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有限元分析方法.pdf

上传人:yi****ou 文档编号:43140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有限元分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有限元分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有限元分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有限元分析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有限元分析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 9卷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1 7 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有限元分析方法 曾 媛 (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福建 厦门3 6 1 0 2 1 ) 摘要 : 层间隔震是当前抗震防护技术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给出钢筋混凝土弹性矩阵的等效计算方法以 及普通叠层橡胶支座( R B ) 、 铅芯橡胶支座( L R B ) 等效弹簧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 接着采用 A B U Q U S 软件建立 框架数值模型并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 最后以一幢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

2、为例, 通过数值计算, 比较分析了 以 R B 橡胶支座和 L R B橡胶支座作为隔震装置的两种层间隔震方案的优劣。计算结果表明: 与传统结构相比, 两 种层间隔震方案都能大大降低上部结构的加速度、 位移响应; 上部结构运动近似于刚体运动, 抗震效果明显。总体 上看, L R B隔震方案优于 R B隔震方案。本文方法对钢筋混凝土层间隔震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层间隔震 ; 地震波; 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U 3 7 5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1 9 3 3 ( 2 0 1 3 ) 0 31 7 3 0 5 Fi n i t e

3、e l e m e n t me t ho d f o r i n t e r l a y e r i s o l a t i o n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f r a me s t r uc t u r e ZENG Yu a n ( X i a me n I n s t i t u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of H u a q i ac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m e n 3 6 1 0 2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t e rla

4、y e r i s o l a ti o n i s o n e o f h o t s p o t p r o b l e ms i n c u r r e n t s e i s mi c p rot e c t i o n fi e l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e q u i v a l e n t c o mp u t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f o r e l a s t i c m a t ri x of 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c o n c re t e a n d e qui v al

5、e n t s p ri n g s t i ff n e s s ma t ri x o f c o m m o n l a mi n a t e r u b b e r bea r i n g( R B )a n d l e a d r u b b e r b e a ri n g a r e p r e s e n t e d a t fi r s t T h e n t h e s o f t w a r e , A B U Q U S b a s e d o n fi n i t e e l e m e n t m e t h o d i s u s e d t o i n v e

6、s t i g a t e t h e a n ti s e i s mi c e ffic i e n c y o f o n e 8 - la y e r i n t e r l a y e r i s o l a t i o n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f r am e s t r u c t u r e i n w h i c h R B a n d L R B b e a r i n g s are c o n s i d e r e d r e s pec ti v e l y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7、 h a t Co mp a r e d w 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l me t h ods , t h e t wo i s o l a t i o n s c h e me s u s i n g RB a n d L RB res p e c t i v e l y c a l l a c h i e v e s i g n i fic a n t e ff e c t i v e w h i c h i s d i s p l a y e d b y l o w e r a c c e l e r a t i o n and d i s p l a c e

8、me n t A i n a l 1 L RB p e r f o r m b e t t e r t h a n RB T 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n u me ri c al s i mula t i o n i n t h i s p a pe r c a n p r o mo t e t h e n u me r i c al s i mula t i o n s t u d y o n i n t e r l a y e r i s o l a t i o n of r e i nf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fr

9、am e s t ruc t u r e Ke y wo r d s: f r am e s t r u c t u r e ; i n t e r l a y e r i s o l a t i o n ; s e i s mi c wa v e ; fi n i t e de me n t a n aly s i s 0 引 言 多层框架结构的层 间隔震 是一种有效 、 经济和 可行的振动控制技术 。国内外多次震害经验表 明, 采用隔震技术, 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 层, 可使房屋结构及其内部设施免受地震破坏。当 前较常用的层间隔震技术是通过高新技术产品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将上部建

10、筑结构与下部结构隔 离-2 _3 J , 由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中的隔震层刚度小、 柔性强, 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 隔” 的作用,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2 8 作者简介: 曾嫒( 1 9 8 0一 ) , 女, 硕士, 讲师 , 研究方向为工程力学。 Ema i l : z y 2 0 08 8 o k 1 6 3 c o in 代替上部结构承受地震强烈的位移动力, 以此来隔 离或耗散地震的能量 , 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 结构传输 。 到目前为止, 经过抗震工作者的努力, 已经将建 筑层间隔震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实用有效的减震技 术。现已开发出多种实用的隔震装置

11、, 尤以普通叠 层橡胶支座( R B ) 以及铅芯橡胶支座( L R B ) 最为 常见。 目前用于工程实际的隔震研究主要集中在 R B 方案上 引, 但对于 已成为一种重要隔震装置 的 L R B隔震方案的研究还甚为少见 。由于 L R B为一 种非线性装置 , 对于此类非线性 问题通常采用等效 线性化的近似处理方法 _I 1 , 文献 1 2 1 3 对隔震结 构进行了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 但计算模型采 1 7 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用层模型 。层模型计算 简便 , 但 只能笼统 的提供 结 构的层间变形及层 间剪力 , 无法提供结构各构件的 局部 内力和变形结果 , 另

12、外 , 它的计算精度受到如何 准确计算结构 的等效剪切刚度的限制。从建立准确 模型的角度来看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采用较 符合真实情况可以提供整体响应全过程和各杆件的 内力和变形状态的杆系模型进行分析。 文献 1 1 针对采用非线性隔震装置的隔、 减震 框架结构, 建立平面杆系模型, 编制了可用于动力非 线性时程分析 的程序 , 然而其模型仅限于平面杆系, 如果实际结构较为复杂则结构其他方 向的响应难 以 反映。 可见, 多层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数值模拟研究面 l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有效数值模拟方法的实现, 钢筋混凝土梁或柱以及隔震措施的建模问题。获得 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是实

13、现对这 一 问题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给出钢筋混凝土弹性矩阵的等效计算方 法以及 R B 、 L R B两种支座等效弹簧单元刚度矩阵 的计算方法 、 地震波的施加 以及边界条件的设置等 方法 , 并建立一 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三维数 值分析模型, 分别考虑以R B橡胶支座和 L R B橡胶 支座作为隔震装置的两种层间隔震方案的优劣并与 参考文献作比较, 证明以上方法的有效性。 1 数值模拟方法 1 1 钢筋混凝土弹性矩阵的等效计算方法 如图 1所示的钢筋混凝土材料 , 可将其看作单 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当截面纤维随机单向分布于 基体中时, 该复合材料具有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性 质 1

14、 4 - 1 5 。 图1 单向分布的钢筋混凝土材料 Fi g 1 R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m a t e r i a l 其独立的弹性参数为: + k 0 k l 。 = 4 k 2 3q 2 3 2 ) 】 l 9 1 2 C 1 73 1 C O V 0 + 一3 = + + _二 _二一 L ) 口 2 3= c 1 1 + 0 ( 1一c 1 ) ( 1 +0 6 2 c 1 ) + l+ z o 十 2 C 1 0 + C O tc o o 十 , l 0 2 ( k o+ ) ( 4 ) ( 5 ) ( 6 ) 其中: E E 规分别

15、为纤维和基体的拉压弹性模 量; c c 。 分别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和基体的 体积分数; b o 、 l , 分别为基体和纤维的单体泊松比; k 。 、 k 。 分别为基体和纤维体积模量、 剪切模量 且有 以下关系: , E E , l + k : , 为单元体处于平面应变状态时的体积模量 且 k 2 3=k o +_一 二 L_; 1 2 是复合材料 J ! ( k 1一k o ) 。( k 0+ ) 平面 l 2内( 纤维方向) 的剪切模量; 。 是平面 2 3 内( 垂直纤维方向) 的剪切模量; 。: 为平面 1 2内? 白 松比; E 。 。 为复合材料沿纤维方向的杨氏模量; E

16、: : 为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杨氏模量 。 用来模拟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等效材料具有正交 各向异性的性质, 需要9 个材料常数即E 。 。 、 E E , , 、 1 2 、 1 3 、 V 2 3 1 2 l 3 2 3 。当只考虑单 向分布的主筋时 ( 特殊情况 ) , 材料呈横观各 向同性性质 , 因此用等 效模量公式可计算出材料常数满足等式 E =E 站, l 2 79 1 3, L 1 2 1 3 0 国内的孔丹丹等- 1 用有限元方法将钢筋和混 凝土分别划分单元, 计算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弹性 模量, 并与上述等效模量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 证明 了计算方法 的有效性。 以上计算所得的横观各

17、向同性材料的弹性模 量、 泊松比及剪切模量并不能直接输入 A B A Q U S , 因 为 A B A Q U S中只能输人如式( 7 ) 所示应力一 应变表 达式中的弹性矩阵。因此, 需利用它们进一步计算 弹性矩阵, 计算公式如下: 2 0 1 3 N o 3 曾媛, 等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隔震有限元分析方法 1 7 5 s y m D川1=El 1 ( 1一U 2 3 V 3 2 ) 7 ( 8 ) D 2 2 2 2=E 2 2 ( 1一V 1 3 V 3 1 ) ( 9 ) D 3 3 3 3=E 3 3 ( 1一V l 2 V 2 1 ) ( 1 O ) Dl l 2 2=

18、E 1 l ( l + 1 v n) y =E 2 2 ( 1 2+ 2 口 1 3 ) y ( 1 1 ) D 1 1 3 3=E1 1 ( t J 3 1 + 2 1 秽 3 2 ) =E 3 3 ( t 1 3+V I 2 v 2 3 ) 7 ( 1 2 ) D 2 2 3 3=E 2 2 ( 3 2+ 1 2 3 1 ) y =E 3 3 ( 2 3+ 2 1 1 3 ) y ( 1 3 ) D1 2 1 2= 1 2 ( 1 4 ) Dl 3 l 3= x 1 3 ( 1 5 ) D2 3 2 3 = 3 ( 1 6 ) 其中: 1 y : 赢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等效密度计算采用下式

19、: P =C o p o+c l p 1 ( 1 7 ) 其中, P 0 。 分别是基体和纤维的密度。 本文中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选取见表 1 。 表 1 钢筋混凝土材料参数 Ta b l e 1 M a t e r i a l p a r a me ter s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将以上材料参数代入式( 1 )一( 1 7 ) , 得到等效 后的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弹性参数, 见表 2 。 表 2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弹性参数及密度 Ta b l e2 El a s ti c p a r a m e t e r s a n d d e n

20、 s i t y o ft r a n s v e r s e l y i s o t r o p i c ma ter i a l 1 2 R B 、 L R B隔震支座的等效弹簧单元刚度计算 对于叠层橡胶支座, 不考虑水平变形, 忽略支座 的抗弯作用和轴向变形, 仅考虑水平剪切作用, 叠层 橡胶支座可视为一个线性元件, 其刚度为: K = G A n t , 式中 为支座剪切刚度; n t 为单个支座橡胶层 总厚度。A=W P, 其 中 为设计的竖 向压力 , P为 = D ( 7 ) 铅芯橡胶支座是在前述普通叠层橡胶支座中留 孔压人铅芯, 将其视为一个双线性元件, 其刚度是由 橡胶引起的

21、弹性分量 和铅芯弹塑性分量 叠加 而成 , 即为: n = + =K R ( 1 8 0 +1 ) ( 1 8 ) rr = KR 式 中, Q =r y A , 其 中 7 - 为铅剪切应力屈服极限 ; A 为铅芯截面积 ; Q 是反映铅芯橡胶支座承载能力等 特性的一个综合指标 , 它表明了支座的非线性 的强 弱 , 数值越大非线性越强 。 采用层间隔震方案时, 由于支座所承担的竖向 荷载远比基底隔震时小 , 因而重新选用支座 , R B支 座各参数如下: R B方案中, K = 7 5 6 k N m, 设计承 载力 3 3 4 k N; L R B方案中, = 7 5 6 k N m,

22、K 1 由式 ( 1 8 ) 得到, 调整铅芯面积, Q W取值范围为 1 5 , 设计承载力为 3 3 4 k N。 经过计算可得等效 的弹簧单元 刚度为 R B : =75 6 k N m ; L RB: Kl=41 58 kNm。 1 3 数值计算模型 建筑物层高为: 第 l 层 4 0 m, 第 2 层至第 8 层 均为 3 6 1T I 。框架柱截面尺寸为: 1 2 层 0 5 5 m x 0 5 5 m, 3 4层 0 5 0 m x 0 5 0 m, 58层 0 4 5 m 0 4 5 m, 混凝土编号为 C 3 0 。楼层梁断面为 : O 2 5 m 0 6 5 m, 走道梁断

23、面为 0 2 5 m x 0 4 0 n l , 混凝土 编号也为 C 3 0 。如图 2 所示, 在第 7层和第 8 层之 间设置隔震支座 。 图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 F i g 2 P l an ar g r a p h o fr e i n f o rce d c o n c ret e f r a me s t r u c t u r e 在 A B A Q U S 建模中, 采用 1 1 节所述方法将本 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等效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 且采用梁单元模拟框架结构中的梁与柱; 采用 1 2 l 2 3 2 3 3 n 丝 ” : 8 0 0 0 0 O O 0 O

24、! o 0 0 m 琊 D D D 挖 丝 D l 2 3 2 3 3 l 7 6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节所述方法模拟隔震支座 ; 施加边界条件后 的三维 数值模型如图 3所示 。 图3 框架结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F i g 3 3 D n 岫e r i c a l 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 m o d e l o f f r a me s t r u c t u r e 隔震支座的建模非常重要 , 如 图 3所示 , 在 7 、 8 层间对应的柱子之间设置弹簧, 弹簧方向沿层高, 忽 略隔震支座上下两连接点在层高方 向的相对位移 , 即弹簧上下两连接点之

25、间的竖向相对线位移为零 。 在 框架结构 的基 底水平方 向施加地震波加速 度, 其他方向则设定固定约束。 1 4 地震波的选用 地震波的数据是查阅许多资料所得到的被广泛 用于隔震研究中的一组加速度值 , 通过在基底 上施加地震波加速度来实现( 图4 ) 。 图4选取的地震波 F i g 4 S e i s mi c wa v e a c t i n g o n f r a me s t r u c t u r e 为了降低计算 时间, 地震 波的作用时间取为 1 s , 并将地震波离散为 1 0 0 0份, 每0 0 0 1 S 一个区段。 2 结果分析 2 1 最大层间位移分析 图5所示为

26、当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于正立面时 的位移响应图。图5 ( a ) 所示为采用 R B方案时, 结 构正立面最上部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曲线 图, 其中位移响应的最大值为 0 0 5 8 m;图5 ( b ) 所 示为采用 L R B方案时, 结构正立面最上部点在水平 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曲线 , 其中位移响应的最大值为 0 0 6 6 m左右, 图5 ( c ) 所示为没有采取隔震措施时 位移变化 曲线 , 最大位移 响应 为 0 0 9 1 m。可 见从 位移响应看, 相比于传统非抗震结构, 两种隔震方案 都有 良好的隔震效果 , 而 L R B方案要好于 R B方案。 2 2 最大层 间加速度

27、响应分析 图6 所示为当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于侧立面时 的加速度响应 图。图 6 ( a ) 所示为采用 R B方案 时 0 0 0 0 20 0 4 0 0 6 0 0 8O 1 0 0 t i me ( c 】 非抗震方案 图 5 正立面 中部最 上点位移 曲线 F i g 5 Di s p l a c e me n t c u r v e o f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p o i n t l o c a t e d o n t h e m i d l i n e o f s i d e s t a n d s u r f a c e 的加速度响应, 最大值为0 0

28、 8 4 m s ; 图6 ( b ) 所示 为采用 L R B方案时的加速度响应 , 最大值为 0 0 5 3 m s ; 图6 ( c ) 为没有隔震措施时 的加速度响应, 最 大值为 0 2 1 m s 。可见, 相比于传统非抗震结构, 两种隔震方案都有良 好的抗震效果, 而 L R B方案要 好于 R B方案。 0 0 0 2 O 0 4 0 0 6 0 0 8 0 1 0 0 Ti ra ( a 】 R B方案 0 2 O 0 1 0 0 0 0 0 1 O Ti me ( b ) L R B方案 0 0 0 0 2 0 0 4 0 0 6 0 0 8 0 1 0 0 n me (

29、c ) 非抗震方案 图6 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于侧立面时的加速度响应 Fi g 6 Ac c e l e r a t i o n r e s p o n s e wh e n s e i s mi c wa v e i s p e r p e n d i c u l a r t O s i d e s t a n d s u r f a c e a0 _ 等曼 0 u 兰q 0【 | 器 u 2 0 1 3 N o 3 曾媛, 等: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问隔震有限元分析方法 l 7 7 由图 6还可明显观察到 , 地震波作用前期 , 加速 度响应幅值很小, 大约在 0 4 0 S 之后加速度突然

30、增 加, 并从0 5 0 S 左右开始结构作幅值不断增大的周 期性运动。 图7 所示为当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于侧立面时 的加速度响应图。图7 ( a ) 所示为采用 R B方案时 的加速度响应, 最大值为0 4 5 m s ; 图7 ( b ) 所示为 采用 L R B方案时的加速度响应, 最大值为 0 3 1 m S ; 图7 ( C ) 所示为没有隔震措施时的加速度响应, 最大值为0 6 8 m s 。从垂直于侧立面方向的加速 度响应看 , 两种隔震方案都有 良好的抗震效果 , L R B 方案要稍好于 R B方案。 口 0 20 0 1 0 耋 - 0 1 0 - o 20 测 最 Jm

31、c ( c ) 非抗震方案 图7 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于正立面时的加速度响应 F i g 7 Ac c e l e r a tio n r e s p o n s e wh e n s e i s mi c wa v e i s p e r p e n d i c u l a r t o f r o n t e l e v a ti o n 从框架结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来看, 两种层间 隔震方案相比没有隔震措施时, 结构的抗震效果明 显, L R B方案要稍好于 R B方案, 这与文献 1 1 的研 究发现一致。但本文方法可以借助于现有成熟软件 A B A Q U S , 便于从三维模 型方 面更

32、为全面地对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隔震进行研究。 3 结论 本文给出了一种用于研究框架结构层间隔震的 数值模拟方法并以对一幢 8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层间隔震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为例说明了方法 的有效性 , 得到以下结论 : 1 ) 将钢筋混凝土弹性矩阵的等效计算方法、 抗 震支座等效弹簧单元 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与 A B U Q U S软件结合在一起 , 可以方便有效地对框架结构 层间隔震三维模型进行研究分析 ; 2 ) 在层间隔震中, 两种支座隔震方案都明显优 于非隔震方案, L R B隔震方案略优于 R B 方案; 3 ) 本文方法还可以直接应用于框架结构基底 隔震的分析研究 中。

33、参 考 文 献: 1 张述勇 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 9 9 7 2 祁皑 层间隔震技术评述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 0 0 4 ( 6 ) 3 薛素铎, 赵均, 高向宇 建筑抗震设计 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 2 o o 3 4 吴彬 铅芯橡胶支座力学性能及其在桥梁工程中减、 隔震应 用的研究 D j E 京: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2 0 0 3 5 李慧, 杜永峰, 屠锦敏, 等 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 J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 9 9 9 ( 2 ) 6 刘勇军, 裘喜芸 , 徐海艳 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J J o u r n a

34、l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1 1 ( 2 ) 7 B e n a s s i L , E l l i o t t S J A c t i v e v i b r a t i o n i s o l a t i o n u s i n g an i n e r t i a l a c t u a t o r w i t h l o c a l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f e e d b a c k c o n t

35、r o l J J o u rnal of S o u n d a n d V i b rat i o n , 2 o o 4( 2 7 8 ) : 7 0 5 - 7 2 4 8 王小荣, 蹇开林, 刘敏, 等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有限元 分析 J 重庆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 2 0 0 3 ( 2 ) 9 周锡元, 韩淼 , 曾德民, 等 组合橡胶支座及橡胶支座与柱串 联系统的水平刚度计算方法 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 9 9 9 ( 4) 1 O 黄襄云 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理论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 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 0 0 8 u于泳波 多层框架结构的隔、 减

36、震研究 D 西安: 西安理工大 学 , 2 0 0 0 1 2 D e l f o s s G C T h e G A P E C S y e m: A N e w H i y E ff e c t i v e A s e i s m i c S y e m o f S i x t h Wo r l d Co n f e r e n c e o n Ea r t h q u a k e En g i n e e rin g C N e w D e l h i I n d i a , 1 9 7 7 1 3 S k i n n e r R T , B e c k J I , B y c r of

37、 t G N A P r a c t i c al S y s t e m f o r I so l a t i n g S t r u c t u re f r o m E a r t h q u ake A t t a c k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n a l of E a r t h q u ake E n gin e e ri n g and S t r u c tu r a l D y n a mi c s , 1 9 7 5 ( 1 ) 1 4 孔丹丹, 赵颖华 , 土萍, 等 钢筋混凝土材料有限元分析中的 等效模量方法 J 沈阳建筑人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 2 0 0 5 ( 3 ) 1 5 宋涛 层间隔震结构简化设计方法研究 D 西安: 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 2 0 1 0 1 6 马成 , 苏原 结构抗震设计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o ( ) 6 口 0 _ 暑 2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