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 1853-2020 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1720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6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1853-2020 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JJF 1853-2020 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JJF 1853-2020 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JJF 1853-2020 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JJF 1853-2020 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8 5 32 0 2 0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S o u n dI n t e n s i t yC a l i b r a t o r s 2 0 2 0-0 7-0 2发布2 0 2 1-0 1-0 2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S o u n dI n t e n s i t yC a l i b r a t

2、 o r sJ J F1 8 5 32 0 2 0 归 口 单 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 草 单 位: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湖南声仪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上海珩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8 5 32 0 2 0本规范起草人:闫 磊(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白 天(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牛 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刘湘衡(湖南声仪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杨晓伟(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张炳毅(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王 欢(上海珩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J J F1 8 5 32 0 2 0目

3、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1 术语和定义(1)3.2 量和单位(2)4 概述(2)5 计量特性(3)5.1 声压级(3)5.2 声强级(3)5.3 频率(3)5.4 总谐波失真(3)5.5 剩余声强测量装置的幅相一致性(3)6 校准条件(3)6.1 环境条件(3)6.2 测量标准器及其他设备(3)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4)7.1 校准项目(4)7.2 校准方法(4)8 校准结果表达(8)8.1 校准记录(8)8.2 校准数据处理(8)8.3 校准证书(8)8.4 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9)9 复校时间间隔(9)附录A 校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1

4、0)附录B 校准证书的内容和格式(1 2)附录C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 5)J J F1 8 5 32 0 2 0引 言J J F1 0 7 12 0 1 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 J F1 0 0 12 0 1 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 J F1 0 5 9.12 0 1 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在制定中参考了G B/T1 7 5 6 11 9 9 8 声强测量仪 用声压传声器对测量、J J G1 7 62 0 0 5 声校准器、J J G9 9 22 0 0 4 声强测量仪中规定的测量方法。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 J F1 8

5、 5 32 0 2 0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校准p-p探头声强测量仪用声强校准器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 J G1 7 62 0 0 5 声校准器J J G6 0 72 0 0 3 声频信号发生器J J G9 9 22 0 0 4 声强测量仪J J F1 0 0 12 0 1 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 J F1 0 3 4 声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J J F1 0 5 9.12 0 1 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G B/T2 9 0 0.8 62 0 0 9 电工术语 声学和电声学G B/T3 1 0 2.71 9 9 3 声学的量和单位G B/T3 9 4

6、 71 9 9 6 声学名词术语G B/T1 7 5 6 11 9 9 8 声强测量仪用声压传声器对测量G B/T2 0 4 4 1.42 0 0 6 测量传声器 工作标准传声器规范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计量单位3.1 术语和定义J J F1 0 0 12 0 1 1、J J F1 0 3 4和G B/T3 9 4 71 9 9 6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1 声强探头 s o u n d i n t e n s i t yp r o b e输出信号能被处理以获得特定方向

7、的声强成分的换能器系统。G B/T1 7 5 6 11 9 9 8,定义3.13.1.2 p-p探头 p-pp r o b e由两个相距一已知固定距离的传声器组成的探头。两传声器测量声压,其平均值被认为是探头参考点的声压,而声压微分可用来推导声质点速度分量。G B/T1 7 5 6 11 9 9 8,定义3.2注:p-p探头也称双传声器探头(t w o-m i c r o p h o n ep r o b e)。3.1.3 p-p探头通道间相位差 p h a s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p r o b e c h a n n e l s f o r a

8、p-pp r o b e在输入相同时,p-p探头各通道间相位响应的差,包括传声器前置放大器和电缆(如果它们是探头的组成部分)。1J J F1 8 5 32 0 2 0G B/T1 7 5 6 11 9 9 8,定义3.6注:p-p探头通道间相位差是频率的函数。3.1.4 p-p探头中传声器标称间距 n o m i n a l s e p a r a t i o no fm i c r o p h o n e s i nap-pp r o b e在一个仪器中用来直接计算声强的固定的间距值。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它是两个传声器有效间距的平均值。G B/T1 7 5 6 11 9 9 8,定义3.73.

9、1.5 声强处理机 s o u n d i n t e n s i t yp r o c e s s o r与指定探头连用以测定声强的装置。处理机以声强和声压或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形式在1/1倍频程带或1/3倍频程带显示结果。G B/T1 7 5 6 11 9 9 8,定义3.83.1.6 剩 残余声强 r e s i d u a l i n t e n s i t y当处理机两通道输入相同的电信号时,或当与处理机相连探头的换能器输入相同的声压时,由于测量通道间的相位差产生的无功声强。G B/T1 7 5 6 11 9 9 8,定义3.1 03.1.7 声压-剩 残余声强指数 p r e s s

10、u r e-r e s i d u a l i n t e n s i t y i n d e x当处理机两通道输入相同的粉红噪声电信号时或当与处理机相连探头的换能器输入相同的粉红噪声声信号时,在1/1倍频程带或1/3倍频程带内,指示的声压级与指示的剩余声强级的差值(按空气密度为1.2 0 48k g/m3计算)。G B/T1 7 5 6 11 9 9 8,定义3.1 1注:此指数仅用于需要独立地指示声压级的场合。3.1.8 剩 残余声强测量装置 r e s i d u a l i n t e n s i t yt e s t i n gd e v i c e使用相同的声压同时施加于p-p探头

11、的传声器,在某频带内和在一个或多个声压级上能直接计算声压剩余声强指数的装置。G B/T1 7 5 6 11 9 9 8,定义3.1 93.2 量和单位G B/T3 1 0 2.71 9 9 3规定的量和单位适用于本规范。4 概述声强校准器是一种用于校准p-p探头声强测量仪的仪器,一般包含声源、声压和声强校准耦合器、剩余声强测量装置,声强校准耦合器内部包含声阻抗耦合元件,将耦合腔内部分隔为两个腔室,使两腔室内的声压信号产生一个固定的相位差。校准时将p-p探头传声器置于密闭耦合器中,声强校准器可模拟在p-p探头传声器标称间距条件下沿声强探头的轴向(或径向)传播的单频和宽频声强信号。声强校准器主要有

12、以下三种用途:a)声强校准;b)声压校准;c)声压-剩余声强指数测量。2J J F1 8 5 32 0 2 05 计量特性5.1 声压级声强校准器在密闭耦合腔内产生的声压级一般不小于9 0d B(基准声压为2 0P a),与制造商提供的规定声压级之差一般不超过0.4d B。5.2 声强级在传声器标称间距条件下,声强校准器在密闭耦合腔内产生的模拟声强级与制造商提供的规定声强级之差一般不超过0.5d B。5.3 频率声强校准器产生的正弦声信号频率一般在1 6 0H z 12 5 0H z频率范围内,产生的声信号频率与制造商提供的规定频率之差(以百分比表示)一般不超过1.7%。5.4 总谐波失真在声

13、强校准器的各规定频率点上,其最大总谐波失真一般不超过3.0%。5.5 剩余声强测量装置的幅相一致性声强校准器若包含剩余声强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发生的粉红噪声(或白噪声)信号一般在4 5H z 7.1k H z的频率范围之内。在4 5H z 10 0 0H z的频率范围内,测试装置向两只传声器提供的声信号的声压级差一般在0.1 0d B之内,其相位差的绝对值一般不大于0.1 0。注:由于校准无需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因此第5章中给出的技术要求仅供参考。6 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声强校准器应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进行校准:空气温度:2 02 6;相对湿度:2 5%9 0%;静压:8 0k P a 1 0

14、5k P a。校准时背景噪声应低于被校声强校准器相应规定声压级5 0d B。6.2 测量标准器及其他设备a)参考传声器至少两只符合G B/T2 0 4 4 1.42 0 0 6要求的声压型工作标准传声器(WS P)。b)前置放大器至少两只前置放大器,在2 0H z 2 0k H z频率范围内,总谐波失真不大于0.1%,A计权本机噪声不大于1 0V。c)适调放大器至少包含两个测量放大通道,在2 0H z 2 0k H z频率范围内,总谐波失真不应大于0.1%。d)多通道声分析仪3J J F1 8 5 32 0 2 0对声分析仪的要求如下:至少包含两个测量通道,一个输出通道;至少在4 5H z 7

15、.1k H z频率范围内的幅值最大允许误差不大于0.2%;声压级测量通道的总谐波失真不大于0.1%;F F T分析的频率谱线数为64 0 0,频率分辨力不低于1H z;具有双通道互谱测量、声强级测量、频率测量和总谐波失真测量功能。给出的总谐波失真计算至6次谐波。e)失真测量仪在4 5H z 7.1k H z频率范围内,失真测量仪引起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应大于0.5%(k=2)。注:失真测量仪可被具有总谐波失真测量功能的声分析仪取代。f)频率计在校准频率范围内,频率计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优于0.0 5%。g)气压计在校准环境条件内,气压计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优于0.5k P a。h)温度计在校准环境条件内,

16、温度计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优于0.2。i)湿度计在校准环境条件内,湿度计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优于1 0%。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校准项目声强校准器的校准项目见表1。表1 声强校准器校准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的章条号校准方法的章条号1声压级5.17.2.12声强级5.27.2.23频率5.37.2.34总谐波失真5.47.2.45剩余声强测量装置的幅相一致性5.57.2.57.2 校准方法7.2.1 声压级7.2.1.1 测量原理声强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声强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可由公式(1)给出。4J J F1 8 5 32 0 2 0Lp=LpA+LpB2+K0 A+

17、K0 B2+A+B2+k(1)式中:Lp 声强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d B;LpA、LpB 分别为A和B两只参考传声器测得的平均声压级,d B;K0 A、K0 B 分别为A和B两只参考传声器的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d B;A、B 分别为A和B两只参考传声器对应的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d B;k 声强校准器的静压修正值(如适用),d B。图1 声压级测量装置示意图注:声强校准器模拟沿径向传播的声强。7.2.1.2 平均声压级校准装置按规定时间预热后,设置适调放大器的频率下限为2 0H z,频率上限为2 0k H z,适调放大器两个通道灵敏度分别设置为参考传声器A和B的开路灵敏度,依据被校声强校准

18、器的标称声压级,将适调放大器置于相应的工作量程位置上,此时适调放大器两通道的输出灵敏度统一为S(mV/P a),输出电压有效值约为1V。参考传声器A和B插入被校声强校准器的密闭耦合腔内。接通被校声强校准器的电源,在制造商规定的稳定时间后,测量其输出的声压级,在多通道声分析仪上分别读取两个通道的电压示值UAi和UBi,测量时间应不小于2 0s,并将此电压值按公式(2)换算成声压级LpAi和LpBi表示。LpAi=2 0 l gUAiSp0LpBi=2 0 l gUBiSp0(2)式中:p0 基准声压,p0=21 0-5P a。上述过程重复3次,求出算术平均声压级LpAi和LpBi,每一次重复均应

19、包括参考传5J J F1 8 5 32 0 2 0声器和被校声强校准器的重新耦合与分离。7.2.1.3 参考传声器的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校准使用的两只参考传声器应根据使用说明书提供的环境条件修正方法,把参考环境条件(温度2 3,大气压力1 0 1.3 2 5k P a)的传声器开路灵敏度修正到实际校准环境时的传声器开路灵敏度级。修正值可按公式(3)计算。K0=p(p-1 0 1.3 2 5)+t(T-2 3)(3)式中:K0 参考传声器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d B;p 静压修正系数,d B/k P a;t 温度修正系数,d B/;p 实际校准时的气压,k P a;T 实际校准时的温度,。7

20、.2.1.4 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可用插入电压法测定。测量方法见J J G1 7 62 0 0 5中7.3.3.1的列项3。7.2.1.5 声强校准器的气压修正对需进行气压修正的声强校准器,在实际校准环境条件下测得的声压级应根据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气压修正方法进行修正,给出参考工作条件下的声压级。活塞发生器的静压修正方法见J J G1 7 62 0 0 5中7.3.3.1的列项4,或厂家说明书。7.2.2 声强级7.2.2.1 测量原理声强校准器的声强级测量装置如图2所示。声强校准器产生的模拟声强级可由公式(4)给出。LI=Lp+1 0 l g4 0 0s i n2 fd(4)

21、式中:LI 声强校准器产生的模拟声强级,d B;Lp 声强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d B;f 声信号频率的测得值,H z;通道间声压相位差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参考空气密度,取1.2 0 48k g/m3;d 声强校准器制造商规定的p-p探头中传声器标称间距,m。6J J F1 8 5 32 0 2 0图2 声强级测量装置示意图注:声强校准器模拟沿径向传播的声强。7.2.2.2 声强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声强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的测量装置如图2所示,声强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的测量方法见7.2.1。7.2.2.3 频率声强校准器产生的正弦声信号频率的测量方法见7.2.3。7.2.2.4 平均声压相位差

22、在上述声压级的测量中,参考传声器A和B插入被校声强校准器的密闭耦合腔内,将多通道声分析仪连接至适调放大器的输出端,在多通道声分析仪上计算A和B两通道的互相关谱,设置频率分辨力不低于1H z,测量时间不小于2 0s,直接读取频率为f处的两通道相位差A Bi。交换参考传声器A和B位置,包括前置放大器、适调放大器等在内的整个测量通道,再次插入被校声强校准器的密闭耦合腔内,重复上述校准步骤,直接读取频率为f处的两通道相位差B Ai。则被校声强校准器的声压相位差可由公式(5)给出:i=A Bi-B Ai2 (5)上述过程重复3次,求出算术平均声压相位差,每一次重复均应包括参考传声器和被校声强校准器的重新

23、耦合与分离。7.2.3 频率频率的测量在被校声强校准器的规定频率上进行,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在按7.2.1进行声压级校准时,将多通道声分析仪(或频率计)连接至适调放大器的输出端,并在多通道声分析仪(或频率计)上直接读取其频率示值,被校声强校准器的频率误差f可由公式(6)给出:f=fm-fnfn1 0 0%(6)7J J F1 8 5 32 0 2 0 式中:f 被校声强校准器的频率误差;fm 测得的频率,H z;fn 被校声强校准器的规定频率,H z。7.2.4 总谐波失真总谐波失真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在按7.2.1进行各频率点的声压级测量时,将失真测量仪连接至适调放大器的输出端,并在失真测

24、量仪上直接读取被校声强校准器各频率点上的规定声压级的总谐波失真。7.2.5 剩余声强测量装置的幅相一致性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参考传声器A和B同时插入被校声强校准器的密闭耦合腔内,将多通道声分析仪连接至适调放大器的输出端,并在多通道声分析仪上计算两通道的自相关谱和互相关谱,设置频率分辨力不低于1H z,测量时间不小于2 0s,直接读取4 5H z 10 0 0H z频率范围内频率点fR I(推荐fR I=4 5H z、5 0H z、6 3H z、8 0H z、1 0 0H z、1 2 5H z、2 5 0H z、5 0 0H z、10 0 0H z)处两通道间的相位差A BfR I(),读取两通

25、道的声压级后相减,得到通道间声压级差LpA BfR I()。交换参考传声器A和B位置,包括前置放大器、适调放大器等在内的整个测量通道,再次插入被校声强校准器的密闭耦合腔内,重复上述校准步骤,得到频率点fR I处的两通道间声压级差LpB AfR I()和相位差B AfR I()。被校剩余声强测试装置向两只传声器提供的声压级差值LpfR I()可由公式(7)给出,两个声信号的相位差绝对值fR I()可由公式(8)给出:LpfR I()=LpA BfR I()-LpB AfR I()2(7)fR I()=A BfR I()-B AfR I()2(8)8 校准结果表达8.1 校准记录校准记录应尽可能详

26、尽地记载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推荐的校准记录的格式见附录A。8.2 校准数据处理所有的数值应先计算,后修约。出具的校准数据应按如下方法修约:a)声压级的修约间隔为0.1d B;b)声强级的修约间隔为0.1d B;c)频率的修约间隔为0.1H z,频率误差的修约间隔为0.1%;d)总谐波失真的修约间隔为0.1%;e)剩余声强测量装置的幅相一致性中声压级偏差的修约间隔为0.0 1d B,相位差的修约间隔为0.0 1。8J J F1 8 5 32 0 2 08.3 校准证书应为校准的声强校准器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包括的信息及推荐的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见附录B。8.4 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声强校准器

27、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按J J F1 0 5 9.12 0 1 2的要求评定,不确定度评定的示例见附录C。9 复校时间间隔建议声强校准器复校时间间隔为一年。然而,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部位的重要性、环境条件、使用频率)、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9J J F1 8 5 32 0 2 0附录A校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声强校准器校准记录的内容及推荐的格式见图A.1。声强校准器校准记录共 页 第 页 委托方:校准日期:年 月 日制造商:产品型号:出厂编号:1 声压级规定声压级:d B;试验频率:H z参考传声器的开路灵敏度修

28、正值:通道A:d B,通道B:d B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通道A:d B,通道B:d B声强校准器的静压修正值:d B测量通道的灵敏度:通道A:mV/P a,通道B:mV/P a测量通道电压示值/mV换算声压级/d B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声压级/d BAB 在耦合腔中产生的声压级:d B(基准声压:2 0P a),扩展不确定度:d B(k=2)与规定声压级的差值:d B2 声强级规定声强级:d B;试验频率:H z;F F T的频率分辨力:H z测量时间:s;传声器标称间距:mm;参考空气密度:1.2 0 48k g/m3测量次数通道相位差/()A BB A声压相位差/()

29、平均声压相位差:声强级:d B(基准声强:1p W/m2),扩展不确定度:d B(k=2)与规定声强级的差值:d B3 频率规定声压级:d B;规定频率:H z频率测得值:H z,扩展不确定度:H z(k=2)频率误差:%图A.1 校准记录的格式01J J F1 8 5 32 0 2 0声强校准器校准记录共 页 第 页4 总谐波失真规定声压级:d B;规定频率:H z总谐波失真:%,扩展不确定度:%(k=2)5 剩余声强测量装置的幅相一致性规定声压级:d B;F F T的频率分辨力:H z;测量时间:s频率H z通道A B通道B A相位差()A声压级d BB声压级d B声压级差d B相位差()

30、A声压级d BB声压级d B声压级差d B4 55 06 38 01 0 01 2 52 5 05 0 010 0 0 两传声器的声压级差:d B,扩展不确定度:d B(k=2)相位差绝对值:,扩展不确定度:(k=2)校准的技术依据:J J F1 8 5 32 0 2 0 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校准所使用的标准装置的名称、溯源性及有效性的说明:校准条件: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静 压:k P a校准员:核验员:图A.1 校准记录的格式(续)11J J F1 8 5 32 0 2 0附录B校准证书的内容和格式B.1 声强校准器的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如“校准证书”;b)校准实验室的名称

31、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校准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页码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如型号、性能等级、类型标识及出厂编号等);g)进行校准的日期;h)本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编号;i)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的说明;j)校准环境的描述;k)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l)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m)校准证书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n)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o)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B.2 推荐的声强校准器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见图B.1。21J J F1 8 5

32、32 0 2 0证书编号校准机构授权说明校准的技术依据J J F1 8 5 32 0 2 0 声强校准器校准规范校准环境条件及地点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静 压k P a地 点校准使用的计量(基)标准装置名 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计量(基)标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校准使用的标准器名 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第页 共页图B.1 校准证书内页的格式31J J F1 8 5 32 0 2 0证书编号校 准 结 果1 声压级规定声压级:d B;试验频率:H z在耦合腔中产生的声压级:d B(基准声压:2 0P a);扩展不确定度:d B(k=2

33、)与规定声压级的差值:d B2 声强级规定声强级:d B;试验频率:H z在耦合腔内产生的模拟声强级:d B(基准声强:1p W/m2)扩展不确定度:d B(k=2)与规定声强级的差值:d B3 频率规定声压级:d B;规定频率:H z频率测得值:H z;扩展不确定度:H z(k=2)频率误差:%4 总谐波失真规定声压级:d B;规定频率:H z总谐波失真:%;扩展不确定度:%(k=2)5 剩余声强测量装置的幅相一致性规定声压级:d B两传声器的声压级差:d B;扩展不确定度:d B(k=2)相位差绝对值:;扩展不确定度:(k=2)以下空白第页 共页图B.1 校准证书内页的格式(续)41J J

34、 F1 8 5 32 0 2 0附录C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 概述本附录以声强校准器的声压级和声强级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为例,说明不确定度评定过程。C.2 声压级的不确定度评定C.2.1 测量模型按公式(C.1)计算声强校准器声压级:Lp=LpA+LpB2+K0 A+K0 B2+A+B2+k(C.1)式中:Lp 声强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d B;LpA,LpB 分别为A和B两只参考传声器测量的平均声压级,d B;K0 A,K0 B 分别为A和B两只参考传声器的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d B;A,B 分别为A和B两只参考传声器对应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d B;k 声强校准器的气压修正量,d B。

35、C.2.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由公式(C.1)可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2(Lp)=c21u2c(LpA)+c22u2c(LpB)+c23u2c(K0 A)+c24u2c(K0 B)+c25u2c(A)+c26u2c(B)+c27u2c(k)(C.2)式中灵敏系数为:c1=Lp()LpA()=12,c2=Lp()LpB()=12c3=Lp()K0 A()=12,c4=Lp()K0 B()=12c5=Lp()(A)=12,c6=Lp()(B)=12c7=Lp()(k)=1C.2.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C.2.3.1 传声器测量声压级的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用两只传声器多次测量声强校准器

36、得到的声压级汇总于表C.1,求得实验标准偏差为:s1=0.0 0 71d B,s2=0.0 0 62d B则3次测量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u1=s1=0.0 0 71d B/3=0.0 0 4d B,u2=s2=0.0 0 62d B/3=0.0 0 4d B51J J F1 8 5 32 0 2 0表C.1 重复性测量结果序号传声器A声压级/d B传声器B声压级/d B序号传声器A声压级/d B传声器B声压级/d B序号传声器A声压级/d B传声器B声压级/d B11 1 7.6 41 1 7.6 771 1 7.6 31 1 7.6 71 31 1 7.6 51 1 7.6 721 1 7.

37、6 51 1 7.6 781 1 7.6 41 1 7.6 61 41 1 7.6 51 1 7.6 831 1 7.6 51 1 7.6 891 1 7.6 41 1 7.6 71 51 1 7.6 41 1 7.6 741 1 7.6 51 1 7.6 71 01 1 7.6 51 1 7.6 81 61 1 7.6 41 1 7.6 651 1 7.6 41 1 7.6 71 11 1 7.6 61 1 7.6 81 71 1 7.6 51 1 7.6 861 1 7.6 41 1 7.6 71 21 1 7.6 51 1 7.6 71 81 1 7.6 41 1 7.6 7C.2.3.

38、2 电声测量设备对传声器测量声压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依据7.2.2,电声测量设备对传声器测量声压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于两方面:a)在适调放大器上,输出灵敏度调节的最大偏差为0.0 1d 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k=3,则:u3.1=0.0 1d B/3=0.0 0 58d Bb)声分析仪的误差限为0.2%(0.0 1 7d 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k=3,则:u3.2=0.0 1 7d B/3=0.0 1d B综上,电声测量设备分别对参考传声器A和B测量平均声压级LpA和LpB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为:u3=u23.1+u23.2=0.0 1 2d Bu4=u3=0.0 1 2d B其灵敏系

39、数分别为c1和c2。C.2.3.3 传声器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参考传声器在适调放大器上使用时,其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K0将来源于两方面的误差:a)由耦合腔比较法声压标准装置给出的量值传递误差,其测量不确定度为0.1 2d B(k=2),故:u5.1=0.1 2d B/2=0.0 6d Bb)适调放大器极化电压的最大误差为0.0 8V,对参考传声器的开路声压灵敏度级的影响为:u5.2=0.0 0 42d B综上,由参考传声器A和B的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u5=u25.1+u25.2=0.0 6 0d Bu6=u5=0.0 6 0d B61J J

40、 F1 8 5 32 0 2 0C.2.3.4 前置放大器传输损失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由上级计量机构提供,其校准不确定度为0.1 0d B,k=2,则由与参考传声器A和B相连的前置放大器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u7=0.1 0d B/2=0.0 5 0d Bu8=0.1 0d B/2=0.0 5 0d BC.2.3.5 声强校准器的气压修正量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声强校准器的气压修正量k主要取决于气压表的误差限,其误差限为0.5%,对气压修正量k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0 4 3d 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k=3,则:u9=0.0 4 3d B/3=0.0 2 5d BC.2.3

41、.6 数据修约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按0.1d B的修约间隔,半区间宽为0.0 5d B,按均匀分布考虑,取k=3,则数据修约引入的不确定度为:u1 0=0.0 5d B/3=0.0 2 9d BC.2.3.7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汇总于表C.2。表C.2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汇总表序号不确定度分量符号数值/d B评定方法种类1传声器A测量声压级的重复性u10.0 0 4A2传声器B测量声压级的重复性u20.0 0 4A3电声测量设备对传声器A引入的测量误差u30.0 1 2B4电声测量设备对传声器B引入的测量误差u40.0 1 2B5传声器A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u50.0 6 0B6传声器B开路声压灵

42、敏度级修正值u60.0 6 0B7传声器A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u70.0 5 0B8传声器B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u80.0 5 0B9声强校准器的气压修正量u90.0 2 5B1 0修约误差u1 00.0 2 9BC.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上各不确定度互不相关,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2c=c21u21+c22u22+c21u23+c22u24+c23u25+c24u26+c25u27+c26u28+c27u29+u21 0uc=140.0 0 42+140.0 0 42+140.0 1 22+140.0 1 22+140.0 6 02+140.0 6 02+140.0 5 02+140.0

43、 5 02+0.0 2 52+0.0 2 9212d Buc=0.0 6 8d B71J J F1 8 5 32 0 2 0C.2.5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则声强校准仪声压级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k uc=20.0 6 8d B=0.1 4d B因为要求修约间隔为0.1d B,所以,声强校准仪声压级的报告扩展不确定度为:U=0.2d B,k=2C.3 声强级的不确定度评定C.3.1 测量模型按公式(C.3)计算声强校准器声强级:LI=Lp+1 0 l g4 0 0s i n()2 fd(C.3)式中:LI 声强校准器产生的模拟声强级,d B;Lp 声强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d B;f

44、声信号频率的测得值,H z;通道间声压相位差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参考空气密度,取1.2 0 48k g/m3;d 声强校准器制造商规定的p-p探头中传声器标称间距,m。C.3.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由公式(C.3)可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2(LI)=c21u2c()+c22u2c(Lp)+c23u2c(f)(C.4)式中灵敏系数为:c1=LI()()=1 0t a nl n 1 0=1 0t a n 1 3.9 5l n 1 0=1 7.4 8c2=LI()Lp()=1c3=LI()f()=-1 0fl n 1 0=-1 02 5 1.1 6l n 1 0=-0.0 1 73

45、C.3.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C.3.3.1 传声器测量平均相位差的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用两只传声器多次测量声强校准器得到的平均声压相位差汇总于表C.3,通过公式(C.3)估算不同相位差下的声强级,依据J J F1 0 5 9.12 0 1 2中4.3.2.3规定的极差法,求得实验标准偏差为:s1=0.0 0 62d B2.5 3=0.0 0 3d B则由平均声压相位差测量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u1=s1=0.0 0 3d B81J J F1 8 5 32 0 2 0表C.3 重复性测量结果序号测量通道通道间相位差/()123/()1A B1 3.6 01 3.5 91 3.5 8B

46、 A-1 4.3 3-1 4.3 0-1 4.2 81 3.9 52A B1 3.6 01 3.6 11 3.6 2B A-1 4.3 1-1 4.3 2-1 4.2 71 3.9 53A B1 3.5 71 3.5 61 3.5 6B A-1 4.2 9-1 4.3 4-1 4.3 01 3.9 44A B1 3.6 11 3.6 01 3.6 0B A-1 4.2 7-1 4.2 9-1 4.3 01 3.9 45A B1 3.5 81 3.6 31 3.6 1B A-1 4.3 2-1 4.3 0-1 4.2 91 3.9 66A B1 3.6 01 3.5 91 3.6 0B A-1

47、4.2 6-1 4.3 0-1 4.2 71 3.9 4C.3.3.2 传声器测量声压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将C.2声压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作为声强级测量中声压值测量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结果,故u2=0.0 6 8d B。C.3.3.3 电声测量设备对传声器测量声压相位差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依据7.2.2.4平均声压相位差的测量方法,电声测量设备引入的相位误差对声强级的影响约为0.0 2d 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k=3,则u3=0.0 2d B/3=0.0 1 2d B,其灵敏度系数为c1。C.3.3.4 声分析仪频率测量误差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频率的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声分析仪的准确度,其准确度为

48、0.0 5%(0.0 0 22d 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k=3,则u4=0.0 0 22d B/3=0.0 0 1d B。C.3.3.5 数据修约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中按0.1d B的修约间隔,半区间宽为0.0 5d B,按均匀分布考虑,取k=3,则数据修约引入的不确定度为:u5=0.0 5d B/3=0.0 2 9d BC.3.3.6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汇总于表C.4。91J J F1 8 5 32 0 2 0表C.4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汇总表序号不确定度分量符号数值/d B评定方法种类1平均声压相位差测量u10.0 0 3A2声压值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20.0 6 8B3电声测量设备引入的

49、相位误差u30.0 1 2B4声分析仪频率测量准确度u40.0 0 1B5修约误差u50.0 2 9BC.3.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上各不确定度互不相关,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2c=c21u21+u22+c21u23+c23u24+u25uc=1 7.4 820.0 0 32+0.0 6 82+1 7.4 820.0 1 22+(-0.0 1 73)20.0 0 12+0.0 2 9212d Buc=0.0 8 5d BC.3.5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则声强校准仪声强级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k uc=20.0 8 5d B=0.1 7d B因为要求修约间隔为0.1d B,所以声强校准仪声强级的报告扩展不确定度为:U=0.2d B,k=202J J F1 8 5 32 0 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