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27562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框题一、 体味文化 1、文化是什么 (1)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

2、活动、 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框题二、文化与经济、政治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

3、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

4、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框题一、感受文化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

5、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世界

6、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框题二、文化塑造人生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

7、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

8、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框题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 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9、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

10、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必要性、原因)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6、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

11、睦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4、5、6组合) 框题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8、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

12、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4)其他途径:新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3、。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框题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

14、承:中国传统思想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

15、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框题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6、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五课 文化创新框题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是

17、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

18、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5、文化创新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要求: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创作出优秀文化作品框题二、文化创新的途径6、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

19、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框题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

20、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框题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21、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2、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他们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后者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

23、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框题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2、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

24、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人民。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5、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框题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6、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1)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突出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

25、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突出表现: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7、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重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8、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6、?(1)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主心骨”, 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既不移根基又丰富发展。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框题一、色彩斑斓的

27、文化生活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文化市场有什么影响?(有喜、有忧)“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表现: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精神生活;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表现: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炒作“新闻”。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带来的问题,从国家和公民角度看应该如何应对?国家:对

28、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加强法制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经营者素质,依法制裁取缔文化市场的混乱现象和违法行为,以保证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健康有序发展。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奏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公民:作为公民,应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既要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又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加强自身的道德

29、修养和法制观念。3、当代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什么特点及原因?这对文化建设提出什么要求?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基本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但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4、什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框题二、在文化生活

30、中选择5、多样化的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拓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6、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

31、取缔。7、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8、什么是主导文化?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

32、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9、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框题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

33、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5、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用和意义 1.重要意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久(1)必要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

34、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梦的关系) (2)重要性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事业的关系) 6、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框题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文化自信的表现、

35、作用和形成?(1)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2)作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形成: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什么?(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继承革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

36、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8、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性?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9、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措施?(1)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2)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3)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37、第十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框题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3、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38、、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框题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4、筑牢理想信念的地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5 筑牢理想信念的意义 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

39、,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们心中闪亮。6、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1)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3)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7、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2)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追求守公德、严私德的生活。(3)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4)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