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三章分子和原子试题
(出题人:威海十中 孙巧丽)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I:127 K:39 Cl:35.5 Fe:56 S :3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符合题意的字母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同步自测练习题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BC )。
A.
B.
C.(臭氧)
D.
3.电解水的实验中,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浓硫酸,目的是( A )。
A.增强水的导电性
B.浓硫酸能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使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更加纯净
D.使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不发生反应
4.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 C )。
A.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任何物质在通电时都能够分解
5.下列实例,不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的是( AD )。
A.湿衣服晒干了 B.通电分解水
C.磷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D.水结成冰
6.下列现象中,由水分子自己运动造成的是( )。
A.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B.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一瓶水,慢慢蒸干了
C.加热食盐水最后得到干燥的食盐
D.黄果树瀑布的美景
1.BC 2.C 3.A 4.C 5.AD 6.B 7.A 8.AC 9.CD 10.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电解水时,水分子被破坏了
B.水稍稍加热,就能产生大量的氢气和氧气
C.水中所含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D.水是由两种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所以水是混合物
8.下列分解反应中,生成物都是单质的是( AC )。
A.加热分解氧化汞 B.加热高锰酸钾
C.电解水 D 加热分解氯酸钾
9.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D )。
A.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负极产生的气体也能燃烧
B.正、负极产生的气体都是水蒸气
C.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约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
D.做电解水实验时,通的电是直流电
1.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水是_______颜色、_______气味、没有_______的透明的_______体。在压强为101kPa时,它的沸点_______℃,凝固点_______℃;在_______℃时,它的密度最大,数值为_______。
3.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_______原子和_______原子,2个_______原子结合成1个_______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集成_______气;2个_______原子结成1个_______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成_______气。
所以说,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_______,而原子_______。
3.8g氢氧化钠与92g水混合后,8%------1.09 33%-------1.36
此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总共有多少g?占百分之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答案符合题意)
2.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银是由银元素和水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分子组成的
C.二氧化氮是由二氧化氮的分子构成的
D.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4.下列化学反应中,肯定没有水生成的是( )。
A.白磷自燃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酒精[]燃烧 D.蜡烛燃烧
5. 水不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的液体
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水
C.只要是无色的液体,就一定能够饮用解渴
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
8.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B.在101kPa时,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 0℃
C.0℃时,水的密度最大为
D.水是混合物
9.在家中,区别一瓶白醋精和一瓶纯净水(均无标签)的方法有( )。
A.嗅气味 B.看颜色
C.尝味道 D.用秤称量一下
10.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 )。
A.比空气重 B.比空气轻
C.难溶于水 D.易溶于水中
1.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是由_______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隐形眼镜的洗液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双氧水,其化学式为,双氧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一个双氧水分子由_______构成。
3.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来,用小刀切下来一小块,放入水中,其余的迅速放回煤油中。钠漂在水面上,变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走,并逐渐缩小,同时生成了氢气。由此条件可知:钠的密度大于_______小于_______;钠易和_______或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参考答案
同步自测一
一、
二、1.没有 没有 味道 液 100 0 4 1g/2.浓硫酸或氢氧化钠 氧气 氢气 ∶1 1∶2 3.氢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氢 氢 氧 氧 氧 分成原子 不能再分
三、1.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导电性)。 2.氧气分子先分解成氧原子,每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众多的二氧化碳分子聚集成二氧化碳气体。
四、1.(1)98 16∶32∶1 (2)40∶16∶23 2.5%
2.27g 3.10.25g 10.25%
1.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A.水分子 B. 氧原子 C. 氧元素 D. 氧分子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空气 B. 冰水混合物 C. 生理盐水
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
6.装有少量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 )
A.两种单质,一种氧化物 B.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化物
C.两种化合物,一种氧化物 D. 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
7.非典时,经常用过氧化氢(H2O2)做一种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化合物
B.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C.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D.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9.可以用来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变化是( )
A.石蜡熔化 B.湿衣服变干
C.液态氧变氧气 D. 氧化汞受热得到氧气和水银
12.饮用水用Cl2消毒能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的生成。为消除隐患,现已采用高效安全的ClO2消毒杀菌。下列对Cl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lO2是一种氧化物 B. ClO2是一种化合物 C. ClO2是一种纯净物 D. ClO2中含有氧气
三、简答题
24.用煤炉烧水,水烧开时经常会溢出,请用所学的有关化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26.我们知道氧化汞受热可以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根据氧化汞分子反应的微观过程,请你说出分子、原子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
27. 根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一种叫做“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均有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人体有中等毒性,长期接触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肿瘤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
(1“吊白块”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2你能归纳出甲醛的物理性质有____点。
课题2 分子和原子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加热后的产物 B.食盐水
C.蒸馏水制成的冰水混合物 D.液态空气
2.关于液态氧与氧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它们的存在状态和化学性质相同
C.它们的分子组成相同
D.液态氧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4.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受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食盐水 C.氯酸钾 D.液氧
7.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的种类数 B.原子的种类数
C.元素的种类数 D.存在的状态
8.比较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各一个分子,下列那个数值相等()
A.含氧分子数 B.含氧的质量分数
C.含氧原子个数 D.含氧的元素的个数
9.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氯酸钾 B.二氧化硫 C.液氧 D.氧化汞
10.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氯化钾;液氧
11.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称作“足球烯”、组成为的新物质,关于
的下列说法:
①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②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③它是一种混合物;④它是一种单质。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只有③
二、填空题
1.从分子观点看,纯净物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混合物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下列物质中:食盐、氧化镁、空气、氮气、氧气、海水、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
3.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毫升。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___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的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_________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_________。
5.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要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
①纯净水 ②二氧化碳 ③正在加热的高锰酸钾 ④液态空气
7.酒精挥发说明分子在_________;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_________;蔗糖加到水里,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是因为 _________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
三、简答题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酒精易挥发是酒精的物理性质,而酒精燃烧是化学性质。
五、创新题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的是( )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相同,因此,空气中氮气与氧气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3.下列物质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蒸馏水 D.糖溶液
4.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是( )
A.干冰气化 B.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C.硫磺研磨成硫粉 D.加热氧化汞得到汞
答案:
一、1.C
2.C
3.C
4.C
5.答案:C 点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保持化学性质的分子就会发生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会变化。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而一种分子构成一种物质,所以C正确。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所谓纯净物是指含杂质极少的物质。
6.答案:C D 点拨: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食盐水是食盐溶于水得到的也是混合物;液氧和氯酸钾都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7.答案:A 点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A正确,原子的种类数和元素的种类数,只能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都与存在的状态无关。
8.答案:C 点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子中不含氧分子,A错;由于碳和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错;一个分子和一个分子中均含2个氧原子C符合题意;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D错。
9.答案:C 点拨:ABCD均属于纯净物,但只有液氧是单质,存在氧分子而其余三种均属于化合物,只存在氧元素,不存在氧分子。
10.答案:B 点拨:净化后的空气只除去了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仍为混合物,A错;水和冰混合,因为只存在一种水分子,是纯净物,只是状态不同,澄清石灰水是一种溶液为混合物,B正确;生锈的铁钉是混合物,液氧是纯净物,C、D均不合题意。
11.答案:A 点拨:是由一种元素构成为单质而不可能为化合物,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则只有一种元素所以②不正确,故选B、C不对。凡是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来的一般都是纯净物,不可能是混合物所以③不正确,故选D不正确。
二、1.同种分子,不同种分子
2.食盐、空气、海水,氧化镁、氮气、氧气、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3.答案:小于 点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4.答案:分子本身,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其他分子。混合物,纯净物。点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由于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所以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由于生成了其他物质所以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从微观上看纯净物是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是不同种分子构成。
5.答案:因为太阳晒着的地方,温度较高,水分子获得能量较大,运动速度较快,分子之间的间隔也增大,水就容易变为气态而扩散到空气中。点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相互碰撞之间的间隔增大它们之间的束缚力也就消失了,就变为气态而扩散到空气中去。
6.答案:纯净物①②;混合物③④ 点拨:纯净水是由同一种水分子构成为纯净物,二氧化碳气体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也是纯净物;正在加热的高锰酸钾是混合物,其中有未分解的高锰酸钾,还有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液态空气是由空气液化而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空气是混合物,液态空气仍为混合物。
7.答案:不断运动,相互之间有间隔,蔗糖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间隔。
三、答案:酒精挥发过程中,酒精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过程,酒精能挥发是物理性质;而酒精燃烧过程中,酒精分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从而表现出可燃性(化学性质)点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
四、答案:(1)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2)滤纸由右到左缓缓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3)便于观察滤纸条颜色的变化。(4)两种试剂加反了(把浓氨水加到滤纸上,把酚酞加到脱脂棉上)或两种试剂均加到脱脂棉上;浓氨水
点拨:该实验题很有新意,将化学基本操作,分子不断运动的抽象思维表象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培养学生的一种逆向思维能力。
五、1.答案:C 点拨: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是化学变化,不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分子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大。
2.答案:78:21 点拨:关键要抓住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分子个数相同”,所以,同温同压下空气中氮气、氧气分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为78:21
3.答案:C 点拨:纯净物、混合物不是具体的物质,而是科学上的两个名词。蒸馏水是一种纯净的水,由一种分子构成,糖溶液是混合物,成分有水和糖,即溶液中有两种分子,糖分子和水分子共存。
4.答案:D 点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改变。只有D项是化学变化,所以D项能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第三单元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下作业
1.春天里常有春寒来临,在寒潮到来之前,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傍晚往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样,夜间秧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秧苗不会被冻坏。这主要是利用水的哪一个性质 (
A.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 B.水的冰点是0℃
C.水的比热容较大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2.以下每组由三种物质组成,分析把它们放在一组内的理由,然后从备选答案中找出与它们同一类别的物质,将它们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
A.磷 B.硫 C.盐水 D.锰酸钾
(2)氢气、氮气、铁( )
A.碳 B.二氧化锰 C.水 D.高锰酸钾
(3)氧化铜、五氧化二磷、水( )
A.铜 B.氧化铝 C.磷 D.空气
3.在一些重要活动或一些商业庆典时,常悬挂一些氢气球,但有时气球破裂遇到明火时很容易发生爆炸或引起火灾,因此有人用密度稍微比氢气大的稀有气体氦气充填气球,这样既可以使气球上升,又杜绝了安全隐患。请据此简要回答:
(1)从以上事实中可以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
(2)用氦气充填气球的优点是: 。
4.(2007·湖北荆州)下列四种物质中,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 ( )
A.食盐水 B.空气 C.黄铜(铜锌合金) D.液态氧
5.(2007·广西南宁)如右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①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试管和b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②电解水的文子表达式为: 。
课下作业答案:
1.C 解析: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2.(1)D 解析:都是化合物(2)A解析:都是单质(3)B解析:都是氧化物
3. (1)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可燃性 (2)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或没有可燃性)
解析: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其次是氦气。氢气易燃,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氦气是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不能燃烧,因此常被用来做氢气的代用品。
4.B 解析:食盐水是混合物,其中的食盐和水都是化合物;空气是由氧气等单质和二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组成黄铜的是两种金属单质;液态氧是单质。
5.2:1 水氢气+氧气
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下作业
1.(2007·福州市)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图漫画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 ( )
A.分子质量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体积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2.(2006•云南昆明)如下图向盛水的烧杯中放入
一粒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形成红色溶液,此实验能
说明 ( )
①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②分子大,原子小
③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④分子之间有间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2007·盐城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2007·威海)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5.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 。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请阐述你的理由: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