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的中医基础笔记.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11703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中医基础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的中医基础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的中医基础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的中医基础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的中医基础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基笔记第一章 绪 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

2、寒论 六经辨证;金匮要略 脏腑辨证。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共载经典方剂323首,又为中医方剂之祖。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晋、隋、唐时期。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典。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将病因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刘完素(刘河间)倡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以寒凉清热寒凉派。

3、 张从正(张子和)倡“攻邪”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攻邪三法攻邪派。 李 杲(李东垣),强调“胃气”的作用,“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主温补脾胃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治以滋阴降火养阴派。 (3)明、清时期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4)近代和现代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倡导中西结合。 三、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 整体观念 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

4、,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2、 辨证论治(1)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3

5、)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阴阳五行一、阴阳学说(1) 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2) 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

6、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属于阴的范畴。(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交感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2)阴阳对立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4)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

7、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比如白天阳盛,而夜间阴盛。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阴气渐衰,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阴气渐长,阳气渐衰,即阴长阳消 5)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的事物可发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4)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从人体部位来分,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为阳;肝、肾、脾为阴。2、说明人的生理功能。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是

8、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维持“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人体阴阳失去平衡。1)、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2)、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3)、阴阳互损:指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二、五行学说(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生

9、长、柔和、曲直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温热、上升 3)土的特性;土爰( yun )稼穑(s) 生化、承载、受纳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沉降、肃杀 、收敛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3) 事物的五行归类自然界五行人体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相生: 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b.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 c.相生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

10、2)五行的相克 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 b.相克顺序: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c.相克之间的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 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a.生中有制: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 b.制中有生: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 4)相乘、相侮解释疾病的某些病理现象 a.五行的相乘 相乘即相克太过。 b.五行相侮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 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 (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11、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及相互关系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病理传变(母子相及)母病及子、母虚累子 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到子脏。子病犯母、子盗母气 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到母脏2)、相克关系病理传变(相乘与相悔) 相乘:克制太过(所不胜的力量太强;所胜的力量太弱;两方面同时存在) 相侮:不能相克(所不胜的力量太弱;所胜的力量太强;两方面同时存在)3. 指导诊断和治疗1)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肾阴亏虚而肝阴不足,以致肝阳偏亢病变。培土生金法(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气虚弱的病变。金水相生法(补肺滋肾法

12、):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病变。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脾阳不振病变。2)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第三章 藏象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象”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自然界关系的学说。二、 藏象学说的特点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整体观出发: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沟通形体官窍,形成五大功能系

13、统。三、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一)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二)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三)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四)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共同生理特点1 概念奇恒之腑,是指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与一般脏腑不同的六种器官或组织,包括脑、髓、骨、脉、胆、胞(习惯上指女子胞,但男女皆有“胞”。“胞”,在男子是指精室,又称精宫)。胆既为六腑之一,也为奇恒之腑2 共同生理特点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五)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1 病理上:脏病多虚;腑

14、病多实。2 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第二节 五脏一、心(一)主要生理机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主宰着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以及心有参与血液生成的功能。心主血脉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心行血:即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输送营养物质、滋润和濡养各脏腑五体官窍。心生血:即心火(心阳)能将进入心脉的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2心藏神(1)人体之神的概念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

15、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2)心藏神的概念心藏神,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因为心藏神,而心神能够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时,心又主血脉,具有行血和生血的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内经把心称作“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在窍为舌3在志为喜4在液为汗5与夏气相通应二、肺肺位最高位,故称“华盖” 相傅之官 五脏之中,唯肺通过鼻、皮毛与外界相通,易被外邪侵犯,不耐寒热,故又有“肺为娇脏”之称。 (一)主要生理机能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呼吸

16、之气(气体交换)和主一身之气(机体动力)两个方面。2通调水道肺通调水道,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3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上通于喉3在志为忧(悲)4在液为涕5与秋气相通应三、脾 脾,内经谓之“仓廪之官”。脾是五脏中极其重要的内脏,取决于它的运化功能,后人谓之“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主要生理机能1

17、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机能。脾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2主升清 升清是指精微物质的上升与输布,是脾运动功能的表现形式: 脾主升升清气机升降 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主降降浊3.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原理:气的摄血作用,即依靠脾气的固摄作用。(二) 生理特性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主肌肉、四肢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3在志为思4在液为涎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四、肝 “将军之官”(一)主要生理机能1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

18、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的主要表现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2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在窍为目3在志为怒4在液为泪5.与春气相通应五、肾 “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一)主要生理机能1主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生理功能。肾精的生理作用: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作用。肾中精气充盈,促使一种叫“天癸”的物质产生,这种物质关

19、系到人生殖机能的盛衰。天葵: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古人认为肾属水,癸在天干中也属水,故谓之“天癸”),古人通过观察,认为可抓住“男精”“女血”二方面认识“天癸”。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3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主骨生髓,其华在发2开窍为耳及二阴3在志为恐4在液为唾5与冬气相通应第三节 六腑一、胆 古人称胆为“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之府”。主要生理机能:贮藏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由肝血化生。在肝气疏泄功

20、能的作用下分泌出胆汁,进入胆腑浓缩、贮藏;随着消化过程的需要,在肝胆之气疏泄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贮藏于胆腑的胆汁通过输胆管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胃(一)主要生理机能1主受纳、腐热水谷即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2“胃气”是生命之本。“胃气”即脾胃生理功能的概括,即能纳、能运、能化。(三)生理特性1胃主通降,以降为顺2喜润恶燥三、小肠主要生理机能: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可吸收水精“小肠主液”,将多余之水液渗入膀胱“小肠主小便”,故其与水液代谢也有密切关系。四、大肠主要生理机能:主传化糟粕大肠将食物残渣中剩余的水分再吸

21、收,形成有形之粪便变化,“大肠主津”。 内经谓之“传导之官”。五、膀胱(一)主要生理机能:贮存和排泄尿液。六、三焦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一)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是气升降出入的道路。 通行水液 “决渎之官”。(二)三焦的部位划分为各自功能特点上焦 部位:膈以上的胸部,含心、肺两脏 功能:上焦如雾宣发布散水谷精气以营养全身中焦 部位:膈以下、脐上的腹部,含脾胃、肝胆 功能:中焦如沤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 下焦 部位:膈以下的部位,含大、小肠、肾与膀胱 功能:下焦如渎排泄糟粕和尿液 第四节 奇恒之腑一、脑脑居于颅腔之中,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主要生理机能1主宰生命活动2主

22、司精神活动 脑主人的意识、思维、记忆、情志等精神活动。3主司感觉和运动以心为主,五脏皆与脑有关,又以心、肝、肾为主。 心为君主主神明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二、女子胞(一)主要生理机能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肺与肝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1生理上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肺气充足,肃降正常,又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两者协调平衡,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2病理上肝肺病变可相互影响。如肝火犯肺证等。(二)肺与肾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

23、运动两个方面。1在水液代谢方面肺主通调水道水之上源;肾主水液水之下源。相互为用,保证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2在呼吸运动方面肺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气气之主;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度气之根。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三)肝与肾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液相关等三个方面。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第一节 精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二、人体之精的功能(一)繁衍生命(二)濡养(三)生髓化血(四)化气养神(五)促进生长发育

24、第二节 气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的功能(一)推动作用 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元气、宗气) (二)温煦作用 气,具有气化生热、温暖的作用(人体阳气)(三)气化作用 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四)防御作用 气,护卫肌肤、抵御外邪(人体正气)(五) 固摄作用 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具有控制统摄作用,以防其无故流。 二、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标志。三、人体之气的分类元气

25、、宗气、营气、卫气1 元气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2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3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进入脉中,运行全身。4 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营气属阴,卫气属阳。第三节 血一、血的生成(一)化生之源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精充

26、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二、血的运行(一)相关脏腑功能1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2肺朝百脉,主治节,能够助心行血。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肺、

27、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第四节 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津与液的区别津液性 状清轻稀薄,流动性大重浊粘稠,流动性小分 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并渗入于脉灌注于关节、孔窍和脑髓等处作 用滋润肌肉、充养皮肤滑利关节、濡养孔窍、补益脑髓属 性属 阳属 阴三、津液的输布1、脾主升清2、肺气宣降,肺主行水3、肾主水4、肝主疏泄,调畅气机5、三焦通行水液,为输布

28、津液的道路。“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而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故言津血同源。第四章 经络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一、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脉1十二正经:(1)循行特点:有一定的起止,其走向、交接分布和循行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2)主要功能: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2奇经八脉:(1)含义: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2)循行特点:循行部位比较离奇没有共同规律。(3)主要功能:有统率,联

29、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3十二经别(二)络脉1别络2孙络3浮络(三)连属部分经络在体内连属于脏腑,在体表连属于筋肉、关节、皮肤。1经筋2皮部三、根据经脉与脏腑的隶属关系而命名:隶属于五脏的为阴经,隶属于六腑的为阳经 根据阴阳消长而命名: 少阴:阴气初生 少阳:阳气初生 太阴:阴气旺盛 太阳:阳气旺盛 厥阴:阴气将尽,阳气初生 阳明:二阳合明四、经络的生理机能(一)沟通联系作用(二)通行气血作用(三)感应传导作用(四)调节平衡作用第二节 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前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手厥阴心包经 上肢手 后手少阴心经 前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 手三阳经 中手少阳三焦经 后手太阳小肠经 前足太阴

30、脾经 内侧足三阴经 中足厥阴肝经 下肢足 后足少阴肾经 前足阳明胃经 外侧足三阳经 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一)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二)交接规律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足阴经和手阴经在胸部内脏交接。(三)走向规律和交接规律相结合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四、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表里经同名阳经表里经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心中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胸中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肺中第三节 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奇经八脉,是指不同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即

31、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脉,为“阳脉之海”,调节阳经气血。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二)任脉总任一身之阴脉,为“阴脉之海”,调节阴经气血(三)冲脉(1)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气血(2)冲为“血海”,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此外,冲脉与男子的性、生殖机能也有密切的关系。(四)带脉围腰一周,约束纵行诸经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六章 病因第一节 六淫一、 六淫六淫(又称为“六邪”),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二

3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一)外感性六淫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六淫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亦称“外感热病”)。(二)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相对季节性。六淫所致疾病,又称之为“时令病”(简称为“时病”)。(三)地区性 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四)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五)转化性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一)风邪风为春季的主气,四季皆有。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二)寒邪性质和致病特征(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

33、收引(三)湿邪湿为长夏主气。性质和致病特征(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四)燥邪性质和致病特征(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五)火(热)邪性质和致病特征(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性燔灼,易伤津耗气(3)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4)火毒结聚,易致肿疡(六)暑邪暑为夏季主气2性质和致病特征(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阳邪”。“暑性炎热”。(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暑性升散,扰神”“暑邪致病易伤津”“暑邪致病易耗气”(3)暑多挟湿四、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疠气的致病特点(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34、二)传染性强,症状相似(三)一气一病第二节 内伤致病一、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属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二)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七情内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引发或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七情异化成为病因的两种情况。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一)直接伤及内脏(二)影响脏腑气机具体表现(1)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3)悲则气消(4)恐则气下(5)惊则气乱(6)思则气结(7)忧则气郁:三、 饮食失宜(一)饥饱失常(二)饮食不洁(三)饮

35、食偏嗜 四、 劳逸失度劳力过度又称“形劳”劳神过度又称“心劳”房劳过度又称“肾劳”第三节 病理产物概说: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内生有形实邪”),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精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可分为痰饮、瘀血和结石三大类。一、痰饮(一)基本概念(1) 痰饮是人体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所形成的又能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产物。(2) 痰和饮在性状上是有区别的: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二)形成1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失宜,或劳逸失度等,使肺、脾、肾、肝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水液停聚而形

36、成。2与某些外感或内伤因素直接相关。(三)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2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心神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二、瘀血(一)基本概念 脉内血液运行不畅而致血液停滞,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不能及时消散之蓄血。(二)形成1机理:一是离经之血留积于体内;二是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2内外因素:(1)血出致瘀(2)气滞致瘀(3)因虚致瘀(4)血寒致瘀(5)血热致瘀此外,还有“久病从瘀”之说。(三)致病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四)致病的病症特点1疼痛:特点。2肿块:特点。3出血:特点。4色紫黯:特点。5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三、结

37、石第七章 病机一、概说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又称病理。发病,即发生疾病,是机体处于被邪气损害与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正气,是与“邪气”相对而言。是指人体的抗病、康复能力的总称。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中医发病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的反映。即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原因。3、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二、邪正盛衰(一)概念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相互斗争,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

38、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亢盛有余的实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2)虚,是指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二、阴阳失调(一)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所谓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二)阴阳失调的主要类型1阴阳偏胜包括阳偏胜和阴偏胜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机。2阴

39、阳偏衰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某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机。 3阴阳互损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阴阳互损导致的阴阳两虚,并非阴阳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是有偏于阴虚或阳虚的不同。(1)阴损及阳(2)阳损及阴4阴阳格拒阴阳格拒,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病理状态。5阴阳亡失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大量亡失,导致阴阳即将离决、生命垂危的病理

40、状态。它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种。第九章 防治原则第一节 预防一、预防的内容(一)未病先防(增强机体正气,防止病邪入侵)(二)既病防变1、 含义: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深入传变或危恶。2、 内容(1) 外感病应早期治疗,防止由表深入传里(2)内伤病的早期治疗 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都可发生传变,所以应早期治疗原病脏或顾护可能被传变的脏腑第二节 治则一、治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和三因制宜等。二、正治与反治(一)正治正治(又称“逆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

41、相一致的病证。主要内容:(1)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2)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3)虚则补之(即以补益药治虚证)(4)实则泻之(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二)反治反治(又称“从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常用法则: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三、 扶正祛邪 1、扶正的含义:是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2、 祛邪的含义: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 四、调整阴阳的治则主要包括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 五、三因制宜(一)因时制宜 1、依四季而用药“用寒远寒,用热远热,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