟子B左传C出师表D论语。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B)。A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设新中国C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1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A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18、B对未来现代化中国的热爱上C对古代封建主义中国的热爱上D对近代半殖民地中国的热爱上1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A促进世界和平B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是(A)。A内在一致的B相互联系的C相互独立的D相互冲突的。14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D)A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B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C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
19、者15经济全球化意味着(B)。A政治一体化B生产要素流动全球化C文化一体化D价值观一体化16经济全球化条件下,(D)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A人民B中央政府C政党D国家。17当今的国际社会架构仍然是以(D)为国际社会的互动主体。A大国集团B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D民族国家18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B)的必然产物。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19国家的产生是民族和文明发展成熟的(B)。A开端B标志C代表D体现20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个人报效祖国(A)。A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B增加了极大的难度C成为不可能D没有影响。21民族精神是一
20、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C)。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人道主义22(C)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A民族主义B社会主义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23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中体现的是(D)的民族精神。A团结统一精神B爱好和平精神C勤劳勇敢精神D自强不息精神。24革命烈士的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主要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B)。A艰苦奋斗的精神B追求真理的精神C廉洁奉公的精神D团结互助的精神25以(C)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
21、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A不畏艰险B英勇无畏C改革创新D敢为人先26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B)体现。A前瞻性B时代性C代表性D经典性27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模式必须是(C)。A资源型B依附性C创新型D劳动力型28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把(B)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A改革创新B增强自主创新能力C提高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D制度创新29(C)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A理论创新B科技创新C制度创新D文化创新30(B)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A理论创新B科技创新C制度创新D文化创新31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D)。A以西方文化为样板B坚决抵制西方文化C避
22、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以我所用32爱国主义包含着(C)三个基本方面。A情感、意志和行为B知识、意志和行为C情感、思想和行为D情感、思想和品德33(B)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A爱国思想B爱国行为C爱国情感D爱国言论34(C)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奉献主义35国家的核心利益是(A)。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国家经济的发展C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D维护民族团结36爱国应当是(D)的行为,要讲原则、守纪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A感性B务实C严谨D理性37在
23、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A)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B促进祖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8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B),始终是人心所向。A强大的民族国家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联邦国家D单一民族国家39(C)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A集体主义B;社会主义C爱国主义D奉献主义40下列关于爱国的说法,错误的为(A)。A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必须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轰轰烈烈地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B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报效祖国的方式C当代大学生,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D一个人只要尽己所
24、能,哪怕只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很微小的贡献,也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观是(B)。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D科学的人生态度 2人生观是指(C)。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科学的人生态度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观的形成是(D)。 A人生的自我实现B上帝或神的启示 C人性的自我完成D人们所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4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确立于(A)。 A关于
25、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 C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D论黑格尔哲学 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B)。 A有生命的自然存在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饥食渴饮,性欲生殖D单个人所应有的抽象物 6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B)。 A社会存在B社会内容C社会过程D社会关系 7人生观的核心是(B)。 A人生态度B人生目的C人生价值D人生信仰 8人生目的主要回答(A)的问题。 A人为什么活着B世界本源是什么C人应怎样对待生活D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9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
26、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A)。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时,应当做到(D) A满足于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实现B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为转移 C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D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并在此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 11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C)和基本意愿。 A心理问题B心理矛盾C心理倾向D实际行动 12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是(C)。 A人生观
27、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目的 13人生态度主要表明(C)。 A人为什么活着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C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4有的人身处逆境而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长吁短叹,有的人笑对人生,有的人看破红尘,,这些都是(B)的表现。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理想D人生信念 15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错误人生观是(C)。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B禁欲主义的人生观 C拜金主义的人生观D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16科学的人生观是(C)。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 17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
28、历史的真正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A)。 A为人民服务B为小群体服务C为少数统治者服务D为个人和家庭服务 18决定人的价值观的是(A)。 A社会实践B世界观C人生观D社会制度 19我们应确定的最根本的价值标准是(B)。 A道德价值标准B人生价值标准C审美价值标准D“三个有利于”标准 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的是(A)的问题。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理想D人生态度 21价值可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是(B)。 A人在社会中的存在B人对自己或他人需要的满足 C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D人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和地位 22在人的
29、价值关系中,人(D)。 A是主体B是客体C有时是主体,有时是客体D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23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D)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自我与他人B索取与享受 C劳动与创造D贡献与索取 24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A)。 A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B能力大小C对社会的贡献大小D动机的善恶 25人生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B)。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B自我对自己本身的肯定关系,即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关系 C国家对个人的积极评价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26(B)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30、A人生的自我价值B人生的社会价值C价值观D价值标准 27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应该是(C)。 A个人的社会存在B个人的行为动机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8一般来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C)。 A社会地位就越高B个人价值就越高C社会价值就越高D自我完善就越高 29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31、D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30下列说法中,对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D)。 A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C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D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31“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是合理利己主义的代表性观点,它是一种消极的人生价值观,其错误的理论依据是(C)。 A人具有社会性B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是统一的 C人的本性自私论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B)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理想信念B社会实践C埋头苦干
32、D努力学习 33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A)。 A社会关系B政治关系C经济关系D文化关系 34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持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B)。 A诚信要求B平等原则C互助原则D宽容原则 35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D)。 A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B互相利用,讲究“金钱交易” C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D互助互惠,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 36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
33、会的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在现代社会中,对待竞争的正确态度是(A) A胜不骄,败不馁B单打独斗,拒绝合作 C高估自己,低估别人D为求胜利,不择手段 37“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使得他无法单独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应付自己的问题。他必然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将人类的生命延续下去。”这说明,个人的生存、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B)。 A激烈竞争B良好合作C相互利用D信任尊重 38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合作是指(C)。 A互动的双方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 B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C两个
34、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 D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在各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过程 39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A)。 A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对于自然的利用和占有 C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自然必须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D人与自然实际上是一种人与物的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 40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D)。 A自然和社会环境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各种关系的总和第四章单选题:1、道德可以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
35、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说明道德具有(D)。A认识功能B导向功能C辩护功能D调节功能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警句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B)。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B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3、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念的是(A)。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生在勤,勤则不匮”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4、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完善人的品质来说,这
36、主要强调的是(C)。A省察克治的重要性B慎独自律的重要性C陶冶情操的重要性D学思明理的重要性 5、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B)。A道德认识B道德修养C道德调节D道德发展 6、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C)。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D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7、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C)。A调节功能B激励功能C认识功能D评价功能 8、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D)。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