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 1747-2019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2439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7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1747-2019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JJF 1747-2019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JJF 1747-2019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JJF 1747-2019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JJF 1747-2019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7 4 72 0 1 9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R e t r o r e f l e c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M e t e r s f o rM o t o rV e h i c l e sR e f l e c t i n gM a r k i n g 2 0 1 9-0 9-2 7发布2 0 1 9-1 2-2 7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

2、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R e t r o r e f l e c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M e t e r s f o rM o t o rV e h i c l e sR e f l e c t i n gM a r k i ngJ J F1 7 4 72 0 1 9 归 口 单 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3 M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省计量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

3、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7 4 72 0 1 9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魏元东(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王振华(3 M中国有限公司)郑春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吴 勇(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高德成(甘肃省计量研究院)曹 磊(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张玉恒(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J J F1 7 4 72 0 1 9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1 逆反射(1)3.2 参考中心(1)3.3 参考轴(1)3.4 照明轴(2)3.5 观测轴(2)3.6 入射角(2)3.7 观测角(2)3.8 发光强度系数R(2)3

4、.9 逆反射系数R(2)4 概述(2)5 计量特性(2)5.1 示值误差(2)6 校准条件(3)6.1 环境条件(3)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3)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7.1 校准项目(3)7.2 示值误差校准方法(3)8 校准结果表达(4)8.1 校准数据处理(4)8.2 校准证书(4)8.3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4)9 复校时间间隔(5)附录A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记录(推荐格式)(6)附录B 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内容(7)附录C 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示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示例(9)J J F1 7 4 72 0 1 9引 言 本规范依据J J F1

5、0 0 12 0 1 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 J F1 0 5 9.12 0 1 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 J F1 0 7 12 0 1 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基础性系列规范进行制定。本规范主要参考G B/T2 6 3 7 72 0 1 0 逆反射测量仪编制而成。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 J F1 7 4 72 0 1 9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 J F1 5 4 62 0 1 5 逆反射标准板校准规范G B/T2 6 3 7 72 0 1 0 逆反射测量仪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6、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计量单位J J F1 5 4 62 0 1 5 逆反射标准板校准规范、G B/T2 6 3 7 72 0 1 0 逆反射测量仪中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逆反射 r e t r o r e f l e c t i o n反射光线从靠近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向光源返回的反射(见图1)。G B/T2 6 3 7 72 0 1 0,定义3.1图1 逆反射系统术语及光学测试原理3.2 参考中心 r e f e r e n c ec e n t r e在确定逆反射材料特性时,在试

7、样的中心或接近中心所给定的一个点。G B/T2 6 3 7 72 0 1 0,定义3.23.3 参考轴 r e f e r e n c ea x i s起始于参考中心,垂直于被测试样反射面的直线。1J J F1 7 4 72 0 1 9G B/T2 6 3 7 72 0 1 0,定义3.33.4 照明轴 i l l u m i n a t i o na x i s连接参考中心和光源中心的直线。G B/T2 6 3 7 72 0 1 0,定义3.43.5 观测轴 o b s e r v a t i o na x i s连接参考中心和光探测器中心的直线。G B/T2 6 3 7 72 0 1 0,

8、定义3.53.6 入射角 e n t r a n c ea n g l e照明轴与参考轴之间的夹角。G B/T2 6 3 7 72 0 1 0,定义3.63.7 观测角 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g l e照明轴与观测轴之间的夹角。G B/T2 6 3 7 72 0 1 0,定义3.73.8 发光强度系数R c o e f f i c i e n to f l u m i n o u s i n t e n s i t y逆反射在观测方向的发光强度I除以投向逆反射体且落在垂直于入射光方向的平面内的光照度E的商。R=IE(1)式中:R 发光强度系数,c dl x-1;I

9、发光强度,c d;E 垂直照度,l x。J J F1 5 4 62 0 1 5,术语3.13.9 逆反射系数R c o e f f i c i e n to f r e t r o r e f l e c t i o n平面逆反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系数R除以它的表面面积的商:R=RA=IEA(2)式中:R 逆反射系数,c dl x-1m-2;A 试样表面的面积,m2。J J F1 5 4 62 0 1 5,术语3.24 概述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以下简称逆反射仪)是用来测量车身反光标识反光性能的一种光学测量设备。一般由光源、接收器、光学系统、数据处理和显示单元、电源等部分组成。5 计量

10、特性5.1 示值误差2J J F1 7 4 72 0 1 9逆反射系数R 示值误差:当逆反射系数3 0c dl x-1m-2时,最大允许误差:1 0%;当逆反射系数3 0c dl x-1m-2时,最大允许误差:3c dl x-1m-2。注:以上指标不是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6 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6.1.1 环境温度:(2 35)。6.1.2 相对湿度:8 0%。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逆反射标准板:a)逆反射标准板外表面应平滑、洁净,不应有明显划痕、条纹、气泡;b)同一颜色必须具备高、中、低三个级别的逆反射标准板,具有一定的量值梯度(见表1)。逆反射标准板的计量性能应符合J J F

11、1 5 4 62 0 1 5 逆反射标准板校准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表1 逆反射标准板逆反射系数量值限值表逆反射标准板颜色高逆反射系数梯度限值c dl x-1m-2中逆反射系数梯度限值c dl x-1m-2低逆反射系数梯度限值c dl x-1m-2白色最高:3 5 0最高:2 0 0最高:4 0最低:2 5 0最低:1 0 0最低:2 0黄色最高:3 0 0最高:1 5 0最高:2 5最低:2 0 0最低:9 0最低:1 5红色最高:6 0最高:4 0最高:2 0最低:4 0最低:3 0最低:1 0绿色最高:8 0最高:3 0最高:1 5最低:6 0最低:1 5最低:5蓝色最高:4 0最高:2 0

12、最高:7最低:2 0最低:1 0最低:2棕色最高:4 0 最低:2 0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校准项目示值误差。7.2 示值误差校准方法3J J F1 7 4 72 0 1 9首先检查外观,确定没有影响校准计量特性的因素后再进行校准。7.2.1 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对逆反射仪通电、预热。7.2.2 对于需要零位校准的逆反射仪,按照使用说明书对逆反射仪进行零位校准。7.2.3 将逆反射仪的入射角、观测角调整至所需校准的角度,对于固定检测角度的逆反射仪不需进行此步骤。7.2.4 将不同颜色的逆反射标准板置于仪器测量窗口处,按照逆反射标准板所对应角度的逆反射系数值对仪器进行定标,一般情况下应采用

13、高量值逆反射标准板或采用与仪器自身配带的定标板逆反射系数相当的逆反射标准板对仪器进行定标。7.2.5 逆反射仪定标后分别对不同颜色的高、中、低三个级别的逆反射标准板进行测量,应注意仪器测量的样品颜色与仪器定标所采用的逆反射标准板颜色一致,同时逆反射仪的观测角、入射角参数应与所用的逆反射标准板一致,在每个逆反射标准板上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逆反射仪的测量值。按公式(3)或公式(4)计算逆反射仪的示值误差。a)当逆反射系数3 0c dl x-1m-2时,逆反射仪的示值误差为:=R-R 0(3)式中:逆反射仪示值误差,c dl x-1m-2;R 逆反射仪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c dl x-1m-2;

14、R0 逆反射标准板的逆反射系数值,c dl x-1m-2。b)当逆反射系数3 0c dl x-1m-2时,逆反射仪的示值误差为:=R-R 0R 01 0 0%(4)式中:逆反射仪的相对示值误差,%。注:对于在逆反射系数高于3 0c dl x-1m-2梯度范围内示值误差超过1 0%和逆反射系数低于3 0c dl x-1m-2梯度范围内示值误差超过3c dl x-1m-2的被校准仪器,其应随机配备不同梯度的逆反射标准板。8 校准结果表达8.1 校准数据处理校准记录推荐格式见附录A。8.2 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符合J J F1 0 7 12 0 1 0中5.1 2的要求,包括的

15、信息及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内页推荐格式见附录B。8.3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按照J J F1 0 5 9.12 0 1 2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C。4J J F1 7 4 72 0 1 99 复校时间间隔逆反射仪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年。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5J J F1 7 4 72 0 1 9附录A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校准记录(推荐格式)委托单位:委托单位地址:原始记录编号:委托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单位:仪器外观描述:是否完好(

16、)校准依据:被校仪 器 状态(完 好“”):校准 前:校准 后:校 准 时 温 度:相对湿度:%仪器测量角度条件:入射角()、观测角()标准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备注颜色逆反射系数值/(c dl x-1m-2)逆反射标准板标准值测量值1测量值2测量值3实测均值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依据和数据来源:校准地点:校准人员:核验人员:校准日期:年 月 日6J J F1 7 4 72 0 1 9附录B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内容B.1 校准证书信息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如“校准证书”;b)证书编号、页码及总页数;c)校准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d)进行校准的日

17、期;e)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f)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g)被校准逆反射仪的信息;h)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名称和代号;i)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的名称、技术参数及证书编号与有效期;j)校准时的环境条件;k)校准结果;1)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m)必要时,给出复校时间间隔的建议;n)校准人签名、核验人签名、批准人签名;o)校准结果仅对校准对象有效的声明;p)未经校准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校准证书的声明。B.2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见表B.1。表B.1 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内页(推荐格式)示值误差校准结果观测角:入射角:颜色逆反射系数值/(c dl

18、x-1m-2)标准值实测均值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7J J F1 7 4 72 0 1 9表B.1(续)颜色逆反射系数值/(c dl x-1m-2)标准值实测均值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8J J F1 7 4 72 0 1 9附录C车身反光标识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示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 校准方法仪器定标后分别对不同颜色的高、中、低三个级别的逆反射标准板进行测量,每个标准板上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逆反射仪的测量值。按公式(C.1)计算逆反射仪的示值误差。C.2 测量模型=R-R 0R 01 0 0%(C.1)式中:逆反射仪的相对示值误差,%;R 逆反射仪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c dl x-1m-

19、2;R 0 逆反射标准板的逆反射系数值,c dl x-1m-2。因为各分量R、R 0互不相关,不确定度公式为:u2c()=c21u2(R)+c22u2(R 0)式中,灵敏系数c1=R=1R 0;c2=R 0=-R(R 0)2。C.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C.3.1 逆反射仪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R)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用逆反射仪对逆反射标准板测量6次(以标准值为1 5 8c dl x-1m-2为例),测量值为1 5 8c dl x-1m-2、1 5 7c dl x-1m-2、1 5 8c dl x-1m-2、1 5 6c dl x-1m-2、1 5 8c dl x-1m-2、

20、1 5 9c dl x-1m-2,得到单次测量实验标准偏差:s(R)=6i=1R i-()R 25=1.0 3(c dl x-1m-2)实际测量时,以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则u(R)=s(R)3=0.5 9(c dl x-1m-2)ur(R)=u(R)R 01 0 0%=0.3 7%C.3.2 逆反射标准板不准和不均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 0)C.3.2.1 根据逆反射标准板的校准证书,其逆反射系数值测量不确定度为Ur e l=3.0%,k=2,故标准板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u1 r(R 0)=3.0%2=1.5%;J J F1 7 4 72 0 1 9J J F1 7 4 72

21、0 1 9 u1(R 0)=3.0%2=1 5 8=2.3 7(c dl x-1m-2)C.3.2.2 逆反射标准板的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大,常用的逆反射标准板易磨损,中心区域不均匀度可达到2%,因此不可忽略,按均匀分布,逆反射标准板不均匀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u2 r(R 0)=2%3=1.1 5%;u2(R 0)=1.1 5%1 5 8=1.8 2(c dl x-1m-2)C.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按C.3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C.1。表C.1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不确定度来源不确定度数值灵敏系数标准不确定度()uR 测量重复性0.5 9c dl x-1

22、m-20.0 0 630.3 7%u1R()0标准板的标准值2.3 7c dl x-1m-2-0.0 0 631.5 0%u2R()0逆反射标准板不准和不均匀引入的不确定度1.8 2c dl x-1m-2-0.0 0 631.1 5%注:计算中R0为1 5 8c dl x-1m-2,R 为6次测量值的平均值1 5 7.7c dl x-1m-2。C.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来源有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以及逆反射标准板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相互无关,故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u2(R)+u21(R 0)+u22(R 0)=1.9 3%C.6 扩展不确定度U()=kuc()=21.9 3%=3.9%,(包含因子k=2)C.7 校准不确定度报告仪器在该测量点的示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U()=3.9%,k=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测绘测量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