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题西太一宫⑴壁二首(其一) 王安石
柳叶鸣蜩⑵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⑶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注释】①西太一宫:道教庙宇,宋仁宗天圣年间所建。洪迈《容斋三笔》:西太一宫,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西南八角镇。②蜩(tiáo):蝉。③三十六陂(bēi):池塘名,在汴京附近。陂:池塘。江南扬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诗中云“想见江南”。
1、分析首句中“暗”字的表达效果。(3分)
2、赏析“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这两句的写景艺术。(4分)
2017年全国1卷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注释】礼部: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 贡院:科举时代考试贡士之所。 紫殿:指京都贡院。 暖吹:暖风,指春风。 席:犹言列坐。 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乡里:犹言郡县。 献贤:献举人才。 先德行:以德行为先。 列爵:分颁爵位。此处代指官职。 公卿:指执政大臣。 衰病:衰弱抱病。 耗:无,尽。 赖:幸亏。 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 鉴裁: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4.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2016年全国3卷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5.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2015年全国2卷
《残春旅舍阅读答案》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6.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2017年山东省卷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川陕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7、“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2016年山天津市卷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8、“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2016年浙江省卷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南宋诗人。这首诗题作〈北来人〉,所谓「北来」,即从金朝回来的人。
9.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2015年湖北省卷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0、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2015年山东省卷
卜算子 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
1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6分)
2015年四川省卷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2、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2015年重庆市卷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背绿痕皴段,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3、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
2014年湖北省卷
早 发 (晚唐)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4、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
1、“暗”字在此处指颜色深,突出柳叶之密、柳色之浓。表达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
2、突出画面的艳丽色彩,红绿相间。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浑然一体,有声有色。由高到低,层次分明。
3.B E
4.①用春蚕食叶比喻(描摹)考场内考生笔落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比喻)
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以响衬静)
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5.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
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6、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
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7、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8、“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9.①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②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③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10、①荒”有“地僻、荒芜”之意,“瘦”是“贫瘠”之意;
②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贫瘠之至 。
③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11.“湿”:①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1分);
②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1分);
③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1分)。
“迷”:①描写水面迷雾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1分);
②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1分);
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1分)。
12、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
②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
或:①视听结合,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
②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13、心情: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休闲自得的心情。
效果:“插”字形象地写出了江边山峰陡峭、挺拔。
14、①“背”,背离,相反。
②深秋时节,自己独自朝北方大漠前行,而大雁正北方飞往南方过冬,故曰:背行。
③诗人朝寒冷辽阔的朔北艰难前行,大雁朝温暖的南方轻快飞跃,形成强烈对比,写出了自己旅程的艰辛和内心的愁苦。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