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296062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伴随音乐玩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喜欢参与音乐游戏活动。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洗手》   2、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已熟悉音乐,懂得正确洗手的方法。   活动过程   1、经验导入。   师: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孩子,平常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洗手的方法并用动作表示)   2、熟悉歌曲《洗手》   (1)完整倾听歌曲。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小朋友们是怎样洗手的?(了解音乐内容)   (2)听音乐做肢体律动。(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拍手感应节拍,熟悉歌曲旋律)   (3)钢琴弹奏,跟随教师唱歌。   3、探索游戏动作。   (1)根据歌词内容逐句探索游戏动作。(引导幼儿回忆生活,模仿动作,教师提升、示范,钢琴跟进练习)   (2)教师完整示范,做律动游戏,引导幼儿观察。   (3)幼儿学习律动。(提醒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4、游戏:洗手。   (1)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第一遍:全体幼儿伴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第二遍:有个别幼儿检查)   (2)全体幼儿做成圆圈,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注意提醒幼儿伴唱)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进行游戏。(注意随时评价)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爱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会朗诵儿歌,学习词汇:清洁。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自制教学挂图四张,木偶教具,纸偶每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叽叽叽叽,这是谁呀?有几只小动物?(教师依次模仿四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幼儿说出动物名称)   2、小结:今天,小鸭、小鸡、小猫、小狗都来我们班做客了,他们来叫我们小朋友干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1、结合动物图片,初步理解儿歌。   (1)、出示图一,教师提问:这是谁呀?小鸭怎样叫的呀?帮助幼儿完整的说出一句话:小鸭叫,嘎嘎嘎。   (2)同上,分别出示小鸡、小猫、小狗的图片,帮助幼儿学习相应的’短句。   (3)小结:小鸡、小鸭、小猫、小狗都特别懂事,它们都是爱清洁的好孩子。你们看,小鸭看见了什么呀?   2、结合教学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图一,问:小鸭看见了什么?(指甲长了,要讲卫生,剪指甲)   小结:我们小朋友不能留长指甲,要讲卫生,指甲长了,要剪短。   (2)、出示图二,问:小鸡看见了什么?(鼻涕流了)   小结:如果我们感冒流鼻涕了,要用纸擦干净,不可以用手擦鼻涕,那样不卫生。   (3)、出示图三,问:小狗看见了什么?(衣服脏了)   小结:我们每天都要勤洗澡,要把脏脏的衣服换掉,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4)、出示图四,问:小猫看见了什么?(脸脏了)   小结:小朋友每天都要把脸洗干净了,这样干干净净上幼儿园,大家才喜欢你哦。   (5)、师: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小朋友爱清洁》(幼儿跟读)。   3、教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   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有谁?   4、木偶表演,分段学习朗诵儿歌。   (1)、木偶表演第一段:小鸭怎么叫的?叫我做什么?(引导幼儿学习一句完整的话:小鸭叫,嘎嘎嘎,叫我剪指甲。)   (2)、木偶表演第二、三、四段、小鸡、小猫、小狗又看见了什么呢?(依次表演,帮助幼儿学会相应的短句。)   5、木偶表演,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师:小动物们都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你们喜欢他们吗?   6、运用小纸偶,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三)、结束部分:   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带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让爸爸妈妈也像小动物们一样,做个讲卫生的好爸爸好妈妈。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3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情景表演于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知道不讲卫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地用动作来进行表演。   3、初步学习创编演唱并表演。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的头饰(小羊、小兔等)   (2)歌曲FLASH、中班幼儿的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猪小弟   1、今天我们这来了一位下动物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做游戏呢。这个小朋友长得肥头大耳,胖乎乎的,吃饱就睡,走起路来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谁呀?   (小猪)这只小猪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猪小弟”   2、瞧,他来了(看FLASH)   3、你们看,这猪小弟长得怎么样?咦,他这是要去哪啊?去干什么呢?原来他想去找朋友玩啊,那他会找谁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幼儿猜测讨论。   二、欣赏歌曲情境表演,初步理解歌曲内容。   1、欣赏第一段情境表演。   刚才猪小弟去找谁做游戏?小羊有和猪小弟做游戏吗?小羊是怎么说的呢?为什么这么说呢?   2、引导幼儿一起学学小羊说:哎呀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   3、猪小弟还会去找谁做游戏呢?   小动物们会怎么说呢?   4、欣赏情境表演第二段。   提问:猪小弟去找谁?   小兔有没有和他玩?小兔是怎么说的?   5、引导幼儿学习小兔的’话,要做出厌恶的表情。   三、学唱并进行表演。   1、带领全体有人当小羊,请中班情境表演的幼儿当猪小弟,进行情境表演,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演唱,一人当小兔一人当猪小弟进行表演。   四、创编。   1、猪小弟还会去找谁玩呢?   小动物会怎么说呢?(全班幼儿一起说)感受歌曲中重复的特点。   2、全班幼儿一起边表演边演唱。   3、没有人和猪小弟玩,怎么办?(去洗澡)   4、带猪小弟去洗澡。听音乐,做洗澡的动作。   5、FLASH演示干净的猪小弟:洗完澡啦,猪小弟变得怎么样?   引导幼儿讨论:这时猪小弟去找朋友玩,朋友们会怎么说呢?会和猪小弟玩吗?   6、欣赏歌曲最后一段。   7、师小结:干净的宝宝人人爱,要讲卫生、爱清洁。   五、结束部分。   和干净的猪小弟一起做游戏。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4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2.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3.激发幼儿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重点:   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   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白纸和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谈话,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因为有太阳的’地方会变得温暖又明亮),世界上有几个太阳呢,有个小朋友认为一个太阳不够,他想种太阳,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种太阳》。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提问:   (1)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   (2)他为什么要播种太阳呢?   (3)他想把太阳送给谁?为什么?   2.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帮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   提问:   (1)这首歌曲听上去怎样?   (2)请你猜一猜歌里的小朋友在幻想中太阳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3)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3.出示挂图,教幼儿朗诵歌词,直到幼儿朗诵会为止。   4.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并鼓励幼儿大胆跟唱。   5.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展开想象,并大胆表达出来。   (1)如果让你们来种太阳,你们想种出什么样的太阳呢?请幼儿用笔把他画出来?   (2)你们想把种的太阳送给谁呢?为什么?   6.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改变歌曲部分歌词,引导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演唱。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2.下课休息。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5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在音乐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本次活动教育价值旨在:幼儿听觉信息与故事情节的相结合进行韵律活动;激发幼儿音乐联想;音乐审美体验;创造能力规则意思训练。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结构,初步能有规律的做拍手、长鼻子、驴耳朵等动作。   2.借助舞蹈动作、图片等的提示,感知A段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学习运用规律掌握动作。   3.感受音乐律动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初步熟悉音乐结构,能有规律的听音乐做动作。难点:感知A段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学习运用规律掌握动作。   活动准备   1.《木偶奇遇记》已知故事经验   2.音乐《T’espascappinocchio》选段   3.教师自制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音乐律动。   二、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听过木偶奇遇的的故事吗?里面的小木偶因为说谎结果怎么样了?   幼儿:小木偶人说谎长出了长鼻子。   2.教师:谁来用动作做一做长鼻子的动作?驴耳朵可以怎样做?幼儿动作示范   3.教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关于小木偶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评析:幼儿对语言活动《木偶奇遇记》很感兴趣,导入环节采用了故事回忆导入,幼儿自主回忆内容,回忆对故事情节,对于木偶说谎变长鼻子驴耳朵记忆较深刻并用动作表现的形式,让幼儿的思维更具体形象性,巩固认知,也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个环节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三、教师表演,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初步感知歌曲旋律及节奏。   1.教师:刚才音乐里面小木偶做了那些动作?这些动作代表发生了什么?幼儿:“做了长鼻子,驴耳朵,砍木头的动作。”   2.教师:小朋友们说到了...动作(教师出示图片)   3.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到底怎样的,先做了什么动作在做了什么?幼儿:“变出了长鼻子,驴耳朵然后去砍木头休息,变成了真的小男孩。”   (难点:引导幼儿重点感知动作模型abab模式)   4.教师完整表演,幼儿动作模仿带领幼儿理清动作顺序,出示正确图谱。   5.师生小结动作顺序   (评析:整首音乐情节型旋律分明,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大多数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音乐分别代入故事的情节当中,根据音乐或教师提示,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内容。重点在于幼儿能够将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并能感知音乐abab的重复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语言提示幼儿故事内容与音乐融为一体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并在重复的音乐与动作表演中引导幼儿发现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重复的规律。)   四、通过动作,图谱,感知音乐动作的顺序及重复,尝试创新动作。   1.教师:这一次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跟着音乐试一试来玩一玩小木偶变真孩子的游戏吧   2.教师:(个别评价)有的小朋友特别棒已经学会了,有的小朋友还需努力,再来一次有信心比上一次玩的更好吗?   3.教师:小朋友们都特别厉害,基本都会了,那现在要考考你们了,除了刚才学会的长鼻子驴耳朵的动作还有不一样的吗?(请幼儿上前动作创新示范,并请其余幼儿模仿)   幼儿:兔子耳朵大象鼻子小狗耳朵猪鼻子.....4.教师:现在用你自己喜欢的动作来玩一次吧。   (评析:这个环节是对本班幼儿将听觉信息与故事情节内容相结合以及听力分辨并作出相应动作模仿的一个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以上环节得到的已有经验,进行模仿表演。教师根据幼儿已知顺序,用语言提示或图谱等方法加以巩固幼儿对于音乐固定模式的理解记忆。并启发幼儿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五、教师引导幼儿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1.教师规则讲述:现在请一个旁边的小朋友面对面,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当ye的时候石头剪刀布,输了的当小天使帮助赢了的小木偶变成真孩子怎么帮助轻轻的摸摸赢了的小木偶的脑袋。一样的’小朋友就握握手。(教师示范)   2.幼儿游戏2—3次   (评析:幼儿加入游戏环节后,幼儿的角色代入感增强,对于音乐韵律游戏充满了喜爱。在情节音乐背景下,游戏中加入了规则,幼儿不仅在音乐韵律活动中得感知音乐大胆表现,还在音乐游戏潜移默化遵守游戏规则,这种方式的游戏能到达很好的视、听、动统合训练效果)   六、放松   1.今天我们有的小朋友当了小天使帮助了小木偶变成了真的小朋友,乐于助人,还有的小朋友虽然当得小木偶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天使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每一个小朋友都很棒哦,现在我们听音乐轻轻地休息休息吧。   活动总结   对于4岁左右的幼儿来说,参与音乐活动,兴趣是首要的,因为这是促进其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次活动情景导入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加入并持续参与活动。在此次活动的开展中,我运用了以下策略帮助幼儿掌握活动内容:   1.活动采用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在活动中幼儿听得专注、动得投入,气氛愉快。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近而培养幼儿音乐段落的分辨能力以及对于音乐的模式理解能力。要使幼儿对律动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同时对于音乐听觉以及对音乐的联想表达得到了提高。   2.音乐趣味性强,环节循序渐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爱模仿、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音乐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让幼儿自己表达想法,不要拘束幼儿的想象空间,动静结合。   音乐律动教学设计6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歌曲小红帽,能进一步表演歌曲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敏捷速度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听过或已经熟悉歌曲小红帽   2、小红帽的动画音乐   3、郊外的图片,小红帽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小红帽   1、师:小朋友喜欢自己的外婆吗?   2、师:外婆会买好吃的东西给小朋友吃,小红帽也喜欢自己的外婆的,她还带好吃的东西给外婆了,为什么她会带好吃的东西去给外婆啊?   幼:外婆生病了。   3、师:外婆的家住在哪里啊?   幼:住在森林里,住在郊外。   4、老师总结:小红帽的外婆生病了,她去看望她生病的外婆,可是外婆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那里可能会有大灰狼出现,小红帽一个人去太危险了,我们一起陪她去看她的外婆好吗?   二、请幼儿跟随小红帽的’音乐一起唱唱   1、教师扮演小红帽教幼儿唱   2、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小红帽很高兴,她把帽子送给了老师,老师现在就是小红帽了。小朋友,你们能陪我一起去看我的外婆,我很高兴,谢谢你们小朋友,可是我去看外婆的时候,我喜欢边唱歌边去看外婆,你们会唱我的歌吗?请小朋友跟我一起唱好不好?我们把好听的歌声也带去给我的外婆好吗?(幼儿跟唱)   三、请幼儿拿着糕点和小红帽一起去看外婆小朋友,你们唱的真好听,外婆听了一定好高兴,小朋友我们去看外婆时要注意了,当心附近有大灰狼,如果在路上听到了大灰狼的声音一定要躲起来哦,要躲在大树背后,这样大灰狼就发现不了我们了,等大灰狼走了之后我们再去看外婆。   四、请幼儿游戏   1、请幼儿和小朋友边走边唱去看外婆,唱完或中途出现大灰狼声音,请小朋友躲起来,第一次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不在家,请小朋友再玩一次。   2、期间用各式各样的食物代替原段中的糕点,可以替换着游戏。   五、结束语:   天太晚了,我们早点回去吧,和外婆再见,带着小朋友出活动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