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G 17-2016 杆秤-(高清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1818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9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G 17-2016 杆秤-(高清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JJG 17-2016 杆秤-(高清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JJG 17-2016 杆秤-(高清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JJG 17-2016 杆秤-(高清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JJG 17-2016 杆秤-(高清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 J G1 72 0 1 6杆 秤S t e e l y a r dS c a l e s 2 0 1 6-1 1-2 5发布2 0 1 7-0 5-2 5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杆秤检定规程V e r i f i c a t i o nR e g u l a t i o no fS t e e l y a r dS c a l e sJ J G1 72 0 1 6代替J J G1 72 0 0 2 归 口 单 位: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济南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参加起草单位:青海省计量检定测试所

2、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本规程委托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G1 72 0 1 6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马 堃(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李 峻(济南市计量检定测试院)申东滨(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祖绍虎(青海省计量检定测试所)张 鑫(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梁 亮(青岛市计量技术研究院)J J G1 72 0 1 6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1 术语(1)3.2 计量单位(2)4 概述(2)5 计量性能要求(2)5.1 准确度等级的划分(2)5.2 检定分度值(2)5.3 杆秤的最大允许误差(3)5.4 称量(3)5.5 重复性(3

3、)5.6 灵敏度(3)6 通用技术要求(3)6.1 计量的安全性(3)6.2 检定的适用性(3)6.3 称量结果的指示(3)6.4 指示装置(4)6.5 游砣及杆秤的规格(5)6.6 稳定平衡(6)6.7 计量法制标识和计量器具标识(6)7 计量器具控制(6)7.1 检定用标准器具及用具(6)7.2 检定项目(6)7.3 通用技术要求的检查(7)7.4 计量性能检定(7)7.5 检定结果的处理(9)7.6 检定周期(9)附录A 检定记录格式(推荐性)(1 0)附录B 检定证书内页格式(推荐性)(1 1)附录C 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推荐性)(1 2)J J G1 72 0 1 6引 言 本规

4、程是对J J G1 72 0 0 2 杆秤的修订。在编制格式上执行了J J F1 0 0 22 0 1 0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与J J G1 72 0 0 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有以下变化:增加了与计量检定相关的一些必要的术语(见3.1);删除了使用中检查;删除了定型鉴定、样机试验的内容;删除了刀纽绳纽结合式及绳纽式秤;增加了平衡位置的概念(见3.1.8);增加了计量的安全性(见6.1);增加了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的计算公式(见7.4.1.1、7.4.1.2);修改了平衡稳定性的定义,改为稳定平衡(见6.6);修订了检定记录格式和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见附录A、附录B、附录

5、C。本规程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 J G1 72 0 0 2;J J G1 71 9 8 6;J J G1 71 9 8 0。J J G1 72 0 1 6杆秤检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普通准确度级的杆秤的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2 引用文件J J G9 9 砝码J J F1 1 8 1 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3 术语和计量单位3.1 术语本规程所用的术语与J J F1 1 8 1的术语相一致。为使用方便和便于理解,采用和增加了部分术语。3.1.1 杆秤 s t e e l y

6、a r ds c a l e具有一个秤砣、单一杠杆和标尺的秤。3.1.2 零点纽 z e r o l i f t i n gc o r d确定零点平衡时的秤纽。3.1.3 最大秤量(M a x)m a x i m u mc a p a c i t y杆秤的最大称量能力。3.1.4 末秤量 t e r m i n a l c a p a c i t y零点纽的最大秤量值。3.1.5 最大秤量纽 m a x i m u m-c a p a c i t y l i f t i n gc o r d确定首秤量平衡时的秤纽。3.1.6 首秤量 i n i t i a l c a p a c i t y最

7、大秤量纽的起始秤量值。3.1.7 杆秤的平衡 e q u i l i b r i u m当杆秤的指示部件(秤杆)达到稳定时的平衡状态(接近水平位置)。3.1.8 平衡位置 e q u i l i b r i u mp o s i t i o n秤杆在平衡状态时所处的位置(秤杆末端高于水平位置为+,反之为-)。3.1.9 稳定平衡 s t a b l ee q u i l i b r i u m当秤杆偏离平衡位置,并自由而无扰动地释放时,它将返回原来的平衡位置或在其附近摆动的一种平衡。3.1.1 0 杆秤的指示装置 d i s p l a y i n gd e v i c eo f as t e

8、 e l y a r ds c a l e以可见的形式提供衡器称量结果的装置。1J J G1 72 0 1 63.1.1 1 游砣 p o i s e安装或悬挂在计量杠杆上,可与刻线组合使用的活动砝码。它往往和计量杠杆上的标尺标记一起来指示称量值。悬挂着的活动砝码也叫挂砣。3.1.1 2 杆秤的游砣质量比 m a s s r a t i o杆秤游砣的质量与最大秤量之比。3.1.1 3 检定分度数(n)n u m b e ro fv e r i f i c a t i o ns c a l e i n t e r v a l s(n)最大秤量与检定分度值之比,用n表示。n=M a x/e3.1.

9、1 4 计量杠杆 w e i g h i n g l e v e r配备有游砣和(或)平衡砝码,由一根或多根杠杆组成的载荷指示部件。3.2 计量单位杆秤使用的计量单位应为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千克(k g)和克(g)。4 概述杆秤是一种非自动衡器。原理:杆秤是基于杠杆平衡原理而设计,完全靠人员操作来取得平衡位置的一种非自行指示秤,属于典型的不等臂杠杆称重器具。即通过游砣(由砣系悬挂于秤杆上)在秤杆上的移动来取得平衡,从而获得被称物的质量。结构:通常由承载器(秤盘、秤钩)、秤杆(计量杠杆)、秤纽(零点纽、最大秤量纽)、游砣等组成。杆秤从形式上分为钩秤、盘秤和戥秤3种;可制成内刀式、外刀式或内刀、外

10、刀结合式。用途:主要应用于物品的称重计量,广泛应用于流动商贩、农贸集市和中草药配制等场所。5 计量性能要求5.1 准确度等级的划分表1为杆秤的准确度等级与最大秤量、检定分度值、检定分度数和最小秤量的关系。表1 准确度等级与最大秤量、检定分度值、检定分度数、最小秤量的关系准确度等级普通准确度级类别最大秤量M a x检定分度值e检定分度数n最小秤量M i n戥秤2 0g M a x5 0 0g0.1g e2g1 0 0n2 5 01 0e钩秤、盘秤5 0 0g M a x2 0 0k g2g e2 0 0g2 5 01 5k g的杆秤,为该纽支点到秤杆末端距离的1/2 0。6 通用技术要求6.1

11、计量的安全性杆秤不应具有易于做欺骗性使用的特性。对游砣的调整腔等直接影响到称量示值的部件,应采用封闭式结构,封片的直径至少为5mm,并且有相关标识。封片不能破坏和拆下,封片拆下后合格即失效。6.1.1 秤杆与游砣要有对应统一的编号,不可分离使用。6.1.2 零点纽、最大秤量纽、承载器在秤杆上的位置应固定。6.1.3 秤杆应使用实心材料制作。6.2 检定的适用性杆秤的结构应符合本规程的检定要求,秤盘、秤杆、秤纽等都应保证最大秤量的砝码方便、安全地放置使用,而不发生损坏等意外现象。6.3 称量结果的指示6.3.1 读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杆秤的指示装置必须可靠、易读和清晰。6.3.2 示值的形式6.

12、3.2.1 杆秤的检定分度值的形式以11 0k,21 0k,或51 0k表示,指数k为正整数、负整数或等于零。见图1。3J J G1 72 0 1 611 0k21 0k51 0k图16.3.2.2 最大秤量纽分度值为零点纽分度值形式的2、4、5倍。6.3.2.3 最大秤量为1k g、3k g和5k g的杆秤,其零点纽的分度值亦可采用下列形式(见图2)。最大秤量:5k g零点纽分度值e=1 0g最大秤量:3k g零点纽分度值e=5g最大秤量:1k g零点纽分度值e=2g图26.4 指示装置6.4.1 标尺标记标尺标记应由宽度固定的刻线或星点组成,刻线的宽度在标尺间距的1/1 0和1/4之间,应

13、不小于0.2mm(戥秤不受此限)。6.4.2 标尺间距标尺刻线的间距应相等且不小于2mm(戥秤不受此限),以保证其间距尺寸造成称量结果的误差不超过0.2e。4J J G1 72 0 1 66.4.3 游砣的指示器件游砣的指示器件系指游砣的指示部位(砣系)。游砣的指示部位应能与标尺零点刻线及任一标尺刻线相对正,砣系直径不大于标尺间距的1/3。6.5 游砣及杆秤的规格6.5.1 游砣游砣质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J J G9 9中M2等级砝码的要求。6.5.1.1 游砣的标称质量值以杆秤的最大秤量表示,应具有阿拉伯数字和质量单位“k g”或“g”标志;同时还应具有游砣的质量与最大秤量之比的百分数标志

14、。标志字迹应清晰。6.5.1.2 游砣的调整腔,应用封片加封,加封后不用工具不能剥落,封面不得高出或低于游砣表面1mm。6.5.2 杆秤的规格,所配游砣的质量、最大允许误差及其与最大秤量之比的关系见表3。表3 杆秤的规格、所配游砣的质量及其最大允许误差序号最大秤量M a x分度值(零点纽)e分度数n杆长游砣(M2等级)质量最大允许误差/m g游砣的质量与最大秤量之比%12 0 0k g2 0 0g10 0 01 7 0c m5k g8 0 02.521 5 0k g2 0 0g7 5 01 5 0c m4.5k g6 8 0331 0 0k g2 0 0g5 0 01 4 0c m3.5k g

15、5 4 03.545 0k g1 0 0g5 0 01 1 0c m2.5k g3 8 0553 0k g5 0g6 0 09 0c m1.5k g2 4 0561 5k g2 0g7 5 07 0c m7 5 0g1 0 0571 0k g2 0g5 0 06 0c m5 0 0g8 0585k g1 0g5 0 05 5c m2 5 0g4 0593k g5g6 0 05 0c m1 5 0g2 651 01k g2g5 0 04 0c m5 0g1 051 15 0 0g2g2 5 0不限定7 5g2 31 51 22 5 0g1g2 5 0不限定3 7.5g2 5.51 51 32 0

16、 0g1g2 0 0不限定3 0g1 41 51 45 0g2 0 0m g2 5 0不限定7.5g1 1.51 51 52 5g1 0 0m g2 5 0不限定3.7 5g1 1.91 5 注:零点纽的末秤量与最大秤量纽的首秤量不限定,但必须衔接。5J J G1 72 0 1 66.6 稳定平衡秤杆处于平衡位置时,夹紧砣系,使秤杆分别上升或下降1 0 1 5 左右,释放后秤杆应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其误差应不超过5.3规定相应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平衡位置变化产生的误差应不大于5.3规定相应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6.7 计量法制标识和计量器具标识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应标注在明显易见

17、的地方,表示在永久固定于秤的铭牌或粘贴标签上,或在秤自身不可拆卸部分上。标志和标识必须清晰可辨、牢固可靠。6.7.1 计量法制标志内容:检定合格标志。6.7.2 计量器具标识内容:a)制造厂名称或简称;b)最大秤量,可表示为M a x;c)最小秤量,可表示为M i n;d)首秤量、末秤量;e)器具编号;f)准确度等级或符号;g)检定分度值,可表示为e;h)游砣标称质量,游砣的质量与最大秤量之比的百分数及游砣调整腔封片标志。6.7.3 对检定合格标志的要求:a)应保证标志能持久保存,并留出固定位置;b)标志应牢固可靠,其形状、尺寸清晰易读;c)标志容易固定,而不改变杆秤的计量性能;d)在使用中易

18、于看见标志。7 计量器具控制7.1 检定用标准器具及用具7.1.1 计量标准器具标准砝码:检定用的标准砝码(包括附加砝码)应符合J J G9 9的计量要求,其误差绝对值应不大于5.3规定的相应载荷下杆秤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直尺:分度值为0.5mm的直尺。7.1.2 检定用具:专用检定架。7.2 检定项目表4为杆秤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项目。6J J G1 72 0 1 6表4 检定项目一览表序号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1通用技术要求计量的安全性+检定的适用性+-称量结果的指示+-指示装置+-游砣及杆秤的规格+-计量法制标识和计量器具标识+2零点纽空秤+末秤量检定秤量+灵敏度+重复性+稳定

19、平衡+3最大秤量纽首秤量+1/2最大秤量+最大秤量检定秤量+灵敏度+重复性+-稳定平衡+-注:“+”表示需要检定的项目;“-”表示不需要检定的项目。7.3 通用技术要求的检查通过目测和相应的计量器具对杆秤按照6.16.7的要求进行检查,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其他项目的检定。7.4 计量性能检定7.4.1 零点纽7.4.1.1 空秤杆秤零点纽固定悬挂,将游砣置于零点位置,杆秤应平衡,记下平衡位置。如杆秤不平衡,应执行7.4.3并按公式(1)计算误差。E=I-L(1)式中:E 杆秤的示值误差,k g或g;I 杆秤的示值,k g或g;L 标准砝码的质量,k g或g。7J J G1 72 0 1 67

20、.4.1.2 末秤量a)秤量杆秤零点纽固定悬挂,将游砣置于末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末秤量的砝码,执行7.4.3使杆秤处于平衡位置,并按公式(1)计算误差。b)灵敏度杆秤零点纽固定悬挂,将游砣置于末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末秤量的砝码,执行7.4.3使秤杆处于平衡位置,然后加放0.5e的砝码,由此引起秤杆末端改变的静止距离应不小于:最大秤量1 5k g的秤,为该纽支点刀秤杆末端距离的1/3 0;最大秤量1 5k g的秤,为该纽支点刀秤杆末端距离的1/2 0。c)重复性杆秤零点纽固定悬挂,将游砣置于末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末秤量的砝码,观察秤杆是否在平衡位置,如秤杆不能

21、进入平衡位置,应移动砣系在秤杆上的位置,改变杆秤示值,取得平衡位置,重复称量3次。按照公式(1)计算每次称量的示值误差。按照公式(2)计算重复性。R=EM a x-EM i n(2)式中:R 重复性,k g或g;EM a x 三次称量示值误差的最大值,k g或g;EM i n 三次称量示值误差的最小值,k g或g。d)稳定平衡杆秤零点纽固定悬挂,将游砣置于末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末秤量的砝码,使秤杆处于平衡位置,夹紧砣系,使秤杆分别上升或下降1 0 1 5,释放后秤杆应恢复到平衡位置。如秤杆不能进入平衡位置,应执行7.4.3并按公式(1)计算误差。7.4.2 最大秤量纽7.4.2.1

22、 首秤量杆秤最大秤量固定悬挂,将游砣置于首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首秤量的砝码,执行7.4.3并按公式(1)计算误差。7.4.2.2 1/2最大秤量杆秤最大秤量纽固定悬挂,将秤砣置于1/2最大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1/2最大秤量的砝码,执行7.4.3并按公式(1)计算误差。7.4.2.3 最大秤量a)秤量杆秤最大秤量纽固定悬挂,将秤砣置于最大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最大秤量的砝码,执行7.4.3并按公式(1)计算误差。8J J G1 72 0 1 6b)灵敏度杆秤最大秤量纽固定悬挂,将游砣置于最大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最大称量的砝码,执行7.4.3使秤杆处于

23、平衡位置,然后加放1.5e的砝码,由此引起秤杆末端改变的静止距离应不小于:最大秤量1 5k g的秤,为该纽支点刀秤杆末端距离的1/3 0;最大秤量1 5k g的秤,为该纽支点刀秤杆末端距离的1/2 0。c)重复性杆秤最大秤量纽固定悬挂,将游砣置于最大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最大秤量的砝码,观察秤杆是否在平衡位置,如秤杆未在平衡位置,应移动砣系在秤杆上的位置,改变杆秤示值,取得平衡位置,重复称量3次。按照公式(1)计算每次称量的示值误差。按照公式(2)计算重复性。d)稳定平衡杆秤最大秤量纽固定悬挂,将游砣置于最大秤量位置,在承载器上加放质量值为最大秤量的砝码,使秤杆处于平衡位置,夹紧砣系

24、,使秤杆分别上升或下降1 0 1 5,释放后秤杆应恢复到平衡位置。如秤杆未在平衡位置,应执行7.4.3并按公式(1)计算误差。7.4.3 误差计算检定过程中,对每一秤量点,在承载器上施加相应的标准砝码,观察秤杆是否在平衡位置,如秤杆未在平衡位置,应在承载器上增加或减少配衡砝码,改变标准砝码的质量,取得平衡位置。按照公式(1)计算示值误差。示值误差不得超过5.3规定的相应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7.5 检定结果的处理7.5.1 经首次检定或后续检定合格的杆秤,发给检定证书或粘贴检定合格标志,并注明检定日期和有效期。7.5.2 经首次检定或后续检定不合格的秤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7.6

25、 检定周期杆秤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9J J G1 72 0 1 6附录A检定记录格式(推荐性)送检单位制造商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器具编号准确度等级检定分度值e最大秤量M a x最小秤量M i n检定日期有效期至检定地点检定依据检定结论检定员核验员证书编号 检定用计量标准装置和标准器的信息计量标准装置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号有效期至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 检定项目及检定结果 E=I-L通用技术要求的检查 符合 不符合称量 计量单位:项目示值I砝码L误差E灵敏度稳定平衡MP E零点纽空秤末秤量最大秤

26、量纽首秤量1/2最大秤量最大秤量重复性计量单位:I1E1I2E2I3E3EM a x-EM i n|MP E|L=L=首次检定随后检定01J J G1 72 0 1 6附录B检定证书内页格式(推荐性)检定证书编号:检定机构授权说明:计量标准装置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号有效期至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检定分度值e:最大秤量首秤量末秤量检定项目检定结果要求通用技术要求的检查空秤末秤量首秤量1/2最大秤量最大秤量灵敏度重复性稳定平衡检定地点:11J J G1 72 0 1 6附录C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推荐性)检定结果通知书编号:检定机构授权说明:计量标准装置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号有效期至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检定分度值e:最大秤量首秤量末秤量检定项目检定结果要求通用技术要求的检查空秤末秤量首秤量1/2最大秤量最大秤量灵敏度重复性稳定平衡检定地点:检定不合格项目:21J J G1 72 0 1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