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考习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89324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习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自考习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自考习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自考习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自考习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1、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自然观2、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哲学家是A费尔巴哈 B谢林 C培根 D黑格尔3、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论 B辩证法 C可知论 D认识论4、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A费希特 B洛克 C费尔巴哈 D谢林5、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伟大功绩在于A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B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 C把人类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 D正确揭示了自然界

2、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6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正确的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 A.全盘否定和抛弃 B全盘肯定和继承 C.把二者结合起来 D批判地继承 7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统一 C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创新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8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质来说是 A.运动的、发展的 B批判的、革命的 C科学的、真理的 D.实践的、客观的 9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A.实践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辩证的否定观 10理想就是人的 A生活目

3、标 B职业向往 C.奋斗目标 D社会期望 1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实现共产主义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矛盾分析法 C.阶级斗争分析法 D主客观相结合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A马克思主义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的空想 E社会主义学说 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康德 B谢林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4作为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英国

4、古典经济学A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B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经济理论C创始人是大卫李嘉图,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威廉配第结束D.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5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古典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和错误,表现在A抽象人本主义及理性支配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B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看成自然规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C.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符合人性的、永恒不变的制度的观点 D.价值理论中的矛盾和混乱 6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上义者的学说A.傅立叶 B圣西门 C.欧文 D洛克 7.标志着马

5、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有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哲学的贫困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共产党宣言 8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是列宁在其哪些著作中提出的?A.论欧洲联邦口号 B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C国家与革命 D.哲学笔记 9表现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有A.人类学笔记 B.国家与革命 C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D.哲学笔汜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1.关于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B理想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自觉

6、能动性的突出表现C.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D.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主要有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D提高个人的马克思土义修养 (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研究的基本的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3

7、我国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A.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都是主观唯心主义 D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4“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质 6下列选项中,没有正确说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D运动是对物质的反映 7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变化 B

8、运动 C发展 D前进 8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9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10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一种: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11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实践是主体适应环境的活动 12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脚分工

9、B直立行走 C语言的出现 D劳动实践 13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 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4人的存在方式是: A实践 B思想 C精神 D劳动 15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16发展的实质是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新社会的产生和旧社会

10、的灭亡C新阶级的产生和旧阶级的灭亡 D新制度的产生和旧制度的灭亡 ( )17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的集合体。”A现象 B人类 C过程 D思维 18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是指: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1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 20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唯物辩证法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 B矛盾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2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A内因是事

11、物变化的根据 B外因对事物的变化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22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哲学依据是: A主A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C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23“一把钥匙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4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A矛盾的同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

12、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25在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2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A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做好其他各项工作B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实行改革开放 C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进取 D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有克服困难的准备 27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上“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 把握事物的度 28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物

13、的变化是否被人觉察到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9.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敝知著,防微杜渐。因为A量变积累到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0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A表现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限性部分质变 B就是单纯的量变C就是根本质变 D量变也就是质变,质变也就是量变 31“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 )32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A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14、B事物中促进其发展的方面C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D事物中促进其运动的方面 33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B帆风顺的前进运动C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运动 D时进时退的曲折运动 24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的规律是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35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B夜去昼来,昼尽夜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6.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是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 37.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

15、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并且与围湖造田使许多湖泊蓄水能力大大降低有关。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A因多果 B果多闪 C同因异果 D同果异因 )38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 D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39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漩涡里,没有任何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这种观点的错误性在于A把必然性当成了偶然性 B把偶然性当成厂必然性C把复杂性当成了简单性 D把运动性当成厂静止性 40.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16、,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变动状态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4l.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社会性劳动 B自然性运动 C商品性劳动 D发展性劳动 42人脑与动物大脑最根本的区别在j:A脑容量的不同 B大脑重量不同C人脑具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人脑有严密的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1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C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A承认世界的统,坚持元论,反对二元论B认为世

17、界统一寸: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元论C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D认为世界是杂乱无章的,没有秩序,变化不停的( 3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包括A自然客体 B社会 C精神客体 D物质客体 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是A客观性 B自觉能动性 C群众性 D社会历史性 5.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A工人在工场织布 B农民在田里插秧 C科学家在实验室做试验 D运动员在赛场比赛6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A物质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教育、医疗实践 D科学实验 7人通过白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发生变化,即分化为A自在自然 B人化自然 C城市自然 D乡村白然 8 下列

18、命题中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D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 )9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钒矿以来,办了四个钒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出大量钒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的原理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10下列各项属于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的原因的有A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B新事物中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有生命力的新内容C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

19、D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11、下列命题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12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同一性表现的有A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B离开内容没有形式,离开形式没有内容C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D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1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不平衡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不平衡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14下列各项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的重要性的有A实事求是 B提纲挈领 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D牵牛要牵牛鼻子 15在实际工作中搞“一刀切”,不按照实

20、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种做法违背了A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6.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7下列态度中。违背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有A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B对传统文化全盘继承的态度C对外国文化有分析、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 D对外国文化照抄照搬的态度 18以下对“必然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B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C必然

21、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D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19“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种观点是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历史辩证法的观点D历史发展中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20“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这句话的含义有A现象就是本质 B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C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D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离的 21意识的主观性包括的含义有A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B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 C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D意识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反映客

22、观事物的22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活动具有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D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定影响作用 23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D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1.认识是在( )中产生的。A劳动实践 B阶级斗争 C.农业生产 D商品生产 2.在整个哲学中,对哲学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决定性意义A.本体论 B,认识论 C.矛盾论 D运动论 3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3、”(“躬行”就是进行实践活动)这里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惟有参加实践才能获得知识 C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惟一源泉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D切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6从认识论上说,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 D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24、化的关系 7“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种A辩证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方式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9“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对立,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英国的休谟认为人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人是无法知道的。这是A可知论 不可知论 C反映论 D感觉

25、论 11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A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B外部联系的片面反映C生动、具体的外部形象的反映 D现象的直接反映 12一个正确的认识之所以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是由于A事物发展有规律性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可靠性C事物存在因果性 D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3人的认识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永远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完毕,除了望着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出神外,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段话强调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A具有反复性 B具有曲折性 C具有无限性 D具有连续性 1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发展总规律的是认识是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A

26、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D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15真理就是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对人们有用的理论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为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 16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D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17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 18牛顿力学是适用于宏观低速

27、运动范围的真理,如果把它用于微观高速运动范围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 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真理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 D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1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从真理中不断排除谬误的过程 C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20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21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28、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2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23“有用即真理”是 哲学提出的观点。 A实用主义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 D马克思主义 2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 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25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此

29、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句话说的是 A实践的绝对性 B实践的相对性 C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26物理学中的宇称守恒定律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但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的科学实验证实,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并不守恒,这一现象表明 A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B实践在检验真理时也会发生错误 C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具有相对性 D实践并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7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实

30、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8认识的目的全在于 A思想 B积累知识 C运用 D斗争 2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解放思想 D一切从实际出发 ( 3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否定之否定规律 B矛盾理论 C实事求是 D阶级斗争理论 31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C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二、多项选择题1、认识主体的属性有 A自然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对象性 2、认识的主体包括 A个体 B群体 C企业主体 D人类整体 3认识

31、客体的属性有 A客观实在性 对象性 C能动性 D创造性 4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同一关系表现在二者的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相互作用 D矛盾关系 5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从感性到理性 B从理性到感性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到理性 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会导致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工作中教条主义的错误 D工作中经验主义的错误7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A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B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C必须有先进的科学仪器 D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8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

32、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 A受到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受到卞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D受到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9尽管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口心说”。这说明: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10真理的功能包括A指导实践 B再认识 C教育与激励 D阶级斗争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A全部自然界 B劳动资

33、料 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3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 A决定性因素 B可有可无的条件 C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D与社会发展无关的因素 4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生活习惯 C伦理道德 D物质生产 5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主要是因为A人口因素决定社会的性质 B人口状况与物质生产不相适应C人口因素决定社会发展速度 D人口越少越好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人口因素是

34、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7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D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 ( 8社会意识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从意识的主体范围来看,社会意识可区分为 A统治阶级的意识与被统治阶级的意识 B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C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D先进的意识与落后的意识 9在下列思想体系中,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哲学 B政治思想 C语言学 D道德 10社会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区别就在于 A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B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是对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 D是否是思想体系 11群体意识是 A个人意识的总和 B群体的自我意识和群体对其所处社会关系的反映的对象意识 C固定不变的 D阶级意识 1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 A思想斗争和说理斗争 B先进思想战胜落后思想 C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13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往往不同步,这表明 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无关 C社会意识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意思是说 A社会意识是独立存在的 B社会意识是不变的 C社会意识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D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首要特点 15历史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