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28205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导论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因为1840年到1842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由于战败,中国被迫与英、美、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第一,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是根本原因。第二,中国的阶级关系改变了,出现了新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第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第四,中国的历史任务也相应的改变了。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指的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遭到了破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

2、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与完全由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而被称为半殖民地。就我们中国的半封建社会来说,指的是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称为“半封建”。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

3、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导致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第六,近代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在各种压迫之下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3.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名族独立人民解放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

4、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最终归宿以及根本保证。 】第一章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即: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第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广大农民处于破产的边缘,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总之,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使中国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性,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把中国当权者变成

5、其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性,被转入到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之中,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2.反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它们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粉碎了殖民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第二章1.太平天国运动: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1)清政府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

6、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3)自然灾害严重。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意义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2、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 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过程。3、对近代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 。(1)天朝田亩制度(2)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经验教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中国找到出路,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洋

7、务运动: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洋务运动背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2)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3)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失败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启示: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地建设现代化;洋务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3.戊戌维新运动: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维新运动的背景(1)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危机(2)清政府的极端腐败(3)民族资

8、本主义的发展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主要原因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9、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历史证明: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引导革命胜利;洋务派的官僚仅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绝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而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维新改良运动在中国也走不通。历史的结论是: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然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第三章1、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充分认识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民族危机加深(2)社会矛盾激化(3)清末“新政”及其破产2、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方案的基本内容、意义与局限。

10、 3、了解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4、掌握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5、深刻领会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

11、失败原因第一,当时中国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内有中国几千年专制统治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帝制时代旧思想、旧观念的作用。 第二,领导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存在许多弱点、错误。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核心。 综上所述,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根源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教训和启示辛亥革命及其后来的斗争最后都归于失败,但它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和启示,要彻底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必须寻找新的革命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

12、的革命力量、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前途。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的迅速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成为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中国革命新的领导核心,从此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四章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定国际环境的双向作用: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的怀疑、抛弃;二是更直接作用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成果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时,又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从内部来看,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从外部来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鲸吞蚕食,

13、使救亡图存成为中国振兴、自强的先决条件。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十月革命的启示)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第三、十月革命给与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即通过人民群众运动来改造旧社会。3怎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社会革命还是实行社会改良和需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通过论战,帮助一批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

14、限,推动他们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成为红色旅程的伟大起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破产之后。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这种实践性的品格。 4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

15、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所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带着先进的思想走进了工棚。同样,中国共产党人带着先进的思想走进了农舍。掀起了工农革命的高潮。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推动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月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中国工人掀起了第一个罢工斗争的高潮。第五章1、从国民党政权的内外政策说明它的阶级性质。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建立庞大的军队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厉行文化专制2、农村包围

16、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基本内容土地革命主要形式武装斗争主要依托农村根据地3、土地革命的意义和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内容: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作用: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4、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第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第二,遵义会议彻底改变了中共中央错误领导的行军路线,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第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问题的会议,会议开的非常

17、成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六章1、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殖民统治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灾难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对占领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 经济上:从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产和掠夺劳动力。 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 域,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及其意义第一、国民党政府当局开始走上抗日的道路。第二、中国军队才能够一致对外,才能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第三、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为坚持抗日战争奠定了最广泛、最深厚的民众基础。第四、这不仅为保证党对抗战的领导,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而且

18、为最后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国民党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以及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在倡导、促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了主导作用,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出最大的努力。提出并坚持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战略方针,成为指导全国抗战,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指南。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开辟广大敌后抗日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形成了对侵华日军的战略夹击,并在相持阶段后,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始终高举抗日旗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投降和分裂倒退的逆流。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抗战胜利的意

19、义和基本经验意义: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基础。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抗战胜利后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基本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

20、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七章 1、正确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崩溃的原因:(1)国民党政府和官员们贪污腐败、大发胜利财(2)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人民意愿(3)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拒绝实施社会改革(4)国民党投靠美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反民族性质2、如何认识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必然?3、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根本原因:(1)根本原因在于得到了中国最广大民众的支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最终福利人民,所以,中国革命的胜

21、利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得出的结论。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基本经验: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并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统一战线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并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

22、联盟的关系: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武装斗争的正确途径;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关键。“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

23、勇战士”。 4)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第八章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2) 它是连接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未来中国的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它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其中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居于领导地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其中的资

24、本主义因素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但其趋势是不断减弱并逐步走向消灭。(3) 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

2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发展农业生产、使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迫使中国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第二、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巩固。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

26、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1956年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第四、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是党和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它以和平方式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这一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第九章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如何分析评价“文化大革命”?(1)“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为了巩固社会主义主要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失败的探索。(2)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由于全党和广大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3)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的损失,但仍然取得了进展,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4)决不能因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否定“文革”十年所取得的成绩。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