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28431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50年代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

2、和方法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D 中国共产成立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n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精读和泛读结合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

3、作结合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A黑格尔B马克思C费尔巴哈D恩格斯E亚当斯密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实用性B阶级性C科学性D实践性E革命性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E科学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B18世

4、纪法国唯物主义C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E德国古典哲学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A创立唯物史观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D创立社会主义学说E创立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A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E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生物进化论B相对论C量子力学D能量守恒和转

5、化定律E细胞学说三、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第3、13页)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参看教材第79页)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第12页)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绪论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C5、B6、C7、A8B9、A10、A11、B二、多项选择题1、BD2、BD3、ADE4、CDE5、AC6、ABCD7、AB8、ADE三、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旧第3、13页,新同)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

6、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参看教材旧第79页,新同)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

7、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主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旧第12页,新同)答: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

8、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其为“科学中的最大成果”。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新同)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

9、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一、单项选择题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是()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2、哲学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3、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 都认

10、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5、一切物主义都坚持()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7、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8、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

11、学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9、主张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D可知论10、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1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

1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1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1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6、“未有天

13、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7、“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8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客观规律性C.普遍联系D.永恒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19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20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形而

14、上学唯物主义21.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二元论 D.不可知论21.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22.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22.2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运动的外在表现 D.运动过程的结束2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

15、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25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2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本质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27时间和空间

16、是 (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28空间是()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29时间是()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30时间的特点是()A.间断性 B.不可逆性C.广延性 D.伸张性31空间的特点是()A三维性B一维性C可知性D连续性3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3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

17、的物质器官34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B.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35意识的本质是()A. 各种感觉的综合B.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3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37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手脚分工 B.语言产生 C.生产劳动 D.社会交往 38规律是()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

18、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39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B. 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C. 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D. 认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4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4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

19、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4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是不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B、是不是永恒发展的问题C、是不是有一个共同本原的问题D、是不是有共同规律的问题43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A.共同的发展规律B.共同的发展过程C.共同的本原D.共同的形式44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普遍性B物质性C规律性D连续性45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46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宿命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47

20、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48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49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50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B.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C.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的辩证法5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1、是()A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B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变化的观点5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5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5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普通联系规律C.永恒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5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

22、、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5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7“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58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59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60“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

23、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61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6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63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64.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

24、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65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6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67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辩证否定

25、的原理68“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69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7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71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A.唯

26、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72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质量互变规律D. 否定之否定规律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2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总和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相同的哲学基本问题3思维和

27、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容有思维和存在( )A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B谁是本质谁是现象的问题C谁是必然的谁是偶然的问题D谁是真实的谁是虚假的问题E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5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E.自然唯物主义6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有( )A.否认物质第一性、意

28、识第二性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D.不能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过程E.主张世界是不可认识的7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存在就是被感知E.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8.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朴素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9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E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物质观10.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A. 坚

29、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B. 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C. 坚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 批判了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E. 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11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 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 否认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的C.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 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E. 主张时间和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12.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一元论观点的有()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C. 朴素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 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13下列各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相对静止的有()A.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C.事物运动处于某种

30、特殊状态 D.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E.事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时空观14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B.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15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惟一特性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E.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意识观16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 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1、E.人脑的分泌物17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18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19.规律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C.稳定性 D.重复性E.偶然性20.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

32、能利用客观规律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21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22实践的特点是()A客观性B有用性C创造性D社会历史性E主观性23下列属于基本实践形式的有()A渔民出海捕鱼B医生看病C农民进行农作物杂交试验D医生观察病毒对药物的反应E旅游总特征联系、发展24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E.辩证否定的观点25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

33、基本规律的有()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定规律E因果作用规律2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是否承认世界是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世界是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立统一规律27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A. 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B. 利害同门,祸福同邻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E.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28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A. 矛盾双方直接等同B. 矛盾双方相互区别C

34、.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E.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29 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表现的有()A.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B.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 C. 好事和坏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 总结教训,转败为胜 E.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3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E.有无相生,难易相成31下列选项中,表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高下相倾,长短相形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祸福相因,难易相成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E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

35、相互转化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贫生于富,弱生于强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3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34.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 )A.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B.生物界的生存竞争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D.两岸同胞与“台独”势力的对立E.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35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

36、殊性的有()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E、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量互变规律36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注意分寸 B.掌握火候 C.适可而止 D.因噎废食 E.过犹不及37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38下列命题中,属于量变引起质变表现的有( )A.积羽沉舟,积腋成裘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否定之否定规律39 下列选项中,比喻

37、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有()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E.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三、简答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3、简述列宁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2526页,新第2627页)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27页,新第28页)。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什么错误观点?5、简述意识的起源。(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

38、27页)6、简述意识的本质。(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27页)7、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教材旧第46页,新47页)8、16、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第4849页,新4950页)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旧第2930页,新第3031页)10、简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参看教材旧第30页,新第31页)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旧第3435页,新第3536页)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看教材旧第3637页,新第38页)13、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6页,新第38页)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

39、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9页,新40页)15、简述度及掌握度的意义。四、论述题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49页,新5051页)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见教材旧第3839页,新第3940页)4、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看教材39页,新第3940页)5、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40页,新第41页)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7、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

40、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教材缺)第一章习题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C5、C6、A7、B8、D9、D10、B11、A12、C13、D14、B15、C16、B17B18A19、D20、D21.1、A 21.2、A 22.1、B 22.2 B 23、D24、A25、D26、C27C28、C29、A30、B31、A32、C33、D34、B35、B36、B37、C38、A39、D40、A41、D42、C43、C44、B45、C46、A47、C48、C49、D50、A51、C52、D53、D54、A55、B56、D57、D58、B59、A60、B61、B62、D

41、63、B64、B65、B66、C67、D68、A69、A70、C71、C72、D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3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D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B.感性的物质活动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历史性活动6“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7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