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word:专项提分卷(五) 语言运用——病句
专项提分卷(五) 语言运用——病句
(满分:45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1.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大庆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大庆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C.阳光中学在2018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解析:A.搭配不当,“夏日的大庆”改为“大庆的夏日”;B.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C.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活动”。)
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走进美丽的中海公园,我不禁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通过对十九大报告的认真学习,让我们懂得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的真正内涵。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解析:A.语义重复,删去“停下脚步”或“驻足”;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让”;C.关联词运用不当,将“但”改为“也”。)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解析:A.搭配不当,删去“的人”;B.关联词使用不当,“就是”改为“而是”;C.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人”。)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分)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解析:B.缺少主语,删掉“在”及“的过程中”;C.两面对一面,删掉“不会”和“不能”;D.否定不当,任意去掉“不说他学习不积极”中的一个“不”。)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
A.自古以来,成都人才辈出,汉代大儒扬雄的故乡就是成都郫县人。
B.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C.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解析:A.搭配不当,删去“的故乡”或“人”;B.两面对一面,应把“能否”改为“要”;D.成分残缺,句末加上“意识”。)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
A.董卿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解析:A.搭配不当,在“有很高的”前加上“她主持的节目”;B.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活动”;D.语序不当,“思考”和“面对”调换位置。)
7.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因为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会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解析:A.搭配不当,“提升”改为“弘扬”;C.成分残缺,删去“因为”或“让”;D.否定不当,删去“不会”或“不希望”中的“不”。)
8.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备受关注的“电梯劝烟猝死案”二审判决既维持了法律权威与尊严,也回应了社会公众的核心关切:劝阻吸烟没有错。
C.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解析:A.否定不当,将“不是”改为“是”;B.搭配不当,应将“维持”改为“维护”;C.“蔬菜批发商”和“商户”有语义重复的部分。)
9.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B.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C.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解析:A.指代不明,将“他”改为王宾或张凯;B.语序不当,将“引发”调至“国内”前面;C.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
10.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C.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D.他在这个比赛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解析:A.语义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C.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能力”;D.搭配不当,将“停止”改为“终止”。)
11.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解析A.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情景”;B.搭配不当,把“水平”改为“能力”;C.缺少主语,去掉“在……下”或“使”。)
1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
A.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满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节。
B.教育工作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解析:A.搭配不当,改为“岳麓山的深秋”;C.语序不当,将“解决”与“发现”调换位置;D.两面对一面,删去“否”。)
1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分)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C.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D.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解析:B.成分多余,去掉“的原因”;C.语义重复,删去“第一趟”;D.搭配不当,把“开启”与“开辟”交换位置。)
1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
A.近10年来,长江源头生态破坏的严重情况令人堪忧。
B.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使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C.今天,遵义的最低温度依旧在零下,但最高温度大约在9℃左右。
D.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了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解析:A.语义重复,删去“令人”;B.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语义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
1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
A.5月10日,50多个市镇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遵义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解析:A.表意不明,“50多个”修饰对象既可以是“市镇”,也可以是“青年志愿者”;B.句式杂糅,删去“所”或将“深受”改为“深为”;D.搭配不当,将“发扬”改为“发
展”。)
4 /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