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形成各种基本技能固然是小学生在校学习的重点,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要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小学生却并不是一件易事。与小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相比,养成教育则是更加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几十年来,我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认真研究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特点,时时处处注重孩子们养成教育的培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养成教育我国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教育思想。“蒙以羊正”是指德育工作必须小抓起,越早越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孔子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的影响经久不衰。上世纪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根据小学生的
2、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小学生的优秀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他们认为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其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我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中发现,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肤浅。他们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很多时候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缺乏认识,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的确应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探究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质时,我认为思品课它是一门有别于小学其它学科,具有“教养课”的特性。思想品德课既不像语文和数学课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也不没有音体美劳课那样的“技能”性,而是
3、具有养成教育之引“行”性,可称是道德认识的启蒙教材。二、制定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涉及到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首先是确立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我坚持从我所教授的班级学生的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不断实践探究,初步总结出了适合小学生特点需要的种道德行为习惯要求,如:爱国、守纪、爱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友好待人、助人为乐、勤俭、刻苦和团结向上;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如:诚实、虚心、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正直和宽容。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畴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做到的。为了
4、使这些行为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我又根据想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有关的理论,探究寻找儿童行为习惯的最佳发展期,然后把上述行为习惯有效地匹配到不同教育阶段中去。例如,品德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对人”、“对己”、“对社会”三个方面不同范畴的道德行为发展是有别的,对己方面的道德发展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发展次之,对人方面的道德行为的发展是最低的。对此,我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校注重对己方面的行为习惯训练,在家在社会加强对社会、对他人的行为习惯内容教育。其次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逐渐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而来的。对此,我曾进行设问:一种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
5、程度才算达标?围绕这一现实问题,我多次博览群书,深入到实践中观察,最后明确了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自发是出自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自觉是一种没有外在力量催促的中性行动,但它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确立了行为习惯的三个层次之后,我又尽力做到对同一行为根据学段不同和强化次数的不同分度要求。比如对随手捡拾垃圾这一文明行为,一开始是达到自发或自觉地去做,慢慢地达到自动化地去做,即看到脚下有垃圾后,用不着多想就会主动拾起来。三、建立一套行
6、之有效的实施策略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我一直认为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每带一届学生我都要针对班级实际抓紧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很好地形成合力。但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我认为学校教育应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小学生成长中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他们每日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时时处处接纳着学生的行为评价。对于孩子们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着重强调家庭环境的熏陶,重视其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教化子女,以达到“近朱者赤”之目的。社会教育则是应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循序
7、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宏观的框架,又要从微观上处理好,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我渐渐地摸索出四结合的有效方法,那就是配合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最大限度地作好班级工作。这几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水到渠成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养成教育的有效德育体系。制定班级实施制度我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落实是养成计划的关键,也可以说,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必要保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矗”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8、曾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制定了班级合格小学生一日行为常规、班级文明学生标准等。具体明确的班级制度,起到了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实践活动实践是孩子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小学生的道德行为要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地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孩子们的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和稳定的行为习惯。学习生活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时常为学生创造、设计有意义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如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我组织学生成立了“矿区绿化小队”、“我爱读书小队”、“老年活动中心爱心小队”等。我又结合学校的升旗仪式、重大节日颂祖国、
9、春游、秋赏、爱国主义影片观看、红领巾广播站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都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了教养机会,锤炼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行为。四、体会汗水后丰硕成果的喜悦。一届又一届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由于方法和措施的得当,最后总能换来学生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行为习惯越来越趋向规范,我心中也一次又一次被喜悦所充溢。礼仪的教诲培养,使每一届孩子们心灵上都深深地烙下了文明礼貌的烙印,行队礼、见人问好、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已成为孩子们的自动化习惯。班级多次被评为校规范班和市三好班级,受到学校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好评。养成教育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小学阶段的道德品质教育,教育小学生“明理”固然很重要,但“导行”更关键。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叶老的话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作为小学班主任老师的我们更应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人、为他们的成才打下不可或缺的基础,成为他们发展中持久的发动机。 辽河油田欢一小:罗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