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必修目录及知识点.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09835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目录及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必修目录及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课本目录 ●历史必修Ι基本考查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和周礼 3.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 1.“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秦始皇 (2)三公九卿 2.废分封,置郡县 (1)郡县制的建立,郡县制的内容,影响,和分封制的区别。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3)汉承秦制的内容。刺史制度 三.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汉武帝时期的内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 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特点 4.元朝的行省制度 四.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1.丞相制度的废除 2.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3.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题二 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1840—1900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 1.两次鸦片战争 2.中日甲午战争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1840—1900年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1.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2.义和团运动 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1.20世纪30-40年代日军侵华暴行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全民族的抗战 3.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抗战及其意义 4.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及其意义 5.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简要过程 2.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中华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背景和简要过程 2.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 3.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4.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5.解放战争 (1)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 (2)全面内战的爆发 (3)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 (4)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巩固新生政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人民政权的巩固 (1)祖国大陆的统一 (2)镇压反革命运动 (3)“三反”、“五反”运动 二.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1949年新政协 (2)1956年“八字方针”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3)1982年“十六字方针” 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民主法制建设 (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2)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 (3)基层民主选举 3.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四.祖国统一历史进程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意义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抗美援朝运动 2.“一边倒”政策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及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四.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 2.上海合作组织 3.中国与世界大国、欧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1.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2.古代城邦制度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1.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意义 2.雅典的民主化改革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三、罗马人的法律 1. 习惯法、成文法、自然法、 公民法、万民法。 2.古代罗马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权利法案》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二.美国的联邦制 1.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完善 2.联邦制的形成和巩固 三.1875年法国宪法制定的背景和内容 四.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五.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 二.巴黎公社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冷战”的兴起与影响 2.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2.日本的崛起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2.多极化趋势加强及其影响 ●历史必修Ⅱ基本考查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中国古代农业 1.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铁农具和牛耕及其发展 (2)家庭为单位个体耕种 (3)精耕细作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古代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结构 (2)均田制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 1.春秋战国、两汉、北宋、明清等时期的冶铁业 2.商周、西汉、唐朝、南宋、元朝、明清等时期的纺织业 3.东汉、东晋、唐宋、明清等时期的制瓷业 4.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官营和私营手工业;家庭副业 5.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三.古代商业 1.春秋战国、西汉、隋唐、两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国内商业和城市 2.西汉、隋唐、两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对外贸易 3.重农抑商 4.闭关锁国 四.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条件和发展 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南京条约》及附件、《马关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条约在经济方面的侵略要求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衰落 (2)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 3.洋务近代企业 (1)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的作用 4.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艰难发展: (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 (2)清末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二.民国时期中国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官僚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3.日伪统治下沦陷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萎缩 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1.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历史环境 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2.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三大改造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3.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得与失 (1)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决议 (2)1958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 (5)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二.改革开放的决策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3.国有企业改革 4.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其特点 5.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成就 6.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2.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3.中共“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 4.中共“十五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位的决议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1.鸦片战争至1949年物质生活的变化 2.鸦片战争至1949年社会习俗的变化 3.1949年以来的物质生活变化 4.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 5.影响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 1.中国近代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 2.中国近现代通讯 3.中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业发展的作用 三.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业 2.影视业 3.网络的发展 4.大众传媒发展的作用 专题五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与过程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2.殖民扩张与掠夺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三.两次工业革命 1.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条件和在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2.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的原因和特点 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1.新政的背景 2.主要内容 3.新政的特点 4.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三.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经济新机制的概况 2.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3.人民资本主义 4.经营者革命 5.福利制度及特点 6.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7.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实施背景 2.主要内容 3.历史作用及局限性 二.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必要性 2.主要内容 3.历史作用及特点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背景及主要特征 2.历史作用及局限性 四.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苏联的改革 1.改革背景 2.赫鲁晓夫改革 3.勃烈日涅夫改革 4.戈尔巴乔夫改革 5.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及其教训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和条件 (2)《布雷顿森林协定》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世界银行(IBRD)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影响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3.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和影响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2.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原因 2.世界贸易组织(WTO)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影响 4.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历史必修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 2.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孟子与荀子 2.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 3.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明清时期的新儒学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四大发明 2.古代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学 二.中国书画 1.汉字与书法 2.绘画艺术 三.古代文学 1.先秦文学 2.汉赋 3.唐诗 4.宋词 5.元曲 6.明清小说 四.京剧的发展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学习西方思潮的兴起 1.“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想的萌发 2.洋务思想与“中体西用” 二.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新文化运动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 2.三民主义 3.新三民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产生背景 2.“工农武装根据”理论 3.中共七大 4.《新民主主义论》 5.社会主义改造 6.中共八大 三.邓小平理论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新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巨大作用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三.新中国教育发展及其意义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三.启蒙运动 专题七 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一.物理学的新发展 1.牛顿与经典力学 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3.量子理论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达尔文的主要贡献 2.进化论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3.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及产生分歧的原因 三.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十九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 1.产生背景 2.诗歌、小说与戏剧 3.影响 二.十九世纪以来的艺术成就 1.时代背景 2.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3.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三.影视艺术 1.产生与发展的简要历程 2.影视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