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窗体顶端
1.公文的发文字号由三部分组成,放在第一位置的是 〔D〕
A.年号 B.顺序号
C.拟稿部门代字 D.发文机关代字
2.报告要以具体的事实和确实的数据作主要内容,所以它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
A.叙述 B.说明
C.夹叙夹议 D.议论
3.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下级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称为 〔 〕
A.指导关系 B.领导关系
C.隶属关系 D.平行关系
4.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所用的公文是 〔 〕
A.请示 B.函
C.报告 D.申请书
5.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的公文,称为 〔 〕
A.公告 B.通告
C.通报 D.通知
6.应对所收公文负有实际办理或有答复责任的主要受文机关,称为〔 〕
A.主送机关 B.抄报机关
C.抄送机关 D.承办机关
7.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才是国家行政公文的 〔 〕
A.撰稿人 B.法定作者
C.审稿人 D.签发人
8.公文拟稿人把公文拟写完成,此文稿称为 〔 〕
A.标准稿 B.讨论稿
C.草稿 D.定稿
9.计划主体(或内容)的“三要素”是指 〔 〕
A.目标、措施、时间 B.目标、措施、步骤
C.任务、办法、责任人 D.目标、指标、效益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0 . 下级机关的领导口头汇报工作时,作为依据的文字材料是 。
11 . 简明扼要地反映某一时期、某一方面信息的简报称为 简报。
12 .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使用的公文叫 。
13 . 公文标题要求明确, ,简明。
14 . 是规约性公文正文的核心部分。
15 . 用于揭示公文的主要内容,是公文主题的高度概括。
16 . 调查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情况的真实可靠和 的准确无误。
17 . 具有法定作者和 体式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显著标志。
18 . 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 而制作公文。
19 . 机关主管领导对审核过的文稿最后审定并签写印发意见,这一程序叫 。
窗体底端
1.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公文是 〔 〕
A.决定 B.指示
C.决议 D.工作意见
2.公文标题用于揭示公文的主要内容,它高度概括了公文的 〔 〕
A.精神 B.目的
C.主题 D.领导意图
3.对所收公文有实际办理或答复责任的机关,称为 〔 〕
A.主送机关 B.抄送机关
C.受文公司 D.法定机关
4.在有平行关系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制发公文,采用的行文方式是〔 〕
A.多级行文 B.间接行文
C.直接行文 D.联合行文
5.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布某些应知事项的公文称为公布性公文。
6.秘密文件指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后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文件。
7.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立即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称为特急件。
8.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叫
议案。
9.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署主办(或“牵头”)机关的发文字号。
10.通报上的好人好事与某人的先进事迹材料的最大区别是通报事项的突发性。
11.把本机关的主管业务范围内的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报告给上级,这种报告我们称之为
情况性报告。
12.简报的基本功能是报道、反映情况,因此简报的主体就要把情况和事实叙述清楚。
13.机关领导人或职能部门负责人把公文撰写任务交给撰稿人,这一程序叫交拟。
14.为规范、约束人的行为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统称为规约性公文
窗体底端
15.凡在公文标题中已明确发布、转发、批转文件名称的,该被发布、转发、批转的文件不再列入附件。 〔 〕
16.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公文由谁撰写就由谁负责。 〔 〕
17.如果是党委和行政联合行文,则以党委书记的签发日期为该公文的成文日期。 〔 〕
18.科级机关向不相隶属的局级机关行文,是平行文。 〔 〕
19.机关印章和机关领导人的签署都是公文生效的标志。 〔 〕
窗体顶端
1.《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作者是 〔 〕
A.国务院总理 B.国务院秘书长
C.国务院 D.文件拟稿人
2.为检索和引用该文件提供专指性较强的代号,为统计和管理公文提供方便的依据,是〔 〕
A.公文份号 B.发文字号
C.公文主题 D.公文标题
3.将调查研究的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文体称为 〔 〕
A.调查报告 B.情况报告
C.研究报告 D.调研通讯
4.公文的成文日期除有特别规定外,均为公文的 〔 〕
A.拟稿人的写定日期 B.办公室的审核日期
C.印发日期 D.生效日期
窗体底端
5.机关主管领导对审核过的文稿进行最后审定并签写印发意见,这一程序叫。
6.公文的时效性,也可以称为公文的执行效用。
7.发文机关对其所制发的公文依次编排的顺序代码,称为。
8.凡是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较强说服力的材料,称为材料。
9.规约性公文必须由的组织按照严格的程序制定和发布。
10.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是。
11.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的公务文书,叫公文。
12.针对生产事故、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等重大责任事故而发的通报称为。
13.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的陈述性公文名称,叫。
14.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都可以成为公文的。
15.一般公文都有主送机关,但公告、通告和会议纪要均没有主送机关。〔 〕
16.任何机关只要向级别比本机关高的单位行文,都称为上行文。 〔 〕
17.公文附件的名称应标在公文正文之后、公章与成文日期的左上方。〔 〕
18.下行文的主送机关可视需要而定,可以不止一个。但上行文的主送机关只许有一个。
〔 〕
19.公文拟稿人拟完稿后可直接交机关领导签发。 〔 〕
1.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
和的文书,是依据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公文的法定作者是指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
和担负义务的机关或组织。
3.下行文指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发给机关的公文。
4.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
5.请示一般只有一个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形式,但不能抄送其机关。
6.报告不得夹带事项。
7.通报适用于、、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8.通知适用于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事项,任免人员。
9.函适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0.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署机关的发文字号。
11.通报上的好人好事与某人的先进事迹材料的最大区别是通报事项的。
12.把本机关的主管业务范围内的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报告给上级,这种报告我们称之为。
窗体底端
13.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公文是 〔 〕
A.决定 B.指示
C.决议 D.工作意见
14.公文标题用于揭示公文的主要内容,它高度概括了公文的 〔 〕
A.精神 B.目的
C.主题 D.领导意图
15.对所收公文有实际办理或答复责任的机关,称为 〔 〕
A.主送机关 B.抄送机关
C.受文机关 D.法定机关
16.在有平行关系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制发公文,采用的行文方式是〔 〕
A.多级行文 B.间接行文
C.直接行文 D.联合行文
17.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 〔 〕
A.报告 B.决定
C.总结 D.请示
18.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用 〔 〕
A.请示 B.报告
C.函 D.批复
19.联合行文的机关应该是 〔 〕
A.两个以上的机关 B.两个以上的同级机关
C.上下级机关 D.不相隶属的两个机关
20.公文标题中除法规和什么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
A.规章 B.指令
C.公告 D.决定
21.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和 〔 〕
A.年份 B.序号
C.简称 D.全称
22.公文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联合行文 〔 〕
A.同级政府 B.同级政府各部门
C.各级政府 D.政府与同级党委
28.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公文由谁撰写就由谁负责。 〔 〕
29.如果是党委和行政联合行文,则以党委书记的签发日期为该公文的成文日期。 〔 〕
30.科级机关向不相隶属的局级机关行文,是平行文。 〔 〕
31.机关印章和机关领导人的签署都是公文生效的标志。 〔 〕
32.某县人事局向县直属各单位下发年终考核通知,抄送该县政府办公室。 〔 〕
33.×省×市××区区属瓷器厂因税务问题受到该区税务所的处罚,该厂认为处罚不符合国家税法,特向市税务局申诉,并同时向×省税务厅申诉,并抄报×市政府、××区政府。 〔 〕
34.×县农林局写例行报告,一向县政府汇报2002年全年工作,二在报告中请示了2003年增设农机站的事项,三建议对困难地区减免乡政府提留费用。〔 〕
35.×市×工业总公司因市属重点企业×电器厂领导班子个别人贪污犯罪,准备调整该厂领导班子,特向市政府请示,并将该请示抄送该厂办公室。〔 〕
36.×市×区职工大学是受区政府和市成人教育局双重领导的单位。该职工大学就2002年需增加教育经费一事,特同时向这两个上级机关请示。 〔 〕
37.中共×市委与市委宣传部就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联合向下发出通知。 〔 〕
教育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