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超长混凝土框架弹性侧移地震行波效应研究.pdf

上传人:yi****ou 文档编号:43117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长混凝土框架弹性侧移地震行波效应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超长混凝土框架弹性侧移地震行波效应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超长混凝土框架弹性侧移地震行波效应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超长混凝土框架弹性侧移地震行波效应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超长混凝土框架弹性侧移地震行波效应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9卷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1 41 超长混凝土框架弹性侧移地震行波效应研究 王 闯, 张新培, 高少波, 敬艳梅 (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6 1 0 0 6 5 ) 摘要: 针对目前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行波效应缺乏系统研究的现状, 选取三条典型地震波记录, 借助建筑结构通 用有限元软件 Mi d a s G e n , 采用一致与非一致两种激励方式 , 对长度为3 3 2 6 4 m的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 弹性时程分析。对比一致与非一致激励下的侧移

2、情况 , 详细讨论其随波速、 结构长度以及不同部位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行波效应对侧移的增大作用主要在结构一层 , 尤其是端部, 对二、 三层侧移的减小作用较大; 结构越长 , 侧移的行波效应越明显 ; 地震波波速越大, 侧移的行波效应越不明显。 关键词 : 超长混凝土结构; 侧移; 非一致激励; 行波效应 ; 时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 17 5 3 7 5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1 9 3 3 ( 2 0 1 3 ) 0 1 1 4 1 0 6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e l a s t i c s e i s mi c r e s

3、po n s e s o f o v e r l o n g RC f r a me d s i d e s wa y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r a v e l i n g wa v e e ffe c t WANG C h u a n g , Z HAN G Xi n p e i , G AO S h a o b o , J I NG Ya n me i ( C o l l e g e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 S i e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4、 , C h e n g d u 6 1 0 0 6 5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s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t r a v e li n g w a v e e ff e c t o n o v e d o n g c o n c ret e s t r u c t u r e s a r e l a c k i n g , wi t h t h r e e s e i s mi c w a v e s , t h e g e n e r al- u s e d fi n i t e e l e me n t S O f t w

5、 a r e Mi d a s G e n f o r a r e h i t e c t u r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h e me t h o d s o f u n i foi l n e x c i t a t i o n a n d n o n - u n i f o r m e x c i t a t i o n a r e a p p l i e d t o a n a l y z e ti me h i s t o r y r e s p o n s e s o f t h r e e - s t o r e y r e i n f o r

6、 c e d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s wi t h 3 32 64 - me t e r i n l e n g t h B a s e d o n t h e c o n t r a s t b e t we e n t h e s i d e s wa y v a l u e s i n u n i f o r m e x c i t a t i o n a n d t h o s e i n n o n uni f o rm e x c i t a t i 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et w

7、e e n s i d e s wa y a n d w a v e v e l o c i t y , s i d e s wa y and s t r u c t u r e l e n gth, s i d e s wa y a n d p o s i t i o n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d e t a i l s T h e re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t r a v e li n g wa v e e ff e c t o n s i d e s wa y i s ma i n l y o n t h e

8、fi rst fl o o r , e s p e c i a l l y a t t h e t i p s ; t h e l o n g e r t h e s t r u c t u re i s , t h e mo re p r o mi n e n t t h e t r a v e l i n g w a v e e ff e c t wi l l be ; t h e g r e a t e r t h e w a v e v e l o c i t y i s , t h e mo r e p r o mi n e n t the t r a v e li n g wa v

9、 e e ff e c t wi ll b e Ke y wo r d s: o v e d o n g c o n c ret e s t r u c t u re; s i d e s w a y; n o n u n i f o rm e x c i t a ti o n; t r a v e l i n g w a v e e ff e c t ; t i me - h i s t o r y analy s i s 0 引 言 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是指结构的长度超过规范 规定 的设置结构缝最大长度而不设置任何形式永久 性结构缝的结构。该类结构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 若 干研究人员已对其地

10、震行波效应进行了一定的研 究。目 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结构内力地震行波效 应方面, 侧移的行波效应研究较少。 文献 1 对上海浦东机场( 二期) 候机楼工程进 行 了地震行波效应分析 , 讨论 了柱 和钢屋面 内力及 钢屋面的顶点侧移的行波效应。对顶点侧移的结论 是: 地震行波效应总体呈减小顶点侧移的趋势, 顶点 侧移行波反应最大值与一致输入反应最大值的比值 为0 9 8 左右, 比值较大的位置为角节点和边节点, 收稿 日期 : 2 0 1 1 - 0 6 - 2 3 作者简介 : 王闯 ( 1 9 8 8一), 男 , 硕 士研究 生, 主要 从事工 程结构 抗 震研究。 E ma i l

11、: t h e c a l l o f n a t u r e t o m c o m 其最大值为1 0 2 。 文献 2 对国家体育场进行了地震波多点激励 下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在其椭圆平面的长短轴方 向( 分别记为 、 Y向) , 通过分析多点激励时屋面柱 顶顶点侧移和屋盖 中间环梁的侧移 , 得出结论为: 地 震波 向激励时, 与一致激励相 比, 柱顶的 向顶点 侧移变化很大、 增减幅度范围为 - 4 0 一 2 0 , 增减 幅度较大的点各位于短轴的一端; 中部环梁的 向 侧移稍有减小, 在短轴的一端减小了 1 5 左右; y向 的柱顶顶点侧移和环梁的侧移增大较多的点均位于 长轴两端

12、位置, 最大分别为0 2 5 m和0 1 5 m( 一致 激励时这些位置几乎没有 Y向侧移) 。地震波 Y向 激励时, 与一致激励相比, 柱顶和环梁在 Y 向的侧移 几乎没有变化; 向的柱顶顶点侧移和环梁的侧移 分别最多增大了0 1 0 m和0 0 7 m左右, 增幅分别 为 1 0 0 和 2 1 5 。 综上所言, 目前的探索主要针对某个具体的工 程结构而言, 对行波效应影响超长结构侧移的规律 性的系统研究较少。鉴于此, 本文基于结构有限元 1 4 2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分析软件 M i d a s G e n , 选取三条典型地震波记录, 采 用一致和非一致激励 的方式 ,

13、 对长度 3 32 6 4 m的 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弹性时程分析 。通过 比较 分析结构在不同激励下 的侧移 , 总结侧移行波效应 的规律 , 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 1 计算模型及原理 1 1 计算模型 本文结构模型为矩形平面的三层超长框架结 构, 层高均为4 2 m, 其平面布置如图 1 所示。考虑 到基础埋深对底层框架柱计算长度的影响, 在计算 时取底层框架计算长度为 5 6 m, 模型开间均为6 6 m, 进深为 7 8 m。根据模型开间和进深距离及结构 受荷情况 , 选用框架柱截面尺寸为 b h= 4 5 0 m m 4 5 0 mm, 纵 向框架梁截面尺寸 为 bh=2 5 0

14、m m 6 5 0 m m, 横向框架梁截面尺寸为 6 h= 3 0 0 m m 7 0 0 m m, 次梁截面尺寸为 bh= 2 5 0 mm5 0 0 mm。 梁、 板、 柱的混凝土均采用 C 3 0强度等级。 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 场地类型为 类 , 设计地 震分组为第一组, 地震烈度为 7度( 0 1 g ) , 结构阻 尼 比为 0 0 5, 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1 0 。依 照地震 曲 线输入时频谱特性、 有效峰值和持续时间的要求以 及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 选定 T a f t 波、 J a m e s 波 及合成一条人工波。在保留了实际地震记录特征的 基础上, 将加速度峰值调

15、整至3 5 c m s , 持续时间取 为 2 0 S 。本文主要研究工况为只有地震作用时同层 各柱上下两端沿结构长度方 向( 方 向) 的相对侧 移, 下文所述正侧移为图中向右侧移。 图 1 模型的结构平面布置 F i g 1 Th e s t r u c t u r e l a y o u t o f c a l c u l a t i o n mo d e l 1 2研 究原理 时程分析时,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 i d a s G e n , 楼板考虑为弹性。综合结构长度( 3 3 m、 6 6 m、 1 3 2 m、 2 6 4 m) 、 波速 ( 1 6 5 m s 、 3 3

16、0 m s 、 6 6 0 m s 、 1 1 0 0 r n s ) 、 地震波 ( T a f t 波、 J a m e s 波及人工波 )和激励 方式( 一致与非一致) 对各模型进行对 比分析。非 一 致激励侧移与一致激励侧移的比值即 值( 见式 ( 1 ) ) , 代表了结构在非一致激励时各点的侧移最大 值是相应的一致激励时的倍数。取三条地震波计算 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非一致激励下框架层间位移值 , T 一 一 致激励下框架层间位移值 不同结构长度选取分析的柱点在轴线上均匀分 布, 文中B 1 表示第一层轴线上号柱, B 9表示 轴线上号柱, 以此类推。 轴上的点和轴上的点的侧移随

17、长度变化和 波速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 仅有量上的区别。 本文为了能够说明规律, 同时减小篇幅, 故仅选择讨 论中轴轴上的各点的侧移变化规律。表 1 为各取 值点与结构模型对应关系。 表 1 结构侧移取值点对应 Ta b l e 1 Th e me a s u r i n g p o i n t c o r r e s po n d e n c e t a b l e 结构 编号 3 3 m B1 6 6 m B1 1 3 2 m B1 2 6 4 m B1 现编号 a B 2 B3 B 4 B 5 B 6 B 3 B5 B7 B 9 B1 1 B 5 B 9 B1 3 B1 7 B2 1

18、 B 9 B1 7 B2 5 B 3 3 B 41 b c d e f 2 侧移行波效应分析 结构左右完全对称, 从右向左与从左向右激励 的地震响应也对称。此外, 计算结果显示, 同一结构 在相同激励下各点的正侧移的 最值和负侧移的7 最值变化规律恰好相反。限于篇 幅, 仅列 出从左 向 右的情况下正侧移 最值进行比较分析。 图2 所示为 值随地震波速变化的趋势图。 由图2 可见, 4 种结构长度下, y值在波速较小 时都偏离 1 0 0 较多, 即与一致激励差别较大; 随波 速增大, 值最后都趋近于 1 0 0 。由此可见: 波速越 王 闯, 等 : 超长混凝土框架弹性侧移地震行波效应研究

19、1 4 3 小, 行波效应越明显; 波速越大, 行波效应越不明显。 一 层各点曲线差异较大, 二、 三层变化规律相似, 同 趔1 屠 0 0 1 65 33 0 6 60 l 1 0 o 波 ( m s ) f a - 1 ) 3 3 m一层 1 0 屠 0 层各点曲线基本重合, 一层与二、 三层变化趋势有较 大差别 。 l 6 5 3 3 0 66 0 儿 0 O 波速 ( m s ) f a -2 ) 6 6 m一层 ( a ) 一层 1 6 5 3 3 0 6 60 1 1 00 波ff d( m s ) r a - 3 ) 1 3 2 m一层 1 65 33 0 6 6 0 1 1 o

20、 0 波 ( m s ) a - 4 ) 2 6 4 m一层 波ff d( m s 1 f b - 1 ) 3 3 m二层 波速 f rn , s 1 r b - 2 ) 6 6 m 二层 ( b ) 二层 波ff d ( m s ) r b 一 3 ) 1 3 2 m 二 层 波 _ ( m s 1 -4 ) 2 6 4 m 二层 l 6 5 3 3 U 66 0 lI U 0 1 6 5 3 3 o 66 u l l U U J O ) j jU O b U l I O U l O) jj u 0 O u l I l J U ff d ( m s ) ff d( m s ) 3 ( m s

21、 ) ff d ( m s ) ( c - 1 ) 3 3 m -N ( c 2 ) 6 6 m三层 ( c - 3 ) 1 3 2 m三层( c - 4 ) 2 6 4 m三层 ( c ) 三层 图2 7值与波速的关系 F i g 2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v a l u ey v e r s u s wa v e v e l o c i t y 结构的第一层: 3 3 m结构中, a , b 点的 值曲线 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 拐点在 3 3 0 m s 为最小值, a 随波速增大先上升后下降, 拐点在 3 3 0 m s , 取得最 点和e

22、点最大值在 1 6 5 m s , b 、 c 、 d 点最大值在 1 1 0 0 大值, 最小值在 1 1 0 0 m s ; 其他点 值为上升曲线, m s ; 各曲线在6 6 0 m s 后变缓。综合各曲线, 3 3 n l 最小值在 1 6 5 m s , 最大值在 l 1 0 0 m s 。6 6 m结构 结构中 最大值在 3 3 0 m s 时取得; 2 6 4 m结构中 中, a点随波速的增大为下降曲线 , 最小值在 l 1 0 0 最小值在3 3 0 m s 时取得; 其他最大最小值均在 1 6 5 m s 最大值在 1 6 5 m s 点曲线先减小后增大, 拐 m s 时取得

23、, 各结构一层在低波速下都表现出明显 点在 3 3 0 m s 为最小值 , 最大值在 1 6 5 m s ; 其他点 的行波效应。 值为上升曲线, 最小值在 1 6 5 m s , 最大值在 1 1 0 0 结构的二、 三层 值随波速变化规律相似。各 m s ; 各曲线均在 3 3 0 m s 后变缓, 最后趋于 1 0 0 。 结构长度下, 各点 值相近, 随波速变化的趋势一 1 3 2 in结构中, a点曲线随波速的增大先上升后下 致, 总体为上升曲线, 在 6 6 0 m s 后变得非常平缓。 降, 拐点在 3 3 0 m s 取得最大值, 最小值在 1 1 0 0 除了2 64 IT

24、 I 结构二层 y最小值不全在波速 1 6 5 m s m s ; e 点曲线先下降后上升, 拐点在 3 3 0 m s 为最 时取得外, 各结构的二、 三层, y最小值都在波速 1 6 5 小值, 最大值在 1 1 0 0 m s ;厂点曲线先下降后上升, m s 时取得, 均在 1 0 0以下, 即表现为明显的减小 拐点在 6 6 0 rfi s 为最小值, 最大值在 1 6 5 m s ; 其他 作用。随着波速的增大, 值逐渐增大, 最后趋于 点为上升曲线, 最小值在 1 6 5 m s , 最大值在 1 1 0 0 1 0 0 。此时, 与一致激励情况下的地震反应基本相 m s ; 各

25、曲线均在 3 3 0 m s 后变缓, 值最后趋 于 同。 1 0 0 。2 64 r rl 结构中, 厂点随波速的增大呈下降曲 图3为 值与结构长度的关系图。 线, 最大值在 1 6 5 m s , 最小值在 1 1 0 0 m s ; 其他曲 1 4 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1 鎏 o 0 1 0 划 0 暮 O 0 3 3 6 6 1 3 2 2 6 4 结构长度 ( m s ) r a I ) 1 6 5 m s 一层 33 6 6 l 3 2 2 6 4 结构长度( m s ) f a - 2 ) 3 3 0 m s一层 3 3 6 6 1 3 2 2 6 4 结构长度

26、(m s ) ( a - 3 ) 6 6 0 m s 一层 3 3 6 6 1 3 2 26 4 结构长度 ( m s ) f a -4 ) 1 1 0 0 m s一层 l 0 0 嚣 0 O 3 3 6 6 1 3 2 2 6 4 结构长度 ( m s 】 f b 1 ) 1 6 5 m s二层 3 3 6 6 1 3 2 2 64 结构长度 ( m s 1 -2 ) 3 3 0 m s二层 3 3 6 6 1 32 2 6 4 结构长度 ( m s ) f b - 3 ) 6 6 0 m s二层 33 6 6 1 3 2 2 6 4 结构长度 ( m s ) ( b - 4 ) 1 1 0

27、 0 m s二层 3 3 6 6 1 3 2 2 6 4 结构长 ( m s ) ( c 一 1 ) 1 6 5 m s三层 33 6 6 1 3 2 2 6 4 结构长度( m s ) f c - 2 ) 3 3 0 ri d s三层 33 6 6 l 3 2 26 4 结构长度 ( m s ) fc * 3 ) 6 6 0 m s三层 3 3 6 6 1 3 2 2 6 4 结构长度 ( m s ) ( c - 4 ) 1 1 0 0 m s三层 图 3 值与结构长度的关 系 F i g 3 Th e r e l a tio n s h i p o f v a l u e v e r s

28、u s f r a me l e n g t h 由图 3可见, 4种波速下, 随着长度的增加, 第 升, 在拐点 1 3 2 In为最小值, 最大值在 2 6 4 m; 其他 一 层两端 值总体表现为由小变大, 一层中部和 点为下降曲线, 最大值在 3 3 m, 最小值在 2 6 4 1T I 。波 二、 三层各处多表现为由大变小。各处 值基本遵 速 1 1 0 0 m s 时, o 点随结构长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 循随长度增加y值越来越偏离 1 0 0 , 即与一致激励 降, 拐点在 1 3 2 1T I 为最大值, 最小值在 2 6 4 m; 其他 差异越来越大的规律。由此可见: 结构越长

29、, 行波效 各点呈下降曲线, 最大值在 3 3 m, 最小值在 2 6 4 m。 应越强烈。同样, 一层各点曲线差异较大, 二、 三层 随结构长度的增加, 曲线总体呈明显的发散状, 表现 变化规律相似, 同层各点曲线基本重合, 一层与二、 为向行波效应增强的方向发展。各波速下, 各点曲 三层变化趋势有较大差别。 线在结构长度 1 3 2 m之后差异性增大, 出现较多的 结构第一层: 波速 1 6 5 m s 时, n 点曲线随结构 反弹和加速变化。除波速为 1 1 0 0 m s 时 最大值 长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 在6 6 m和 1 3 2 m 在 1 3 2 m结构中取得、 波速为

30、 1 6 5 m s 时 最小值 处都有拐点, 最小值在 3 3 m, 最大值在2 6 4 m; b 、 c 、 d 在 1 3 2 m结构中取得外, 其他最大最小值均在 2 6 4 点曲线先下降后上升, 拐点都在 1 3 2 m为最小值, 最 r n 结构中取得。 大值在3 3 m; e 点曲线先下降后上升, 拐点在 6 6 m 结构的二、 三层 值随结构长度变化规律相似。 为最小值, 最大值在 2 6 4 m 点曲线呈上升曲线, 最 除波速为 1 6 5 m s 时二层 o 、 e 、 厂 点的 值在 l 3 2 m 小值在3 3 m, 最大值在 2 6 4 m 。波速 3 3 0 m s

31、 时, 口 稍有反弹外, 各层各波速下各点 值相近, 均小于 点曲线随结构长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在拐点 1 0 0 , 随结构长度变化的趋势一致, 总体为下降曲 1 3 2 m为最大值, 最小值在 2 6 4 m; f点先下降后上 线, 在6 6 m之前曲线较平缓, 随后加速变化, 最大值 升, 拐点在6 6 m为最小值, 最大值在 2 6 4 m; 其他点 在3 3 m, 最小值在2 6 4 m o各曲线随长度增加, 侧移 呈下降曲线, 最大值在3 3 m, 最小值在2 6 4 m。波速 行波效应表现为越来越强的减小作用。 6 6 0 m s 时, 0点曲线随结构长度的增加为上升曲 图4

32、 为 值与取值点位置的关系图。 线, 最小值在 3 3 m, 最大值在 2 6 4 m; 厂 点先下降后上 王 闯, 等: 超长混凝土框架弹性侧移地震行波效应研究 1 4 5 1 测 0 屠 O 一 一 - 1 6 5 r rd s 位置 f a - 1 ) 3 3 m一层 1 1 0 1 0 0 辇0 9 0 O 8 O 位置 ( a 2 ) 6 6 m 一层 ( a ) 一层 位置 f a - 3 ) 1 3 2 m一层 l l 测 釜0 g O 位 置 CO 1 ) 3 3 m二层 。 _ 一 _ 一 - 一 1 6 5m s 一 6 6 0 m s - - 3 3 0 r a s 一

33、1 1 0 0 m 位 置 ( b - 2 ) 6 6 m二层 ( b ) 二层 +1 6 5 l n, s 一 66 0 s 一 一 -。 。3 3 0 m s - - 1 1 0 0 m s - T T , T T - - - 4- - 位置 位置 位置 ( c 一 1 ) 3 3 m三层 ( c - 2 ) 6 6 m三层 ( c 一 3 ) 1 3 2 m三层 位置 f a - 4 ) 2 6 4 m一层 位置 ( b 2 6 4 m二层 位 置 ( c - 4 ) 2 6 4 m三层 ( c ) 三层 图4 y值与取值点位置关系 F i g 4 Th e r e l a tio n

34、s h i p o f v a l u e v e r s u s c alc u l a ti o n p 0 i n t p o s i ti o n 由弹性楼板的假定, 结构同一层不同位置的地 对同一长度, 波速越大曲线拐点越靠后; 对同一波 震侧移有很大差异。由图4可知, 行波效应对侧移 速, 长度越长曲线拐点越靠前。 的影响在结构端部作用为增大地震侧移, 越靠近中 结构第二层, 只有波速为 1 6 5 m s 和 3 3 0 m s 部增大作用越弱, 甚至表现为减小地震反应。 时曲线有所波动, 拐点仍出现在 c d 点附近, 拐点处 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层。波速为 6 6 0 m s

35、 和 取最小值; 结构第三层, 只有 2 6 4 1T I 结构在波速 1 6 5 1 1 0 0 m s 时, 曲线很平缓, 只在 1 0 0附近较小范围 m s 时出现小幅波动, d点处出现拐点, 取得最小 内有所变化; 波速为 1 6 5 m s 和3 3 0 m s 时, 曲线呈 值。其他情况下, 曲线比较平直, 各点差异性非常 明显凹形。 值大于 1 0 0的部位集中在结构的两 小。 端, 主要为: 3 3 1T I 结构中波速 1 6 5 m s 和3 3 0 m s 时 的 a , b 点 ; 6 6 m结构 中波速 1 6 5 m s和 3 3 0 m s 时 的 口点 ; 1

36、 3 2 IT I 结构 中波速 1 6 5 m s的,点和 3 3 0 m s 时的 口点; 2 64 IT I 结构中波速 1 6 5 m s 时的 口 、 e 、 点, 3 3 0 m s时的厂点和 6 6 0 m s 时 的 口点。结构 中间的全部c 、 d 点和大部分的 b , d 、 e 点的 值小于 1 O 0 。曲线拐点多出现在 d点附近, 即靠近结构中 部, 4 种波速下拐点分布情况为: 3 3 In中均在 e 点附 近; 6 6 1T l 中分别在点d 、 e 、 e 、 e 附近; 1 3 2 1T I 中分别在 点 、 e 、 e 点附近; 2 6 4 i n中分别在

37、c , d e 点附近。 除6 6 IT I 结构在波速为 1 1 0 0 m s 外, 各长度在各波 速下的 值均在拐点处取最小值。一般地, 曲线拐 点出现在结构中部, 取得最小值, 两端取得最大值; 表2 为与一致激励相比非一致激励下各取值位 置的侧移增幅百分 比( 增幅为 士5 以内的未列 出) 。 结构第一层, 增幅较大的情况为: 1 3 2 m结构在 波速 1 6 5 m s 时的厂点 , 2 6 4 m结构在波速 1 6 5 m s 时的n 点、 e 点、 厂 点, 2 64 IT A 结构在波速 3 3 0 m s 时厂 点, 增幅范围为2 9 一 6 4 。第一层减幅较大的点

38、为: 6 6 m结构在波速 1 6 5 m s 时中部的 c 、 d 、 e 点, 1 3 2 IT I 结构在波速3 3 0 m s 时中部 c 、 d 、 e 点, 2 6 4 m 结构在波速 6 6 0 m s 时的c 、 d 、 e 点, 减幅为 2 0 左 右; 1 3 2 m结构在波速 1 6 5 m s 时的 6 点, 2 6 4 1T I 结 构在波速 1 6 5 m s 时的c 点, 2 64 m结构在波速 3 3 0 m s 时的 b点 , 减幅为 2 5 3 5 ; 1 3 2 m结构在波 1 4 6 I t J J l 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速 1 6 5 m s

39、 时的 c , d点 , 2 6 4 m结构在波速 3 3 0 m s 时的 c 、 d点, 减幅为 5 0 6 0 。一层其他情况 下, 增减幅度非常小 。 结构第二层 , 全为减小 , 减幅较大的点为: 6 6 m 结构在波速 1 6 5 m s时的各点, 1 3 2 m结构在波速 3 3 0 m s 时的各点 , 2 6 4 m结构在波速 6 6 0 m s 时的 各点 , 减幅为 2 5 3 0 ; 1 3 2 m结构在 波速 1 6 5 m s 时的各点, 2 64 m结构在波速 3 3 0 m s 时的各 点 , 2 64 m结构在波速 1 6 5 m s 时的 口 、 e 、 厂

40、 点 , 减 幅 为 5 0 一6 5 左右 ; 2 6 4 m结构在波速 1 6 5 m s 时 的 b , c 、 d点 , 减幅范围为 6 5 一 8 0 , 中部 c 点减幅 最大。二层其他情况下, 增减幅度非常小。 结构第三层, 全为减小, 减幅较大的点为: 3 3 m 结构在波速 1 6 5 r n s时 的各点 , 6 6 m 结构在波速 3 3 0 m s 时的各点 , 1 3 2 m结构在波速 6 6 0 m s 时的 各点 , 2 6 4 m结构在波 速 1 1 0 0 r n s时的各点 , 减幅 为 1 5 一 2 0 ; 6 6 m结构在波速 1 6 5 rn s 时

41、的各 点, 1 3 2 m结构在波速3 3 0 m s 时的各点, 2 6 4 m结 构在波速 6 6 0 m s 时的各点, 减幅为4 0 左右; 1 3 2 m结构在波速 1 6 5 m s 时各点, 2 6 4 m结构在波速 3 3 0 m s 时各点, 减幅为7 0 左右; 2 64 m结构在波 速 1 6 5 m s 时各点减幅为8 5 左右。三层其他情况 下, 增减幅度非常小。 3 结论 1 ) 在弹性楼板假定下, 各点 y值呈现出“ 两头 大、 中间小, 下面大、 上面小” 的现象, 在结构一层、 端部, 行波效应主要为对侧移的增大作用, 向中间靠 近, 逐渐减小, 在中部多表现

42、为减小作用; 结构二、 三 层的各点差异性较小, 值均小于 1 o 0 , 行波效应对 侧移的减小作用明显。 值的增加幅度的变化规律 比较复杂 , 随着结构的不 同位置和波速的不 同, 以及 不同的地震波而有较大 的差别。在本 文研究范 围 内, 若以侧移增幅大于 1 0 考虑, 则 1 3 2 m结构在 波速 1 6 5 m s 下 , 2 64 m结构在波速 1 6 5 m s 和 3 3 0 m s 下, 均应采取措施控制结构端部在地震作用下 的侧移。 2 ) 结构长度一定时, 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小, 行 波效应对侧移 的作用越明显。 3 ) 地震波传播速度一定时, 结构长度越大, 行 波

43、效应对侧移的作用越明显。 参 考 文 献: 1 楼梦麟, 黄明开 上海浦东机场( 二期) 候机楼水平地震行波效 应时程分析 J 建筑结构, 2 0 0 9 , 2 9 ( 2 ) : 8 - 1 1 2 杨庆山, 刘文华, 田玉基 国家体育场在多点激励作用下的地 震反应分析 J 土木工程学报, 2 0 0 8 , 4 1 ( 2 ) : 3 5 4 1 3 甄伟, 李志东, 高昂, 等 广州新客站结构多点输入地震反 应分析 J 建筑结构, 2 0 0 9 , 3 9 ( 1 2 ) : 2 8 - 3 2 4 张新培 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非线性分析 M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2 0 0 3 5 何庆祥, 沈祖炎 结构地震行波效应分析综述 J 地震工程与 工程振动 , 2 0 0 9 , 2 9 ( 1 ) : 5 0 - 5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论文/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