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 物理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串联 1. 六个物态变化过程。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固态 气态2. 六个物态变化现象: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3. 六个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三个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三个互逆过程:溶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三个特殊(温度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三个不变温度:晶体溶解时温度;晶体凝固时温度;液体沸腾时温度。4. 两个条件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A 、达到熔点; B 、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A 、达到沸点;
2、 B 、继续吸热。三.知识点1. 物质的三态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 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肉眼看不到。2. 温度的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 0度,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作为 100度, 0度到 100度之间等分成 100份, 每一份叫 1摄氏度或 (1 。 正常人的体温为 37, 读作 37摄氏度; -4.7读作负 4.7摄氏度或零 下 4.7摄氏度。温度的测量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 体的热胀冷
3、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a 、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b 、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c 、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 壁。d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e 、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3.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 放热。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熔化时的 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 点相同。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a 、
4、晶体在达到熔点 (凝固点 时, 继续吸收 (放出 热量才能熔化 (凝固 , 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物质由硬变软、变稠、再变稀;凝固 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物质由稀变稠、变硬。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a 、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收热量。b 、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要降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体汽化时要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 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 (
5、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影响蒸发快慢因素:a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b 、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c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 快。d 、液体种类。e 、空气温度。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在相同气压下,不同 液体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 液体沸腾条件:液体温度要达到沸点,且要继续吸热。沸腾时要吸热, 液体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发生液化的两个条件:a 、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
6、化。b 、压缩体积:压缩有助于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 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下,再压缩体积才能使它液化。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可以用升华 吸热得到低温。升华现象有:冰冻的衣服晾干,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灯泡内的钨丝变 细,碘变成碘蒸气,固体清新剂日益减少,干冰变成二氧化碳。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气体凝华时要放热。凝华现象:霜、窗花、雪、雾凇等的形成,灯泡变黑,人造“雪景”等。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一、 长度测量(一长度测量:1.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直尺、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长度测量的常用的
7、工具是刻度尺。2.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 (k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微米 (m ,纳米 (nm。3. 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3km 1m=10dm 1dm=10-1m1dm=10cm 1cm=10-1dm 1cm=10mm 1mm=10-1cm1mm=103m 1m=10-3mm 1m=106m 1m=109nm1m=103nm 1nm=10-3m 1nm=10-9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 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 2.5m 、课桌高 0.7m 、篮球直径 24cm 、指甲宽度
8、 1cm、铅笔芯的直径 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手掌宽度 1dm 、墨水瓶高度 6cm5. 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 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 0.3mm ,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 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 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 且使线圈长度相等, 记下排绕圈数 N 1和 N 2, 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 D 2=0.3N1 /
9、N 2 mm化曲为直法 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 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 度尺测出长度 L 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轮滚法 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 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辅助法 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 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裁截法 用来测量不便整体研究的对象,如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铁丝长度 L , 可先
10、用天平测出这一卷铁丝的总质量 M , 然后在这卷铁丝上截取一小段, 测出它 的长度 l 和质量 m ,则这卷铁丝长度 L=Ml/m。你能说出几种方法可测园柱体的周长?答:、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出圆柱体的直径 d ,周长为 d 。、用纸条紧绕圆柱体一周在重叠处用打头针扎一孔,把纸条展开,用刻度 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把园柱直立放在纸上,贴边用笔画一圈,再剪下对折后,用刻度尺量出 折痕线长,即为直径,再算出周长。、在园柱面上做标记,然后将其在平面上滚动一周,用刻度尺量出启始点 到终点的距离。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直尺三角板辅助法。 、 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
11、 、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 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6.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观”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 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 要从整刻度开始 “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 读值和单位组成 。7. 误差: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人为因素
1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 改进实验方案、 熟练掌握实验技能。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 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二.体积1. 定义: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叫做体积。2.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 33. 测体积量筒(量杯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体积的测量方法: :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 :对于没有一定
13、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 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 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 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物 液, 可完全浸 入; 物 乙6. 测体积量筒(量杯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使用方法:“看” :单位:毫升(ml =厘米 3 ( cm3 量程、分度值。 “放” :放在水平台上。“读” :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 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 效代替法。 8. 测液体密度: 原理:=m/V 方
14、法: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 1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V ;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m 2 ;得出液体的密度 =(m 1-m 2 / V 9. 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 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 m V= 原理 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细线 方法:1读出体积 V 1; 2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 V 2,物 21A 针 B (工具:线、石块 沉入水中: 形状 不 规 则形状规则工具:刻度尺工具 天平式 m=V 算出它的质量。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
15、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 式 V=m/算出它的体积。判断空心实心:练习:密度的几种特殊测量:1、 有天平、烧杯、水,请测出一杯牛奶的密度(缺量筒步骤: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m 0 ;向烧杯内倒满水,用天平测 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 1;把烧杯内的水全部倒掉,在装满牛奶,用天 平测出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m 2;牛奶的密度为:=(m 2- m0 水 /(m 1- m02、 有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你能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吗?写出简要 步骤。 (阿基米德原理 步骤:用细线栓牢小石块, 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石块的重力 G 1; 烧杯 中盛适量的水, 使石块全部浸没于水中, 用弹簧测力
16、计测出小石块在水中 的重力 G 2;石块的密度 =G1水 /(G1- G23、 有一密度小于水的长方体小木块、烧杯和水,给你一把刻度尺能测出木 块的密度吗? (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 步骤: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把木块放入水面上, 用刻度尺量出木块露 出来得高度 h 1; 从水中拿出木块, 量出平放时木块的高 h 2; 木块的密 度=水 (h 2- h1 /h2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1. 机械运动(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理解:a. 物体间距离的改变 b. 物体间的距离没有改变,但两物体间的方向发生了变化。(3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里的一切物
17、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2. 参照物(1要恰当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选定一个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做标准。(2 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 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3参照物的理解: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跟选择的参照物有关。选 不同的参照物,同 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不同。判断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要找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要弄清这个关 系。(4参照物的选择:a. 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b.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要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因为自己以自己为参照物, 任何物体的位置都
18、是永远不变的, 也就是这一物体 永远处于静止状态。 c. 为研究方便,一般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作为参照物,且可以不加说明;若选取其他合适的物体为参照物时,则要加 以说明。判断物 体是 运动 还 是 静 止, 要看 物体与 参照 物之 间有 无相对 位置 的变 化, 有则是 运动 的, 无则 是静止 的。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 相对的。(1 宇 宙 中 的 一 切 物 体 都 在 运 动 着 , 绝 对 静 止 的 物 体 是 没 有 的 。 我 们 平 常 据 说 的 运 动 和 静 止 都 是 相 对参照物而言的。(2 如 果 一
19、个 物 体 相 对 于 另一 个物 体 的位置发 生了变 化,我 们就说第 一个物 体是运 动的; 若 一 个 物 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我们就说第一个物体是静 止的。(3 对 于 同 一 个 物 体, 若 选 择 不 同 的物 体作参 照物 ,来 研究 它的运 动情 况, 得到 的结 论 可能 是不 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 (4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4. 运动和静止的三层含义:运动是绝对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 动的物体是没有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们相对 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20、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 体也在运动 (因为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 对运动状态 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 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 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5. 运动的分类(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例如: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飞机 在高空中直线航行,电梯扶梯上升或下降等。 (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运动。例如:足球在空中飞行,天体的运动。 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规定运动的路程,比较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时
21、间越短,说明运动 得越快。 (2)规定运动的时间,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长,说明物体运动得 越快。 7.速度:人们为了比较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速度 (1)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 表示),它是表示物体运动 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计算公式:v = t/s (3)速度单位:国际单位:m/s ,交通运输:km/h , 1m/s=3.6km/h, 1km/h=6.31m/s 8.匀速直线运动: (1)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 直线运动。 (2) 理解:a. 路径条件:直线 b. 快慢条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22、 (3)用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含义: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9.平 均 速 度 : 常 见 物体运 动 速 度是 变 化的 , 在不要 求 很 精确 , 只做 粗 略研究 的 情 况下 , 为了 描 述 变 速 运动物体的情况,引入了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 a. 物理意义: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计算公式:v = s/t (2)理解:a. 用来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的程度:知道了一个 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平 均 速 度 , 就 大 体 上 知 道 了 它 运 动 的 快 慢 , 但 不 能 精 确 地 知 道 它 的 运 动 情 况 ,也 不 知道它何时加速,何时
23、减速,何时中 途停留 b. 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必须指出它在某段时间内或在某段路程中的平 均速度, 否则平均速度的含义就不确切了。 在公式 v=s/t 中, s 为研究的全部路程, t 为通过研 究 的 全 部 路 程 所 用 的 时 间 ,是 从 起 点 到 终 点 的 总 时 间 ,不 考 虑 中 间 发 生 了 什 么 变 化,单位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单位相同。 c.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求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路程上平均速 度的算术平均值 , 应 用 总 路 程 除 以 总 时 间 。 如 一 个 物 体 的 运 动 分 为 两 段 , 前 一 段 路 程 的 平 均
24、 速 度 为 v1 ,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2 ,一般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 v (v1 +v2 /2。 但匀速直线运动中,总路程分成任 意两段的平均速度和总的平均速度相等。两种特殊情况:如一个物体的运动 分为路程相等的两段,前一段路程 s/2 的平均速度为 v1 ,后一段路程 s/2 的 平均速度为 v2 ,则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v = s/(t1t2 s/(2v2 = 1/1/(2v11/(2v2 = = s/s/(2v1 , 2v1 v2/(v1 v2; = (s1 如一个物体的运动分为时间相等的两段, 前一段时间 t/2 的平均速度为 v1 后一段时间 t/2 的平均速度为 v2 ,则
25、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v s2/t =(v1t/2v2 t/2/ t = 1/2(v1v2 , 此时平均速度恰好等于速度的平均,但是要注意它们只是数值上相 等,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d. 在实际应用中, 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 通常所说的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与速度区别:平均速度速度 区别: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 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数值变化。物体在变速运动中 不同路程或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路程或各段时间的
26、速度都相同 联系:匀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与其速度是相同的 10.瞬时速度: (1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极短时间内)的速度叫瞬时速度。研究瞬时速度有其必 要性: a. 交通管理中,检查车辆是否超速; b. 度。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 军事制造中,检验枪弹是否合格(子弹冲出枪口时的速度,即瞬时速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 情况。 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有它们内在的联系,都表示运动快慢 例: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水达到乙地后再逆水返回甲地,所需时间 t1, 若轮船动力 不变,则它在静水中同样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t2 与 t1 的关系是。提示:船在 静水中的速度设为 v,水的速度设为 v0,则顺水速度为 vv0,逆水速度为 v v0。往返一次路程相等,于是:t1=s/(vv0+s/(vv0=2sv/(v2-v02, t2=s/vs/v=2s/v=2sv/v2,又因为 v2 v2-v02,所以 t1 t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