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态度与外语学习的动机.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19903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态度与外语学习的动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化态度与外语学习的动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化态度与外语学习的动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化态度与外语学习的动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化态度与外语学习的动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态度与外语学习 的动机 Outline of the theme1,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1.1 Sense of worth 1.2 Custom 1.3 Living environment 1.4 Religious faith 1.5 Historical culture2 ,The influenceing factor of learning motivation 2.1 External factor 2.11self-need and target architecture of students 2

2、.12 Interest 2.13 Worrying degree of student 2.14 The characteristic during every age 2.15 Ideal level and sense of worth 2.2 Internal factor 2.21 The value of task 2.22 The expectation of teachers3,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 brings load to language learners and tactics to solve

3、them .文化态度与外语学习的动机韩周勤 【Abstract】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ense of worth, Custom, Living environment, Religious faith ,Historical culture.So it is not easy to study English . Then, the article lines the influenceing factor of learning motivation.In

4、 one word,make full use or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English study will became easy.【关键字】文化差异,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策略。 【引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学生对外语的学习目的在于能流利的利用

5、这门语言交流,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对于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1价值观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

6、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2习俗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

7、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1、生存环境方面:3生存坏境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

8、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 “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

9、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4、宗教信仰方面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吧)这样的诅咒。5、历史典故方面英汉两种语文中有大量的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中

10、Achillesheel(唯一致使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

11、gon)” 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中学阶段的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二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1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

12、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其得到满足,学习成绩就是一种强化,无需外力的作用,不必施加外部的奖赏而使他产生某种荣誉感。 学习动机既然是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客观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那么,首先要看到,内部条件在学习动机形成中是最初要注意到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那么就要了解这个对象的内因。a、 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在社会实践中,每个人的需要和认知事物的方式不同,而且其需要的强度和水平也不同,因此,反映在学习动机上的认知和需求以及其强度、水平也不同。学生树立的目标不同,形成的目标结构不同,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如果目标是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便可达到的,那么便会加

13、强学生的动机和完成目标任务时的持久性,这是由于具体的目标提供了判断行为的标准,中等难度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挑战,近期可达到的目标不会被日常事物所干扰。在学校中,不同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不同的。一些学生的成就动机是指向学习目标,而有的则指向表现目标。即具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将学校学习的目的看作是为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而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将 学习目的看作是为了寻求对自己能力的积极评价(避免积极的评价)。具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喜欢选择较难的课程,迎接挑战;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关注能否取得好分数,因而会选择简单的课程,避免挑战。这些学生在整体智力水平上并无差异,但是他们的学业成绩却又明显的不同。遇到困难时,表现定向

14、的学生很容易丧失信心,成绩急剧下降。相反,学习定向的学生更倾向于继续努力,动机和成绩会有提高。学习定向的学生会使用更多的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相信,学业活动的目标是学习而不是分数;同时,教师应该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淡化分数或其他奖励。b、兴趣 兴趣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而兴趣又和能力、唤醒水平、年龄等因素有关。首先,如果学生感到能够胜任,就会产生兴趣,比如某个学生对某项活动不感兴趣,但是如果获得成功,他们也会产生兴趣。其次,引起兴趣和好奇心可以提高个体的唤醒水平。如果学生觉得活动无味,可通过变化任务,使学生精神抖擞;如果学生的唤醒水平过高,产生较高焦虑,

15、则可采用一定方法来应付焦虑。再次,对于低龄学生,让他们操纵和探索与学习有关的物体,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可借助建构好的问题、有逻辑的难题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c、学生的焦虑程度焦虑指学生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焦虑水平不仅影响着学习的动机,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表明,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不良影响。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d、成熟与年龄特点在各种动机表现中可见,幼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影响、家长的过高要求常常是不予理睬的。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小孩子对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大孩子对社会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望等比较在意。比如,刚入学的孩子会产生

16、对小学生地位和外表的羡慕,而对于教师的眼神却不会多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的动机作用才增长,如注意到自己在班中的地位,渐渐地学会与其他同学比较等。e、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习动机与理想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生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影响着学习动机和目标结构的形成。理想水平高,学习的动机就强。2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 外部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为地影响学生产生的一种学习动力。a、任务的价值一般来讲,学习任务对学生有三种价值:即成就价值,兴趣价值和效用价值。成就价值表明学生在任务中表现良好的重要

17、性。成就价值与个体的需要及取得成功的意义相关,比如,一个人要使自己在表现得很出色,并且相信在跳水比赛中能拿到冠军,那么跳水比赛对他有很高的成就价值。兴趣价值是指个体从活动本身获得乐趣,即活动本身就可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效用价值时帮助个体达到一个短期或长期目标的价值,如学习英语可能为自己将来出国深造提供更大的可能性。为了促进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价值,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真实的任务。因为真实的任务可以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效应价值,认为任务是有趣的,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b、教师的期望教师可以运用自己对学生的期望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其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指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念影响其对学生的期望

18、,而对学生的期望又往往会变成学生的现实表现的一种现象。它也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比如在一次一般的智力测验中,随机从各个班抽取少量学生,然后故意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当年会取得显著进步;结果过几个月后,他们的学习成绩果然比其他学生进步快。此外,还有一种效应是“固定期望效应”。即教师的期望往往把学生的成就固定在某一水平上,不能提高对学生的期望水平,结果无法提供更合适的教学,限制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研究表明,教师持高期望的学生与教师持低期望的学生相比,他们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的互动更多,得到的表扬也多于批评。相反,那些教师持低期望的学生意识到自己被视为差生,因而自暴自弃,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应

19、该努力避免自己的期望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三,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学习者带来的负担及应对策略 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构建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不同语言的基础结构。如在感知时间(年、月、日),地理位置,在表达组织,系统介绍人物等方面,汉语的顺序都是从大到小,而英语的表达顺序恰好相反。如:“2001年4月15日”英语则表达为“April 4, 15th, 2001” ,“楚雄师专英语系系主任”用英语表达则为“The dean of English Department of ChuXiong Teachers College”,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中国人的整体思维,自然与人处于一个统一的

20、整体结构中,由大到小就是先整体后局部。而西方人则认为相互独立的部分组成了世界,因此,由小到大,由点到线,他们的思维是归纳式的,线式的。即东方为整合型思维,西方为分异型思维。体现在语言中,中听全句西主次,(张祥平,1995)试看句子“我今天在朋友家吃了顿饭”,在现代汉语中,时间地点可以被整合到主谓宾之内,而这句话在英语中的顺序是“我吃了顿饭,在朋友家,今天”或“今天,我吃了顿饭,在朋友家”,其中的主谓结构“我吃了顿饭”不可被分开。现代汉语的整合句式在更复杂的修饰成分时与西语的分异句式更显不同。在汉语中,定语从句只是可以整合到主谓宾结构之内,例:“上个月我们考察了那个有溶洞的城市”在英语中,“考察

21、城市”这个核心结构是不能分开的,修饰语或用介词短语,或用定语从句,应尾随在核心结构之后主结构与次结构是分异的。对于讲汉语的人来说,不听完全句就不能获得该句的主要信息,相反,英语可以先获得主要信息再获得次要信息。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会引起编译码方式的不同。可以说,不同的文化出现不同的语言结构,而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会致使使用该语言的人形成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在语言与思维上的个性差异必然会给外语学习者带来障碍。在英语学习中,可常见“中文思维+英文形式”的语言结构,这是一种典型的“chingish”。 根据心理学家们的观察,人们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思维模式相吻合的东西,与自己思维模式

22、不一致的东西则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但人类在表达概念和思维方面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对于母语与目的语在思维模式与语言表达中的共性部分不必担心,问题在于个性部分。吕淑湘先生说:“英语在咱们是外国语,汉语是咱们的本族语,要是我们不帮着学习者去比较,他们自己会无意之中在那儿比较,而只见其同,不见其异。”我们也可本着这一精神,在学习中自觉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个性部分,即差异部分,了解思维模式对语言的表达的影响,从而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准确地传递所要传递的信息。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句法功能一望而知

23、,比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了然于胸。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联系不易从外表看出。比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起来。思维模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更明显的反映在篇章结构上,根据Kaplan(1966,1968)的研究与调查,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主要呈直线型,也就是说,英语段落通常是以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开头,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

24、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Kaplan还分析了母语为汉语的学生的英文写作。他得出结论是,尽管这些学生对英语句法已掌握得很熟练,但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他们的作文过多的绕圈子,主要呈螺线型。中国人写文章以语义为中心,只要语义相关,篇章就会自然流动。句子之间没有那么多连词,而是靠思维的连贯、语义的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应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仍然体现了整体式思维。而且中国人做文章还讲究“不言而喻”这就更叫西方人摸不着头脑。相比之下,直线型语篇结构显得直观。这种结构在句子之间使用连接词衔接,还是体现了解析式思维.。英语中有and、but、or、if、when、where、whereupon、

25、except、while、 considering、等大量连接词语,而这种情况在汉语里是没有的。如果中国学生从整体具象的角度按照语义的自然连接即内在逻辑来展开思维,组织句子,不会熟练使用这些连接词,让英语族人读来就会有信息梗塞感,觉得模糊不清,不知所云。另外,因受先因后果思维的影响,中国学生常把主要论点淹没在一大堆材料之中,最后才点题,画龙点睛(螺线型),英语族人难以理解。他们一般是先把论点或要点解明扼要地摆出来,接着再分别论述。以上提到的这些规律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蕴涵着很深的道理。因此,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就要注意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要有意识用英语的思维模式来布局谋篇。总之,中西方文化存在

26、很明显的差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刘晓渠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2 杨丰宁。心理情感因素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济南:山东外语教学,1993。3 刘建达。论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情感过滤。西安:外语教学,19964 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 人民外语教育出版社5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6 Domyei, Z. 2001.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

27、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7 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03-04学年第18、19期.8 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9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0 周国韬.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3,(6):344-347.11 景怀斌.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1995,(2):180-183.12 余安邦,杨国枢.成就动机本土化省思M.北京:远流出版公司,1990.13 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4 Daniel T. Hiekey. Engaged Participation versus Marginal Nonparticipation: A Stridently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Acheivment Motivation J. The Elementary School J our al, 2003, (4): 25-29.15 周爱宝,金生弘.影响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1997,(2):169-172.16 王本法.关于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驱力构成论及其意义J.天津市教育科学学院学报,2002,(4):53-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