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11514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魏 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一、 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在开学的第一周是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

2、本班班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时,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 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 在开学的第一天,领导会在开学典礼上强调校规。 我根据班里实情,制定了班规,如:上下楼要轻声慢步。不要随便开电视机等。 此方法得到很好的效果。二、 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社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寻找提高全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 的第一课堂,社会的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校 “三化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要求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 学校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会、家

3、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 使家庭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学校社会相结合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践、去体验,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三、 以身作则,为养成教育做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 树立师表,蜡炬不成灰。 教育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 现在, 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 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 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一少半。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的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是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从

4、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平时,我走进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他们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四、 积极参加培训,强化养成教育。 我校每学期都对学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学生不向困难低头,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课间操时,要求每一个动作到位,做到整齐规范, 同学们精神面貌也特别好。 在短时间里,学生就做到了步调一致、 广播操做到了快、静、齐。五、 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坚持评价是我校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每周我校都进行流动红旗评比,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辛勤的耕耘接触了累累硕果,现在我校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学习、生活井然有序,良好的校风、学风已然形成。养成教育的成功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带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